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528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精品练习.doc

生物《创新设计--2012高考总复习》:

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

精品练习

专题五生态工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 (  )

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长江两岸加固河堤 D.退耕还林还草

解析:

A、B、D都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C与生态工程无

关。

答案:

C

2.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以上都不是

解析:

从本题中可以看出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生态效益,还要考虑与经济、

社会的关系,应属于整体性原理。

答案:

B

3.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

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

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

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外,主要是通

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

我国的生态工程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

社会效益的结合。

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不太强调经济

效益。

不过,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个别地区污染仍较严重。

答案:

D

4.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  )

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

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

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

D.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解析:

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

更难以生长,大力发展农田,收效难以保证,不符合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

答案:

D

5.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的优点包括 (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物种多

样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答案:

C

6.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解析: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

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

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

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

C

7.(2010·南京模拟)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就不能正常运转

解析:

通过对生态工程的食物网“加环”可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生态

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

答案:

C

8.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民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禁止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源头

解析:

前三项均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D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应本着

城市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原理进行。

答案:

D

9.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

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解析:

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发展中国家就应少走弯路,

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必须建设的污染企业要

进行污物处理。

答案:

D

10.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

“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解析:

在无废弃物农业中,通过将粪便、人粪尿等一些原本为分解者利用的物质重新进

入系统循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该图所体现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

C

11.(2010·南京市第一次调研)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是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信息的传递无关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较少,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较少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离不

开信息传递。

答案:

A

12.(2010·南通一模)(多选)2006年无锡市政部门在城区古运河放置了50多组泡沫浮床,栽种水生、半水生植物,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用于净化水体。

其净化水体的机理包括 (  )

A.吸收水体中NO3-、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含量

B.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C.促进水体中氧浓度升高,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存

D.增加水体中有机物含量,使水体中生物多样性提高

解析:

栽种水生、半水生植物能吸收水体中NO3-、PO43-等,从而降低水中氮、磷含量,

且浮床能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水体中氧主要来自于空气,

与植物无关,如果水体中植物数量太大,反而会因为水无法接触空气从而严重降低水体

中的溶氧量;如果能增加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这又会形成有机物污染,不利于水体中

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答案:

AB

13.(多选)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优点和特点。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

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

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

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一般食物链比现

代农业多,但营养级不会太高,否则难以获得经济效益。

答案:

BCD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4.(17分)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

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

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

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

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 (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

级越长越多越好。

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

(1)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和整体性等原理基

础上的,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物质

循环再生原理。

如果把“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势必会造成物质循环受到破坏,

土壤无机物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肥力会下降。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因此最高营养级获得的总能量

最低。

但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各生产环节上输出的产品能量,显然这个系统总能量利用率

与单种作物的系统总能量利用率相比大大增加。

(4)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食物链不能无限延长,一般不会超过5级。

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整体性

(2)①如右图所示:

②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

(3)C

(4)不正确。

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

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

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

15.(18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

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

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调查沼气工程的实施情况”活动前,先制订调查方案,确

定调查内容。

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认为调查的内容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

解析:

本题结合生态学的知识考查与农业生态工程相关的知识。

(1)食用菌是腐生真菌,

为分解者。

(2)“无废弃物农业”是将废弃物中的物质循环利用,故符合物质循环再生的

原理。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