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5106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通过复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经验的总结,架起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二、探索新知:

1、填一填

1厘米=()毫米2厘米=()毫米

10毫米=()厘米30毫米=()厘米

2、判断

床长2厘米()

小明的身高是130厘米()

铁钉的长度是40毫米()

橡皮的长度是40厘米()

引导自学

1、预习新知,自学第21-22页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2、小组自学检测,并交流。

3、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适当点拨。

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解决。

通过预习新知识,和判断实际生活中长度单位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知识点一: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子。

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小格,得出1厘米=()毫米。

2、拿出一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在量一量它的厚度是()。

3、活动:

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

知识点二:

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1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60毫米=()厘米

知识点三: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一块橡皮长5()

一块玻璃厚5()

一块铁皮厚2()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学生可能观察出: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一些小的刻度线;

厘米和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

2、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1厘米=10毫米

三个探究点的设立着眼于本节课的重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借助生活实物,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进而抽象出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材练习五的1、2题

课后作业

培养学生做事细心的习惯

教材22页做一做

提示学生:

量时要对准0刻度线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厘米=10毫米

分米的认识

第2课时

教材23页例2、例3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探究学习法

课件、尺子

复习旧知:

8厘米=()毫米

90毫米=()厘米

10毫米=()厘米

复习导入:

1、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2、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精确到毫米

小组合作测量课桌的长度,让学生在测量中理解和体会分米产生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探索新知:

1、粉笔盒高大约1()

一间教室高3()

一本书长2()

2、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1分米-4厘米=()厘米

引导自学:

4、预习新知,自学第23页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5、小组自学检测,并交流。

6、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通过预习在大脑中形成分米的表象,及与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认识分米

1、1分米=()厘米1米=()分米

2、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

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出示例3

2、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米=()厘米

1分米=()毫米1米=()毫米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5、完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建立1分米的观念,能正确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6、组内交流,得出一致结果。

7、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8、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用分米(dm)作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并且在进行不同单位间的计算时,应先换算为同一种长度单位。

探究点的设置涵盖了本节的重难点知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

1、练习五的6、7题

2、练习五的8、9、10题

做不完的可留作课后作业。

把学过的长度单位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和判断,有利于学生对长度观念的建立。

1、教材23页做一做

2、练习五的3、4、5题

独立完成,组内互查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0厘米就是1分米

分米(dm)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千米的认识

第3课时

教材26页例4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应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千米和米的换算。

课件

1、1米=()分米

8分米=()毫米

90厘米=()分米

1米=()厘米

2、说说测量下面物体要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铅笔的长度

测量购物卡的厚度

测量教室的长度

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

2、揭示课题: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千米,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我们现在学习的长度单位有(),(),(),(),()。

2、测量较长的路程时,用()作单位。

3、测量长春到背静的路程用()作单位。

4、出示例4

7、预习新知,自学第26页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8、小组自学检测,并交流。

9、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通过预习在大脑中形成千米的表象,知道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认识千米

()个20米就是1千米

()个100米就是1千米

()个500米就是1千米

理解1千米的长度

1、1千米=()米

1千米-600米=()米

1千米+500米=()米

2、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9、完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建立1千米的观念,

10、组内交流,得出一致结果。

11、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12、教师小结:

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它与米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00米”

经过知识点的探究,使学生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并正确掌握千米和迷得换算关系。

3、练习六的1、2题

组内讨论

通过自己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练习六的3、5、9题

通过练习实际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

吨的认识和换算

第4课时

教材第31-32页例7、例8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练习六的5、11题

2、4千克=()克

9000克=()千克

3、小明体重约28()

一个鸡蛋重50()

一、情境导入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

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

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通过具体的情境导入有利于学生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为学习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做好了准备。

1、大米每袋100千克,()袋就是1吨

2、面粉每袋25千克,()袋就是1吨

3、560克()5千克

4吨()3900千克

6000克()6千克

3吨()3000千克

1、引导学生自学第31-32页,完成相关内容。

2、请同学们相互检测,交流问题。

通过自学,使学生建立吨的质量观念,了解吨和千克的换算。

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列式:

100×

10=1000(千克)

2、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体验1吨有多重。

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豆子感受1吨。

自己推算:

1袋豆子重10千克,这样的豆子多少袋重1吨?

(100袋)

演示:

每次呈现10袋豆子(因为10袋豆子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遍数:

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

当100袋数完了,学生会感叹:

哇!

1吨这么重呀!

2、谈话:

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3、举例: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各种例子,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8。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组织学生学生合作探究

一、

1、提问:

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

2、思考:

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3、谈话:

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0千克豆子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提。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三、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的事例,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现实性,并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1、练习六的、2、3题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

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做不完的留作课后作业

进一步强化吨、千克、克的关系,并与生活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性。

教材32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吨的认识及各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4吨=(4000)千克3000千克=(3)吨

解决问题

第5课时

教材33页例9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分析数量关系。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1、完成下列填空

()+3×

()=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

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练习七的6题

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9

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

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

()=18表示。

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10、预习新知,自学第33页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11、小组自学检测,并交流。

12、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动手列表操作,感受表格的用途。

知识点:

利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1、探索方法:

师:

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

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

2=4(次),刚好装完。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

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如果1次呢?

0次呢?

2、列表法解决问题。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

14次0次8吨√

23次1次9吨

32次2次10吨

41次2次8吨√

50次3次9吨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

(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使学生认识到列表及时记录了每一种可能的方案,能直接在表格里看到问题的答案。

练习七的4、8题

通过相关练习,再次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和步骤。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

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

这样有什么区别?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

”就是求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

(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2、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