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50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模拟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酒驾危害大家都知晓,但司机酒驾屡见不鲜,必须加强监管。

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

C2H5OH+4X(橙红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CrO3

B.Cr2O3

C.Cr2S3

D.CrSO3

2.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进入汽车加油站时,要严禁烟火

B.正在使用的家电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3.下列是初中的常见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白磷不足也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

B.

利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低于管内体积,可能是白磷不足引起的

C.

对比实验①、②可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相同。

D.

点燃负极的气体,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珠出现,可见,通过分解水和合成水都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4.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锌Zn

B.硅SI

C.氯cl

D.贡Hg

5.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原子序数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

D.电子数是“65.41”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氧化铜、洁净的空气

B.液氧、碘酒

C.冰水共存物、液氮

D.高锰酸钾、铁

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观点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氢气球被挤压后,体积变小

受压情况下,氢原子间间隔减小

B

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较软

碳原子结构不同

C

氦气和氖气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性质

氦原子和氖原子都具有最外层8电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D

有机物数目种类异常庞大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铜用于制造导线

9.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0.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氮分子:

2N2;

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

3O;

③粒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粒子:

Mg;

④两个铁离子:

2Fe3+;

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Ag;

⑥+2价的镁元素:

Mg2+。

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11.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

A.医疗急救一氧气可供给呼吸

B.作导线一铜的导电性优良

C.裁玻璃刀一金刚石硬度大

D.灭火器灭火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2.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

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请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密度比空气大

B.不易燃烧

C.受热易分解

D.不易导电

13.为了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Zn>Fe>Cu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甲、丙的待测值为多少,甲、丙一定都是反应物

B.如果丙的待测值为0,则只有乙、丁是生成物

C.如果丙的待测值为10,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如果甲的待测值为0,则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2:

5

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细铁丝: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

发出耀眼白光

D.红磷:

产生大量白雾

16.草甘膦(C3H8NO5P)是一种常见除草剂,下列关于其叙述正确的是

A.草甘膦属于氧化物

B.草甘膦由5种元素组成

C.草甘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

8

D.草甘膦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氢元素

1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1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蔗糖放入水中消失是由于蔗糖分子分解了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的间隔增大

19.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a、b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 项

A

B

C

D

a

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反应

b

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2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B.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C.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2+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

(2)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

①水电解实验,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

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6)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

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2.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3)如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它与氯元素结合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

23.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磷元素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③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水在通电作用下的反应:

_____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_____.

24.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_;

(2)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

(3)铝离子_____;

(4)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5)氖气_____;

(6)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三、实验题

25.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

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

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

(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

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

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

2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 (填字母,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再_________;否则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右图装置进行收集氧气。

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填“a”或“b”),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下图):

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为_________,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____________;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_时,再收集氧气。

四、推断题

27.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则B为___________;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在D的溶液中通入A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

(2)若A、B、C、D、E分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D、E溶液混合加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则B与C,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8.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用镁和铁探究金属的反应规律。

(查阅资料)

①镁,铁的活动性均在H之前并且镁比铁活泼。

②相同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产生的氢气越多。

(探究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试管内的镁带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相同;同时加入等质量和等浓度的稀盐酸。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该方案中长颈漏斗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通过相同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长颈漏斗中 __________

②长颈漏斗在实验中还可以起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2)在甲、乙装置的水中滴入2~3滴红墨水的目的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