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355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docx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一)

(2009-06-0319:

48:

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师试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容和进展的总和。

                 (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容。

(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      )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    

C.选修   3   3                   D。

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     )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                                                          (     )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     )

A.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   )

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

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       )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源                                                  (         )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6分)

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6分)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

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

“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

”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9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

“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

你等着受处分吧!

”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

“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

”主任怒道:

“没门!

”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

主任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假如你是主任,你会怎样做?

(11分) 

2.教学设计一:

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

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

然后,教师举出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

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

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

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16分)

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考核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Ⅹ     2.√    3.Ⅹ       4。

√       5.Ⅹ       6.Ⅹ

7.Ⅹ      8.Ⅹ       9.√        10.√     11.Ⅹ    12.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A      2.A     3.B     4.A       5.C        6.B  7.C       8.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C    2.ABCD      3.ACD        4.ABD     5.ACD           6.ABCD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

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

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2.多元性特点:

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5.实践性特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3.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7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

(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