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999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docx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

 

关于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

 

-----------------------作者:

-----------------------日期:

 

关于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

越界开采资源量的鉴定报告

一、概述

1.目的任务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贯彻实施《矿产资源法》,促进我国矿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前和长远需要。

为了准确掌握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越界开采非法所得煤炭资源量,为实施《矿产资源法》提供可靠依据,受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师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对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井下开采活动进行技术鉴定。

鉴定工作以井下检测为手段,以事实为根据,客观、公正、如实地反映该矿井下开采的实际情况,对越界开采所得煤炭资源量进行科学计算,提交技术鉴定报告。

技术鉴定的主要任务为进行井下实地调查,摸清该矿各掘进工区、采煤工区当前的工作任务和施工地点,全面掌握该矿当前的生产情况,对可能越界的巷道、采区或工作面进行井下7″级导线测量,对井下越界开采的巷道和工作面进行准确定位,提供准确的越界开采出煤量。

检测工作共完成井下导累计长度15237.247米(见附表22)。

2.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位于省沛县境,龙固镇北5.5公里,距市区约90公里。

地理坐标为:

北纬34°54′,东经116°48′。

该矿南有——公路东西而过,北邻京杭大运河,有专用公路与主干公路和运河码头相接,以公路为主,水陆交通较为便利。

该矿北起昭阳湖大堤,西南至氏店断层,西北自各煤层-800米水平,东南以庄断层为界,井田面积15平方公里。

矿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3℃——16℃),四季分明。

3.工作概况

师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为完成“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鉴定”任务,以测绘为主,结合地质、采矿两个专业,迅速组成了“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鉴定”项目组,于2005年12月14日至12月25日对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有关井下越界开采问题进行了检测鉴定。

此次检测鉴定历时12天,投入人员10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2人,高级工程师1人,硕士3人,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工程技术人员2名,安全人员1名。

在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龙固煤矿的积极配合下,项目组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不畏井下恶劣环境,克服各种困难,调查摸清了该矿各生产单位的工作任务和施工地点,掌握了该矿的生产情况,胜利完成了此次测量鉴定任务,为《矿产资源法》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矿山现状

1、矿山基本情况

该矿于1992年经省经贸委计经基以(1992)1302批准建设,始建于1994年,原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采用边基建边生产的方式,于1999年7月试生产,2002年建成投产,后按高产高效矿井标准在基建过程中对原设计进行修改,2005年省经贸委核定生产能力为110万吨/年,省国土资源厅于2005年7月25日批准其井田围。

该矿现有职工1865人,其中采掘一线设五个区队、职工816人;二线设四个区队、职工770人;三线科室职工279人;全矿共设27个科、区、队,其中安全监察站16人,生产科16人,技术科21人。

2、矿井地质概况

该矿井田位于滕县背斜西南倾伏部位的西北翼,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N5º~40ºE,倾向NW,倾角5º~20º,一般小于15º。

井田有10~20米断层20条,其中有19条正断层,一条逆断层。

根据邻区及井田地层、断层和岩浆岩的关系,在侏罗~白垩系地层沉积后,燕山运动早期产生了庄断层,侏罗~白垩系被切割,尔后出现岩浆活动,沿断裂构造带主要侵入于组B煤层中,使煤层遭受破坏变质成天然焦,井田断层又起到了阻挡岩浆活动的墙壁作用,故而造成庄断层以东和F8、F18断层以西的B煤层免遭火侵。

岩浆岩侵入B煤层最多层数达8层,使煤层多变质为天然焦,部分杂质增多,灰分变高,煤层的稳定性和原生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煤层厚薄不一,结构复杂,降低了煤层的经济价值和工业用途。

其他煤层赋存较为稳定,构造相对简单。

整个井田综合地质类型为二类二型;本井田位于区域封闭~半封闭水文地质单元中部,滕县背斜的倾伏端为北东向庄断层所切割的西北翼,属补给不良排泄不畅半封闭的单斜水文地质块段。

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属裂隙含水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型。

井下主要含水层中,四灰水水量水压均较大,且在采掘中需多次揭露,巷道揭露时最大涌水量可达40m3/h。

该矿井下现正常涌水量250m3/h。

矿井井田赋存B煤、C煤、7-3煤、7-3下煤、10煤五层可采煤层,其中B煤部分受火侵,C煤与7-3下煤为局部可采煤层,井田勘探类型属构造中等、煤层较稳定型,煤质为气、肥煤,煤厚为3~3.5米之间,原煤灰份为18.3%,发热量在6930卡/克。

3.生产情况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原设计分东西两翼两个开采水平,后因区B煤受火侵严重,界开采条件复杂,且储量有限,于2002年增加了北翼采区(即目前越界采区)。

东翼分东一、东二两个采区,均为-440水平,于1999年开拓,首采工作面为21101于2001年元月份开始回采,至今共回采7个工作面。

目前由于受底板奥灰水的威胁,为确保安全生产,于2005年5月省安全局下令关闭东翼水闸门。

西翼分720、730两个采区,均为-570水平,该翼属于火侵区找煤。

于2000初开拓,首采工作面为7201,于2002年8月份开始回采,共回采5个工作面。

该翼回采工作已全部结束,于2005年7月份关闭。

为缓解矿井资源紧缺的局势,延续矿井服务年限,该矿于2002年2月份向北翼界外开拓找煤。

但随着开拓的不断深入,根据揭露情况发现该区构造复杂,浅部仍受火侵影响严重,多次方面均未成功,后终于于2005年8月底方成首采工作面7302乙面,经准备装面于2005年11月初进行试采。

试采工作进行不久,上级主管部门即责令停止该采区的生产活动,并于2005年11月8日对该区域采掘头面进行封闭。

目前该矿五个采掘工区的采掘活动情况是:

掘进一工区在810采区C煤轨道巷做B煤层探煤巷工程。

掘进二工区分两个掘进头施工,分别在75轨道巷、75皮带机巷做开拓工程。

掘进三工区在810采区做8103材料道。

采煤一工区正在C煤层皮带机巷下山段排水,准备恢复掘进。

采煤二工区在C煤层小井及翻滚笼进行注浆堵水。

目前,该矿五个采掘工区均在界活动。

三.作业依据

①《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国能源部制定,煤炭工业,1989年1月;②《煤矿建设安全规程》,煤炭工业部(试行),1997;

③《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GB14912--94)、《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GB/T17160--1997)及《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

④固体矿产地质勘察规总则(GB/T13908-2002);

⑤《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越界开采资源量鉴定技术设计》师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2005年12月10日;

⑥中华人民矿许可证(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7月25日批准,证号:

40)。

四、井下检测

1.起算数据

该矿-440轨道运输巷靠近副井的一组导线点N2、N2′和S3,点位稳固,保存完好,经检测数据无误,可以作为起算数据。

数据见下表:

点名

X

Y

H

N2

70207.008

82500.479

-437.804

N2′

70408.531

82500.776

-437.738

S3

70012.299

82500.714

-436.697

2.矿区围拐点坐标

矿区围拐点坐标见附件:

中华人民矿许可证(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7月25日批准,证号:

40)。

3.支导线测量

1)精度及限差要求

井下一级导线测角精度为±7秒,同一测回中上、下半测互差≤20秒,测回间互差≤30秒。

井下边长测量相对精度≤1/6000。

2)作业方法

采用Nikkon2秒级井下防爆型全站仪,运用三架法进行2个测回角度观测。

测边时采用往返测,直接读取水平边长,往返测分别进行一测回观测。

采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直接读取高差,前视点、测站点和仪器点的点高用小钢尺分别丈量。

3)支导线成果

采用ESDPS导线软件进行导线测量计算,共完成了北翼:

A01导线,B01导线,B02导线,C01导线,D01导线五条导线(见附表1-5);东翼:

E01导线,F01导线,G01导线,H01导线四条导线(见附表6-9)。

用EXCEL软件进行导线高程计算(见附表10-18)。

五、成图

将所测导线成果,并依据矿方提供的资料,应用南方测绘公司成图软件(CASS6.0)进行数字化成图,分别绘制了北翼1:

2000检测图、东翼1:

2000检测图。

六、资源量计算

1.依据巷道剖面图,确定整体计算参数,其容重为1.32吨/立方米(见《龙固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2.依据所测导线,确定越界巷道长度;

3.已封闭的巷道和工作面,通过调用该矿的测量台帐和地质剖面图,来确定资源量计算参数。

由以上所确定的资源体积计算参数进行资源量计算(见附表19-20)。

七、鉴定结论

为了查明该矿北部边界开采越界问题,以-440轨道运输巷的一组导线点N2、N2′和S3作为起算点,沿北翼轨道运输巷、皮带机运输巷分别布设导线进行观测,检测后发现北翼A01、B01、C01、D01导线均已在界外。

由此而知,北翼轨道运输巷、皮带机运输巷、7302进风巷、7302回风巷、7303溜子道、7302乙工作面均已越界。

北翼7302进风巷、回风巷导线点D1、D2、C15、D12处已于2005年11月8日封闭(见北翼1:

2000检测图)。

西翼于2005年7月封闭(见北翼1:

2000检测图)。

沿东翼轨道运输巷、皮带机运输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东翼所有巷道均在井田围之,无越界现象,且东翼轨道运输石门、皮带机运输石水闸门于2005年5月封闭(见东翼1:

2000检测图)。

综上所述,关于天能集团公司龙固煤矿越界开采的鉴定结论如下:

1.越界掘进巷道总长:

9995.376米(见附表21)。

其中,岩巷9386.376米,煤巷609.000米。

2.越界采出煤量:

5950吨。

其中,7302乙工作面回采煤量为2000吨,掘进工程煤量为3950吨。

八、提交的成果资料

1.导线测量计算成果表;

2.导线点高程计算成果表;

3.井下检测导线长度汇总表;

4.越界资源量计算表;

5.越界巷道及越界煤量汇总表;

6.北翼1:

2000井下检测图,东翼1:

2000井下检测图;

7.7302(乙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8.鉴定报告;

9.上述资料的光盘文件。

 

附件:

1.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

3.地质勘察书;

4.测绘书;

5.测绘仪器鉴定证书。

附图:

1.北翼1:

2000井下检测图;

2.东翼1:

2000井下检测图;

3.采掘工程平面图。

附表1

A01支导线计算成果表

计算者:

新社复核者:

吴庆忠导线总长:

S=2436.242m计算日期:

2005-12-19

点名

观测角度

(dms)

水平距离

(m)

方位角

(dms)

X

Y

N2

0.0504

70207.008

82500.479

N2P

179.2042

93.911

359.2546

70408.531

82500.776

A1

191.3651

211.580

11.0237

70502.437

82499.841

A1P

180.3241

206.912

11.3518

70710.099

82540.370

A2

179.2204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