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237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docx

张凯波综合实验最后剖析

内蒙古科技大学10届本科生

冶金工程综合实验报告

 

固溶处理对204Cu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专业:

冶金工程

姓名:

张凯波

班级:

10冶金6班

学号:

1076803637

指导老师:

董方教授

 

摘要

204Cu钢是一种含铜、低镍和以氮强化的奥氏体不锈钢,其冷加性能优于200系不锈钢,与304不锈钢相近.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关键词:

204Cu,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

Abstract

204Custeelisacopper-containinglow-nickelandnitrogen-strengtausteniticstainlesssteel,anditscold-formingpropertyissuperiortothe200seriesstainlesssteelsandcloseto304stainlesssteel.SolutiontreatmentSolidsolutiontreatmentistokeepsingle-phasezonetemperaturealloyheatedtohightemperatures,theexcesstodissolvesintosolidsolutionafterrapidcooling,togetthesupersaturatedsolidsolutionheattreatmentprocess.

Keywords:

204Cu,austeniticstainlesssteel,Solutiontreatment

绪论

自1910年前后,德国、英国、美国几乎同时开发不锈钢以来,不锈钢以其高强度、可焊接性、抗腐蚀性、易加工性和表面基友光泽等许多优异的特性,在余杭、化工、汽车、食品机械、药、仪器仪表、能源等工业及建筑装饰方面得到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不锈钢子啊一些发达国家占钢产量的比例为1%-2%,在个别不锈钢出口国高达5%以上,生产的钢种大百余种。

我国于1952年开始生产不锈钢,以奥氏体不锈钢ICr1SNigTi为主,此后三

十年不锈钢的研制和生产有很大空间,近十余年来发展更为迅速。

2006年不锈钢的产量比1994年提高近16倍,而不锈钢的表观消费量由1990年的26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600万吨,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不锈钢第一消费大国。

不锈钢的需求拉动了不锈钢生产的快速发展。

自1999年以后,中国不锈钢生产结束了产能长期徘徊在30万吨的历史,2000年产量突破100万吨,2006年粗钢产量达530万吨,钢材450.8万吨。

为了满足军工和化肥等工业的需要,我国还研制了多种特殊用途的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使用效果良好。

高性能的铁素体不锈钢正在开发应用。

随着AOD、VOD二次精炼装备的陆续建成,低碳和超低碳不锈钢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不锈钢的轻工产品和厨房设备己进入市场。

不锈钢(StainlessSteel)指耐空气、蒸汽的钢材料

“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

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

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

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

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不锈钢常按组织状态分为:

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及沉淀硬化不锈钢等。

另外,可按成分分为:

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

一、不锈钢主要类型

不锈钢按照其组织结构分为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1、奥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是不锈钢中最重要的一类,其产量和用量占不锈钢总量的70%。

按照合金化方式,奥氏体型不锈钢可分为铬镍钢和铁铬锰钢两大类。

前者以镍为奥氏体化元素,是奥氏体钢的主体;后者是以锰、氮代替昂贵的镍的节镍钢种。

总体讲,奥氏体钢耐蚀性好,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但强度、硬度偏低。

2、铁素体型不锈钢

铁素体型不锈钢含铬11%-30%,基本不含镍,是节镍钢种,在使用状态下组织结构以铁素体为主。

铁素体型不锈钢强度较高,而冷加工硬化倾向较低,耐氯化物应力腐蚀、点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性能优良,但是对晶间腐蚀敏感,低温韧性较差。

3、双相不锈钢

一般认为,在奥氏体基体上存在15%以上的铁素体,或在铁素体基体上存在15%以上的奥氏体即可称其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的优点。

 

4、马氏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是一类可以用热处理的手段调整其性能的钢,其强度、硬度较高。

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是通过热处理手段使钢中碳化物沉淀析出,从而达到提高强度目的的钢。

二、主要特性

1、焊接性

产品用途的不同对焊接性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一类餐具对焊接性能一般不做要求,甚至包括部分锅类企业。

但是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原料焊接性能好,像二类餐具、保温杯、钢管、热水器、饮水机等。

2、耐腐蚀性

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像一、二类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腐蚀性能试验:

用NACL水溶液加温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倒掉溶液,洗净烘干,称重量损失,来确定受腐蚀程度(注意:

产品抛光时,因砂布或砂纸中含有Fe的成分,会导致测试时表面出现锈斑)

3、抛光性能

当今社会不锈钢制品在生产时一般都经过抛光这一工序,只有少数制品如热水器、饮水机内胆等不需要抛光。

因此这就要求原料的抛光性能很好。

影响抛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料表面缺陷。

如划伤、麻点、过酸洗等。

(2)原料材质问题。

硬度太低,抛光时就不易抛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时表面易出现桔皮现象,从而影响BQ性。

硬度高的BQ性相对就好。

(3)经过深拉伸的制品,变形量极大的区域表面也会出小的黑点和RIDGING,从而影响BQ性。

4、耐热性能

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不锈钢仍能保持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

碳的影响:

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是强烈形成并稳。

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

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碳是一种间隙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

碳还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浓氯化物(如42%MgCl2沸腾溶液)中的耐应力耐腐蚀的性能。

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的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

因此。

6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大都是碳含量小于0.03%或0.02%超低碳型的,可以知道随着碳含量降低,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当碳含量低于0.02%才具有最明显的效果,一些实验珠光还指出,碳还会增大铬奥氏体不锈钢的点腐蚀分倾向。

由于碳的有害作用,不仅在奥氏体不锈钢冶炼过和中应按要求控制尽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随后的热,冷加工和热处理等过程中也在防止不锈钢表面增碳,且免铬的碳化物析出。

5、耐腐蚀性

当钢中铬量原子数量不低于12.5%时,可使钢的电极电位发生突变,由负电位升到正的电极电位。

阻止电化学腐蚀。

三、200系不锈钢

200系列不锈钢是由美国首先开发成功的。

二战时期,美国的镍供应量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发出了这种节镍型的奥氏体不锈钢。

二战结束后,美国镍的供应状况逐步改善,因此,300系列不锈钢的生产不再受原料紧张的制约,200系列不锈钢就没有再得到更大的发展。

几位参与开发200系列不锈钢的印度人对这种以锰、氮代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在印度进一步研究、应用,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

于是,造成了200系列不锈钢在美国开发、在印度发展的历史现象。

200系列不锈钢是国际上通行的称呼,我国称之为铬锰系不锈钢。

铬锰系(200系)奥氏体不锈钢实在铬镍系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往钢中加入锰和(或)氮代替贵重金属镍元素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奥氏体元素,除锰之外还有氮,一般还有适量的镍(4%~6%)。

钢中锰起稳定奥氏体的作用。

由于氮强烈的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起很好的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因此这个系列的不锈钢,适宜在承受较重负荷而耐蚀性要求不太高的设备和部件上使用[2]。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0系列不锈钢的应用领域和消费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1、200系列不锈钢特点与发展前景

200系列不锈钢固溶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偏高,一般为800~1100MPa,而且无法将抗拉强度降下来;冷加工硬化率急剧上升,冷加工强化系数K>15,加工难度大,过程成本增加;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弯曲成形和冷顶锻性能较差;并且传统的200系列钢对晶间腐蚀很敏感,而且加稳定化元素也无法改变其敏感性[3]。

200系列的奥氏体稳定性相对较差,在冷加工中容易因诱发马氏体相变而发生开裂[4]。

我国是不锈钢生产大国,其中,用于汽车制造、日用装潢、家用电器和厨房用具的200系列不锈钢年产量是120万吨左右,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已经超过所有等级的不锈钢平均增速。

由于我国是镍资源贫乏国家,其中一半需要进口。

世界金属镍总储量为6400万t,如果按全球每年消耗148万t计算,50年后将会耗尽。

所以要合理利用镍,节约用镍。

目前,世界各国在镍资源开发控制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

为此,国家鼓励钢铁企业大力研发生产低镍200系列不锈钢产品。

200系列不锈钢虽然耐蚀性较差,但其强度与耐磨性较300系列不锈钢强,因此有它独特的优势。

如录音机、录像机磁头中的精密轴承要求强度高,且不能有磁性,200系列不锈钢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并且还广泛适用于作建筑用钢,如钢筋和铆钉等。

200系列不锈钢具有更好的韧性、塑性、耐磨性等力学性能以及一定的耐腐蚀性能,节约了镍资源,成本较低,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建设新农村进程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收入的不断增长,将推动民用领域不锈钢消费的持续扩大,近几年国内对铬锰系不锈钢产品需求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今后对铬锰系不锈钢的需求将转为平稳较快增长[5]。

从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上大力推广节镍不锈钢,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综合利用优势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200系列不锈钢的性能改进

200系列不锈钢的性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以氮代碳,稳定奥氏体,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耐蚀性。

向含铬大于15%的低碳铬锰钢中加氮,可使铁素体量减少,奥氏体增多。

在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生产中,由于其热加工工艺制度尚不完善,在热轧阶段易出现边损、表面裂纹等缺陷;并且这种钢的热轧性能受氮含量的影响较大[6]。

由于氮是强烈奥氏体化元素,含氮量为0.015%时,钢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含氮量为0.13%~0.33%时,钢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奥氏体,含氮量为0.58%时,则可获得单一奥氏体。

但在实际生产中,对钢中的含氮量应严格控制,在一般的冶炼条件下,氮的加入量超过一定数量时,由于氮的析出及氮析出时促进了氢的析出,使铸件容易产生气孔和疏松缺陷。

氮在铁中的溶解度很小,铁在1535℃时可溶解0.0394%氮,常温下仅可溶解0.025%氮。

虽然因为含有大量的铬和锰可使氮的溶解度提高,但在200系列不锈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仍是氮在钢中的溶解度的问题。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利用氮来部分取代或与锰元素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