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在探索和理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③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
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
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5名学生,其中男生31名,女生24名。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学生的学习上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学习往往浅尝辄止,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同学凤毛麟角。
有几名学生虽然有着聪明的脑袋,却总是不能安心于学习,作业常常草草了事,反而不如一些个虽然思维反应慢,但踏实学习的学生。
另外,有些同学虽然看似很努力,但是由于思维较慢,基础较差,成绩总是提不高。
问题最严重的还有作业经常拖拉,缺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使本班的学习成绩更上层楼,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师生在今后不断努力。
改
进
思
路
和
措
施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
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6).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2)对基础较好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力开展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适时开展小型多样的数学竞赛,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
3)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4)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
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培优辅后计划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后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计算、解决问题及综合性较强的数学综合能力,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后工作,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
辅后对象能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生本教育模式.
2.采用一优生带一学困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学困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学困生。
5.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拔高题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学困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的学困生学习问题。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
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学期,我将继续结合教研组活动,开展以《关注教师行为,提高学生倾听能力》主题的课题研究
度
计
划
六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月--日
课次
课题
教时
教具
第一周
3.1-4
一
百分数的应用
3
课件
第二周
3.7-3.11
5
第三周
3.14-3.18
二
机动
2
第四周
3.21-3.25
三
圆
柱
小黑板
第五周
3.28-4.1
四
圆柱
圆锥
1
4
第六周
4.4-4.8
整理复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清明节
第七周
4.11-4.15
五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八周
4.18-4.22
确定位置
第九周
25-29
第十周
5.2-6
七
正反比例的意义
第十一周
9-13
八
正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
第十二周
16-20
九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十三周
23-27
十
第十四周
30-6.3
统计、节约用水、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
6-10
十一
整理复习
第十六周
13-17
端午节
总复习
第十七周
20-24
第十八周
27-7.1
考前复习
第十九周
7.4-7.8
期末
考核
评语
表二
章节(或)单元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总课时
目
标
技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目
情
分
析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章节教学目标检测试题
表三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兔尔干
年级:
六
人数:
55
日期:
学科: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
教师:
张海帮
学习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环节五
1、教学例1
2、教学“试一试”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
四、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五、全课小结
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提出要求:
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
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小结:
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
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3、进一步引导:
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
“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
100%呢?
1、出示问题:
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
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
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同。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
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1、做练习一第1题。
2、做练习一第2题。
3、做练习一第3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
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画好后,讨论:
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
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
大约长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
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
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
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
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
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
为什么不一样?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作
业
训
练
完成练习一第1~3题
反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课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过程:
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1、复习引入
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
三、读读“你知道吗”
四、全课小结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
还有别的方法吗?
1、完成第4题。
2、完成第5题。
3、完成第6题。
4、完成第7题。
5、完成第8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解答第
(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
(2)、(3)题与第
(1)题比较。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
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
“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学生独立解答。
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完成后交流。
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
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
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0.3%?
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
完成练习一第4~8题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纳税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初步
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一、认识、了解纳税
二、教学新课
三、同步练习
4、拓展提高
五、课堂回顾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
(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
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板书:
纳税
1、教学例2.
出示例2:
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
你们会做吗?
试试看!
强调:
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3、做“试一试”
这道题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1、练习二的第1题
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05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
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超过部分不到500元的
5%
超过部分是500元---2000元的
10%
超过部分是2001元---5000元的
15%
********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
为什么?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
认识到什么?
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
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学生读题。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方法1:
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
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生:
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
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18万和360万分别表示什么?
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
学生讨论并练习。
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
税率是多少?
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
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板
书
设
课堂作业:
练习二2-3题。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利息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
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三、
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四、
联系例题,升华认识
五、
自主归纳,实际运用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3、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
储蓄分几种类型?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
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乡的信用社,存款之前,信用社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
(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4、什么是利息?
八千元又是什么?
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
你还知道什么?
5、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