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0242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五、赏析:

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

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第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què

)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

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qǐ)路,儿女共沾巾。

一、作者介绍:

王勃,(650——675),唐朝初年诗人。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

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

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年仅25岁。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二、注释:

1.少府:

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

之:

去,往。

之任:

去就任。

蜀川:

泛指蜀地。

2.阙:

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

城阙:

这里指长安。

辅三秦:

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

三秦:

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五津:

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宦游:

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比:

古代五家相连为比。

比邻:

近邻。

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无为:

不要,不用。

歧路:

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四、赏析:

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

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

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而将去的蜀州呢?

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这两句的大意是: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说: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

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

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又说:

“忧思成疾,无乃儿女仁!

”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

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

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

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

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

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

这样写来多么委婉!

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第三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

ng)然而涕(tì

)下。

一、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诗人。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

逆党"

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

1、幽州台:

即蓟北楼,又名蓟丘、燕台,亦即传说中燕昭王为求贤而筑的黄金台。

幽州,唐时幽州州治蓟,是古代燕国的国都,在今北京市西南大兴县。

2、古人:

指古代的明君贤士,如燕昭王、乐毅等。

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3、来者:

指后世的明君贤士。

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4、悠悠:

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5、怆然:

伤感的样子。

6、涕:

眼泪。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

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这是诗人于神功元年(697)随建安王武攸宜远征契丹,在幽州时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

由于武攸宜在军事上的无能,刚一接战,先锋王孝杰等全军覆没。

为了挽救危局,陈子昂请求分兵破敌,为国前驱,结果不仅没有得到武攸宜的支持,反而遭到降职处分,忠而见弃,悲愤填膺。

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的时候,举目四顾,大地苍茫,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古往今来多少历史兴亡的惨痛,一齐涌上心头,迸发出了这样一首声情激越,气韵沉雄悲壮的诗篇。

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凡读过这首诗的人都觉得它好,但好在哪里却难说清楚。

当我执笔写这篇文章之前,也曾踌躇了许久。

一般用来分析诗词的招数,如情景交融、比喻拟人之类,对这首诗全用不上。

它的语言是那么枯槁,它的构思是那么平直,它的表现手法又是那么简单。

感情喷涌着,使陈子昂顾不上雕琢和修饰,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就那么直截了当地喊了出来,却成为千古之绝唱。

其中的奥妙究竟何在呢?

还是从我读这首诗的感受说起吧。

欣赏以感受为基础,没有真切的感受就没有艺术的欣赏。

因此,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进而探索作者的用心,不失为艺术欣赏的一条途径。

每当我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总仿佛有一位诗人的形象,他象一座石雕孤零零地矗立在幽州台上。

那气概,那神情,有点象屈原,又有点象李白。

风雅中透出几分豪情,愤激中渗出一丝悲哀。

他的眼睛深沉而又怅惘,正凝视着无尽的远方。

他为自己的不幸而苦恼着,也为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问题而困惑着。

这,就是陈子昂。

于是,在我耳边响起了他的喊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是那么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陈子昂是在统一的唐帝国建立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个知识分子,他胸怀大志,才情四溢,梦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二十四岁中进士,擢为麟台正字。

此后屡次上书指论时政,提出许多颇有见识的主张,但因“言多直切”而不见用,一度还因“逆党”牵连被捕入狱。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攸宜出讨,陈子昂以参谋随军出征。

第二年军次渔阳,前锋屡败,三军震慑。

陈子昂挺身而出,直言急谏,并请求率领万人为前驱,武攸宜不允。

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复遭拒绝,并被降为军曹。

陈子昂报国无门,满腔悲愤,一天登上蓟丘(即幽州台)。

这附近有许多燕国的古迹,它们唤起诗人对燕国历史的回忆,特别是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他于是作了《蓟丘览古七首》。

接着又“泫然涕下”,唱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在这首歌里,诗人说:

古代那些明君贤士早已逝去,只留下一些历史的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即使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自己也赶不上和他们见面(当今这般碌碌之辈,如同尘芥一样,还值得一提吗)。

从战国以来,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

相比之下,人的一生却是太短暂了!

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就将匆匆地离开人世。

想到这里,怎能不怆然涕下呢?

诗人的孤独和悲怆,是那个压抑人才的封建社会造成的。

他的这首浸透着泪水的诗就是对那黑暗社会的控诉。

  然而,这首诗还有更普遍的意义和更大的启发性。

“古人”和“来者”,不一定只限于指燕昭王和乐毅那样的明君贤臣,也可以在一般的意义上理解为“前人”和“后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

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

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

这种感唱既可以引出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也可以引发加倍努力奋斗的志气。

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

正因为陈子昂抱着这种积极态度,所以他才“怆然涕下”。

也正因为在悲怆的深层,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所以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第五首:

宣州谢脁(tiǎo)楼饯(jià

n)别校(jià

o)书叔云

李白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hān)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yì

)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lǎn)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chè

n)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piān)舟。

一、注释:

1、宣州:

今安徽宣城,交待饯行的地点。

2、谢脁楼:

相传为南齐诗人谢脁在宣州任太守时在陵阳山上所建。

又名北楼或谢公楼。

3、校书叔云,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

4、蓬莱文章:

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所以这里指汉代的文章。

建安骨:

汉朝建安七子的风格。

这是盛赞叔父的文章写得好,具有汉代建安风格。

5、小谢:

即谢脁,南朝齐国诗人,后人将他与南朝时宋国诗人谢灵运并列,故称小谢。

这里用小谢自喻,作者是想说自己的诗也像小谢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6、俱怀逸兴:

(我和叔父)都满怀飘逸豪放的兴致。

7、览通揽:

摘取。

8、称意:

称心如意。

散发:

形容狂放不羁。

(古人都要束发,散发表示叛逆)

9、弄扃舟:

指隐居于江湖之中。

(指过陶渊明一样的隐居生活)扃舟:

小船。

二、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叔父)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这两句也可合在一起理解:

作者把叔父李云和自己的文章与汉代文章、魏朝的诗歌和南朝齐国诗人小谢的成就相提并论)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

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指过隐居生活)。

三、全诗基本线索。

诗开始的感情基调是:

“多烦忧”;

但面对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的美景,转而“酣高楼”;

酒酣时,口出狂妄:

把叔父和自己与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相提并论,

又进而梦想上天“揽明月”;

回到现实中来,才发现“愁更愁”;

继而寻找出路:

“弄扁舟”——过隐居生活。

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抱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

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

在天宝十二载(753)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

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谢脁楼是南齐诗人谢脁,在宣州任太守时在陵阳山上建成的一座楼。

诗的开头两句起得突兀,他说:

“以前的日子弃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现在的日子只能使我心中充满烦恼忧愁”,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

但诗并没有延续着写烦说忧,下面六句是第二层,诗人笔锋一转展现出另一番天地。

三、四句写秋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五、六句写酣饮后的思想情绪。

这两句涉及的历史典故比较多,应适当地讲解清楚。

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

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这里是用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

建安骨,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即谢脁,唐代时期,为把谢脁和刘宋时期诗人谢灵运区分开来,称谢灵运为大谢,谢脁为小谢。

谢脁诗风清新秀丽,深为李白所喜爱。

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开,他想到了汉代宏伟的文章,建安诗的刚健风骨,身在谢脁楼,当然更想到在汉、唐之间出现的小谢的诗歌了。

他对这些文化传统很仰慕,所以自负地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较并称许李云和自己。

想到这里,诗人的情感越发激动、高昂,于是就发出了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呼喊。

他们都胸怀壮志豪情,要高飞到天上去摘取明月。

当然,上青天揽明月只是一种要求解除烦忧,追寻自由的幻想,这在现实世界中是做不到的。

最终他还是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来了!

所以,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第三层。

第九、十句用了一个比喻,说道:

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一样,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

结尾两句是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够抽簪散发驾着一叶小舟驶向远方了。

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然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并不囿于七言,其语句之长短可以随抒情的需要而伸缩。

像开头两句就是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

诗的中间部分从“多烦忧”一转而“酣高楼”、“揽明月”,再转到“愁更愁”,又转到结句的“弄扁舟”,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讲解这首诗应弄清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产生的特定背景,如天宝初年李白之被谗毁,天宝末年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嫉贤妒能以及朝政之黑暗、腐朽等。

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与“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不同艺术效果。

以及“水”“愁”两字重叠出现的修辞技巧。

第六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唐宋散文八大家。

(唐:

韩愈、柳宗元、宋:

欧阳修、王安石、三苏:

苏洵[父]、苏轼[兄]、苏辙[弟]、曾巩)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三、注释:

1、天街:

京城的街道,指长安街。

2、水部张十八员外:

指张籍,唐代诗人,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时任水部员外郎。

3、酥:

乳汁。

这里指春雨的滋润。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

写早春,要写出特点,与繁花竟放的春景就有不同,韩愈紧扣“早春”主题,写草刚出芽时的有嫩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人们说好诗如画,韩愈这首诗写草色的传神之笔,恐怕是画也难以表现的境界。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与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与王维的"

青霭入看无"

、"

山色有无中"

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

"

这两句意思是说:

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而小雨又滋润如酥。

酥就是奶油。

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

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

而烟柳呢?

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

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这是一种心理状态。

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

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

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诗人观察细致,表达新巧,语言自然,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

“最是一年春好处。

”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第七首:

无题

李商隐晚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bì

n)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yīn)勤为探(tà

n)看(kān)。

一、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著名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

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

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与杜枚并称为“小李杜”。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

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

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

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

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

开成二年登进士第。

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

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

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

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

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