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茂名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茂名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七节关于规划效力…………………………………………55
第十八节关于规划图件…………………………………………55
附表1: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56
附图1:
电白区水域滩涂资源现状分布图………………………57
附图2:
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58
附图3:
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禁养区分布图………………59
附图4:
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限养区分布图………………60
附图5:
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养殖区分布图………………61
Ⅲ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前言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文件精神,电白区编制了《茂名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电白区渔业主管部门今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管理、发展水产养殖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面临形势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渔业的飞速发展,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九大对渔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生态、绿色发展,由保证供给数量,转变为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由重生产发展转为重生态保护,由片面追求快速增长,转变为转方式调结构重监管。
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开创渔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编制背景
为进一步提高电白区渔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保障水平,加快电白区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科学布局渔业发展战略、科学制定渔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性行动方案提供依据和指导,特编制本规划。
三、目的与意义
按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要求,科学评价电白区域内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养殖特色,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电白区域养殖水域滩涂利用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地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
推动渔业经济转型升级,鼓励渔业生产模式转变,推动水产养殖现代化,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道路;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推进渔业综合开发布局调整,通过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增强养殖业竞争力,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本规划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如下:
一、全国性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2014年8月1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修订);
5.《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6.《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7.《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
8.《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农发[2017]1号);
9.《农业部关于印发<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
和<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
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
10.《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1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渔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农渔发〔2016〕40号)。
二、省市地方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2015年修订);
2.《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30);
3.《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2007);
4.《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
5.《广东淡水鱼类资源调查与研究》(2012);
6.《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2);
7.《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8.《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7);
9.《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2017);
10.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的通知》(粤海渔函[2017]629号);
1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5]131号);
12.《茂名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
13.《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2011);
14.《茂名港总体规划》(2017);
15.《茂名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
第三节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一、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范围,指导养殖生产布局,实现以下目标:
1.明确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的功能,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区域范围。
2.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布局,减少污染较大的近岸网箱数量,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和海洋牧场,促进电白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满足滨海旅游及临港工业发展需求,保障港口航运用海安全,逐步安排不合理的现状养殖用海退出。
3.有效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重要的养殖水域,保障养殖渔民正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养殖水域滩涂,依法保护商品鱼基地等重要的养殖水域滩涂。
4.科学开发利用岸线、海域、海岛等资源,加快现代渔业建设,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大型抗风浪深海网箱养殖等为代表的设施渔业,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创建国家级对虾良种示范基地,提升水产苗种繁育水平,扶持对虾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工厂化养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形成广东重要的“渔港+产业”海产品加工基地。
5.维护海域生态环境,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6.为建立以水域滩涂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划任务
1.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区域范围。
2.合理调整和规划海洋牧场、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布局。
3.保障电白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渔港建设、渔民增收、渔村振兴达到预定目标。
第四节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根据电白区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电白区水域养殖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根据编制大纲和工作规范的要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举措,科学编制规划。
二、生态优先,底线约束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把保护资源和环境贯穿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合理布局,转调结合
稳定海水养殖规模,调减过密近海网箱养殖,发展外海深水网箱养殖;
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湖泊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四、总体协调、横向衔接
规划的编制应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要与《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等相关规划相协调,与茂名市《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茂名港总体规划》《茂名市海洋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相统一,注重与港口、环保、交通、城市、旅游、产业等其它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尊重历史、照顾现实
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直接涉及养殖企业、养殖渔(农)民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以合理规划为基本出发点,尽可能做到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并为目前渔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保留必要的预留区。
第五节规划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适用范围:
茂名电白区辖区内所有水域滩涂。
规划期限为2018-2030年。
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一)地理位置
电白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隶属于广东省茂名市,南部濒临南海,东部与阳江相邻,西南部与吴川市接壤;
东西宽约60公里,南北长约55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度45分~110度29分,北纬21度22分~21度59分。
面积1873平方公里,内辖18个镇,2个街道,336个村(社区),人口约140.9万,电白区政府驻水东镇。
(二)地形地貌
电白区境内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地势北、东北部高,南、西南部低,东北部的鹅凰嶂岭为最高峰,海拔高度1337米,西北的浮山岭海拔高度941米,北部属中、低山地,坡度陡峭,中部属沿河平原和低丘陵地,高度在500米以下,西南部属黄土丘陵,南部属沿海台地,高度50米以下。
地貌形态又与构造、地层、岩性等特征有关,按成因分类可分为构造侵蚀、构造剥蚀、侵蚀堆积等三种类型。
按地貌形态特征又分为中山地形、低山地形、丘陵地形、沿海台地。
电白区岛屿众多,海岸线较长,拥有众多港湾,20米等深线浅海滩涂面积辽阔,可以发展海水网箱养殖,海水池塘养殖以及滩涂养殖等多种养殖方式。
(三)水域类型
电白区有内陆淡水水域和沿海海水水域,主要包括江河、水库、池塘、海域滩涂等水域类型。
1.浅海滩涂水域
电白区大陆岸线较长,沿岸一带滩涂发育较好,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可供养殖海域辽阔,发展海水养殖条件良好。
2.淡水水域
电白河流水系由西北部水系沙琅江(又称袂花河)和东部水系儒垌河两条河流和南部沿海水系组成。
(1)沙琅江。
即属鉴江水系,是鉴江流域的第二大一级支流,发源于本区鹅凰嶂南坡,向西南流经电白的罗坑、沙琅、霞洞、茂南区袂花等地,在吴川兰石瓦窑口与小东江汇合,并于梅菉注入鉴江。
集雨面积2516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12公里,平均坡降1.09‰,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26.2亿立方米,平均流量83.0立方米/秒,其中电白区境内河长86公里,集雨面积1130平方公里。
沙琅江在电白区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里联河、大社河、黄岭河、观珠河、郁头鹅河。
沙琅江上游为山区,是我省暴雨高区之一,其中据利垌站测得多年平均雨量为2740毫米,最大是1973年4398毫米,中游为狭长的沃土阶地,下游为冲积平原。
(2)儒垌河。
第二大河流儒垌河水系,其主要支流有龙湾河、望夫河等。
儒垌河发源于鹅凰嶂岭东南麓,自阳西的李坪向西流经石骨田,至石角头入电白境内,经望夫圩折向东南,流经铺前,西坑、双石、至民乐折向南流,经马踏镇的双瓜、猫瑞,到岒门镇的白沙仔汇合龙湾河向东南流经清湖折向西南,于岭门镇河头汇入沙扒港出海。
因入电白境内后均沿河为区界,干流全长54公里,在电白境28公里,上游山高流急,河床多石,中、下游地势平坦,河床多沙,集雨面积697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2.84‰。
电白境内面积362平方公里,上游建有旱平、河角等中型水库。
总面积38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0.4%。
全区现有大型水库1宗,中型水库4宗,小
(一)型水库8宗,小
(二)型水库89宗,山塘142宗。
(3)南部沿海水系。
在南海边缘有10多条小河,直接流入南海,一般汇水面积不大,流程短,雨季洪涝成灾,但秋冬季径流极小,甚至干涸。
主要有麻岗河、马店河、大桥河、旦场河、寨头河、水东河等。
表1:
电白区主要河溪集雨面积和长度一览表
水系
主河名称
河溪名称
集雨面积
(公顷)
河溪长度
(公里)
备注
西北水系
沙琅江
里联河
7700
23
里平河
6500
21
大社河
11500
54
黄岭河
8600
12
观珠河
15000
27
郁头鹅河
11400
25
东部水系
儒垌河
龙湾河
24200
32
望夫河
3800
10.6
南部水系
流入南海
麻岗河
8000
11
马店河
4800
7.8
大桥河
4580
15
旦场河
1250
10
寨头河
——
6.5
水东河
图1:
茂名电白区江河水域分布
二、自然气候条件
电白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少霜无雪,但台风暴雨较多,旱涝时有发生,自然灾害威胁较大。
电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35.7小时,年平均气温为23.2℃,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无霜期364天。
电白北部为低山区,南部为沿海,降雨多,是广东三个暴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为1547.4毫米,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2.2%左右。
雷暴活动频繁,年均雷暴日数达79天。
冬夏季风交替,冬季偏北风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温暖潮湿。
季风转换一般多发生在4月份和10月份。
(一)水文
1.水温
(1)表层海水温度
电白区近岸海域年平均水温23.7℃,月平均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平均为28.4℃,月最高水温出现在8月,达31.3℃。
月平均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平均为17.1℃,最低水温11.7℃。
(2)淡水水域温度
电白区淡水水域平均在18℃-26℃之间,年最高约30℃左右;
最低约6℃左右;
个别年份寒潮期间,水温可能会低于10℃。
2.径流量
电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比较丰富,径流总量为120亿立方米;
客水8亿立方米,地表水共112亿立方米。
3.潮汐
电白区近海海域潮汛常受东风和东北风的影响,潮位高,风浪大;
春、夏季日潮大,秋、冬季夜潮大;
年平均潮位为2.77米,最高潮位为4.07米,最低潮位为-0.13米,平均落差1.75米,涨潮最大潮差为3.24米,落潮最大潮差4.09米,是华南沿岸潮差较大的海区之一。
4.沿岸水系和海流
电白区近岸海域及海湾的水文要素受各水系径流影响十分显著,影响电白区近岸海域水文要素主要以沿岸河流为主,电白区近岸海域盛行东北季风,风力一般4~5级,沿岸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流速0.1~0.4节,海流携带的海水,水温偏低,故是低温海流;
夏季,电白区近岸海域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3~6m/s,近岸海域由于受沿岸流和外海海流流向相反的影响,存在逆时针环流,流速0.1~0.3节。
5.波浪
电白区濒临南海,其近岸海域波浪较大,波型为以风浪为主的混合浪,风浪出现频率为100%,涌浪出现频率为36%。
6.悬沙
电白区近岸海域悬沙来源主要为陆域河流来沙、海域来沙以及沿岸流来沙。
鉴江水系输沙是该海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97万吨,最大可达311万吨。
同时,电白区沿岸多为砂质海岸,海域底质以沙堆积为主,波浪掀沙作用比较强烈,为该海域的泥沙活动提供部分来源。
另外,该海域沿岸终年存在一支西向的沿岸流,流入该海域的东北部的珠江、漠阳江泥沙,除多数在河口区附近堆积和沿途沉降外,还有部分细颗粒悬沙随西向沿岸流沿途扩散进入该海域,也为该海域泥沙提供部分来源。
(二)水质
1.盐度。
电白区盐度范围总体约在26.4mg/L-28.9mg/L之间,其中吉达港盐业区盐度平均值约为28.3mg/L;
水东港约为27.9mg/L;
澳内工业排污区约为28.3mg/L。
2.pH值。
电白区pH值约在6.5-7.9之间,其中河流pH值大约在6.82-7.7之间,平均值约在7.00左右;
近海水域pH值范围大约7.50-8.46,平均值约在7.90-8.07之间;
饮用水水域pH值约在6.90-7.90之间,平均值约为7.1。
3.溶解氧。
电白区溶解氧大约在6.42mg/L-7.64mg/L之间,其中河流溶解氧大约在6.25-7.24之间,平均值约在6.68mg/L-6.8mg/L之间;
水库大约在6.89mg/L-7.64mg/L之间,平均值约为7.32mg/L;
近海海域溶解氧约在6.79mg/L-7.22mg/L之间,平均值约在6.50mg/L-7.1mg/L之间。
4.无机盐。
电白区淡水水域氨氮含量大约在0.02mg/L-3.67mg/L之间,其中水东河(又称关屋河)氨氮含量大约在0.8-3.67之间,平均值大约1.6mg/L左右,是全区氨氮含量最高地区;
沙琅江氨氮含量大约在0.2mg/L-1mg/L之间,平均值约在0.3mg/L-0.51mg/L之间;
饮用水源氨氮含量大约在0.1mg/L-0.3mg/L之间,平均值约0.2mg/L。
据《2016年环保质量报告书》,电白区近海水域非离子氨最大为0.000702mg/L;
无机氮最大为0.220mg/L;
硝酸盐氮最大为0.183mg/L,无机盐总体没有超标。
(三)自然灾害
电白区位于广东省粤西地区西南部,南部濒临南海,北部是山区,气象灾害频发,主要有台风、干旱、暴雨、冰雹、龙卷、雷电、大风、低温、霜冻、高温、寒潮等。
4至6月为前汛期,有台风、暴雨、雷电、大风、龙卷、干旱、冰雹、大雾等天气,次生灾害严重;
7至10月为后汛期,主要有台风、暴雨、风暴潮、大风、高温、雷电等灾害。
11月至次年1月,主要有低温、霜冻、寒潮、干旱等。
2至3月主要有低温阴雨、干旱、大风等。
三、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一)初级生产力
电白区濒临南海,拥有众多河流,滩涂资源丰富,河流及沿岸海域水质肥沃,光照时间较长,初级生产力较高。
根据初级生产力测算公式,本地区初级生产力约在1000-2200g/(㎡.a)范围之间,属较高初级生产力地区。
(二)浮游生物
1.浮游植物
(1)近海水域浮游植物。
电白区近岸海域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甲藻为主,硅藻和甲藻共56种,占28.3%。
在硅藻类中,角毛藻属有34种;
圆筛藻属有20种;
根管藻属有17种。
甲藻中角藻属有28种;
甲藻属有13种。
浮游植物暖水种占1/2以上,分布的种类组成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2)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具有较明显的季节交替现象。
春季,近海浮游种密联角毛藻、丹麦细柱藻,大洋性种类细齿角毛藻、柏氏根管藻、克氏根管藻、细弱海链藻、叉状角藻、偏心圆筛藻以及广布种夜光藻等普遍出现;
而菱形海线藻、骨条藻等浮游广布种和大洋性种类宽笔尖根管藻、具叉鳍藻、偏转角藻以及近海浮游种活动盒形藻等则仅见于秋季。
春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302.3×
104Ind/m³
,秋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47.4×
。
(三)淡水水域浮游植物
淡水水域浮游植物约有178属,绿藻种类最多,硅藻次之。
江河中下游有机质较为丰富,生长适应静水生活的绿藻,如衣藻、小球藻、栅列藻等及甲藻门的多甲藻、角甲藻、隐藻,蓝藻门的颤藻,金藻门的锥囊藻、鱼鳞藻等,是鲢鳙鱼类的饵料。
2.浮游动物
(1)近海水域浮游动物。
春、秋两季出现的浮游动物共有60种,以桡足类最多,其次是水母类和毛颚类,并有浮游幼虫7类。
出现数量较多的主要种类是中华哲水蚤、异尾宽水蚤、亚强真哲水蚤、肥胖箭虫和鸟喙尖头蚤等,以及短尾类幼虫。
春季,出现桡足类17种,平均密度为27Ind/m³
,在浮游生物总数中仅占15%,平均生物量为271mg/m³
;
秋季,出现桡足类18种,而且出现数量增多,平均密度为301Ind/m³
,占浮游动物总数的60%,平均生物量806mg/m³
(2)淡水水域浮游动物。
淡水水域浮游动物约有210种,其中原生动物38中,轮虫78种,枝角类45种,桡足类49种。
常见的有表壳虫、沙壳虫、湖沼拟铃虫,萼花臂尾轮虫、剑水蚤、长额象鼻蚤等。
3.底栖生物
(1)近海水域。
电白近岸海域共有底栖生物135科379种。
其中,海绵动物4科7种,腔肠动物10科10种,螠虫类1科,2种,环节动物15科24种,软体动物52科153种,甲壳类28科134种,棘皮动物23科45种,原索动物2科4种。
种类组成以南海亚热带广布种为主,但典型热带性种及广温性种也有一定比例。
在适盐性方面,以适高盐性种及广盐性种为主。
优势种为简毛拟节虫、泥东风螺、方斑东风螺、长毛对虾、刀额新对虾、三疣梭子蟹、细雕刻肋海胆、厦门文昌鱼等,其中文昌鱼类在国内海域自然资源量大。
在4~18m水深范围内,大型底栖生物量平均为32.98g/㎡,平均栖息密度为158.5ind/㎡。
(2)淡水水域。
电白河流、水库等自然水体的常见的底栖生物有水栖寡毛类6种、水生昆虫10种、生物量平均为443g/㎡,主要种类有仙女虫、尾盘虫、颤蚓、管水蚓、水丝蚓、带丝蚓、摇蚊、羽摇蚊、前突摇蚊、粗腹摇蚊、长跗摇蚊、多足摇蚊、蜉游、管石蛾。
(四)潮间带生物
电白区潮间带生物种类丰富。
据2008年相关学者研究,在北山岭一带潮间带生物共有39科77种,平均生物量为140.75g/㎡,其中以软体动物的生物量居首位,共拥有19科,33种,每平米493.33克占总生物量的58.41%;
以多毛类的生物量最低,每平米2.11克,约占0.25%;
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棘皮动物。
潮间带生物的多样性变化指数(H’)变化范围在3.66-3.74之间,平均值为3.72,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属于第五级。
(五)游泳生物
电白区淡水鱼类资源主要包括:
草、青、鲢、鳙、鲮、鲤、鲫、月鳢、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塘鲺等。
电白区海水渔业资源种类主要有中华小沙丁鱼、银鲳、圆吻海鰶、海鳗、斑点马鲛、青石斑鱼、黄鳍鲷、黑鲷、金线鱼、二长棘鲷、鲻、花鲈、竹荚鱼、蓝圆鲹、多鳞鱚、蓝子鱼、带鱼等优质鱼类;
还有中国枪乌贼、杜氏枪乌贼和各种虾蟹类等高价品种。
四、水域环境状况
(一)水域环境监测结果
水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其不同功能执行不同的评价标准。
沙琅江的亭梓坝断面和罗坑水库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自来水公司入水口、城东水厂蓄水塘、沙琅江的袂花桥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东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
近岸海域监测点GDN116、GDN117、GDN118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T3097-1997)Ⅱ类,GDN119,GDN120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T3097-1997)Ⅲ类标准,根据2016年电白区水环境评价结果显示,电白区水域环境状况基本符合标准。
1.沙琅江
袂花桥断面属电白区交界水域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