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798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V.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V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文中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4分)

这些博物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quánshì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某一特定时代特定领域的故事,正如一颗精心切割的钻石,以众多的侧面折射出北京这座城市cuǐcàn的光辉。

汉字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众猴把他围住,问道:

“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B.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C.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

D.“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至爱亲情,血浓于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操。

B.“五一”小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

C.民政部将以“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为抓手,完善与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

D.七八十岁的老人如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8分)

①居高声自远,。

②,则无败事。

③所以动心忍性,。

④“”,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

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

”(《饮酒》)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5.名著阅读。

(7分)

(1)《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格列佛在飞岛国参观了科学院,那里的人从事的研究脱离实际、荒诞不经,比如:

(举一例)(2分)

(2)阅读《水浒传》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5分)

【甲】A寻思道:

“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

“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乙】B闹了东京,在回梁山的路上听刘太公说宋江夺了他的女儿,心想:

“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他怒气冲冲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扯得粉碎……拿了双斧,径奔宋江。

①A、B俩都是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他们分别是、。

(2分)

②片段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把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请分析两人

性格的异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7分)

多读像《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关乎个人生命的质量和国家民族的兴衰。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班里举行了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⑵这次活动需要设计一条标语,现在已经有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

(要求:

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2分)

上句:

博览增长智慧,

下句:

____________。

⑶你的同桌吴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水浒传》,你怎样劝说她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陆龟蒙的《白莲》,完成第7题。

(6分)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7.⑴下面哪一句不是描写莲花的品质()(2分)

A.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全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后汉书·羊续传》节选,完成8—11题。

(14分)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续谓秘曰:

“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

”使与母俱归。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贼既清平()②续深疾之()

③常敝衣薄食()④使与母俱归()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续受而悬于庭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孙叔敖举于海C.躬耕于南阳D.苛政猛于虎也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处朗读停顿。

(2分)

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何以资尔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羊续是个什么样的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三)阅读《千年极寒只是臆测》,完成第12~14题。

(10分)

①波兰一个叫米哈伊尔·科瓦列夫斯基的科学家指出,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流向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有所减缓。

它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预热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欧洲民众可能面临千年以来最为寒冷的冬季。

②消息一放出,引起了北京很多市民的担忧,担心这种极寒的天气会波及北京。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波兰科学家研究的只是墨西哥湾暖流对全球局部地区的影响,对我国的影响不会很大。

因为“拉尼娜”现象出现后,对我国中低纬度(比如沿海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北京等内陆地区。

③【甲】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专家认为,全球的大气环流是一个系统,“拉尼娜”就像一个信号,它会带来北半球冬季的寒冷,但北京位于中纬度季风气候区,还会受到如北极环流等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不能仅靠一个“拉尼娜”现象就作出可能出现极寒天气的判断。

④【乙】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的冬季气温却是逐年升高的。

专家还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北京冬季的气温变化规律,北京今年非但不会出现“极寒”,还会出现气温继续升高的现象。

近50年来,北京冬季的气温平均升高了2℃,这个升温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按照正常情况,每2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气温浮动范围应该是±0.5℃。

⑤北京出现这种冬季不断升温的情形,人为因素起了不小的作用。

专家还提到,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道路不断拓宽,建筑物更加密集,被各种道路或者建筑覆盖的地面积蓄的热量逐渐增加,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北京冬季的气温也在逐渐上升。

而这些人为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气的环流,使气温在人为和自然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升高。

⑥【丙】由此可见,“千年极寒”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臆测,没有权威的和确切的科学依据,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倒是“暖冬”却一直没有停下它前进的脚步,如何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对大自然的伤害,阻止冬季气温继续上升,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2.下面这段文字作为本文的材料,应该放在【甲】【乙】【丙】哪个位置?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北京卷)》记载,明成化十二年正月十三,忽阴晦大风,郊坛灯烛俱灭,正在南郊郊坛举行祭祀的仪仗人员及乐官俱冻死。

而从有科学的气象记录以来,北京最冷的气温是1966年2月出现的-27℃。

这些证据都表明,北京确实可以非常寒冷。

(1)位置:

(1分)

(2)理由:

(2分)

13.第⑤段中加点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14.依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该地区会不会出现“千年极寒”。

(4分)

西安,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与东北高,西南与西北低,呈一簸箕形状。

北山山系绵延于北端,秦岭山脉横亘于南部,二者共同构成它的天然屏障。

有研究表明,西安的热岛效应对最高气温的最大贡献在春季,对最低气温的最大贡献在冬季,它使得这座城市气温的增温率逐渐加大。

(四)阅读《做一只生命的“候鸟”》,完成15一17题。

(10分)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便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上一个冬天。

最困难的时期,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去了。

而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勇于闯荡,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

反思一下我们人类这种所谓的“高级动物”,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缺乏的恰恰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③专门研究“穷人的哲学”的古古先生说:

“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

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

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会各有所获。

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④常言道:

树挪死,人挪活。

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尽管付出了动荡不安的代价,但他们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

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因而便老是在生活的“悬崖”面前惊恐万状,踌躇不前。

⑤候鸟们总在不停地飞行,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

对人类而言,面对“悬崖”,我们何不有一点候鸟的精神,下决心对自己大喝一声“奋起”?

或许生命由此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进入一片辽阔的天空。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3分)

16.请说说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巴尔扎克说: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你认为这句话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合适吗?

请说说理由。

再为本文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