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7949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安徽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亳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

亳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亳州调查队

2012年3月16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为上不动摇、民生为先不懈怠、稳定为重不折腾,主动提升发展标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626.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4.0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48.4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214.21亿元,增长11%。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6.7:

37.4:

35.9变化为26.2:

39.6:

34.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2011年生产总值

单位:

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626.65

12.9

第一产业

164.04

5.0

第二产业

248.40

20.2

工业

204.45

22.6

第三产业

214.21

11.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3.39

9.8

批发和零售业

54.75

10.5

住宿和餐饮业

12.39

9.4

金融业

8.96

8.1

房地产业

23.47

6.7

营利性服务业

24.22

16.2

非营利性服务业

57.03

12.8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3.4%,上半年上涨4.4%,前三季度上涨4.9%,全年上涨4.9%。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

2011年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

类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4.9

其中:

食品

9.6

其中:

粮食

6.6

烟酒及用品

4.3

衣着

4.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3.1

交通和通信

0.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1

居住

4.8

年末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15.24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0.76万人,减少2.9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9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63.12千公顷,比上年扩大9.06千公顷,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382.5千公顷,扩大26.9千公顷,优质率达92%,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

油料种植面积12.84千公顷,减少1.45千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15.02千公顷,减少3.54千公顷。

蔬菜种植面积89.96千公顷,扩大3.19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45.6千公顷,扩大8.96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69.52万吨,比上年增加7.52万吨,增长1.6%,连续6年创新高。

今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434.89千公顷,总产301万吨,单产462公斤/亩,是继2004年以来的第8个夏粮丰产年,呈面积、总产和单产“三增”态势,总产增幅居全省第2位,单产居全省第1位,其中,小麦单产474公斤/亩,增长1.2%,是全省唯一增产的市。

秋粮总产168.26万吨,增长3%。

全年油料产量4.34万吨,下降4.3%;棉花产量1.94万吨,下降7%。

2011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

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69.52

1.6

油料

4.34

-4.3

#花生

2.88

-9.4

油菜籽

1.04

12.3

棉花

1.94

-7.0

烤烟

0.95

-0.4

药材

18.77

18.2

蔬菜

249.15

5.3

水果

79.28

-4.6

 全年全市共完成育苗面积0.87千公顷,四旁植树3900万株,人工造林面积2.74千公顷,林木覆盖率达17.7%。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41.35万头,比上年增长3.4%;全年生猪出栏268.78万头,增长0.6%。

肉类总产量28.26万吨,增长0.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5.06万吨,增长0.9%。

禽蛋产量5.95万吨,增长2.1%。

牛奶产量1.32万吨,增长4.5%。

水产品产量4.64万吨,增长5.3%。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2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

农用拖拉机19.9万台,增长1.5%;农用运输车23.7万辆,增长1.7%。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1万吨,增长0.4%。

农村用电量6.84亿千瓦时,增长4.3%。

有效灌溉面积322.13千公顷,新增13.2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14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4.7%和25.5%,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54.2:

45.8变化为56.5:

43.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生产快速增长。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

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0.89

25.0

其中:

轻工业

90.83

24.7

重工业

70.05

25.5

其中:

国有企业

41.19

18.9

集体企业

1.07

-2.6

股份合作企业

8.02

28.5

股份制企业

92.96

24.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12

60.2

其他企业

15.52

53.2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69.73

22.4

其中:

大中型工业企业

63.86

18.3

全市29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增速超过25%的行业达到17个。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9.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0.8%,饮料制造业增长14.1%,医药制造业增长19.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5.7%,五大主导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3%。

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为493.89亿元,增长63.8%,其中,新产品产值19.1亿元,增长29.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16亿元,增长51.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25.4%、小麦粉增长84.3%、饲料增长2.8倍、白酒增长21.7%、水泥增长51%、服装增长27.1%。

2011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695.84

25.4

洗煤

万吨

98.36

31.3

小麦粉

万吨

234.07

84.3

鲜、冷藏肉

万吨

3.00

-18.7

饲料

10314

280.0

方便面

7937

-44.8

白酒

千升

97215

21.7

8968

-31.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6.13

58.0

服装

万件

455.77

27.1

精甲醇

万吨

7.28

15.0

合成氨

万吨

21.87

12.4

氮肥

万吨

14.49

11.7

化学农药原药

万吨

0.65

-31.5

合成洗涤剂

万吨

1.18

-12.0

塑料制品

37881

1899.0

水泥

万吨

179.41

51.0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76.66

176.2

万块

80435

54.0

石墨及碳素制品

34.78

14.6

改装汽车

2513

-3.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3.47,比上年提高67.7个百分点。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45.4亿元,增长73%;利税50.65亿元,增长86.2%,其中利润29.08亿元,增长1倍。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5个行业利润均超亿元,累计实现利润25.9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9.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资质内建筑企业利税总额1.52亿元,增长37%。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7.89万平方米,增加22.4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34.81万平方米,减少7.2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

其中,城镇投资318.48亿元,增长45.6%;农村投资13亿元,增长22.9%。

工业及信息化产业技术改造投资74.82亿元,增长50.3%。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0.8%,第二产业增长46.9%,第三产业增长20.9%。

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38.4%,其中制造业增长76.8%,制造业中的装备制造业增长52.9%。

三产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19.7%,房地产业增长6.4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6.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1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61.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9.6亿元,比上年增长82.8%。

商品房销售面积182.2万平方米,增长67.5%;商品房销售额70.52亿元,增长1.2倍;商品房待售面积1.46万平方米,下降29%。

全年共安排“861”行动计划项目188项,当年完成投资179.1亿元,市政府重点协调调度项目316个,完成投资237.89亿元。

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新改建公路401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05座;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竣工通车;长达104公里的利辛至亳州天然气支线工程全线贯通;220千伏魏武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段、105国道涡河大桥、亳芜工业园开始建设;涡北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基本完工;涡北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工程顺利实施;宋汤河西岸刘庄棚户区改造、老城区坑塘治理、华佗广场等项目扎实推进。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97亿元,增长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63亿元,增长15.6%。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34.57亿元,增长17.3%;餐饮收入28.02亿元,增长23.3%。

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70.7亿元,增长55.9%;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191.89亿元,增长7.2%。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吃、穿、用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57.8%、36.2%和56.8%。

其中,粮油类增长64.2%,肉禽蛋类增长72.3%,服装类增长38.2%,化妆品类增长57.7%,金银珠宝类增长34.4%,日用品类增长11.9%,中西药品类增长1.8倍,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倍,通讯器材类增长3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0.1%,家具类增长38%,汽车类增长60.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9.5%。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3.28亿美元,比上年增37.3%。

其中,出口3.04亿美元,增长36.8%;进口0.24亿美元,增长43.7%。

从出口经营主体看,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出口分别增长32.3%和46.4%。

从出口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67.7%和32.5%。

2011年全市出口主要分类及地区分布

单位:

亿美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出口额

3.04

36.8

其中:

机电产品

0.51

67.7

其中:

高新技术产品

0.05

32.5

其中:

一般贸易

2.12

66.2

加工贸易

0.16

71.6

其中:

对亚洲

1.51

5.9

对欧洲

0.54

159.5

对北美洲

0.43

183.3

对非洲

0.27

12.7

对拉丁美洲

0.21

38.1

对大洋洲

0.08

85.1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家,比上年增长200%;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88万美元,增长264.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617万美元,增长55%。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5034人次,比上年增长56.4%;国内游客719.05万人次,增长50.7%。

旅游总收入46.94亿元,增长70.4%。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97.77万美元,增长51.3%;国内旅游收入46.61亿元,增长70.5%。

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14处,星级酒店12个,旅行社31家。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39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6646万人,公路和水运货物运输量1363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2%和23.2%;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51.73亿人公里,公路和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638.5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3.6%和26.8%。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86.43万吨,增长11.3%。

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23.34万辆,比上年增长17%,其中私人汽车18.68万辆,增长17.8%。

全市轿车拥有量9.42万辆,增长31.6%,其中私人轿车8.61万辆,增长32.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21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79亿元。

年末本地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8.43万门,比上年减少4.61万门。

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1.85万户,减少1.6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7.38万户,增加21.17万户。

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46部,增加3部。

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46万户,增加8.12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6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34.04亿元,增长46.1%。

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50.6%,营业税增长48.6%,企业所得税增长47.7%。

财政支出138.6亿元,增长34.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43.9%,教育支出增长42.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4.7%,农林水支出增长36.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40.6%,住房保障支出增长82.8%。

全年30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44.2亿元,惠及500多万城乡居民。

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67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9.42亿元,增长23.9%。

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98.73亿元,增长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1.79亿元,增长22.6%。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6.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5.4亿元,增长33.3%。

其中,短期贷款179.79亿元,增长20.8%,中长期贷款134.07亿元,增长47.2%,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48.51亿元,增长51.7%。

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7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5家,人寿保险公司12家。

全年保险业保费总收入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9.1亿元,增长9.8%;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8.3亿元,增长11.3%。

赔款和给付6.6亿元,增长9.5%。

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4.47亿元,增长7.8%;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2.13亿元,增长3.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1万人。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5.6万人。

普通高中37所,在校生8.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7.73%,比上年上升8.59个百分点。

普通初中264所,在校生22.2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7.71%。

小学1360所,在校生49.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2%。

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6.5万人。

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受益学生61.9万人。

2011年全市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等教育

4172

10776

3033

中等职业教育

26393

56366

19851

普通高中

26330

82385

28467

普通初中

74230

221924

66209

小学

85109

491650

75411

特殊教育

105

740

61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6万人。

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其中国家级2家。

全年专利申请979件,授权专利45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3.4%和41.4%。

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

主要科技成果有:

亳菊良种繁育及其产业化研究、黄淮平原小麦秸杆全量还田技术研究与应用、亳菊总黄酮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优质黄牛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等。

年末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5个,其中系统内4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0096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4项;年末全市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长三角名牌产品1个,安徽名牌产品3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5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7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3项,市级名录17项。

广播电台4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全年出版报纸2种,总印数1350万份。

各级档案馆7个,馆藏档案资料39.8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0.55万平方米。

年末全市卫生机构257个,其中医院34个,卫生院9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

卫生技术人员105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03人,注册护士3688人。

医院、卫生院床位10193张。

全年诊疗1388.27万人次。

村卫生室1277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738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479万人,参合率96.4%。

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1枚铜牌。

“全民健身”系列主题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共举办百人以上群众体育活动43次,其中现代体育项目群众活动40次,民间传统体育群众活动3次。

十一、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强力推进市南部新区建设,加大主干路网修建,2011年底城区道路总长达706.5公里;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全年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1.28亿元。

城区年末公交营运车辆254辆,出租车营运车辆2431辆。

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含自备水)10.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93.2%。

液化气年家庭用量1.7万吨,用气人口19.8万人,城市气化率达89.7%。

年末园林绿地面积112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9平方米。

全年全市调整完成小城镇规划53个,小城镇规划区内新铺装道路120.64公里,新修排水管道93.61公里,新增供水管道67.4公里,新增住宅面积63.23万平方米。

规划区绿化覆盖率为24.25%,供水普及率为36.8%。

全年中心镇完成建设总投入6.43亿元。

新增道路面积和住宅面积分别为28.45和29.45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42公里,新铺供水管道38.1万米,供水普及率为47.3%。

新增公共绿地面积41.3万平方米。

全年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1309处,面积186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竣工面积808.94万平方米,搬迁农户6万户,完成土地置换3.72万亩,节约土地2.01万亩。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9元,比上年增长16.5%。

人均消费性支出11350元,增长10.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8.2%,居住支出增长32%,衣着支出增长7.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0.3%。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38元,比上年增长20.3%。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78元,增长21.6%,其中食品支出增长9.9%,交通讯支出增长32.5%,居住支出增长21.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2%,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3.9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7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2.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5.50万人,全年为3724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全市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1.79万人(其中农民工7.77万人)和11.55万人。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年末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5.2万人,覆盖率99.5%。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297.82万人。

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全面完成,年末保障人数21.36万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45亿元;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年末保障人数3.29万人。

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3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9万人。

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56个,其中乡镇、街道及县(市、区)级社区服务中心98个。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7亿元,筹集公益金0.26亿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共有市、县级环境监测站5个。

监测的1个城区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全市有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年平均气温14.9℃;年日照总时数1895.7小时。

平均降水量643毫米。

2011年我市境内涡河水质,扣除背景值后可以达到Ⅲ类水质;西淝河全年达Ⅲ类水质以上概率为16.7%,达Ⅳ类水质概率为83.3%。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3天。

完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34.22平方公里。

建成环境噪声污染达标区面积32平方公理。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1737起,其中较大事故2起,与去年持平。

死亡210人,下降3.2%,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4人,下降36.4%;道路交通死亡190人,下降0.5%。

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4人,下降22.7%。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

5、林木覆盖率统计口径与以往年度有所变化。

6、2011年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1年至2010年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因此2011年邮电业务总量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