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升业务的理由推荐word版 12页Word文档格式.docx
《建议提升业务的理由推荐word版 12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议提升业务的理由推荐word版 12页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8)发现违法犯罪行为,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9)诉讼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尚未彻底解决,或者有其他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关注的;
(10)其他有必要提出司法建议的情形。
4.司法建议应以书面形式发出,发送对象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
二、提高司法建议书撰写质量
5.司法建议书是司法建议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司法建议书一般包括首部、主文和尾部三部分。
首部包括法院名称、司法建议书、司法建议书编号、主送单位(被建议单位)名称。
主文包括在审理和执行案件中或者相关调研中发现的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提出的具体建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尾部包括院印和日期,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回函邮寄地址。
6.司法建议应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充分阐明提出建议的理由和根据,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7.司法建议书应表述清楚、措词得当,确保司法建议书易被有关单位或人员接受,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切实可行。
三、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程序
8.司法建议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各法院应明确司法建议工作的主管部门,并设专人负责本院司法建议工作。
9.司法建议书一般由所涉案件审判业务部门负责起草,类案司法建议书、综合司法建议书可以由有关综合部门或者审判业务部门负责起草,要进一步加大类案建议和综合建议的工作力度。
司法建议书起草完成后,由承办部门主管院领导签发,必要时可先经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承办部门主管院领导签发。
向政府机关发送的重要司法建议书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发送的司法建议书,经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院长签发。
10、司法建议书一般应由做出生效裁判的法院发送。
基层法院拟向上级政府及其部门提出的司法建议书,必要时可报送高级法院审判业务部门审核。
对提起上诉的案件,一审法院认为有必要发送司法建议时,司法建议书的内容不得与二审处理意见和结果相抵触。
11.司法建议书在必要时可以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
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
(1)司法建议涉及多个单位,需要由其上级单位配合协调、督促整改或统一部署的;
(2)涉及本意见第3条第(4)项至第(8)项的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未采纳,经法院询问督促无正当理由仍不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的;
(3)发送司法建议书后,被建议单位在审判活动中仍存在同样或类似问题的;
(4)存在其他应当抄送被建议单位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情形的。
如需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应当在司法建议书尾部列明抄送单位全称。
12.各法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应督促司法建议书承办部门做好本院司法建议书的跟踪落实工作。
司法建议书回复期限届满后未收到反馈意见的,相关承办部门应主动向被建议单位进行询问或回访。
13.建立司法建议反馈情况定期总结分析制度。
各法院应定期梳理本院向政府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及反馈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向本级政府发送并报送高级法院。
高级法院汇总全市法院向政府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及反馈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向市政府报送。
14.司法建议书承办部门应及时将司法建议书及反馈情况报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备案。
四、加强司法建议管理工作
15.高级法院研究室承担全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督导、评比、表彰、培训职能。
16.各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应当承担以下司法建议工作管理职能:
(1)重点司法建议选题工作。
各法院应在每年第一季度确定一至两项重点司法建议课题,指派专人调研论证,完成司法建议书并向有关单位发送。
重点司法建议课题应以综合建议为主;
(2)司法建议内容审核、文书及反馈意见备案、统计分析工作;
(3)司法建议教育培训、总结考评工作;
(4)其他司法建议管理工作。
17.各法院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完成上一年度司法建议工作总结,对上一年度司法建议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并报送高级法院研究室。
18.各法院应积极推动司法建议书公开工作,拓宽司法建议书公开的范围、渠道和方式,通过司法建议公开,更好地发挥司法建议的功能作用。
19.各法院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司法建议工作的宣传,取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扩大司法建议工作的社会效果。
对优秀或重大司法建议,应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专题稿件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五、加大司法建议工作考评力度
20、高级法院对各法院司法建议发送、反馈、管理、效果等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纳入优秀调研成果评审并通报考评结果。
考评细则由高级法院研究室制定。
21.各法院应将司法建议工作纳入本院目标管理考核中,对司法建议工作完成情况好、取得显著社会效果的部门和人员应给予表彰。
附件:
司法建议文书样式
附件
×
人民法院
司法建议书
法建[20×
]×
号
(主送单位名称):
我院在审判(执行)工作(或写明×
个案,或写明×
案件类型,或写明调研工作)中,发现…………(写明有关单位存在的重要问题和提出建议的理由)。
为此,特建议:
…………(写明建议的具体事项,内容多的可分项书写)。
以上建议请予以考虑,并将反馈意见及时函告我院。
附:
相关×
判决书或裁定书×
份及其他相关材料
回函地址:
联系人:
电话:
抄送:
(抄送单位名称)
来源:
http:
///fg/zdalsyb/detail526647.html
(院印)年月日
篇二: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应对危机、确保经济复苏,商业银行发放了大量信贷。
信贷扩张固然有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但信贷过快增长也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影响金融稳定。
201X年以来,为促使经济早日回暖,各国纷纷出台各种刺激性宏观政策,中国也不例外。
在采取的各种刺激性宏观政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4万亿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央行在危机来临时结束此前的加息周期。
201X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X年以来,央行第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速度令世界震惊,由于城市的基础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几年来,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额呈现出一种比较大的增长幅度。
据一份分析报告显示,从201X年1月份到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累计新增的中长期贷款额度已高达1.78万亿,较上年同期的1.68万亿上升1000亿。
如果按照201X年第一季度中长贷占全年比重33.6%计算,则全年非金融性公司中长贷将达到5.30万亿,将较去年多增3000亿元。
如果按去年全年非金融性公司中长贷占201X年信贷增量的比例52.1%推算,则全年信贷将达到10.2万亿元。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的增长则主要是用于投资者的投资贷款,投资增长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合理性和持续性的投资和贷款,对于市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不合理的市场投资则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都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危害。
虽然贷款的增长能够推动银行业的发展,但是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危害。
首先,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会影响生产资料的上涨。
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支撑的,只有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投资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才能在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健康快速发展。
而在贷款增长过快的同时,投入到社会中的金钱就处于一种过多的状态,这种投入的金钱与现实社会的不平衡,就导致对原材料的需求的增大,同时也就必然会导致消费的价格上涨,也就是物价上涨的状况,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稳定是极为不利的,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和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平衡。
但是同时加大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社会的资源和环境是有一定的,在社会正常发展的
时候,资源和资金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而银行贷款的过快增长,导致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贷款的过快增长,使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能源的消耗持续的上涨,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从“滇池污染”到“渤海溢油事故”再到现在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
并且贷款的过度增长影响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经济来说,贷款并进行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投资,而是对于最终目的来说,其实还是为了消费。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投入到社会建设和生活中的资金过多,则容易扭曲正常的消费关系,不仅影响社会的正常生活,还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和已经产生或者将要产生的危害来说,都需要银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并充分分析和研究相应的原因和对策,警惕商业银行贷款过快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引导社会商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
1.城市基础建设、工业的发展,房地产的畸形发展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城市基础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工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都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进行支持。
在很多城市都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的建设,不论是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性项目,这些建设和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
而一些大型的机械工业,化工业则更加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
而房地产在近十年间的迅猛发展也称为贷款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了房地产产业一片生存的沃土,造成了房地产的畸形繁荣。
无论是土地储备购买,还是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甚至是在居民和投资者购买住房的时候,在房地产产业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银行信贷业务的支持。
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银行业贷款增长的过快。
2.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存在着许多缺陷。
首先,忽略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导致规模扩张盲目,约束弱化,激励扭曲等问题。
经营理念仍然停留在向规模要效益上,导致规模盲目扩张,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内控管理考
核严重滞后,内控管理考核的严重滞后使得银行不同部门间难以发挥有效制衡,致使短期化经营,违规经营以及不正当竞争现象难以被及时纠正。
银行绩效考核是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的机制,但是这种机制也有着一定的弱点,就是利润的追求容易导致无序性,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工作任务和利润,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来做好放贷等方面的工作。
3.往年的习惯性贷款引发增长过快
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各种社会行业的投资需求和建设都需要大批的资金投入和作为保障。
在一些大型的项目中,有些项目需要2~3年的建设才能完成,在贷款的第一批和第二批中,都需要后续贷款的继续投放。
在这种情况下,往年的习惯性项目需要后续的资金投入。
而在201X年对信贷总额和投放进度调控力度的加强,使得获得信贷难度显著上升。
在此情况下,贷款需求者要避免不断排队和未来可能无米下锅,能拿长贷就拿长贷。
4.对银行贷款增长过快危害的认识不足
虽然近年来银行的风险意识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于利润的追求是其发展的根本,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缺乏对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危害的意识。
在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情况下,资金可能主要是流入一些热点的行业中,这些不仅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而且还有可能在国家的政策调控等情况下,会影响一些企业的或者个人的信贷资金质量。
如在前几年,很大的一部分贷款通过个人进入房地产行业,这种资金的大量流入加上各种炒作等,导致房地产行业的房价也过快的增长。
而在201X年,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调控和政策之下,部分房型首付比例提高,将无疑对抑制需求产生重大影响,而同时,也可能会对银行将贷款给一些投机炒作的人的同时会带有各种的风险。
应对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政策建议
1.商业银行应加大风险意识和风险的控制
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的意识已经逐步的加强了,但是对于贷款增长
过快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则缺乏必要的认识。
要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过快和保障银行资金的安全,就必要要加大风险意识。
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仅是信用风险,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
对于银行来说,必须强化资本的约束理念,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主要不是依靠资本来支撑,而是依靠存款负债。
提高自我的风险意识,避免盲目的攀大户等状况的出现,需要提高存款的稳定性。
调整客户结构,分散存款资金来源;
提供优质服务,巩固客户关系,建立稳固的核心存款基础;
注重活期存款客户数量扩张;
大力扩大银行的存款范围,积极进行存款业务创新,增加存款种类,延长存款平均期限。
同时,银行还需要注意把握信贷投放进度,防止资金的大起大落,以规避风险。
2.商业银行应加强和完善内部的考核机制
银行内部考核机制中对于利润的追求也是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应注意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同时也需要完善银行的内部考核机制,同时拓展服务性收费项目来进行银行利益的获得。
树立注重资本约束和综合效益的绩效考核理念,从单一、分散的规模考核逐步转向综合经营考核;
确立价值管理理念,突出经济增加值在绩效考核中的核心作用;
提高量化考核的能力;
由定性考核为主向定量考核为主转变。
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细化成本核算体系。
商业银行内部对利润的考核,要全面、多角度,不仅要考核绝对数,还要考核相对数。
在资本金没有公平分配的前提下,考核资本利润率的意义不大,可以采取收占用费等方法剔除资本金的影响。
为了控制资产贷款的过快增长,可加大对资产利润率的考核,避免薄利多销。
可加大对人均利润的考核,促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加强监督部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在当前形势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
资本充足率也称资本充实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
一般来说,银行经营管理者总是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资本千方百计地扩展资产业务,以获得较大的股权收益率和盈利水平,其必然结果是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而银行管理当局则更重视银行系统的稳定和保护存款者
的利益,因而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比率,以保证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
《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划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两类,并且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为4%,全部资本比率为8%。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第4章第39条第1款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第8章第75条第2款规定,“未遵守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同一借款人贷款比例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
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监督部门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不仅有助于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也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经济的稳定。
如我国的监管部门在经历了201X年银行业超预期的信贷高速增长之后,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资本约束的态度已很明显。
监管部门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底线从原来的8%,上调为大型银行11%,中小银行10%。
这些调整和监督,都是控制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一项对策。
4.商业银行应开发非利差收入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发和研制新的商业产品,以提高客户的服务和开创新的客户服务内容,以增加自己的非利差收入。
如商业银行开发新的科技手段,开通信用卡业务和个人银行等业务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商业银行利用市场的需求开发和研制新的服务性产品,来降低其对贷款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不仅是一项健康健全的收益,更能有效的避免贷款增长过快所带来的商业危机。
在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情况下,必然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和对策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这种过快增长的损害,将各项风险将到最低,促进银行和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健全发展。
篇三: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今年年初以来,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很快,到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比去年末增加2.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22万亿元,创近年来新高。
造成贷款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客观需求和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机制的驱动。
当前形势下,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要特别注意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拓展服务性收费业务。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既有宏观环境的客观原因,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看,主要有两个:
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换届以后,对当地的发展都作出了宏伟的规划,新一轮经济建设的高潮蓬勃兴起;
同时,前几年国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开始显现。
经济建设需要投资,而近年来股市持续低迷,直接融资的渠道不畅,银行贷款成为投资的主要渠道。
今年不同于往年,往年商业银行的感觉是需求不足,找不到好项目,今年商业银行各级机构普遍感觉需求旺盛,好项目很多。
商业银行对国家以往监管政策的一种滞后反应。
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看,1994年以来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推动了商业银行内部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使金融环境和金融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过去、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风险,监管的重点放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上无疑是正确的。
不良资产比率下降的幅度是衡量银行经营状况改善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对银行的评价比较偏重不良率的下降幅度。
我们知道,不良资产比率是不良授信余额与同期的授信余额之比,不良授信余额(分子)的减少和授信余额(分母)的增加都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
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历史形成的,分子要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消化,这无论是采取清收还是核销手段都是很困难的,于是很多商业银行分支行采取扩大分母即增加贷款投放的方法,以达到降低不良率的目的。
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在季末特别是年末“冲时点”就是证明,因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不良率的考核是时点数。
但是,今年贷款的过快增长尽管有“冲时点”的因素,但不起主导作用。
因为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前几年监管部门也有不良率下降幅度的要求,而今年贷款增长这么快,商业银行有的分行已经超额完成不良率下降的指标还在大力发放贷款的原因,在上述两个原因中第一个是主要的。
从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方面看,也有两条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和加快业务发展的要求推动贷款快速增长。
近些年来,商业银行在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经过实践检验这些制度是有效的。
商业银行新发放的贷款质量不断提高,违规违纪案件不断减少,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也有很大提高。
因此,很多人认为,只要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业务发展越快越好。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抓住当前宏观环境提供的机遇,加快发展成为主流,推动了贷款快速增长。
[!
--empirenews.page--]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机制驱动贷款投放加大。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都建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业绩考核机制,利润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特别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历史包袱比较沉重,不良资产损失的核销和非信贷资产损失的核销、各种风险准备金的提取以及资本金的增加等都取决于经营利润的多少。
同时,各商业银行都想在加人世贸组织后的5年过渡期内尽快甩掉历史包袱,把自己做大做强,以应对更强大对手的挑战。
因此,各行给自己定的利润计划都是需要努力才能够实现的,再加上层层分解,层层加码,利润指标完成的好坏与单位和个人收入挂钩,因此,各级行及员工都有完成和超额完成利润指标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从银行的收人结构看,由于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低,甚至都不足以弥补电子化投入的成本,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贷款的利息收入,占80%以上。
由于同业竞争不断升级,存款的利率普遍上浮,外汇大额存款的利率甚至达LIBOR+20个基本点,成本越来越高;
而贷款的利率普遍下浮,外汇贷款的利率甚至降至LIBOR+25个基本点,利差越来越小。
为了完成利润指标,只有把贷款的量做大,薄利多销。
这是很多基层行虽然上半年已完成不良率下降的任务,下半年仍继续扩大贷款投放的另一原因。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对策及建议要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使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应从以资产质量监管为主向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主过渡。
目前普遍认为,今年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快不是全局性的,是局部的、个别行业性的,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总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进行指导是正确的。
但是要注意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相协调,二者之间的导向应一致。
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的总量,控制商业银行贷款的过快增长,那么监管政策就要相应地完善对商业银行不良率指标的考核,不仅考核不良率下降这个相对数指标,还应考核不良余额下降这个绝对数指标。
从长远看,应该创造条件,逐步向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主过渡,这是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是银行的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银行的资本是由银行的自有资金和靠自己的信誉在市场上筹集的长期资本性债券组成,风险资产是银行表内各项资产和或有资产经过风险权重调整以后的资产,不良授信资产已经包含在其中。
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还把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列入风险资产的范围,并占有相当的权重。
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反映银行最终抵补风险的能力。
用资本充足率来考核和评价商业银行是比较全面和科学的,它对商业银行的导向是:
要增加贷款总量,或者调整资产结构,从风险权重高的资产向风险权重低的资产转移,或者增加资本金。
总之,银行资产(贷款总量)的扩张最终受资本金多寡的制约。
目前国际银行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