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562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22地图Word格式.docx

道路③坡度最陡,线路②在3000m之后,坡度一直较陡,也不适合重型机械的运输,所以选项ACD都不能选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交通线路选址的原则、最佳运输方式的选择

图30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53-55题

53.(2009年高考全国Ⅱ卷)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800米B.1500米C.1800米D.2100米

【解析】难度较小,为简单的相对高度计算。

H地的海拔约为2000米,甲聚落的海拔在400---600米之间,两地的高差约为1500米。

54.(2009年高考全国Ⅱ卷)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

C,甲聚落气温为17°

C。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CB.18°

CC.21°

CD.24°

C

【解析】有一定难度,需要综合考虑高度、天气时气温的影响。

两地的高差约为1500米,按照正常的气温垂直递减率(6℃/1000米)计算两地温差是9℃。

上午10时,当H地气温为12℃时,甲聚落的气温理论上应该为21℃,但实际气温只有17℃,说明甲聚落此时可能正经历着阴雨天气。

到15时,两地气温都随着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日变化而升高,而且高压中心东移至甲聚落附近,天气转晴。

气温升高,实际气温一定要高于10时的理论气温21℃。

55.(2009年高考全国Ⅱ卷)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

【解析】第二天,甲聚落继续受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稳定,气温与昨天接近,在20℃左右;

又因位于反气旋的西侧,受偏南气流的影响,因而可以说睛暖有微风。

[考点定位]地图中的相对高度计算、大气的气温垂直变化、逆温、常见天气系统过境前、

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图3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58题。

56.(2009年高考四川卷)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

【解析】图中大部分为低山深丘,南边(右下角)为一湖(判断理由:

河流流至200米等高线处中断),因此图中区域最突出的旅游资源应为湖光山色。

选B。

57.(2009年高考四川卷)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

【解析】根据提示“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可断定本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甲在河谷湖边平地,应以耕地为主,育用材林应选择在山顶部分。

乙位于山顶处,而且橡胶为热带植物,排除。

丙处等高线密,坡度大,不适宜开垦为耕地,也就不宜种棉花。

丁为山地,发展茶园较好。

一是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土壤呈酸性红壤,适宜茶树生长;

二是坡地排水条件较好;

三是靠近湖区,多云雾,利于生产优质茶。

选D。

58.(2009年高考四川卷)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

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解析】①地位于河流下游靠湖区,并不是三角洲。

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同,都流向西南。

(根据等高线在河谷地带朝上游弯凸判断河流流向)。

图中湖泊面积较大,存在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易形成水陆风。

夜晚水上气温高于陆地,所以陆地上存在的气压高于水面,存在从陆地吹向水面的风。

所以选C。

乙和甲处相比,应该是甲处靠近湖泊水面,空气湿润,水汽丰富,更易形成雾。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32),回答59~60题。

59.(2009年高考天津卷)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解析】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甲的地形平坦,甲处有多条道路在此交汇,有利于人员和货物的集散,所以交通方便促进聚落的形成

【考点定位】考查聚落的形成的区位条件

60.(2009年高考天津卷)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B.bC.cD.d

【解析】根据等高线可以看出,d处与乙在同一个山谷,乙处的流水流到d处,由于水流速的降低,细小金粒在此沉积。

【考点定位】考查河流的形成与地质地貌的关系

61.(2009年高考江苏卷,27)图33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原因是。

(4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原因是。

(3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原因是。

(4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

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

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建议。

(2分)

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2分)

【答案】

(1)西南风A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坡陡;

水充足。

(3)A河流交汇,水源丰富;

地形平坦开阔;

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遥感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考点如地形图的判读,锋面气旋系统判读,城市等级发展条件、区域生态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控及3S技术的应用等。

(1)根据等压线判定该区域主要受低压系统控制,根据气压梯度力(方向大体向北)、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及摩擦力,三力平衡决定风向为西南风。

同理,D附近为西北风。

D与C之间可认为是冷锋锋线所在区域,则A在冷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故A地晴天概率大。

(2)等高线反映该区域高低落差大,植被图例反映该区域一些坡地种植了农作物,有毁林开荒的现象。

故在山高坡地、落差较大、植被覆盖较差、流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处恰好如前面所述。

(3)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等级提升,与城市所在的位置、交通条件及资源条件密切相关。

A城镇所在地,河流交汇,水源丰富;

这些条件有利于促进其规模扩大。

(4)山地地区从地形条件及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的需要来看,适宜发展林业,该区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可建议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处两岸为陡崖,谷地有河流流经,如在E附近出现崩塌滑坡,造成下游土石成堆、阻断河流,很可能形成堰塞湖。

应借助遥感,远距离观察监控,做好预防工作。

【考点定位】①常见天气系统;

②地质灾害;

③聚落分布;

④产业布局;

⑤3S技术等

6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等高线示意图(图34)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沙丘是沙漠中常见的地貌,大多由风力吹拂而成。

沙丘外形一般呈新月形,且高出沙漠表层,因此等高线呈新月形且海拔高度由四周向中心增大,故A项正确。

而②、③、④三项则分别是山顶、陡崖、鞍部。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图35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

完成63~64题。

63.推测P地属于

A.草原区B.森林区

C.都市区D.农耕区

【解析】P地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比周围早,呈环形分布,说明温度高,都市区有热岛效应。

64.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美国B.法国C.澳大利亚D.巴西

【解析】解冻起始日期在3-4月说明北半球国家,冬季气温低于0°

C,法国大西洋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气温高于0°

C,南部地中海沿岸是亚热带。

只有选A.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图36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

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

读图回答65~67题。

65.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解析】GPS(全球定位系统)手持机的屏幕上应显示其所在地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三维坐标。

66.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解析】从P点至Q点间的四条小路中,穿过的等高线条数越多,起伏越大,反之起伏越小。

因此图5中,③起伏最大,②起伏最小。

67.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B.400米C.500米D.600米

【解析】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说明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根据冬至日直射点纬度和M地纬度可计算出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

如右图所示,根据M、P间的相对高度为288m,冬至日时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

,可以计算出M、P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为500米。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4),回答68-69题。

68.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A.aB.bC.cD.d

【解析】修建公路一般沿等高线,要求地形平坦,距离近便,a、b经过地区地形复杂,d虽然沿等高线,但经过居民点,同时线路较长,综合考虑选择c线路合理。

69.图中有四座小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A.甲B.乙C.丙D.丁

【解析】图中冀北某地判断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东南风、西北风为盛行风,水泥厂应避开主导风向,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应考虑交通方便,保留丁最合理。

(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读图38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70~71题。

70.河流R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解析】河流始终由高海拔向低海拔流动;

地震、火山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其发生的共同条件是岩石破碎、坡度陡峻,长时间降水等。

从地形图特征分析,图示区域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且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河流走向为东西方向,因此河流自西向东流。

71.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

A.火山喷发B.滑坡C.地震D.泥石流

【解析】图示区域地质灾害主要应表现为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泥石流的发生一般在陡峻的谷地,图中的北部坡度陡峻的地方并不是山谷,中部河流流经的地方,地形起伏很小,因此最有可能的地质灾害为在北部出现滑坡。

(2007年高考宁夏卷文综)图39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回答72~73题。

72.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B.3℃C.2℃D.1℃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以及从等值线图中获取、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图5中的O、P两点的气温分别是:

25℃<

O<

26℃,29℃<

P<

30℃。

两点的温差是3℃<

温差<

5℃,最大温差超过4℃。

正确选项是A。

73.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解析】从图5的等温线分布状况看出,该图表示的是城市热岛现象。

解题关键是,要将平面图转换成立体的热力环流图。

P点位于城区,温度高,气压低;

N点位于郊区,气温低,气压高。

近地面的风应该从N点吹向P点,加上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的影响,风向是东南风。

正确选项是B。

74.图40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B.②C.③D.④

【解析】图5中的P点由于气温高,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所以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正确选项是C。

(2007年高考天津卷)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41(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

读图,回答75~76题。

75.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解析】华北地区阳坡蒸发量远远大于阴坡,土壤的肥力条件之一是水分。

就华北地区来看,由于降水集中夏季,同时降天数少,从非地带因素考虑,山地的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的差异是阴坡好于阳坡、迎风坡好于背风坡,原因是阴坡的风化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少、蒸发量较小,土壤肥力条件好于阳坡。

76.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A.aB.bC.cD.d

【解析】由于题干中指出此图位于华北冀东地区,从安全角度考虑,暑假期间宿营地尽量回避容易发生洪涝、泥石流、雷电多(易)发区,结合图示可知,a处为山脊地势较高、且平坦开阔,宿营条件最好、最安全。

(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下图(图42)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

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77~78题。

77.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解析】见下题。

78.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B.地震C.泥石流D.火山

【解析】提取有效信息十分重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诗句包含两大主要信息;

一是地形和水文信息,即瀑布;

二是该瀑布落差较大。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的掌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基础。

两者有效的结合,就能得到出正确的结论。

瀑布的等高线特征:

位于河谷地区(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集水线上的陡崖处(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是流水侵蚀强烈的表现。

图a和图d陡崖皆出现在山脊处,图b虽符合瀑布的特征,但陡崖最小相对高度较小。

锥形火山的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呈同心圆,并且中高周低。

泥石流一般出现在山谷中;

甲处虽位于陡崖附近,但不一定是断层,即使是断层也不一定处于活动状态,且一旦地震,附近三地区也会受影响;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陡坡上,如果植被破坏严重,加之夏季多暴雨,极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可以判断该陡崖是由滑坡引起的。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43)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44),回答3—4题。

图43

79.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3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解析】该题较新颖,考查考生地图的相关知识。

从图43的景观图的特征来看,绘图者应位于道路右侧,房屋和凉亭位于道路左侧、绘图者的左前方,如下图所示。

因此,在图44中绘图者应位于a点。

80.图中凉亭与房屋实际间距为600米,则两山顶之间水平距离约为()

A.900米B.1200米C.1500米D.1800米

【解析】凉亭和房屋的实际间距为600米,量出两地图上距离大约为1厘米,再量出两山顶的图上水平距离约为2厘米,故两山顶的实际水平距离为1200米。

81.(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图45反映了过去两千年来南极海豹毛中汞含量的变化,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富集了汞元素

B.人类对南极地区的影响从人类登上南极大陆开始

C.汞含量的变化与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关

D.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环境代价的

【答案】AD

【解析】海水中汞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大,人类生产活动排放含汞的废水进入海洋,在洋流的作用下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又从海水中到海洋生物,又到海豹、企鹅体内,不仅造成了海洋污染,而且还造成了生成破坏。

8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正确表述图46中某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的是

A.第2年后,若捕鱼量不变,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

B.前4年中,鱼密度决定了捕鱼量的变化

C.第5年后,出海渔船数量是影响捕鱼量的主导因素

D.第8年后,鱼密度即可恢复正常水平

【解析】读图,正确理解该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三者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在前4年中,鱼密度水平较高,决定捕鱼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海渔船数量,但出海渔船数量无限制增加,捕鱼量超过鱼类的再生速度,海域内的鱼密度将会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捕鱼量减少,直至无鱼可捕,形成恶性循环。

图中第5年后捕鱼量减少的主导因素就是海域内鱼密度减小造成的,第8年后,鱼密度已经很小,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已遭受破坏。

正确的选项是A,在第2年,鱼密度水平最高时,如控制出海渔船数量和捕鱼量,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渔业可持续发展。

83.(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47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________米。

(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

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说明理由。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0

(2)L4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

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

(3)a和d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既考查了地图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的知识,注重地理野外考查,注重地理技能的培养。

图中等高距是50米,任何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可得出M、N两地的海拔高度。

图中提示修建A村的自流引水管道,必须考虑一是自流(有地势高处到地势低处),二是考虑施工距离。

建立火情了望台的目的是监视周围的地区,一是建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另一个因素就是考虑人的视线是直线,不能背山脊所遮挡。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图48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48回答84-85题。

84.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

1000和1:

50000

B.1:

2000和1:

C.1:

5000和1:

20000

D.1:

20000和1:

5000

【解析】本题为比例尺计算,由图中可知,横坐标比例尺应为1∶5000,纵坐标比例尺应为

0.5∶10000=1∶20000。

85.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250米

C.300米和350米D.200米和300米

【解析】读图可知,B点海拔为300m,A点海拔为-0.5米,二者的相对高度约为350米。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辽宁卷(新课程))图49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49,回答86—87题。

86.

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解析】首先观察4条剖面线的海拔高度,MN线的中部海拔高度是4条线中最高的(1000米左右),4幅地形剖面图中只有④完全符合条件,因此正确答案只能在BD中选择;

NO线的中部海拔高度是4条线中仅次于MN的(500米左右),4幅地形剖面图中只有③完全符合条件。

B是唯一正确的。

87.济州岛以西海域属于()

A.黄海B.渤海C.南海D.日本海

【解析】我国东隔黄海与朝鲜、韩国为邻,济州岛属于韩国的国土,其西部当然是黄海。

8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辽宁卷(新课程))图50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

①℃<T1<②℃;

③℃<T2<④℃.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⑤。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

AA′属于⑥;

BB′属于⑦。

(4)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⑧。

①8②12③24④28⑤地形⑥山谷(谷地)⑦盆地(洼地)⑧新

【解析】

(1)图中等温线的等温差为4℃,P1周边的等温线数值均为12℃;

P2周边的等温线数值为24℃和28℃。

(2)依据经纬网可大致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再依据等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