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0465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无人驾驶将经历四个阶段:

智能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特定条件下的无人驾驶、无人驾驶。

前两个阶段的技术部分已经实现商业化量产,我们认为:

1)政策法规有望倒逼ADAS提升市场渗透率;

2)前装市场标配辅助驾驶系统是大势所趋,AEB、ESC等有望率先受益辅助驾驶系统的爆发式增长;

3)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是传感识别系统,以摄像头+微波雷达为主的视觉系统有望成为汽车之眼。

精度、响应速度、成本将成为ADAS的基本考核指标。

一、智能汽车进入春秋时代,万亿蓝海市场正迎来爆发契机

1、软硬件巨头PK传统汽车制造商,汽车迎来颠覆式变革时代

科技巨头强势闯入无人驾驶汽车。

在传统汽车百年的历史上,汽车发明是在1886年,第一次发生巨大变革是1908年福特发明T型车、采用流水线装配汽车的生产方式。

之后的100余年里,传统汽车制造商依靠技术垄断和规模经济建立了稳固的产业格局,牢牢掌握着汽车产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其他公司处于从属与被支配的地位,核心商业模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直到互联网遇到汽车,这一产业竞争格局才迎来了又一次颠覆式变革的机遇。

软硬件巨头揭竿而起,凭借互联网与技术尝试打破传统汽车厂商建立的行业壁垒。

2005年,谷歌介入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目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正在测试,已经驾驶了48万公里。

2012年,Google推出第一款无人驾驶实验车型。

15年2月,易到用车联合奇瑞汽车、博泰计划未来2年推出“互联网智能共享电动汽车”;

美国苹果公司已经成立一个秘密研发中心,致力于研发“苹果”电动汽车。

15年4月,博泰集团发布人工智能ProjectN情感概念车,计划三年内量产。

在这款概念车之前,博泰只是上汽集团众多零配件供应商之一,设计了上汽自主品牌车载系统inkaNet。

2015年12月,谷歌将与福特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2016年3月,XX表示现正使用宝马3系轿车实验,将很快在美国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并希望在2018年前推出一款可商用的车型。

2016年3月,被誉为中国“无人驾驶第一人”的倪凯博士正式加盟乐视汽车,乐视车联发布行车记录仪和乐视轻车机套装;

2016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集团将于4月发布全球首辆由双方战略合作打造成的“互联网汽车”——荣威城市SUV。

这款互联网汽车将于下半年在国内上市。

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谋求转型发展,研究测试无人驾驶技术,寻求自保的同时谋求智能化转型。

世界上主流的车商,包括通用、福特、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奥迪、日产、宝马、丰田、沃尔沃、凯迪拉克,都在测试自主研发的无人车系统。

宝马大约从2005年开始测试无人驾驶技术;

2011年,通用汽车推出了一款基于“电动车联网”实现无人驾驶的概念车EN-V;

2010年,奥迪推出了TTS无人驾驶概念车;

大众研发测试了“部分自主驾驶”(TAP)系统。

2015年,德系豪华三巨头:

奥迪、宝马、戴姆勒以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今世界上最精确的高清地图服务HERE公司。

2016年3月,通用汽车宣布,将收购硅谷创业公司CruiseAutomation,以帮助其加快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今年初通用便宣布为汽车共享服务商Lyft投资5亿美元,同时公布了自家的共享服务项目Maven,并且为自动驾驶汽车建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

日产、通用、奔驰等车企相约在2020年推出自己的首款量产无人驾驶车。

2016年1月,原谷歌机器人部门联合创始人詹姆斯·

库夫纳加盟丰田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而原谷歌机器人技术部门总监JamesKuffner也加入丰田汽车,丰田汽车希望2020年左右实现可在“汽车专用道路”上使用的自动驾驶技术。

2016年比亚迪已与XX深化合作,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互联网能否主导汽车行业的未来?

还是传统车厂凭借技术更胜一筹?

答案虽然不能轻易得出,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谁颠覆了谁,谁改造了谁,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都是智能汽车的最终方向,智能汽车时代已经到来,目前还处于春秋时代。

智能汽车是下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预计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

麦肯锡2013年发布了一项报告,研究了正在取得飞速发展、具有广泛影响、且对社会经济具有突出影响的颠覆技术,其中包括了自动驾驶技术。

那些过于遥远仅能影响1、2个行业的,以及2025年之前不大可能实用化的技术(如混合动力),或者是虽然即将成熟但不够大众化的技术(如私人太空飞行)等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根据该项预测,在许多情况下可自动或半自动导航及行驶的汽车到2025年创造的经济价值至少可达2000亿美元。

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达到1万亿元。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9068万和8967万,以每辆汽车均价10万元人民币计,2015年全球汽车市场规模约9万亿元。

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约为1亿辆,自动汽车驾驶市场渗透率率为10%,每辆汽车均价为16万元,则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约为1万亿。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测算,无人驾驶汽车创造的市场价值将达到420亿美元;

2035年前,全球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而中国将是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

2、自动驾驶汽车的内生需求强烈,拉动大经济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引发了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出现。

汽车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带来了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问题、交通拥堵问题,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安全性问题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2000万~5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其中机动车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合计达5000多亿美元。

据国务院公布的《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7.6万人,占有所有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数的80%以上,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年均30起,道路交通安全呈现整体薄弱的特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们在被动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和设备只能减少事故发生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在八十年代进一步提出来通过主动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发生意外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包括电子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目的是提高汽车行驶过程的稳定性,防患于未然。

美国、日本、欧洲,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已经做了非常多的计划,这些计划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即1995年在日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ITS大会上,统一为ITS发展战略规划。

日本的研究表明,驾驶人的人为局限性及操作失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而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能使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减少40%,使由驾驶员引发的人为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德国也研究了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有效增加了驾驶行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90%发生在美国的交通事故关键原因是驾驶员的人为因素,美国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控制技术和自适应巡航技术可以减少美国90%的交通事故,在现有的道路上成2~3倍的效率增加车流量。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回归未来:

通向自动驾驶之路》报告估算,以美国为例,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得到普及,每年即可避免超过3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节约多达40%的出行时间成本,省下因上下班拥堵而浪费的800亿小时,并减少40%的燃油消耗。

根据多方研究,仅美国一地,这些社会效益的价值就高达1.3万亿美元。

自动驾驶汽车拉动社会大经济,带来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自动驾驶汽车是指借助智能传感设备、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及定位导航技术的协作,在没有人工干预或有限干预情况下能自主安全行驶的车辆。

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好处是:

车辆通行在电脑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更加高效;

汽车的加速、刹车、转向等驾驶行为变得十分安全和优化;

汽车的油量消耗由于减少了盲目的加速、减速行为,相比传统汽车能降低10%~15%,同时二氧化碳排量也随之降低。

据麦肯锡预测,自动驾驶汽车能减少5%~20%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提高交通安全,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交通拥堵,减少专用车道的基础设施投资。

自动驾驶汽车需求空间广阔。

无人驾驶汽车会比普通汽车更贵,相比普通的汽车,不仅要多出很多传感识别设备,而且还需要有强大的计算、通信、控制等装置。

即使如此,人们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需求十分强烈。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

波士顿咨询201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在新加坡、柏林和伦敦进行了四小时的焦点小组实验,在10个国家进行深度在线调查,对5000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统计,还对25个城市政策制定者进行深度访谈,讨论了城市在无人驾驶中的角色。

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

对待无人驾驶汽车态度:

58%的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抱有开放态度;

43.5%的消费者为什么想要无人驾驶汽车?

不想找车位。

生产商:

69%消费者认为生产者最好是传统车商+科技公司;

66%的消费者更喜欢能源来自电动。

消费水平:

人们平均愿意多支付5000美元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的额外花费。

其中43%的消费者愿意额外花费更多钱购买有无人驾驶功能的车。

在这之中,有62%的回答者表示,愿意额外花费超过5000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有52%的回答者愿意花费超过5000美元,而新加坡这个比例达到了89%。

智能汽车共享:

中国和印度分别有62%和67%的回答者欣然表示可能会考虑和别人拼无人驾驶出租车。

而日本、英国和荷兰是最不愿意拼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国家,分别只有24%、18%、15%的回答者可能会这么做。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总销量约为2456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

2016年~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步入稳定发展期,2020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915万辆。

3、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引领汽车从“代步机”进入“智能机”时代

智能驾驶需要的硬件设备(传感器、控制器芯片、执行器)均已成熟,具备产业化条件。

传感识别、计算芯片、移动通讯技术等关键技术成熟且进入性价比拐点。

以小米手环、iWatch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把对人的生理探测门槛大大降低,以摄像头+传感器雷达为代表的传感识别装备已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计算芯片硬件成本的指数式下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15年前同等计算能力的芯片价格为100美元,现在只需0.01美元。

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的普及让高性能计算芯片成本不再成为门槛,车用芯片成本已降至合理性价比区间。

尽管V2x(VehicletoX)技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基站、基站与基站的通信)并不是自动驾驶汽车普及的先决条件,但它能够取代驾驶员的眼睛,并可能实现对相关路段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管理。

目前,支撑V2X通讯的4G移动通信技术已广泛用于手机领域,速度更快、流量成本更经济的5G技术已经上路。

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国际标准、技术和产业的主导者之一。

5G技术能够提升包括车联网在内的网路流量1000倍,联网设备数量增长10-100倍(五百-五千亿台),峰值传输速率达10Gbit/s,极大降低延迟性,功耗更低(具有10年电池寿命)。

2015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公布第五代行动通讯计画–IMT-2020,今年年初3GPP开始讨论5G标准,预计2018年底定5G标准,并于2020年达到5G商转目标。

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率先在高端汽车里得到商业化应用。

尽管相应的法规与监管政策没有出台,通用、丰田、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宝马、沃尔沃都在测试他们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

2010年后,主机厂商相继开始在高配车型上配载ADAS辅助驾驶模块,在当前出产的汽车中,自动泊车技术、驾驶辅助系统、定位巡航系统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奥迪公司已经测试Piloted”的自动驾驶汽车,该车能在交通拥挤的状态下很好地处理车辆启停,并且拥有自动泊车功能。

凯迪拉克也开发了一款增强版的巡航控制系统。

2015年梅赛德斯奔驰在CES展会上推出F015LuxuryinMotion。

车内所有的操控都将通过手势、眼睛及触摸实现;

驾驶者可以不参与操控,实现彻底的自动驾驶;

Extendedsense系统360度的全方位视野,利用顶尖的立体摄像机、雷达及超声波传感器中获取的大量数据时刻不停地监测车身四周的路况;

高精度的GPS数据配合极准确的3D导航地图,可确保车辆定位精确到厘米级别;

拥有自己的感知、解释和沟通能力。

奔驰是首家使无人驾驶汽车在繁华的城市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公司。

2013年,一辆无人驾驶系统的奔驰S500从德国的曼海姆出发,以60公里每小时的平均时速前往00公里外的普福尔茨海姆。

这段路程正是当年贝莎·

本茨驾驶着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动力汽车所走过的路途。

沃尔沃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2013年全球汽车论坛上表示,沃尔沃将会在2020年正式推出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的汽车。

2013年沃尔沃正式宣布启动"

DriveMe"

项目,征选100位志愿者在瑞典哥德堡公共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瑞典交通管理局、瑞典交通运输处、林德霍尔姆科学院和哥德堡市也给予了"

极大的支持;

项目将在2017年完成全部测试。

注:

加粗的项目属于ADAS技术

4、政策法规为智能汽车开道,智能汽车正在加速渗透传统汽车市场

中国:

政策顶层设计助推辅助驾驶系统上路,2020年渗透率有望超50%。

社会大众、政策法律对于自动驾驶的接受度至关重要。

如果法律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那就相当于智能汽车成功了一半。

2015年9月,继《中国制造2025》后,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概念。

根据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中国按照智能汽车的发展水平、自主化率、门槛标准进行了4个阶段的规划,包括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

国外诸多城市将无人驾驶汽车排上日程,各国纷纷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促进主动安全的实施。

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国针对AEB、ESC等与行车安全紧密相关的辅助驾驶模块,纷纷出台相关法规,要求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强制安装,ADAS系统在政策的强力保障下得以大幅提升渗透率。

2015年2月,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NHTSA)表示谷歌无人驾驶可以被视为司机。

本次美国政府表态明确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合法性,同时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率先在伦理方面突破政策法规障碍,对全球无人驾驶的政策制定确立了宽松、优惠的基调,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完全替代传统汽车作为新型的日常交通方式成为可能。

新加坡:

2015年10月宣布了长期大范围试行无人驾驶汽车(Extensivemulti-yearSDVtrials)计划。

瑞典哥德堡:

2017年启动DriveME计划,将有100辆无人驾驶沃尔沃汽车行驶在公共道路上。

美国匹兹堡:

Uber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匹兹堡开发和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荷兰阿姆斯特丹:

荷兰人出身的本届欧盟主席将推广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作为任期内任务的一部分。

英国米尔顿凯恩斯:

作为英国无人驾驶计划的一部分,将从2016年开始试行无人驾驶汽车;

英国伦敦:

GATEway计划将从2016年开始在格林威治区域试行无人驾驶汽车。

加拿大多伦多:

已经开始探索无人驾驶汽车对城市的影响,并计划在年底之前完成未来两年的规划。

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需要考量三大利益群体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影响。

社会接纳度是自动驾驶汽车普及速度的最终衡量指标,主要涉及大众百姓、政策制定者、利益受影响方。

大众百姓的根本利益在于安全出行、方便高效、经济实惠。

以消费者为代表的大众百姓既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在使用者,又是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政策制定者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交通安全、推动经济增长、减少污染排放、管理基础设施预算以及反应民众的意愿。

利益受影响方主要包括司机、停车场经营者、汽车事故责任诉讼律师,其面临自动驾驶汽车普及而受到经济利益损失。

二、汽车智能化带来的趋势:

硬件的确定性、平台的高弹性、应用的多元性

1、什么是智能汽车

智能汽车指的是利用传感识别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DAS等技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的自动行驶汽车。

汽车智能化主要包括四个因素:

汽车功能模块智能化、HMI(人机接口)、整车系统电气化、车际通讯、智能驾驶。

汽车功能模块智能化与整车系统电气化是汽车智能化的基础,而HMI、车车通讯、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高级形式。

与手机较多使用触摸屏交互不同的是,汽车HMI交互的主要特征是非接触式的,以多人语音交互、人工智能为代表。

车际通信是指V2X技术,包括车车通信以及车与城市道路之间的通信,智能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就需要与交通信号、交通设施、周边汽车进行通信,知晓周围的交通状况。

车际通信是智能驾驶的必要条件。

自动驾驶汽车建立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AS)、传感识别、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基础之上,其中,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包括:

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前撞预警、智能速度辅助系统、智能大灯控制、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智能前照灯控制、盲区检测、变道辅助、后方十字交通预警、开门提醒、后防撞报警等。

2、智能汽车终极之路是无人驾驶,现在处于过渡期

车辆自动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现阶段的道路交通设施是以驾驶员的安全、高效行驶来设置的,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智能汽车上路通行;

由于传统汽车保有量巨大,无人汽车替代传统汽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将呈现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在公共道路上并行行驶的特点。

未来一段时间,自动驾驶汽车将会沿着从低级到高级的路径逐渐进化,以便更好的融入现有的交通体系和车辆环境。

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分类,车辆自动化程度可以分为六等,0级为最低等级的无自动化车辆,5级为最高等级的全自动化车辆(在任何交通状况下都无人干预的完全自动化车辆)。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4亿辆,绝大部分车辆处于0级~1级之间,少部分高端车辆处于2级。

按目前较为权威的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分类,无人驾驶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技术已部分实现商业化量产,也即高端车型配备的自适应巡航、自动停车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第一阶段:

智能辅助驾驶阶段,车辆具备一个或多个的自动控制功能,通过警告的方式反馈驾驶者以避免车祸的发生,执行权依旧归驾驶者所有;

第二阶段:

半自动驾驶实现,从驾驶员手中接管汽车驾驶部分原始功能的执行权;

第三阶段:

有限条件下的无人驾驶,某个特定的交通环境下实现完全自主的驾驶;

第四阶段:

完全无人驾驶,在任何道路环境下实现车辆的全面自动驾驶。

3、两条路径通往无人驾驶领域,前装市场率先启动

现实中有两条途径通往自动驾驶之路。

以循序渐进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认为全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在技术足够成熟、社会阻碍彻底清除时才能实现,他们倾向于以温和渐进的方式进行市场化,即首先在高端车型上配备自动驾驶模块,因此前装市场也是最先实现辅助驾驶商业化量产。

以谷歌为代表的科技企业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们以开放合作的态度欢迎政府、出租车、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希望以互联网思维来设计测试他们的技术并迅速迭代。

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智能汽车装备有望率先在新能源汽车上试用。

前装市场有望借助汽车电动化的趋势率先启动,新增量带动存量。

新能源汽车由于较少涉及传统汽车所必备的内燃发动机、燃油系统等核心零部件,而且其所需的零部件也大为减少,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行和社会接受度的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及相关的辅助驾驶系统装备有望最先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普及应用。

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此意见有助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智慧城市的建设以高精度地图为基础,此意见有助于数字地图在城市中的延伸与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为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将有力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助推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车联网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

同时ADAS、ACC等主动技术将由传统的高端车进一步向中低端车渗透,而前装市场目前还处于传统汽车制造商把控的格局。

因此,前装市场是最容易也最先普及上汽车智能化的相关装置的。

4、顶层设计助力汽车智能模块,智能汽车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国产品牌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汽车智能硬件恰逢其时。

《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驾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同时,也明确设置了各阶段主机厂、零部件厂在智能汽车市场的自主份额门槛指标。

2014年被称为“智能硬件元年”,同年亚马逊投入5500美元发展其硅谷移动硬件设备Lab126,推动智能家居设备研发。

小米共投资24家公司打造以小米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生态圈。

智能汽车是中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重大机会,政策法规有望倒逼ADAS提升市场渗透率。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智能汽车整车在level1-level3阶段要求保持40%以上的自主化率,要求2020年实现汽车信息化自主份额达到50%以及DA、PA整车自主份额超过40%的目标,同时要求掌握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技术,供应能力满足自主规模需求,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汽车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国内汽车厂商经过二十余年的行业积累,在政府政策大力推动和市场旺盛的需求牵引下,中国自主品牌有望通过打通以传感器、数据算法、HMI、车联网为主的产业链环节核心技术,进而实现行业标准、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的重大突破,创造国内自主品牌。

2014年,Google推出以Androidautocar为车载系统的智能硬件,苹果推出以carplay为载体的车载硬件系统,XX、腾讯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硬件产品。

传统汽车行业固化的产业格局以汽车制造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和为主导,即将在产业内外竞争者的推动下迎来一场智能化的颠覆式变革,智能汽车硬件市场也随着迎来了快速增长期。

5、ADAS技术是无人驾驶的过渡形式,中国市场空间巨大

驾驶人的违规驾驶行为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因,包括驾驶人超速行驶、未能保持在恰当的车道上行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