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74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docx

东师刑法总论秋在线作业

刑法总论17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

100测试时间:

--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甲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甲某不构成犯罪

满分:

2分

2.李某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在一次恐怖活动中,致无辜民众死亡4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C.故意杀人罪与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

D.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

满分:

2分

3.对于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外国人.

A.判决生效后立即驱逐出境

B.主刑执行过程中随时驱逐出

C.主刑执行完毕后驱逐出境

D.根据外国政府的要求决定何时驱逐出境

满分:

2分

4.被告人张某为发泄对社会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

当场轧死6人,撞伤12人。

张某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故意杀人罪

满分:

2分

5.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中国公民

B.中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中国军事人员

D.中国外交人员

满分:

2分

6.根据10题陈述,张某为闫某和行贿人之间介绍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A.受贿罪

B.行贿罪

C.介绍贿赂罪

D.斡旋受贿罪

满分:

2分

7.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

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满分:

2分

8.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满分:

2分

9.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主体是:

A.宗教工作者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工作人员

D.一般主体

满分:

2分

10.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

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油屉内(末锁)。

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震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

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满分:

2分

11.甲在练开时,由于技术不佳,将乙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重伤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交通肇事罪

满分:

2分

12.某外国人张某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张某应如何处置?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满分:

2分

13.根据立法实践。

在刑法理论上通常根据法定刑的刑种、刑度是否确定为标准。

将法定刑分为: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满分:

2分

14.甲男明知乙由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

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A.幻觉犯,不构成奸淫幼女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D.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奸淫幼女罪

满分:

2分

15.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物质关系

D.思想关系

满分:

2分

16.某甲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做广告,宣传其生产的新产品“重油膨化剂”具有使“水变油”的功能,可达到节油50%的效果。

并在科技成果招商会上推销“重油膨化剂”。

通过其广告宣传和现场推广,售出“重油膨化剂”100余吨,价款250万元。

有关单位购买后使用,发现“重油膨化剂”不具有所宣传的使水变油的性能。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某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虚假广告罪,应当数罪并罚。

B.某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虚假广告罪,属于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C.某甲构成诈骗罪和虚假广告罪,应当数罪并罚。

D.某甲构成诈骗罪和虚假广告罪,属于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满分:

2分

17.甲某原是某公司董事长,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60万元。

之后,先后归还透支款35余元。

尚差25万余元没有归还。

至发案时止,甲某仍无法归还透支款。

A.甲某构成诈骗罪

B.甲某构成恶意透支罪

C.甲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某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借贷纠纷

满分:

2分

18.居住在上海的林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外地出售牟利。

林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A.伪造货币罪

B.运输伪造货币罪

C.出售伪造货币罪

D.伪造货币罪、运输伪造的货币罪、出售伪造的货币罪

满分:

2分

19.某甲要非法占有某乙的财物,先使用暴力将乙打死,然后将财物掠走,某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C.抢劫罪和过失杀人罪

D.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

满分:

2分

20.吕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侮改表现。

根据《刑法》规定,对吕某应如何处理?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满分:

2分

多选题

1.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满分:

3分

2..甲与乙共媒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满分:

3分

3.犯罪动机存在于.

A.直接故意犯罪中

B.不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

C.过失犯罪中

D.存在于所有的犯罪中

满分:

3分

4.陈某在街上趁刘莱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

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拔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莱损失话费5200元。

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

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

B.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C.对陈某的行为以捡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林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满分:

3分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可以判处死刑的情形有

A.盗窃军用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

B.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C.盗窃救灾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

D.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满分:

3分

6.减刑不同于减轻处罚的地方有:

A.减刑根据的是犯罪人刑罚执行种的具体表现,减轻处罚根据的是法定或酌定的犯罪情节

B.减刑的对象是已决犯,减轻处罚的对象是未决犯

C.减刑是减轻原来的刑罚,减轻处罚是对犯罪人判处新的刑罚

D.减刑属于刑罚执行制度,减轻处罚则属于刑罚的裁量制度

满分:

3分

7.不作为犯罪要求的义务的来源有.

A.法定义务

B.职务上的义务

C.业务上的义务

D.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满分:

3分

8.必须发生一定的结果才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A.放火罪

B.盗窃罪

C.故意杀人罪

D.诈骗罪

满分:

3分

9.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

满分:

3分

10.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满分:

3分

11.根据第5题的陈述,关于挪用公司5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唆使乙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B.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C.甲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D.乙明知甲欲从事营利活动,却仍然挪用5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

满分:

3分

12.曹某为高某保管高偷来的阿2万元,数日后高某交给曹某毒品,让曹保管。

曹某的行为触犯什么罪名?

A.窝藏毒品罪

B.非法持有毒品罪

C.窝赃罪

D.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满分:

3分

13.甲将头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骗乙,让乙出卖“海洛因”,然后二入均分所得款项。

乙出卖后获款4000元,但在未来得及分脏时,被公安机关查获。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与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B.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甲属于间接正犯

D.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满分:

3分

14.甲让乙帮助杀死丙,并允诺事成后给5万元好处。

期间甲乙二人多次预谋,甲还带乙窥伺作案地点,辨认丙。

某日乙按甲授意,到丙家伺机作案,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

几天后,乙因盗窃案被审查期间,供述了上述事实。

A.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B.乙没有犯甲所教唆的罪,甲属于教唆的未遂,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某是教唆犯,在此案中应当作为主犯处罚

D.乙属于犯罪中止,应当免除处罚。

同时具有自首的法定情节

满分:

3分

15.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携所窃赃物逃跑,乙紧追不舍。

甲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趁车主丙不备,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

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了?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满分:

3分

16.挪用资金罪的行为表现在

A.非法挪用本单位资金归自己使用,超过3个月未还

B.非法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他人使用,超过3个月未还

C.非法挪用本单位资金归自己使用、数额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