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0679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生学习正方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答案】C

【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命题学习指学习

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学习正方形属于概念学习。

故选C。

2、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七艺”

D、文法、修辞

【答案】B

【解析】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考生需注意准确审题,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中国奴隶社会

时期的教育内容。

故选B。

3、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想发挥主导作用,其前提是()。

A、树立育人观念

B、有正确的学生观

C、真备科学的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

【答案】B

【解析】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

故选B。

4、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

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

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

5、有的学生学习很有目的性,按计划进行;有的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盲目尝试。

这说明()是影

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A、课题的性质

B、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水平

C、学生提取信息的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D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监督和调节,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体验和控制,有

助于学习者保持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

有的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盲目尝试这说明学生元认知策略不到

位。

故选D。

6、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行政处罚是()。

A、财产罚

B、人身罚

C、申诫罚

D、行为罚

【答案】A

【解析】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

它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行政

处罚。

故选A。

7、教育是要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这种教育方式出现在()。

A、古代斯巴达

B、古代雅典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答案】B

【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

内容比较丰富;而古代斯巴达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且教育内容比较单一,

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

故选B。

8、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

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

式运算阶段。

题干中,儿童能够理解浮力这个概念,属于抽象思维。

由此可知,这阶段的儿童的认识发展水

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故选D。

9、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D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着受教育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故选D。

10、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

()。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上

C、取法乎中

D、无法即法

【答案】B

【解析】教师人格修养的两个根本问题,一是修养的策略问题,二是修养的尺度问题,修养的策略是指“取法

乎上”的策略。

“取法乎上”的策略是指教师的人格修养以价值和人格理想的确立为前提,从高处着眼进行修

养。

故选B。

11、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答案】B

【解析】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试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

感,称为补偿作用。

故选B。

12、通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

A、因材施教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答案】A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

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针对不同个体,要

施以不同的教育,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故选A。

13、在进行教育行政执法时,所采取的措施、手段等在内容上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这体现了教育行政

执法的()。

A、合法性原则

B、越权无效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答案】D

【解析】合理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育行政执法时,所采取的措施、手段等在内容上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故选D。

1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C

【解析】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其中,有意义学习过

程的实质,就是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故选C。

1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

种教学方法?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答案】D

【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

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实习作业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D。

16、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思

【答案】D

【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相传作者是

孔子后裔子思。

故选D。

17、在学校课堂内由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被称为()。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国际课程

【答案】C

【解析】在学校课堂内由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

故选C。

18、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

点:

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故选C。

19、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

点:

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故选C。

2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A、夸美纽斯

B、麦克费尔

C、华生

D、斯宾塞

【答案】D

【解析】课程是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故选D。

21、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属于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荣誉权

【答案】B

【解析】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身体行动自由和表达自由。

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侵犯了学生

的人身自由权。

故选B。

22、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工具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答案】A

【解析】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故选

A。

23、()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

一是基本策略和技能,二是支持策略和技能。

A、丹瑟洛

B、尼斯贝特

C、麦克奇

D、斯腾伯格

【答案】A

【解析】丹瑟洛(1985)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

一是基本策略和技能,主要用于直接操作学习材料,如理

解、保持、提取、应用等策略;二是支持策略和技能,主要用于维持适当的学习心态,如时间计划、心境维

持、注意力分配等。

故选A。

24、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

活指导和()。

A、道德教育

B、青春期教育

C、职业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

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故选B。

25、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经()批准。

A、未成年人原所在学校

B、未成年人父母

C、教育行政部门

D、公安机关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

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对未成年

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

部门批准。

故选C。

26、在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与类型中,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教师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答案】D

【解析】集体促成的纪律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

故选D。

27、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孟禄

C、沛西·能

D、斯金纳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

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桑代克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故选B。

28、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答案】B

【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

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贏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故选

B。

29、下列关于需要的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A、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B、对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免除焦虑的需要

C、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追求友谊和爱情的需要

D、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