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08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Word文件下载.docx

移栽时保持ltm水层,移栽后至返青采用深水护苗,

水深一般在5--7cm,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

保持3—5cm为宜;

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一7月上

旬)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断湿润灌溉控制无效分蘖;

幼穗分化至乳熟

期(7月上旬一8月下旬)采用1--2cm浅水灌溉,若孕穗期遇17~C

以下低温深灌(10--20em)护胎;

乳熟至收获前一周(8月下旬一9

月中旬)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收获前7天断水;

灌溉要采用昼

停夜灌方式进行;

5、施肥:

公顷施用N150kS,P205100kg,K20100kg。

插秧10

天后(6月5日)每公顷施纯N45kg促分蘖肥;

出穗前30天(7月15日)

每公顷施纯N30kS、K2050kg攻穗肥,其余肥料全部用作底肥和口肥。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一、水稻的需肥特性

在水稻所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中,吸收量多而土壤供给量又

常常不足的主要是氮、磷、钾三要素。

水稻养分吸收量,因产:

量水平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每667平方米稻谷和稻

草(谷草比例为1:

1)从土壤中吸收纯氮5.8--12.5千克,磷4--6.5

千克,钾10.5--16.5千克。

水稻形成,100千克籽粒,吸收纯氮在

1.501.90千克,高产田略低些,低产田高些;

吸收纯磷0.82—1.02

千克,吸收纯钾1.833.82千克。

但随产量升高100千克籽粒,

氮、磷、钾纯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千克、0.9千克、3千克,氮、

磷吸收量与常规稻基本一致,而钾吸收量较常规稻高0.9千克。

上述吸肥比例也因品种类型、栽培地区、栽培季节、土壤性质、

施肥水平以及产量高低而异,故只能作为计算施肥量的参考。

二、水稻对养分需求的特点、

1、氮水稻是喜铵态氮作物。

氮素供应充足时,水稻新根才

能发生,分蘖才能正常进行,叶片才能伸长。

大量施用氮肥常导

致叶片过于繁茂,下层叶光照不足,有利于病虫滋生,引起后期

倒伏;

过量施用铵态氮时易引起氨中毒。

尤其是在低光照和低温

度条件下,氮肥能提高根系活力。

氮肥表施能提高上位根的氧化

力而促进分蘖,深施则能提高下位根的活力而增加每穗颖花数。

2、磷磷能促进植株体内糖的运输和淀粉合成,加速灌浆结

实,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和籽粒结实率。

水稻幼苗期和分蘖期磷的

供应非常重要,此时缺磷会对以后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明显的不良

影响。

因此,磷肥必须早施。

在水稻开花以后追施磷肥会抑制体

内淀粉的合成而阻碍籽粒灌浆。

3、钾钾能提高水稻对恶劣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并减少病虫害

发生,所以有人称钾肥为“农药”。

钾通过促进碳、氮代谢,可减少病原菌所需的碳源和氮源、

提高植株三磷酸腺苷酶的活力,促进酚类物质的合成,从而提高

作物的抗病能力。

钾能增加植株根、茎、叶中硅的含量,提高单

位面积叶片上硅质化细胞的数量,茎秆硬度、厚度和木质素含量

均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并最终增加水稻对病原菌侵染的抵抗力。

4、硅水稻是代表性的喜硅作物,吸硅量在各种作物中最多,

有“硅酸植物”之称。

硅是水稻的必需营养元素。

5、锌锌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锌能促进生长素的合

成。

水稻锌含量是营养器官大于繁殖器官。

苗期和穗期尤其是苗

期是水稻的吸锌高峰,吸收的锌占整个生育期锌吸收量的84.6%

一96.1%。

缺锌是水稻生产上较为普遍的问题。

缺锌最明显的症

状是植株矮小,叶片中脉变白,分蘖受阻,出叶速度慢,严重影

响产量。

因此,有人将锌列入仅次于氮、磷、钾的水稻“第四要素”。

三、稻株缺素症状

1、缺氮,水稻缺氮时,其叶片体积减少,植株叶自下而上变

黄,稻株矮、分蘖少,叶片直立。

2、缺磷稻株缺磷时,植株高度基本正常,但叶片呈深绿色

或紫绿色,株型直立,分蘖少。

3、缺钾植株叶片由下而上在叶脉上出现红褐色斑点,下部

叶片边缘变黄。

稻株分蘖较少,植株矮。

叶片暗绿,顶部有赤褐

斑。

缺钾症状一般在移栽后开始,到移栽后20--30天最明显。

4、缺钙植株主茎中部叶片的叶绿素间断或消失,叶片卷曲,

最后死亡。

新叶顶部卷曲、发白、不久变褐。

但下部叶片一般表

现正常,原因是钙在植株体内的流动性较差。

5、缺镁镁在植株体内流动性较好。

缺镁时主茎中、下部叶

片褪色,并沿叶脉变黄,叶片卷曲死亡。

植株分蘖少,稻株矮。

但上部叶片看不出症状。

6、缺铁植株叶片叶脉之间缺绿,随后变黄。

但老叶仍呈绿

色,惟新叶变黄。

对出现缺铁症状的稻田,可喷施铁盐补充铁质。

四、水稻各生育期需肥规律

1、水稻不同时期对养分的吸收。

水稻自返青至孕穗期,各种

元素吸收总量增加较快。

自孕穗期以后,各种元素增加的幅度有

所不同。

对氮素来说,至孕穗期已吸收生长全过程总量的80%,

其中磷为60%,钾为82%。

2、植株吸收氮量有分蘖期和孕穗期两个高峰。

吸收磷量在分

蘖至拔节期是高峰(约占总量的50%),抽穗期吸收量也较高。

的吸收量集中在分蘖至孕穗期。

自抽穗期以后,氮、磷、钾的吸

收量都已微弱,所以在灌浆期所需养分,大部分是抽穗期以前植

株体内所贮藏的。

五、水稻施肥技术

1、施肥数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262个水稻试验结果统

计,水稻最高纯收益时的氮肥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2千克,氮、

磷、钾1:

0.88:

0.32。

但此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化肥试验

网的试验结果也说明,在水稻氮、磷、钾的配比中,从经济效益

来看,以1:

0.5:

0.5为好。

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667平方米施纯

氮10--12千克、纯磷4--7千克、纯钾4--8千克。

2、施肥原则

(1)基肥插秧前结合整地施入的肥料称为基肥。

一般以有机

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其中磷、钾肥可一次施入。

因为水稻一

生中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在出穗以前,故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80

%以上,以满足水稻前期营养器官迅速增大对养分的需要。

另一

方面,结合耕作整地施基肥,能使土肥充分融合,为水稻生长发

育创造一个深厚、松软、肥沃的土壤环境。

(2)追肥

分蘖肥移栽水稻返青后至分蘖期间追施的肥料称为分蘖

肥。

其目的在于弥补稻田前期土壤速效养分的不足,促进分蘖早

生快发,为水稻后期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穗肥水稻幼穗开始分化至穗粒形成期迫施的肥料称为穗

此时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在幼穗分化初期追肥,

有巩固有效分蘖和增加颖花数的作用,但应注意避免最后3片叶

基部3个伸长节间过分伸长,否则群体冠层结构郁闭,结实率降

低。

孕穗期追肥,可减少颖花的退化,对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灌浆

有一定作用。

粒肥在水稻齐穗前后追施的肥料称为粒肥。

此期施肥可防

上根系早衰,减缓水稻群体后期绿色叶面积衰减速度,延长叶片

功能期,提高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增加结实粒数并提高粒重。

时,水稻根部吸收能力减弱,根外追肥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追

肥方式。

3、施肥方法

高产水稻栽培在肥料运筹上,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种植密

度、生产水平和品种特性进行配方施月巴。

注重有机肥、无机肥的

配合和氮、磷、钾及其它元素的配合施用。

而氮肥的施用时期有

较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肥“一道清”施肥法是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1次施下,

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

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

的稻田。

(2)“前促”施肥法是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

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

快发,确保增蘖、增穗。

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一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

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

(3)“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水稻吸肥高峰期在移栽后

2--3周,必须在移栽期施用大量速效性肥料,才能使供肥高峰提

前,以适应水稻“前促”的要求。

通常把肥料的70--80%集中施用

于前期。

当分蘖达到预期的目标后,再采用搁田或烤田的方法,

控制氮素的吸收。

后期复水后,对叶色褪绿严重的稻株,于孕穗

期酌施保花肥,以提高根系活力,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方法最适宜供氮能力低的土壤。

对这种施肥方法,群体的评价是:

前期攻得起,攻而不过头,早发争多穗;

中期控得住,控而不脱

尾巴,壮秆攻大穗;

后期保得住,活熟争粒重。

(4)“前稳、中攻、后补”施肥这种施肥方法,前期栽培着眼

于促根、控叶、壮秆。

当进入幼穗分化期,重施促花肥,以增加

颖花分化数,减少颖花退化。

抽穗以后,可看苗补施粒肥。

这样

施肥方法,在中熟、晚熟品种,保肥性差的稻田,以及施肥量较

低的情况下采用较为经济有效。

(5)实地管理(SSNM)技术这是由国际水稻研究所近年来研

究提出的施肥技术。

根据不同地点的土壤供肥能力与目标产量需

要的差值,决定总的施肥量范围。

在水稻的主要生长期应用叶绿

素仪或叶色卡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调整实际氮用量,以达到

适时适地供给养分,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

和施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示范区水稻氮

肥用量比常规降低20%---30%,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实施的水

稻比对照增产5%—-8%。

超极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以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核心,配以钵盘早育苗、培育

带蘖壮秧,本田精细管理等超高产栽培技术,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的一项先进水稻生产技术。

一、适宜区域

我省除白城、延边、白山地区以外,其它水稻主产区均可推

广应用。

2008年我省计划推广超级稻500万亩。

其中,主导品种:

吉粳88号推广330万亩;

吉粳83号70万亩;

吉粳102号30万

亩;

农大19号20万亩;

沈农265号10万亩。

搭配品种:

九稻48

号10万亩;

长白17号10万亩;

松粳6号10万亩、通禾832

号10万亩。

该项技术平均每亩可以增产稻谷102.6公斤,平均增产率可达

10%以上。

二、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区域:

超级稻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一般在140天以

上,在我省属于中晚熟品种,因此,只适宜在除白城、延边、白

山市以外的平原水稻区推广。

2、适时早育、早插:

吉林省一般中熟水稻品种的育苗大约在

4月10日才开始育苗,5月25日插秧。

但对于超级稻来说,此时

育苗就会延迟生育期,影响安全成熟。

因此,超级稻育苗、插秧

必须提前,要求在4月重日开始育苗,5月15日既开始插秧。

3、合理密植:

我省主要推广的超级稻吉粳88和吉粳83,这

两个品种分蘖力中等,而我省稻区又有稀植的习惯,致使超级稻

穴数不足,穗数不足,导致超级稻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因此,超级稻插秧密度应适当增加,以每平方米20--25穴为宜。

4、增施肥料:

超级稻吸肥力强,需肥量大,所以要注意增施

农肥和化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配方施肥法。

每公顷施

纯氮150170公斤,按底:

蘖:

补:

穗的施肥比例3:

4:

1

方式分期施用;

纯磷60--70公斤作底肥;

纯钾90--110公斤,分

两次施,底肥70%,拔节期追30%。

5、田间管理:

水份管理采取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

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抽穗前注意及时

防治稻瘟病。

三、注意事项

我省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超级稻品种主要是吉粳88,品种比

较单一,为避免重大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应注意品种合理搭配种

植。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在水稻育插秧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

化作业的技术,包括硬件技术(技术设备)和软件技术(生物技术及

管理技术)。

一、适宜区域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适宜在全省各水稻生产区域推广应用。

二、技术要点

1、水稻育插秧技术要求:

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

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要求高。

(1)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整地作床、播种期、播种量、苗床管理等均参照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

/T891--97的要求操作。

(2)机械播种采用全自动播种机播种、半

自动播种机播种、苗床播种机播种和苗盘播种器播种等。

2、水稻插秧机械技术要求:

(1)水稻插秧机械尽可能选用拥国家目录

推荐产品,包括手扶式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及人力插秧机等。

(2)大田

整地要平、细、泥烂、无杂物,泥脚深度不得超过30cm,插秧时水深

保持在2cm左右;

秧苗必须是规格化的秧苗,秧苗高度15-20cm,均匀

度80%以上;

保证机插质量,漏插率不大于5%,相对均匀度合格率大

于85%,伤秧率不大于5%,不漏行,每亩1.8-2万株。

1、水稻机械插秧前的技术准备:

机手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秧前对水稻插秧机作全面的检查调整和保养,以确保其技术状态

良好,并符合当地农艺技术要求。

检查机插秧苗和田整地的标准

化情况,确保插秧质量。

2、水稻机械插秧操作:

机手要严格按照插秧机使用说明书的

要求操作,在地头转弯或通过地埂等情况时应及时将插植机构提

升。

随时检查插秧机件,及时清理缠草和泥土等。

3、水稻插秧机械的保管:

插秧作业完毕后,要将插秧机清洗干

净,并按使用说明书保养要求进行保养,停放在干燥通风处保管。

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

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适宜在全省各水稻生产区域推广应用。

l、水稻收获机械化收获方式法有联合收获法和分段收获法两种。

2、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

使用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水稻

的收割、脱粒、茎杆分离、谷粒清选、谷粒装袋或随车卸粮等工

序的技术。

3、水稻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

使用割晒机和割捆机等收割机

械先将水稻的茎基部整齐排列铺放或大捆置于田面,再根据实际

情况先选择田间脱粒或运到场上脱粒的收获方式。

4、水稻收获机械的技术要求:

(1)收割、脱粒干净。

(2)总损

失率:

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3.5%,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

机≤2.5%。

(3)破碎率:

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2.0%,半喂入式水

稻联合收获机≤0.5%。

(4)割茬高度:

要求在5-20cm范围内选择。

重、水稻收割前技术准备:

收割前对水稻收割机作全面的检查

和保养,以确保其技术状态良好。

充分了解所收水稻生长情况和

地块自然状况。

2、收获机械操作:

(1)”水稻收割作业中根据水稻作物生长情况

和田地自然状况正确选用收割前进速度,在地头转弯或通过沟、埂

等情况时应及时减速。

随时检查收割机件,及时清理缠草和泥土等。

(2)收获机械在作业、转弯运动中要特别注意行人动态和障碍物,以

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当收割倒伏角度,450

的水稻时,要采取单向顺倒伏或垂直倒伏方向的水稻收割方法。

3、收获机械的保管:

收获作业完毕后,要将机组清洗干净,特

别是滚筒、清选、输出部分的杂草、谷壳、谷粒、尘土等要清理干

净,并卸下所有皮带,涂上防锈油或油漆,停放在干燥通风处保管。

水稻化学除草技术

一、目前推广应用的水田除草剂种类:

目前辉南市场上水田除草剂种类繁多,真可谓五花八门,琳

琅满目,但总结归纳起来也不外乎六大类十八种类型。

1、水田禾本科杂草芽前处理剂:

水田禾本科杂草芽前处理剂包括60%丁草胺EC、90%丁草

胺EC、丙草胺、莎稗磷、苯噻酰草胺五种类型,其中莎稗磷、苯

噻酰草胺效果较好。

2、水田阔叶草芽前处理剂:

水田阔叶草芽前处理剂包括10%苄嘧磺隆、30%苄嘧磺隆、

10%吡嘧磺隆、多元合剂、其它成分的除草剂五种类型,其中苄

嘧磺隆、米全、莎多伏效果较好。

3、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能防除的混合制剂:

混合制剂近些年发展最快,产品最多,大体包括苯噻酰草胺

和苄嘧磺隆的混合制剂、苯噻酰草胺和吡嘧磺隆的混合制剂、莎

稗磷和苄嘧磺隆的混合制剂、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混合制剂、

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混合制剂五种类型,其中稻利达、圣农乐效

果较好。

4、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能防除的单剂:

目前只有进口农

思它一种单剂。

5、防除稻稗的茎叶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的有效成份是二氯喹

磷酸,商品有杀稗亡、神助、新二氯喹啉酸、快杀稗等。

另外,

2005年市场上又推出一种防除稻稗的泡腾剂一丹东农药厂生产的

稗神。

6、防除莎草科杂草的茎叶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的有效成份主

要是二甲四氯和苯达松,商品有黑李逵、灭三棱、莎阔灭棱、二

甲四氯钠盐、灭草松等。

以上是目前辉南县推广应用的水田除草剂种类,不同种类的

除草剂不但防除的杂草不同,而且除草效果也不尽相同,如果不

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正确使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就会出现许多

问题。

二、水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水田化学除草出现了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方

面,一是药害时常发生,二是除草效果不理想。

虽然不是普遍现

象,但对水稻生产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1、药害问题:

包括除草剂本身副作用产生的药害和除草剂质

量问题产生的药害。

①除草剂本身副作用产生的药害:

丁草胺和马歇特对水稻都有药害,在适宜气候条件、秧苗素

质较好,常规用量情况下,药害表现不明显;

在遇到低温、秧苗

素质较差、用量偏大、使用过早等情况下就会产生药害,致使稻

株根系变色、生长缓慢,严重时可诱发水稻赤枯病,大面积发生

僵苗、死苗,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另外防除莎草科杂草的茎叶处理剂对水稻都有药害,、使用过

早或用量过大会造成稻株分蘖减少和生长受抑制;

使用过晚或用

量过大会造成稻株抽穗延迟、小穗、生长受抑制,最终造成减产。

②除草剂质量问题产生的药害:

2000年推广的苄磺隆水田除草剂和2005年推广的稻植音水

田除剂都因除草剂质量问题大面积发生药害,造成稻株黄化、根

系变褐坏死,生长严重受抑制、抽穗延迟、小穗、籽粒不能正常

成熟、严重减产、近20公顷水稻绝收,并且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由于检测条件有限,对下年水稻生产是否会造成损失还无法确定。

2、除草效果问题:

近些年来水田化学除草效果不理想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有

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①自然因素:

包括田间杂草群落变异、土质条件和气象条件。

近年田间杂草群落变异特别大,三棱草、水葱、水上漂、牛

毛毡、水绵等恶性杂草逐年增多,面积不断扩大,以这些恶性杂

草为主的新的田间杂草群落正在形成,造成常规用药情况下除草

效果不理想。

土壤质地不同对除草效果影响较大,常规用药情况下盐碱地、

漏水田、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除草效果都不理想。

气象条件对除草剂的活性及除草效果影响很大,施药期遇阶

段性低温使除草剂活性下降,杂草腊质层增厚,除草效果不理想。

②人为因素:

包括选择药剂不合理、使用方法不当、管理不

当。

各种除草剂的防除对象都不尽相同,没有针对田间杂草群落

选择适宜除草剂,除草效果就不会很好。

施用除草剂时为了方便省事,应该喷雾处理的也都拌土撒施,

不能正确使用导致除草效果不理想。

芽前除草剂不能保持5--7天水层,后期喷雾处理的施药时没

有排于水层,以及施药后串池排灌等管理不当都会导致除草效果

不好。

针对目前水田化学除草效果不理想及药害经常发生等问题,

综合分析实际生产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对今后水田化学除草提

供一些技术支撑和建议。

三、对今后水田除草的建议

1、慎重选择除草剂品种。

根据自家水田地的杂草群落情况,

保水能力、秧苗素质、以及气象条件,正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三

证”齐全的名牌产品。

2、正确使用除草剂。

把握好用药时期,药剂用量要精确,施

用要均匀,施用方法要正确,施药后要注意保持水层,不要串池

排灌。

3、根据田间杂草群落选择适宜的除草剂。

稻稗多的地块建议

施用莎苄合剂或苯苄合剂;

三棱草、水葱等莎草科杂草多的地块,

建议两次施用苄嘧磺隆,间隔15天左右,或者先期正常用药,中

期施用米全除草剂;

眼子莱多的地块建议施用西草净,于眼子菜

由红转绿时施用效果最好;

水绵多的地块建议施用百螺敌,施用

百螺敌比施用硫酸铜效果好,可以当年一次根除水绵,而且还可

以兼防福寿螺。

4、保水田除草剂的选用。

保水田尽可能选用稻利达等莎苄

合剂、圣农乐等苯苄合剂,或者用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或吡嘧

磺隆)等芽前除草剂,于杂草出土前,或刚出土时施用,并根据田

间杂草情况适当增减用药量。

5、漏水田除草剂的选用。

漏水田尽可能不使用芽前除草剂,

建议用稻田旺飞农力等二氯苄成分的除草剂于杂草3叶期前喷雾

处理,一天后灌水还有封闭作用。

6、盐碱地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建议加大用药量。

7、施药时期如遇阶段性低温,建议在气温回升后选用适宜韵

除草剂。

8、如发生药害应及时排灌洗田,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缓

解药害。

水稻恶苗病防治技术

一、症状:

又称徒长病,全国水稻区均有发生。

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

不能出土。

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

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

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