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5830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药科大学9910年生物化学真题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变性DNA的双链解开,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一般以260nm下的紫外吸收光密度作为观测此效应的指标,变性后该指标的观测值通常较变性前有明显增加,但不同来源DNA的变化不一,如大肠杆菌DNA经热变性后,其260nm的光密度值可增加40%以上,其它不同来源的DNA溶液的增值范围多在20-30%之间。

3、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immobilizedenzyme)不溶于水的酶。

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酶与水不溶性大分子载体结合或把酶包埋在水不溶性凝胶或半透膜的微囊体中制成的。

4、脂肪酸的β氧化:

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β位C原子发生氧化,C链在α位C原子与β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两个C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的β-氧化,基本过程:

丁酰CoA经最后一次β氧化:

生成2分子乙酰CoA。

故每次β氧化1分子脂酰CoA生成1分子FADH2,1分子NADH+H+,1分子乙酰CoA,通过呼吸链氧化前者生成2分子ATP,后者生成3分子ATP。

(脂肪酸的α氧化:

在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脑组织中进行,由微粒体氧化酶系催化,使游离的长链脂肪酸的α碳原子上的氢被氧化成烃基,生成α烃脂酸。

α羟脂酸可以继续氧化脱羧,就形成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ω氧化:

动物体内上而碳以下的短链脂肪酸,在肝微粒体氧化酶系催化下,通过末端碳原子(称为ω位)上的氢被氧化成羧基,生成ω-羟基酸,再进一步氧化成二羧酸)

5.尿素循环:

肝脏是动物生成尿素的主要器官,由于精氨酸酶的作用使精氨酸水解为鸟氨酸及尿素。

精氨酸在释放了尿素后产生的鸟氨酸,和氨甲酰磷酸反应产生瓜氨酸,瓜氨酸又和天冬氨酸反应生成精氨基琥珀酸,精氨基琥珀酸为酶裂解,产物为精氨酸及延胡索酸。

由于精氨酸水解在尿素生成后又重新反复生成,故称尿素循环。

  尿素循环(ureacycle):

是一个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的,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循环。

该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的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

  尿素循环(ureacycle)动物氮代谢最终产物——尿素的生成过程。

尿素是哺乳动物排泄铵离子的形式。

哺乳动物细胞环境中铵离子浓度不能过高,例如,人血浆的铵离子浓度一般不超过70微摩尔浓度,更高的浓度会导致中毒。

因此,大多数陆居动物都有一个如何排泄氮化合物的问题。

水生动物多为直接排氨的,排出的氨随即被周围的水稀释,当两栖类经过变态而成为陆居动物,例如,蝌蚪成为蛙时,排氨代谢就转变为排尿素代谢,体液中从脱氨、转氨等作用所释放的铵离子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成为尿素。

除鸟类及爬行类排尿酸以外,陆居动物均以尿素为氮代谢的终产物。

氨甲酰磷酸是由来自脱氨等作用的铵离子和来自碳代谢的CO2,通过合成酶的催化缩合而成。

合成的过程中消耗了4分子ATP,反应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合成酶受N-乙酰谷氨酸激活,如高蛋白膳食可导致激活剂增产,从而促进氨甲酰磷酸增加合成,有助于多余的氨的排除。

氨甲酰磷酸的合成可以看作动物氮代谢的关键反应,而鸟氨酸在这一反应中仅起着携带者的作用。

2009年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操纵子:

指启动基因、终止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

原核生物大多数基因表达调控是通过操纵子机制实现的。

操纵子通常由2个以上的编码序列与启动序列、操纵序列以及其他调节序列在基因组中成簇串联组成。

启动序列是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特异DNA序列。

多种原核基因启动序列特定区域内,通常在转录起始点上游-10及-35区域存在一些相似序列,称为共有序列。

大肠杆菌及一些细菌启动序列的共有序列在-10区域是TATAAT,又称Pribnow盒(PribnowBox),在-35区域为TTGACA。

这些共有序列中的任一碱基突变或变异都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结合及转录起始。

因此,共有序列决定启动序列的转录活性大小。

操纵序列是原核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

当操纵序列结合阻遏蛋白时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结合,或使RNA聚合酶不能沿DNA向前移动,阻遏转录,介导负性调节。

原核操纵子调节序列中还有一种特异DNA序列可结合激活蛋白,使转录激活,介导正性调节。

乳糖操纵子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

大肠杆菌的lac操纵子受到两方面的调控:

一是对RNA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去的调控(阳性);

二是对操纵基因的调控(阴性)。

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不能利用乳糖,只有改用乳糖时才能利用乳糖的调控机理是:

当在培养基中只有乳糖时由于乳糖是lac操纵子的诱导物,它可以结合在阻遏蛋白的变构位点上,使构象发生改变,破坏了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亲和力,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于是RNA聚合酶结合于启动子,并顺利地通过操纵基因,进行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生大量分解乳糖的酶,这就是当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只有乳糖时利用乳糖的原因。

在含乳糖的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时,不能利用乳糖的原因,即在lac操纵子的调控中,有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当它特异地结合在启动子上时,能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促进转录(由于CAP的结合能促进转录,称为阳性调控方式)。

但游离的CAP不能与启动子结合,必须在细胞内有足够的cAMP时,CAP首先与cAMP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才能与启动子相结合。

葡萄糖的降解产物能降低细胞内cAMP的含量,当向乳糖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时,造成cAMP浓度降低,CAP便不能结合在启动子上。

此时即使有乳糖存在,RNA聚合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虽已解除了对操纵基因的阻遏,也不能进行转录,所以仍不能利用乳糖。

2、结构域

结构域是位于超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间的一个层次。

结构域是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内的独立折叠单元,其通常都是几个超二级结构单元的组合。

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中,由于多肽链上相邻的超二级结构紧密联系,进一步折叠形成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致密的三维实体,即结构域。

3、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4、单核苷酸多态性

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

5、分子伴侣

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以及细胞器中可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的一类蛋白质。

2008年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回文结构:

双链DNA中含有的二个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称为反向重复序列,也称为回文结构,每条单链以任一方向阅读时都与另一条链的序列是一致的,例如5'

GGTACC3'

3'

CCATGG5'

.

  回文结构序列是一种旋转对称结构,在轴的两侧序列相同而反向。

当然这两个反向重复序列不一定是连续的。

短的回文结构可能是一种特别的信号,如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较长的回文结构容易转化成发夹结构。

  回文结构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可形成茎环式的十字形结构和上面提到的发夹结构,这些结构形式都可以互相转变。

回文结构普遍存在于细胞的DNA分子中,它们与遗传信息表达的调控和基因转移有关

2、同工酶

来源于同一种系、机体或细胞的同一种酶具有不同的形式。

催化同一化学反应而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

产生同工酶的主要原因是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发生变异,而其变异程度尚不足以成为一个新酶。

3、生物技术药物

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药物,用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4、拓扑异构酶

DNA拓扑异构酶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一类酶,他们能够催化DNA链的断裂和结合,从而控制DNA的拓扑状态。

主要存在两种哺乳动物拓扑异构酶。

DNA拓扑异构酶I通过形成短暂的单链裂解-结合循环,催化DNA复制的拓扑异构状态的变化;

相反,拓扑异构酶II通过引起瞬间双链酶桥的断裂,然后打通和再封闭,以改变DNA的拓扑状态

5、密码子兼并性

除了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每一个氨基酸都至少有两个密码子。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使氨基酸序列不会因为某一个碱基被意外替换而导致氨基酸错误。

由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基本编码单位。

有64种密码子,其中有61种氨基酸密码子(包括起始密码子)及3个终止密码子,由它们决定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的特异性以及翻译的起始和终止。

特点:

  ①.遗传密码子是三联体密码:

一个密码子由信使核糖核酸上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

  ②密码子具有通用性:

不同的生物密码子基本相同,即共用一套密码子。

  ③遗传密码子无逗号:

两个密码子间没有标点符号,密码子与密码子之间没有任何不编码的核苷酸,读码必须按照一定的读码框架,从正确的起点开始,一个不漏地一直读到终止信号。

  ④遗传密码子不重叠,在多核苷酸链上任何两个相邻的密码子不共用任何核苷酸。

  ⑤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⑥密码子阅读与翻译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从5'

端到3'

端。

  ⑦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起始密码子有两种,一种是甲硫氨酸(AUG),一种是缬氨酸(GUG),而终止密码子(有3个,分别是UAA、UAG、UGA)没有相应的转运核糖核酸(tRNA)存在,只供释放因子识别来事先翻译的终止。

  在信使RNA中,碱基代码A代表腺嘌呤,G代表鸟嘌呤,C代表胞嘧啶,U代表尿嘧啶(注意:

RNA与DNA不同,RNA没有胸腺嘧啶T,取而代之的是尿嘧啶U,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U与A形成配对)。

2007年药综

(一)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1、α螺旋:

蛋白质分子中多个肽键平面通过氨基酸α碳原子的旋转,使多肽链的主骨架沿中心轴成稳定的α螺旋构象。

多肽链或多核苷酸链沿分子的一条轴所形成的旋转和折叠等,主要是由分子内的氢键维系的局部空间排列。

如蛋白质的α螺旋、β片层、β转角、无规卷曲及DNA的双螺旋结构。

β转角:

蛋白质二级结构类型之一,由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第一个残基的CO基团和第四个残基的NH基团之间形成氢键,使多肽链的方向发生“U”形改变。

2、一碳单位:

就是指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酚基及亚氨甲基等。

 一碳单位具有以下下两个特点:

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

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

  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

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

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

所以一碳单位缺乏时对代谢较强的组织影响较大,例如:

红细胞,导致巨幼性贫血。

  是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羟甲基(-CH2OH)、甲酰基(-CHO)、亚氨甲酰基(-CH=NH)、甲烯基(-CH2-)、甲炔基(-CH=)。

它们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从一碳单位的供体转移给一碳单位的受体,使后者增加一个碳原子。

丝氨酸、甘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可生成一碳单位,作为供体,主要用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脱氧尿苷酸5位甲基化合成胸苷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再生蛋氨酸。

3、药物基因组学

研究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疾病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新药或新的用药方法,这一新概念被称为药物基因组学。

综合药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个体基因遗传因素如何影响机体对药物反应的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基因结构多态性与不同药物反应之间关系,解释由于个体之间差异所表现出药物的不同治疗效果,趋向于用药个性化。

用药个性化将产生最大的效果和安全性。

遗传基因组学

遗传基因组学(geneticalgenomics)是将微阵列技术和数量性状座位(QTL)分析结合起来,全基因组水平上定位基因表达的QTL(eQTL).它为研究复杂性状的分子机理和调控网络提供全新的手段.

4、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5、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侧链有不同的化学组成。

其中一些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作酶的必需基团(essentialgroup)。

这些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activecenter)或活性部位(activesite)

酶的活性单位:

酶的活性单位指在一定的作用条件下,酶促反应中单位时间内作用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007年药综

(二)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1、生化药物

生化药物是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物质,其中部分现已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技术制备或重组。

生化药物的定义

  中国药典分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

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胆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试剂等,供某些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用。

  生化药物一般是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其衍生物、降解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2、粘多糖:

粘多糖是含氮的不均一多糖,是构成细胞间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种细胞内。

化学组成为糖醛酸和酪氨基己糖交替出现,有时含硫键。

也称为糖胺聚糖。

重要的粘多糖有:

硫酸皮肤素,硫酸类肝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等

3、固定化酶(同2010年名词解释第三题)

4、必需脂肪酸:

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而动物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按营养角度分类

非必需脂肪酸是机体可以自行合成,不必依靠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它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

而必需脂肪酸为人体健康和生命所必需,但机体自己不能合成,必须依赖食物供应,它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均属于ω-3族和ω-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

过去只重视ω-6族的亚油酸等,认为它们是必需脂肪酸,目前比较肯定的必需脂肪酸只有亚油酸。

它们可由亚油酸转变而成,在亚油酸供给充裕时这两种脂肪酸即不至缺乏。

自发现ω-3族脂肪酸以来,其生理功能及营养上的重要性越采越被人们重视。

ω-3族脂肪酸包括麻酸及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不少存在于深海鱼的鱼油中,其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有待开发与进一步研究。

必需脂肪酸不仅为营养所必需,而且与儿童生长发育和成长健康有关,更有降血脂、防治冠心病等治疗作用,且与智力发育、记忆等生理功能有一定关系。

5、蛋白质的等电点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006年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乳糖操纵子:

大肠杆菌中控制β半乳糖苷酶诱导合成的操纵子。

包括调控元件P(启动子)和O(操纵基因),以及结构基因lacZ(编码半乳糖苷酶)、lacY(编码通透酶)和lacA(编码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

在没有诱导物时,调节基因lacI编码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O结合后抑制结构基因转录;

乳糖的存在可与lac阻遏蛋白结合诱导结构基因转录,以代谢乳糖

2、载脂蛋白:

血淋巴中的一种脂蛋白,专门穿梭运送脂肪从其贮存处(脂肪体)和吸收处(中肠)到利用它的组织和细胞处。

3、肽图:

单一蛋白质或不太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经降解(通常利用专一性较强的蛋白酶)得到的产物,通过层析和电泳,以及质谱等手段分离鉴定后,得到的表征蛋白质和混合物特征性的图谱或模式。

可作为对蛋白质比较和分析的依据。

4、系统生物学:

研究生物系统组成成分的构成与相互关系的结构、动态与发生,以系统论和实验、计算方法整合研究为特征的生物学。

20世纪中页贝塔朗菲定义“机体生物学”的“机体”为“整体”或“系统”概念,并阐述以开放系统论研究生物学的理论、数学模型与应用计算机方法等。

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往仅仅关心个别的基因和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在于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网路、生物系统组成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和系统功能的涌现。

5、转氨酶:

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

6、基因表达调控:

指位于基因组内的基因如何被表达成为有功能的蛋白质(或RNA),在什么组织中表达,什么时候表达,表达多少等等。

在内、外环境因子作用下,基因表达在多层次受多种因子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常是造成突变和疾患的重要原因。

7、基因表达:

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蛋白质和酶都是同相应的结构基因编码的。

8、回文序列:

双链DNA中含有的二个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称为反向重复序列,也称为回文结构,每条单链以任一方向阅读时都与另一条链的序列是一致的,例如5'

9、诱导酶:

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一般是反应的底物)存在时,微生物会因诱导物存在而产生一种酶就是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除取决于环境中诱导物外,还受基因控制即受内因和外因共同控制。

根据酶的合成方式和存在时间,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组成酶是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的合成仅受遗传物质控制即受内因控制;

非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物与底物分别结和在酶的不同位点,通过引起酶失活而起到抑制

自杀底物底物:

在酶催化作用下所形成的反应中间物或最终产物,可以共价修饰酶活性部位的必需基团从而导致酶不可逆失活。

一类酶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在它们的结构中含有一种化学活性基团,当酶把他们作为底物结合时,其潜在的化学基团能被解开或激活,并与酶的活性部位发生共价结合,使结合物停留在某种状态,从而不能分解成产物,酶因而致“死”,此过程称为酶的自杀,这类底物称为自杀底物(suicidesubstrate)。

 

2005年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1、非竞争性抑制剂:

抑制剂与酶分子在底物结合位点以外的部位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因此,只影响酶催化反应的最大反应速度,不影响米氏常数,非竞争性抑制反应的双倒数图表现为在不同抑制剂浓度下,所有直线交横轴于一点。

竞争性抑制:

一种最常见的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从而阻止底物与酶的结合。

其动力学特点是:

酶促反应的表观米氏常数增大、最大速度不变。

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解除这种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对酶活性的一种抑制作用,由于所加入的抑制剂能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所以其特征是反应的最大速度比未加抑制剂时反应的最大速度低,当以速度的倒数相对底物浓度的倒数作图,所得图线与未被抑制反应的图线平行。

2、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中的固定相是一些带电荷的基团,这些带电基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结合。

如果流动相中存在其他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按照质量作用定律,这些离子将与结合在固定相上的反离子进行交换。

3、核酸的变性:

核酸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双螺旋结构破坏称核酸变性。

4、二维电泳:

蛋白质二维电泳实验是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将样品中总蛋白分开。

5、底物水平磷酸化:

含有高能键的物质,其高能键断裂后,释放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被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

6、酶的活性部位:

酶分子中能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由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所组成

7、RNA剪接:

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8、限制性内切酶: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

它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

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

9、干细胞工程:

干细胞生物工程是利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分化,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实现组织器官等的无排斥移植,干细胞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品中试工艺流程的设计;

干细胞及其相关产品应用基础和临床前动物实验;

干细胞及其相关产品的临床试验和新的临床移植技术研究等工作的工程。

干细胞(StemCells)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或原始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

在一定的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机体内的多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以实现机体内部建构和自我康复能力。

现将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进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10、抗代谢物:

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常常需要一些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可以利用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干扰集体的正常代谢,以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此类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又称为抗代谢物。

11、联合脱氨作用:

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或是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以满足机体排泄含氮废物的需求。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主要的脱氨方式。

主要有两种反应途径:

  1.由L-谷氨酸脱氢酶和转氨酶联合催化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