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4016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单元分析及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断路、通路和短路);

能动手连接简单实物电路;

会使用电路符号画相应的电路图。

本节教学难点:

短路的识别;

简单电路的实物连线与画电路图的训练。

学生学习本节会有较强的兴趣,但可能只顾玩得热闹,忽视其中的重要细节,致使操作、绘图都不规范,不能尽善尽美;

在遇到困难时(如发生断路、短路等电路故障)可能只依赖老师或放弃。

本节内容需分两节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

在实验中让学生归纳电路构成、知道“短路”的特点;

让学生体验简单电路的连接、画电路图。

对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学习电学的基本功。

教学中要精讲并以多种方式重复重点、要点,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进行规范的画图示范,并针对学生容易马虎的地方提出要求。

2.教师的连线演示最好使用立体形式,便于学生观察、模仿。

3.多创造连线和画电路图的机会,让学生先在模型上熟悉连线后再动手训练,效率高。

第二课时以实践活动为主。

由于是第一次电路实验,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安全、规范”。

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体验(连线、画图)交流汇报、总结提高的时间。

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发展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为此,器材可以多样但一定要简单化,这样可以降低教学时间内的意外难度。

第三节串联与并联

本节课是电学入门的重要关口,涉及的基础知识有:

串、并联的电路特点,基本及异型串,并联电路的识别,电路设计,实物连线、串、并联中的短路现象及故障排除等。

对学生是一个逻辑能力与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连接实际电路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特点,学会连接串联与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

在实验探究中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由于需要学生细化掌握的内容多,而不少同学(特别是大部分女同学)对电路的实践经验少,因此接收难度较大。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分解教学难点、多提供简单电路方面的实践、体验机会,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规律,落实学生的能力训练。

为此,建议本节课用2-3课时,以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并能准确利用规律进行简单电路设计、识图及实物连线。

第四节电流的强弱

本节从知识上看,只涉及电流的常识和电流表的使用,知识主线清晰,内容简单明了,电流表的正确连接与读数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知道电流表的正确使用规则,会将电流表准确接入电路,能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

正确使用电流表。

关于电流常识的知识难度不大,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将较轻松。

不过,对于电流表使用的重要规则学生不易理解、电流表的示数特点也使读数与过去的测量略有不同,构成了学生在本节学习上的难点。

“第一印象最深刻”。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电学起步的关键时期、科学备课、组织高效率的教学。

由于本节难点在“电流表的使用”,是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内容,建议大家采用“示范——模仿——训练”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

“牢固双基、积累成功”比“贪多图快”重要得多。

教学如练功,“日精”自然“月进”。

要扎扎实实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到真功夫。

本节中教师不必随意拔高教学内容。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本节内容“串并联的电流规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因此相当重要。

本节的课题是“探究”,教学重心要求落实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上。

另外,由于探究对象是电路,故将涉及到科学探究方法以及电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整合运用;

并且,由于电流规律探究属于数据型探究,因此还有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考查,故本节对学生的电学探究能力是个综合训练与提高的机会。

本节教学重、难点:

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本节是第一学期的最后一堂新课,此时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较完整地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通过简单电路的学习,也具备了简单电路设计、实物连线、电流表使用等基本功。

本节的探究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强化与考查。

教师可以把本节内容分解成串联、并联两个电流规律的探究,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清探究方法后可适当放手、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学物理;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积累自己在思维与操作上的经验,切实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重视: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看待失败、勇于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第五章复习教学设计

 

一、知识网络

二、识记巩固

(一)电荷

1.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②接触带电:

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

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

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

库仑(C)。

元电荷e1e=1.6×

10-19C。

7.中和:

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二)电流

电流的大小强弱简称电流,电流的符号是I。

1.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为通路

4.单位:

(1)国际单位:

A常用单位:

mA、μA

(2)换算关系:

1安=1000毫安 1毫安=1000微安(3)常见的电流值:

冰箱A;

台灯A;

收音机A。

5.测量:

(1)仪器:

实验室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强弱。

(2)使用方法:

a.读数“两看清”: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电流的分度值。

b.使用时规则:

“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

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注意:

1.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甚至表会被烧坏。

2.选择量程:

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

3.测量时,在不能确定量程的情况下,先选用较大量程来试触。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注意,水不是导体);

导电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

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

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

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

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

电源短路:

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局部短路:

被短接的用电器未连接入电路,不能工作,其它未被短接的用电器能在电路中工作。

3.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三、《电流与电路》问题梳理

1.摩擦起电“原因”和“实质”的区别

首先要了解为什么通过摩擦的方式能使物体带电。

由于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带一定数量的正电荷,核外电子则带等量的负电荷,故通常情况下物质不显电性。

不同物质摩擦时,由于不同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束缚能力弱的原子核将失去部分核外电子,因此显正电性,束缚能力强的原子核将得到电子,因此显负电性。

因此,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是有区别的:

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摩擦起电的实质——核外电子的转移。

2.相吸的不一定是异种电荷

关于“相吸”的现象,不只发生在相互作用的异种电荷间,带电体自身就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相吸”除了发生在异种电荷间,还可能是带电体吸引着轻小物体(如轻质小球、通草球、纸屑等)。

例如:

A、B、C、三个轻质小球,若已知“A吸引B,C排斥B”,则可判断:

C、B小球带同种电荷,A可能与B异种电荷,A也可能仅仅是不带电的轻质小球。

3.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答:

“水”是绝缘体。

此处的“水”仅仅指“水”这种唯一的物质,经实验证明“水”这种物质是绝缘体;

容易引起混淆的是我们常喝常用的“水”。

生活中常说常见的“水”是导电的,这是由于它是多种物质的组合体,并非我们在学习中谈到的单一物质的“水”。

4.发生短路时,是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吗?

不一定。

(1)发生电源短路时,电路中所有用电器都没有电流流过,故不能工作。

(2)局部短路时,虽然被短路的用电器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不能工作,也不会损坏。

)但是,由于电路中的其它用电器与该短接导线串在一起,重新构成了电流通路,故电路的这部分元件可工作。

5.需要多个开关控制电路时,这些开关该串联还是并联?

当各个开关需要共同作用才能控制电路工作时,这些开关间要串联;

如小汽车的4个车门开关;

当要求开关分别都能控制用电器工作时,则开关间要并联后,再与用电器串联。

当各个开关要求独立控制相连的电器,不能影响其它电路工作时,开关要与相应的电器串联,且各开关间要并联。

四、例题解析

例1如图所示,要使L1和L2串联,应闭合开关;

要使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关;

答案S2;

S1、S3

解析要使L1和L2串联,只需两灯与电源间构成一条回路即可,故只须连接开关S2。

对此类形状较为特殊的异型电路,要L1和L2并联,注意满足过两灯的电流“同进”、“同出”。

具体识别方法是:

从正极出发,让电流过分支点后分别同时进L1和L2的一端,然后从L1和L2的另一端同出,汇合后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因此,整个路径中要闭合S3和S1,断开S2。

例2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

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线不能交叉

解析运用电流路径法,先完成一个电流回路的连接,然后再在相应的位置完成并联支路。

答案如右图。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只闭合S1时,L1亮,L2不亮

B.只闭合S2时,L1不亮,L2亮

C.只闭合S3时,L1亮,L2不亮

D.同时闭合S1、S2、S3时,L1、L2均亮

解析对开关开闭的电路选择题一般用排除法。

只闭合S1时,只有L2在电路中,L2亮;

A不对;

只闭合S2时;

L1、L2串联在电路中,L1、L2均亮;

B不对;

只闭合S3时,只有L1在电路中,L1亮;

C对;

同时闭合S1、S2、S3时,由于导线直接连接了电源两端,会造成电源短路,此时用电器不工作,L1、L2均不亮,D不对。

答案C

例4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如图11-35所示,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D)

解析:

根据要求:

“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用电器间要满足各不影响,故该电路只能为并联,选D。

例5常见的实验现象与故障分析。

在组成串联电路的学生实验中,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检查电路故障:

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L2亮,灯L1不亮;

然后并联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A.灯L1短路B.灯L1断路

C.灯L2短路D.灯L2断路

解析串联电路,灯都不亮,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或发生了电源短路,用电器也不工作。

由于“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L2亮,”故排除“电源短路”的可能,认定为“断路故障”,并认定除灯L1外,其它部分的电路都正常。

所以故障原因只在灯L1的断路故障。

选B.

其它检查辅助证明了判断答案。

答案B

五、针对性训练

1.根据左图的电路图,画出实物连接图。

2.识图:

(1)图1中L1、L2是联,S控制

(2)图2中L1、L2是联,S1控制,S2控制

解析图1中只有一条电流回路,故L1、L2串联,S控制整个电路。

图2中用电流路径法观察,有两条电流回路,故为并联电路。

其中S1控制L1,S2控制L2。

答案

(1)串。

L1和L2(或整个电路)

(2)并,L1;

L2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

A.灯L1、L2、L3都能发光B.灯L2、L3能发光

C.只有灯L2能发光D.只有灯L3能发光

解析电流从正极过L2后,分三条支路:

L1、L3及开关这三支:

当开关闭合后当导线,将使并在一起的L1及L3两支被短路,(L1、L3不发光),L2与开关连在一起构成回路,故L2发光。

4.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

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解析电动门要开关共同作用才行,故开关间要串联。

选答案A。

答案A

5.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

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

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

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

则在如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D)

解析启动风扇要一个开关;

风扇启动后,要灯亮,又需要一个开关,故电路中要两个开关。

可以只转动风扇,故灯与风扇是并联,“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说明控制风扇的开关也能控制灯,故这个开关在并联的干路上。

选D

答案D

6.给你下列器材:

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一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

要求:

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小屋内灯亮而铃不亮;

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答案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检测题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15=30分)

1.如图是甲、乙两通草球相互作用的情况,由此可知()

A.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至少有一个球带电D.无法确定

2.物体带正电,是因为物体内()

A.没有电子B.电子太少

C.中性的原子失去电子D.中性的原子得到电子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

A.摩擦创造了电荷B.摩擦使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C.摩擦使电子发生了转移D.摩擦使原子核和电子都发生了转移

4.“电路”是指()

A.电荷定向运动的路径B.电流通过的路径

C.没有电流时不存在电路D.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能通过电流的路径,它跟是否有电流无关。

5.下列符号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6.下面的图示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7.两只相同的灯泡组成的电路,如果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另外一只灯仍然正常发光,那么这个电路是()

A.一定是串联的B.一定是并联的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8.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

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

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A.串联的B.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9.下面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能使小灯泡L1和L2都正常发光的图是()

10.教室里有六盏灯,每两盏灯用一个开关控制,则它们的连接情况是()

A.六盏日光灯与三只开关串联

B.每两盏日光灯并联后与一只开关串联,然后三组再并联

C.六盏灯并联后与开关串联

11.右图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是()

A.L1、L2都发光B.L1发光,L2不发光

C.电源损坏D.L2的灯丝被烧断

12.下面的电路图中,错误的是()

13.一台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电流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

A.1.5A   B.15A C.150A  D.15mA

14.下图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L2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15.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串联        B.开关S只控制L2

C.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    D.电流表测L1的电流

二、填空题(1*20=20分)

16.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17.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现象。

18.验电器是利用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19.电灯、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都叫。

20.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输送电能的是,控制电能输送的是。

21.直接把导线连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种情况叫。

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一样会造成。

这些都是坚决不允许的。

22.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都是联的,它们工作时互不影响。

23.右图电路中,要使灯L1发光,必须闭合开关。

24.在左下图所示的电路中,

(1)当S1.S2都断开时,称为路;

(2)当S1.S2都闭合时,称为路;

(3)当S1闭合S2断开时,称为路;

(4)当S1断开,S2闭合时,称为路。

25.对于右上图所示的电路,欲使灯亮同时铃响,必须先闭合开关,再闭合开关。

三、探究题

(一)简答部分:

(2*5=10分)

26.秋冬季节我们穿的化纤衣服为什么十分容易吸附灰尘(容易脏)?

27.油罐车常常有一条铁链做的尾巴拖在地上,为什么?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二)作图部分:

(20分)

28.画出下列元件的电路符号:

(4分)

①电灯②电铃③电池组④交叉相连的导线

⑤开关⑥电池⑦电动机⑧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29.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2分)

30.在下面电路中,用箭头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并描出干路部分。

(3分)

31.依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图乙中已连接了部分实物,请你用笔画线继续完成该电路的连接。

32.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出左侧实物接线图对应的电路图。

(三)实验探究部分:

33.指出下列电路图的错误:

①②③

34.识别下面电路图的连接情况:

已经造成短路的是图;

闭合开关后造成短路的是图;

由几盏灯组成串联电路的是图;

由几盏灯组成并联电路的是图。

35.(4分)电流表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如图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

如果电流表连电路的接线柱是“一”和“0.6”,指针仍转到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