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17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格式.docx

想——让学生闭眼回忆15-9的操作过程。

说——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15-9的,先算……再算……

填——让学生根据“先算……再算……”填出下面算式中方框里所缺的数。

15-9=-9=+5=

3.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计算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

都是十几减9。

教师(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十几减9的?

都是先算10-9,这样的方法叫做“破十法”。

说一说怎样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交流,使学生能够把对算理的理解上升为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4.补充介绍“想加算减法”

在计算15-9=时,除了同学们想到的方法,还可以这样想(呈现下图)。

因为9+6=15,所以15-9=6。

谁能试着说说还可以怎样计算15-9=?

用想到的加法去计算减法,这样的方法叫做“想加算减”。

练习后思考:

19-9的计算方法与其他3道题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三、归纳整理,发现规律

请同学们将今天所学习的十几减9的算式排排队。

11-9=212-9=313-9=414-9=5

15-9=616-9=717-9=818-9=9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想:

9+()=1515-9=()

还可以想:

5减9不够,用10减9=(),()+5=()。

【教学反思】

十几减9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了这方面的体验。

因此,当需要解决“还有几个气球”时,引入算式15-9以后,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手中的小棒来计算“15-9”的结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用各种方法来计算,有用直观图数出结果的,有用连减法求出结果的,有用想加算减法求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求出结果的……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

 

第2课时练习课

教科书第11~12页的练习二。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或“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提高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口算十几减9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152.9+()=183.9+()=144.9+()=17

15-9=()18-9=()14-9=()17-9=()

二、教学互动

1.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2题。

以游戏形式进行,每组派代表当“小鸽子”,黑板上贴着鸽子窝,让“小鸽子”飞回自己的窝。

学生活动:

各组派代表参加游戏。

2.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将1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它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口算比赛。

(练习二的第5题和第7题)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算比赛。

三、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6题。

(1)提出要求:

提问,仔细看图,在小组内说图意。

(2)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该怎样列算式?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看图理解题意并回答,再列式计算。

2.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8、9题。

(1)提问:

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师: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两道题。

看图理解题意并回答、列式计算。

3.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思考题。

(1)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让男女生上台演示,并用图示说明。

(2)组织讲评。

独立思考,演示后,得出结论,交流想法。

练习课

○△○△○△○△○△○△○△○△○△○

○(男生)△(女生)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也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点在计算课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的一节巩固练习课,我在课堂中注意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提高十几减9的计算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最后一题思考题的解题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以学具的操作来直观地解决了问题,从而也帮助学生积累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

第3课时十几减8

教科书第13页的例2及“做一做”。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一、情境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去公园看了一

(1)班的小朋友买气球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买风车的情况,好吗?

生:

好!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例2情境图。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从图中我们能知道什么?

熊猫一共做了12个风车,小朋友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风车?

根据图意,应该怎样列出算式计算出还剩几个风车呢?

用减法算,算式是12-8=。

2.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1)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如何计算12-8=呢?

请先开动小脑筋想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尝试、交流。

(2)汇报、展开,交流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①破十法:

10-8=2,2+2=4,所以12-8=4。

②想加算减:

8+4=12,所以12-8=4。

③连减法:

12-2=10,10-6=4,所以12-8=4。

④把12分成10和2,2-8差6,10-6=4,所以12-8=4。

……

(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算这两道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又让学生体会“想加算减”的方法的优越性。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我们发现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简便。

有道理,希望同学们要多加练习。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十几减8

例:

12-8=412-8=4

想加算减破十减

8加(4)得12想:

12可以分成10和

(2)

12减8得(4)先算10减8得2

再算2加2得4

在教学十几减8时,教师从情境图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还注重启发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讲道理,说理由。

对于学生合理的算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又体验到在众多方法中最优化的那种方法。

第4课时十几减7、6

教科书第14页例3及“做一做”。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6退位减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一、复习导入

(1)班的同学继续在公园里游玩,我们去看看明明和东东在干什么好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

明明和东东在干什么呢?

生1:

他们在看金鱼。

生2:

他们边看金鱼边讨论问题。

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呢?

东东问明明:

一共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几条?

明明问东东:

一共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

观察得真仔细,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能。

那好,请同学列出算式,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2.探索算法。

(1)独立计算,合作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红金鱼:

13-7=6黑金鱼:

13-6=7

你是怎么算出13-7=6,13-6=7的?

能给明明和东东讲一讲吗?

(2)交流、汇报算法。

从明明和东东的对话中,已经说出了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6条。

求黑金鱼的条数,10-6=4,4+3=7,7条黑金鱼。

求红金鱼的条数,10-7=3,3+3=6,6条红金鱼。

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破十法。

生3:

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红金鱼6条,黑金鱼7条。

生4:

这样算得快,7+6=13,13-7=6,13-6=7,7条黑金鱼,6条红金鱼。

你这用的是什么方法?

想加算减法。

(3)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

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4)教师有导向性地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法”等方法的合理性。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十几减7、6)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

像十几减7、6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可随意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十几减7、6

13-7=6黑金鱼:

学生是有差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

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第5课时练习课

教科书第15~16页练习三。

1.复习并掌握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学习习惯。

熟练进行口算十几减8、7、6。

1.口算

8+5=7+8=7+6=15-7=6+8=5+7=

5+6=13-7=18-7=14-8=17-6=16-8=

2.师:

这些算式都是我们学过的对不对?

那它们都是什么内容呢?

十几减8、7、6。

对,那我们今天就来复习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

二、练习讲授

1.完成课本练习三的第4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全班分成若干组,然后每2组PK,每次派一个代表上来,我说一个算式看看谁先回答,回答对的得一分,回答错的扣一分,怎么样?

在比赛中培养学生快速口算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式子可以重复来使用,老师注意带动学生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2.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5题。

独立完成习题。

3.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6题。

独立连线。

4.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5.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8题。

多媒体出示大象搬木头的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12根木头,一头大象在运木头)(点击多媒体出现画面)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板书:

12根木头,大象已经运走了6根,还剩几根?

问:

如何列式?

你是怎样想的?

(12-6)

6.口算比赛。

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9题。

7.完成课本练习三的第10题。

大家注意观察图片,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左边的鸭子加上右边的鸭子为15只,白鸭子加上黑鸭子为15只。

那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式子?

15-7=8(只)15-6=9(只)

注意:

带动学生逻辑性思考,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简单的逻辑关系并列出式子,使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循序渐进。

本节课中老师不仅促进了学生心算能力,而且还引导了学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

第6课时十几减5、4、3、2

教科书第17页例4及“做一做”。

1.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熟练、正确地进行口算。

12-9=12-7=12-8=14-8=

16-9=17-9=13-6=14-7=

11-9=15-7=17-8=15-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破十法”“想加算减”。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几减几。

(出示课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六道题目。

12-5=11-4=

12-4=11-3=

12-3=11-2=

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8、7、6,这几道题是十几减5、4、3、2。

你会算吗?

会。

请你自选3道题先算一算,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探究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

12-5=。

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计算12-5的?

我用“破十法”算的。

10-5=5,5+2=7,所以12-5=7。

我是用“想加算减”算的。

5+7=12,所以12-5=7。

②出示11-4=。

谁会算?

10-4=6,6+1=7,所以11-4=7。

还可以用“想加算减”算。

4+7=11,所以11-4=7。

③出示12-3=。

这道题可以怎样算?

生5:

10-3=7,7+2=9,所以12-3=9。

生6:

还可以这样算:

因为3+9=12,所以12-3=9

④出示11-2=。

我们一起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两种方法算一算好吗?

开始算。

10-2=8,8+1=9,所以11-2=9;

2+9=11,所以11-2=9。

2.归纳、总结。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计算十几减5、4、3、2和十几减9、8、7、6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方法都是相同的。

都可以用“破十法”计算。

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说得很有道理。

计算十几减9、8、7、6、5、4、3、2的方法是一样的,一般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想加算减,另一种是破十法。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选择哪种方法。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做一做”。

这道题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对应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8页练习四的第1、4题。

这两题是情景题,练习时,应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同桌或小组同学及时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取长补短,达到独立探索,又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

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让每个学生自言自语地说。

然后教师指着例4的6道题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几的两种一般方法:

①想加算减;

②破十法。

同时说明,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十几减5、4、3、2

12-5=711-4=7

12-4=811-3=8

12-3=911-2=9

破十法想加算减

在探究十几减几的算法时,照顾到学生的认知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做到了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第7课时练习课

教科书第18~19页练习四。

1.复习并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熟练口算。

这节课,让我们来对上节课所学的十几减5、4、3、2进行巩固加强。

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张算式卡片,同时又给出5把分别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将卡片放到相应的椅子上去,看谁又快又准。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呢?

请学生自己给它找个家。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练习四的第2、3题。

第2、3题除练习减法口算外,还隐含熟悉算式和渗透函数思想的作用。

第2题可以先在图的旁边口算出得数,再写出算式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看得数的变化规律,帮助记得数。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2.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教科书第18页练习四的第5题。

本题是要求比较高的口算混合练习题。

要求学生计算时要细心准确,实际也有适当熟练的要求。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教科书第19页的第6、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第19页的第8题。

4.完成教科书第19页的第9、10题。

五、课堂小结

大家知道怎么算减法了吗?

让学生各抒己见。

13-8=513-5=8

因为:

8+5=13因为:

10-5=5

所以:

13-8=5所以:

3+5=8

掌握了之前学习的十几减9、8、7、6的内容,学生再学习十几减5、4、3、2时较为轻松,大部分学生都已能自己迁移知识解决新知。

第8课时解决问题

(1)

教科书第20页的内容。

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一、回顾经验,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课件出示:

“老鹰抓小鸡”情境图。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

怎样计算还有几只小鸡?

你会解答吗?

你解答得正确吗?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二、全面收集信息,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1)收集信息。

教师出示教科书例5情境图。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信息。

想一想——让学生先想一想:

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

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

摆一摆——教师将条件与问题制成活动的纸条。

让学生把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条件放在一旁。

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教师小结:

“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没有用,是多余条件。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明确问题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解答。

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而且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吗?

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图示如下。

观察同学们画的图,尽管大家所用的符号和画图的样式不完全相同,但都表示的是哪两个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呢?

根据图,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你能不能用列算式的方法计算“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6-9=7(人)”。

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16、9、7分别表示什么?

3.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1)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学习检验方法。

“还有7人没来”这个解答的结果正确吗?

你有什么方法说明我们解答的结果是正确的呢?

学生1:

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学生2:

7+9=16(人)。

同学们用加法检验了我们的结果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