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0339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研修报告册语文Word下载.docx

性别

(照片)

职称

一级教师

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1345642576qq.

研修

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

价值

本课题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着力点放在有利于帮助教师合理地创设情境进行有效地教学实践上,操作性强,适应面广。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

“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

而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

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的突破口,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机统一,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去,设置情境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商、情商,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佐料”,它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有效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

研究

目标

1、理论目标

探究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和策略。

2、实践性目标

(1)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化运用有效性的分析,认真总结语文课堂上教学情境化运用的规律和方法;

(2)通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在语文课堂上激活学生思维,寻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3)通过课题研究,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困惑时,能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4)将教育教学实际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5)会写课例、论文,会做教学设计。

内容

(1)开展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化运用有效性的调查分析;

(2)总结语文课堂上教学情境化运用的规律和方法,寻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3)对研究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实践和评价;

(4)收集成功的课例和教学反思,补充教学资源。

方法

在整个课题研究之中,我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几种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阅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和策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观察实验法:

对本校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法和成效,从而指导教学工作。

个案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中,对一些观摩课,案例加以分析。

行动研究法:

进行“一课二上”。

在研究过程中,请语文组的教师来听课,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总结经验,初步探究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和策略。

经验总结法:

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践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实践。

步骤

本课题我研究的时段为2013年9月——2014年6月,研究分为申报阶段、前、中实施阶段和后期总结阶段。

2013年9月至10月是我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题申报。

首先确立研究对象、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递交“个人课题”申报表。

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是我的前期实施阶段。

首先我对本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化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其次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报刊网站上收集大量的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和策略”为主题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设计研究的策略,制订实施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是我的中期实施阶段。

主要开展“一课二上”或“一课多上”。

运用学到的理论推进,优化实验过程,开展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改进,在实践中提升。

撰写教学案例设计,收集过程性生成资料。

2014年6月是我的后期结题阶段。

对研究成果加工提炼,撰写比较实际完善的结题报告,完善档案袋,结题。

预期

成果

撰写反思式教学案例、一课二上式教学课例、论文、结题报告。

完成

时间

2014年6月底

1.自主学习记录

(一)

读书时间

2013年12月9日

书刊名称

《陕西教育》.教学.2013.7-8

文章题目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马晓琳

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3年8月5日

研修主题

作者主要观点: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中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他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多媒体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

2、多媒体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境,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境相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

3、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

4、多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知识观、数量观。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只重形式,不求实效,让多媒体真正为课堂服务;

2、要符合语文学科性质,多媒体没必要每节课都用;

3、应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要与学生的情况、教材内容相适应,突出重、难点。

学习心得体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和鼓舞。

”多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经十分普遍,它为广大语文教师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它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正确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大大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但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个“度”,我们不能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在有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分注重华丽的表现形式,注重大容量和课件内容的全面性,课件中的修饰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从而导致课件的内容太多、太杂、太乱,主次不分、淡化了主题。

所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深入钻研教材,针对本班实际情况设计课件,切忌简单地下载别人的课件去组织教学,图轻松,把自己变成课件解说员。

每一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教师解决那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从听觉、视觉、时空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知识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

自主学习记录

(二)

2013年12月15

《陕西教育》.教学.2013.4

创设情境事半功倍

吴鹏莉

2013年4月1日

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认知,引起情感体验,突破重难点。

课堂高效,富有生机,具体方法有:

一、借助情境,导入新课。

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情导入;

2.设疑导入;

3.谜语导入;

4.故事导入;

5.观察导入。

二、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有以下几种策略:

1.借助音乐,渲染情境。

在情境创设中,让学生的理解层层推进,情感层层堆积,再以自己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去点燃学生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的激情在歌声中飞扬。

2.借助影视,再现情境。

用实况录像,饱满的情绪、激昂的叙述,去营造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他们的意念很快超脱现实,走向文本,把静态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让学生入境生情,在感动中抒发情怀,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

3.开展活动,激发思维。

作者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中,以“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为主题展开辩论。

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读书,深入地思考,积极地表达,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辩证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对文章的理解、欣赏能力。

语文课的“情趣”也由此显现出来了。

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促进了三维目标的实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了吴鹏莉的《创设情境事半功倍》这篇文章,对我的触动很大,的确,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以将学生更快的引入作者的文本之中,只有把多媒体放在适当的位置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是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而定,并注意将趣味性、针对性、艺术性、时效性相结合,从而真正达到引生入境,使生乐学的目的。

创设情境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情感的交融。

人有七情六欲,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情”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情绪容易波动,易被外界事物感染。

因此,课堂上可以用音乐、影片、图片、生动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情,去感受去教师创设的境。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因情入境,因境悟文,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课堂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主学习记录(三)

2013年12月25日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郑容

作者以“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口语交际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活动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对话交际。

要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在平常的口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方法上可以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训练效果。

(2)利用作文课、班会,大家自己搜集整理各种话题的材料,由一位同学主持,或对某一专题进行演讲,或对校内班内出现的现象进行讨论,或进行课本剧表演等。

二、创设阅读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从读中收集信息,开阔眼界,从读中感悟妙字佳句,品味与享受语言之美妙;

从读中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想说想写的欲望。

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的空间,去进一步的体验。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口语交际训练。

引导学生利用各类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有针对性地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利用表演小品、播放录音、讲故事等形式,增强口语交际的情趣性,同时领悟到关心他人、真诚相待的乐趣。

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时刻思考如何焕发课堂的生命力,让孩子们愿交流、能交流、会交流;

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去交流,努力做到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这一精辟的阐述是行动的准则。

在目前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单一、被动的现象。

教师不想多展开,只是根据教学提示就事论事;

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听说训练”上,有的教师不重视交际情境的创设,不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境”和“语场”;

有的教学方式多侧重引导学生,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缺乏学生的自主交际;

有的交际过程中,没有真正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起来,学生缺乏交流的时间……课堂教学中的种种不足,导致多数学生胆小声细,甚至整堂课沉默是金,学生也因为害羞或知识面较狭窄等原因不想多言语、多展示,课堂气氛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更别提能力的发展。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地进入交际活动的心理状态,使口头表达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让我说”转变成“我要说”,切实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现实的意义。

自主学习记录(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2014年1月2日

《陕西教育》.教学.2013.11

利用远程资源提高课堂效果

石亚玲

2013年11月5日

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实用性强、栏目众多、信息量大,巧妙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知识信息通过各种视听手段,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巧用远程教育资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二、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的词句、文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在远程教育资源里这些内容已不再抽象,资源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展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领略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描写自然环境美的精品课文,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些教学需求都可来自于远程教育资源。

作为一名山区农村的小学教师,我深深的知道,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学生认知面窄,而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得到发展。

远程教育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信息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是小学教育难得的教育资源宝库。

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库,不但能改善教师的教,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学,是激发兴趣、突破难点、拓展思维、增强审美意识的有效工具,巧用远程教育资源,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所以,我觉得农村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让教学中的难点简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变得有声有色。

2.听课或教研活动记录

(一)

活动主题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上课或

主持人

向莉

活动内容

《荷叶圆圆》“一上”说课评课

活动时间

2014.3.5

活动地点

语文办公室

上课教学

流程

教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可以小声读、大声读、同桌互读或下座位找学习伙伴一起读)

2、轮流当小老师:

同桌拿出生字卡,抽读生字,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3、识字游戏:

摘水果

三、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五、拓展课文,实践感知。

六、总结课文,回味欣赏。

同伴研讨发言要点

袁彩霞:

向莉老师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感情体验”的教学思想。

一方面孩子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孩子们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

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孩子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涛:

有些环节预设得不错,但课堂生成却不理想,如指名学生扮演荷叶和蜻蜓进行对话时,两个孩子较为拘谨,在语言表达上也不够理想,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表演对话,为学生创设情境氛围。

王萍:

向莉老师制作的荷叶形生字卡片,在课件中展示荷叶的美丽,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的预设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体会与

建议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在课堂上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乐学的兴趣,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的一开始,展示多彩的图片,给孩子多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乐学氛围。

指导朗读时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保留他们稚嫩的意见。

最后的拓展让孩子海阔天空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想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望。

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能创设情境,更能促进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

在引入课题环节我建议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网上收集到的夏天的美丽的图片,以刺激孩子的感观,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兴奋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这就为后面的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小水珠一段时,理解“小水珠把荷叶比作摇篮”是一个教学难点。

建议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上的水珠在荷叶中的位置,联想微风吹来时就如婴儿在摇篮中的情景,在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观看中、想象中,本课的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听课或教研活动记录

(二)

华露露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上”说课评课

2014.3.7

华露露老师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上”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自主反复阅读中,让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浮现于脑海中,从而让学生享受到作者给我们带来的别具风味的童年乐趣。

而教师则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乐趣的同时,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再现童年事

(二)体味童年趣。

(三)感怀童年情

(四)追溯童年心

四、说板书设计

1、导入质疑能否稍作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三幅画面导入课文更好,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趣的事情。

2、“嚼”的另外两个读音应该让学生了解。

3、重点应该放在“学咀嚼”上。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

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感伤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华老师利用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欣赏,遥远的音乐《送别》轻轻响起,努力创设出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向林:

本节课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华老师能够深入浅出,为学生的理解铺桥引路。

建议让学生课后观看《城南旧事》影片,让学生加深理解。

好课难得,难在文、课、人的统一。

林海音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是平实质朴的言辞下,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萦绕其间,寻之无迹,品之有味,直令人缠恻;

这一课堂的构筑,舒缓平淡,看似信手拈来、波澜不惊,细察之却处处匠心独运,回味深长;

而华露露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那一份从容淡定、含蓄幽雅,也让我觉得这是一堂好课。

本文的课题是很有点意思的,它以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叠加而成,细细体味,“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课文的一条线索。

三个词语的结合,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而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

都说课题是文眼,但像本文这样包容量如此大、又如此具有审美特质的题目,却是不多见的。

教师如果以其独有的文学敏感性和教学敏感性抓住这一点,在教学每个场景时巧妙地与文题勾连起来,会较好地体会课文内容和情感,更能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构思和表达。

听课或教研活动记录(三)

刘芬

《打电话》“一上”说课评课

2014.3.11

五年级教室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观看录像《打电话》。

(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小结:

3、学习表演: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刘涛:

叶圣陶曾经说过: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

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

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