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4121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6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孔灌注桩旋挖法施工首件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钢护筒一套壁厚5mm,直径1.5m

3)现场制备好人工浆100立方

1.2.3、测量定位

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GPS或全站仪复核桩位,桩位定位偏差小于20mm,采用长约500mm、直径10mm的钢筋或毛竹片打入桩位中心处作为标记,标记露出地面高度为100mm。

1.2.4、护筒埋设

护筒直径采用1400mm,以便钻头在孔内自由升降,护筒的制作及埋设的原则:

1)护筒采用钢护筒,用5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为1500mm。

护筒顶部开1个溢浆口。

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用Φ28钢筋各焊一道加劲肋。

2)护筒埋设时要保证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且要保证护筒壁上下垂直。

3)所有钢护筒埋设后,顶部高出地面0.3m,四周用粘土夯实,以防护筒渗漏泥浆。

4)护筒埋设时,在护筒顶面挂好十字线,将十字线中心与已标定好的桩中心线垂直对中,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埋设中保证护筒斜度不大于1%。

护筒埋深为5m,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

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

埋设应准确、稳定。

1.2.5、桩机就位

1)旋挖钻机自重大,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坡度应小于30°

,目前场地具备上述条件。

2)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

根据测量所放桩孔中心,将钻机中心对准桩孔中心,并保证钻杆中心同桩孔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要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钻机就位误差:

水平高差

小于3mm;

中心偏差小于15mm。

1.2.6、泥浆制备

1)钻孔泥浆采用膨润土造浆,泥浆制作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储备于储浆池内。

泥浆循环顺序为:

新制泥浆→储浆池→泥浆池→桩孔→泥浆池→桩孔。

2)钻孔前要对泥浆池的泥浆进行搅拌,以保持泥浆均匀。

施工过程中经常对进浆口处泥浆取样检测,做好记录。

3)本次旋挖试成孔施工共制备了100立方的泥浆,施工过程中共用掉80立方的泥浆。

1.2.7、钻进

1)开钻前申请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对钻头直径、钻机对中及水平检查验收合格后方才开钻。

2)钻孔时,专人控制泥浆面标高,保持孔内泥浆压力。

3)钻孔时,钻斗升降速度控制在0.5-0.75m/s之间并设专职人员记录成孔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深度、地质特征、障碍物等情况。

4)钻孔过程中在不同的土层取样,并拍照和记录,结果与地质情况基本相符。

5)钻孔过程中,经常对泥浆进行检测,注意地层变化,随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泥浆比重,在地层变化处抽取渣样,判明地层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比较,如实写入钻孔施工记录,当钻孔地质与设计明显不同时,必须及时向现场施工员报告。

6)经常注意检查钻机位置,保持其位置正确和平台稳固。

钻孔过程中经常测定泥浆技术指标,根据工程钻进需要,随时调整泥浆相对密度,保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不因泥浆过浓影响进度,过稀导致塌孔等。

7)本次钻进过程中共测量过3次泥浆指标(泥浆比重、粘度),各阶段泥浆指标如下:

1)钻孔前泥浆指标:

泥浆比重为1.09g/cm3、泥浆粘度25s

2)钻孔中泥浆指标:

泥浆比重为1.10g/cm3、泥浆粘度24s

3)钻孔后泥浆指标:

泥浆比重为1.12g/cm3、泥浆粘度24s

1.2.8、成孔检测

本次试成孔过程中按要求留设含砂率、黏度、泥浆比重测定的原始数据,记录钻进速度以及土层复核情况,记录钻进时间。

测孔工作是在钻探成孔、提钻之后进行,连续跟踪监测,试验时间为24小时内等间隔检测10次,前12小时间隔2小时监测1次,即间隔4小时检测1次。

现场测孔的大致情况如下:

1)第一次测孔:

沉渣9cm,孔径最小值、平均值分别为1209mm、1240.9mm,桩孔偏心距31cm,垂直度为0.42%。

2)8小时后测孔:

沉渣35cm,孔径最小值、平均值分别为1200mm、1218.4mm,桩孔偏心距31cm,垂直度为0.42%。

3)24小时后测孔:

沉渣272cm,孔径最小值、平均值分别为1139mm、1181.7mm,桩孔偏心距31cm,垂直度为0.42%。

详见10次成孔质量检测速报。

1.2.9、回填

桩孔回填采用15-25碎石回填,回收泥浆。

1.3、地质情况

本工程高架工程桩基一般采用中长桩。

根据勘察资料,拟建场地中下部分布的3-1层粘土、3-3层粉土粉砂、4-1层粘土、4-3层粉土、粉砂及5-1层粉质粘土是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

岩土层

物理力学参数

桩基设计参数

天然含水率(%)

孔隙比

液性

指数

压缩模量(Mpa)

标准贯

入击数(击)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kPa

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kPa)

1-1粉质粘土

30.0

0.856

0.57

4.03

2.7

110

35

1-2淤泥质粉质粘土

42.2

1.186

1.22

3.06

2.8

80

20

1-2a粉质粘土

31.4

0.876

0.87

3.71

5.1

120

1-2c粉土

35.5

0.988

3.6

25

2-1粉质粘土

25.6

0.722

0.30

7.67

10.1

200

60

2-1a粉质粘土

32.0

0.901

5.61

12.0

2-1c粉土

27.0

0.788

10.9

130

2-2淤泥粉质粘土

41.3

1.153

1.13

3.38

5.2

2-2c粉砂

28.1

0.863

100

30

2-3粉砂、粉土

23.9

0.665

7.4

5.7

18.5

140

40

3-1粉质粘土

24.4

0.686

0.32

6.75

12.5

260

65

3-1a粉质粘土

32.9

0.921

0.99

5.36

6.9

3-1c粉土

28.4

0.804

5.20

19.6

3-2粉质粘土

29.8

0.843

0.72

5.96

10.8

180

45

3-2a淤泥质粉质粘土

38.6

1.084

1.26

3.88

10.5

3-3粉土、粉砂

26.9

0.761

7.32

33.3

55

3-3a粉质粘土

30.8

0.865

0.70

5.39

13.2

4-1粉质粘土

26.0

0.734

0.34

6.97

15.8

4-1a粉质粘土

35.4

1.096

0.89

4.20

11.0

4-1c粉土

26.1

0.769

5.99

24.0

170

4-2a淤泥粉质粘土

40.3

1.211

1.09

4.47

14.3

4-2c粉土

28.3

0.783

6.04

26.4

4-2粉质粘土

28.7

0.811

5.89

17.7

4-3粉砂、粉土

24.5

0.728

7.91

37.9

5-1粉质粘土

26.5

0.751

0.47

6.69

20.0

240

5-1c粉土

0.756

6.01

160

本互通区位于太湖冲湖积平原工程地质区,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在1.79~3.50m。

地表水体较发育,河渠较多。

根据场区钻孔深度范围内按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埋藏条件、土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桥址区地层划分5个大层如下:

1层:

主要为表层人工填筑土、硬壳层及新近沉积的淤泥质土层,分1a层、1-1层及1-2层3个亚层。

2层:

上部为粉质粘土硬壳层,中部为2-2层软土层,下部位松散——稍密的粉砂、粉土;

分四个亚层,为海湖相及河湖沉积。

3层:

上部土性为粘土,中部多为粉质粘土夹粉土,多为互层状,下部为粉土、粉砂,总体分成三个亚层。

4层:

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粉砂、粉土;

总体分成3个亚层。

5层:

主要为粉质粘土、粘土及粉土、分3个亚层。

1.4、主要技术指标

(1)成孔:

设计工程桩桩径为φ1200,垂直度为1/100。

桩位偏差不大于d/6(d为工程桩桩径),成孔安全距离应不小于2d,时间间隔不小于48小时。

(2)清孔:

钢筋笼和导管下完后进行清孔,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250mm,清孔后与砼灌注之间不应大于30分钟。

(3)钢筋笼材料采用Ⅰ级钢和Ⅱ级钢,9米一节,Ⅰ级钢、Ⅱ级钢的电焊条均采用T50。

钢筋笼与孔壁间混凝土保护层为4cm,设置耳筋。

(4)砼:

工程桩设计均为C30水下砼,坍落度按规范要求18cm~22cm。

砼灌注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也不宜大于1.3。

未说明的施工时均按规范要求进行。

(5)工程桩钢筋笼主筋搭接要求Ⅱ级钢筋单面焊10d,双面焊5d。

(6)砼灌到桩顶时,应超过桩顶设计标高1m,以保证凿除桩头后桩顶砼的强度。

(7)钻孔灌注桩工程验收应提交的资料:

a.桩位测量轴线及桩位竣工平面图

b.原材料质保书及试验报告

c.砼试块试验报告

d.桩孔测试报告

e.施工记录汇总表

f.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g.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h.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i.工程竣工报告

1.5、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昆山交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江苏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勘测资料;

(2)工程设计中明确要采用的国家、部颁及江苏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工程验收标准和招标文件有关规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第一册土建工程)

(3)施工现场实地踏勘获得的自然条件资料;

(4)企业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有关文件资料。

二、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准备

2.1.1、技术准备

(一)图纸内审

1)按照贯标要求,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图纸内审,形成统一的内部意见。

2)将图纸内审的内容及时向有关施工人员交底。

(二)技术交底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部质量员、施工员作图纸、具体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

由项目施工员对作业班组作交底,包括对轴线定位、标高、孔深等方面的交底。

2.1.2、生产准备

根据项目部与业主、监理以及前期施工单位协调配合,目前场地已经“三通一平”。

完全具备首件施工条件。

1、场平

根据业主、监理以及我司共同确定的首件位置已经完成场地平整。

2、现场水电

现场水电已转交至我司项目部,根据水电接驳点,通过水电网铺设,首件所需水电均已送至指定位置。

2.2、施工总体流程

本次首件工程施工总体流程安排如下:

临水临电接通→现场围挡、道路交通分流、泥浆池或泥浆箱等临设施工→设备进场→首件施工→资料整理。

2.3、施工大临设施总体布置

保证目前交通的畅通和满足材料运输方便,最大限度缩短工地内部运距,减少场内二次驳运;

各种材料、构件分期分批进场,尽量布置在使用点附近;

在保证施工顺利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设的搭设,各种电缆、电线的敷设必须符合满足有关规定。

各种生产设施便于工人的生产开展,且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2.3.1施工用水、用电、排水布置

本工程工艺上属于湿作业,且考虑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污水。

现场内设泥浆沟、泥浆池(或泥浆箱),保证施工场地内的泥浆不外溢。

泥浆池内的泥浆用泥浆车集中外运。

生活污水通过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禁止现场泥浆及杂物排入市政管网。

过路排水沟采用涵洞排水,上面罩钢筋砼加固。

在施工便道旁设置一排水沟。

同时大门口因冲洗车辆的需要,拉支管设水笼头,并设三级沉淀池。

接至泥浆池选用Φ50的水管,必要时采用增压泵增压来满足用水需要。

在首件区域箱变采用架空线,并设置警示标志、专人看护。

2.3.2临时设施布置

根据工程需要我公司已在现场租借厂房,布设办公室、宿舍、水泥库、钢筋加工棚及监测中心等,民工宿舍为现场砖砌。

2.4、劳动力、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及管理配置

2.4.1主要劳动力安排

序号

工序

类别

人数

工作内容

1

测量

测量工

2

测量放样

YTR280

旋挖机

桩架操作工

桩机操作

钢筋工

4

钢筋加工

电焊工

3

电焊

砼工

混凝土浇筑

吊车司机

吊机操作

起重指挥

机械指挥

其他

普工

5

材料堆放及导管安装

修理、电工

机械维修、用电操作

保洁工

场地保洁、文明施工

总计

27

2.4.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钻机

旋挖成孔

电焊机

BX-400/500

钢筋笼制作

3PNL泵

3PNL

泥浆运输

护筒

孔口保护

空压机

0.6m3

护筒挖埋

6

配电箱

一级配电箱

电路控制

8

切割机

切钢筋

9

导管

ф300

m

砼灌注

10

漏斗

11

测绳

100m

测孔深

12

履带吊

SCC508

现场配合

13

挖机

EX210k-5

施工开挖

2.4.3测量仪器表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一、试验仪器设备

塌落度筒

100*15*300

测砼塌落度

砼抗压试模

150*150*150

做试块

二、测量仪器设备

水准仪

DS3-A

测标高

经纬仪

DT-202C

放样桩位

全站仪

TC1700

钢尺

5m、50m

测高、长度等

三、质检仪器设备

泥浆比重仪

NB-1

测泥浆比重

泥浆含沙量

NA-1

测泥浆含砂率

泥浆粘度计

1006

测泥浆粘度

三、施工方案

3.1、首件主要设备综述

根据首件现场地质资料及同等地层类似工程情况分析,拟本次首件采用一台YTR280旋挖钻机,本钻机性能稳定,钻进速度快,重制度控制高,移位灵活等特点,具体参数如下:

3.2、旋挖机首件工艺流程

3.3、桩位放样

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三方确认后的首件位置及建设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首先由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放线工作,放线结束后会同监理及设计人员共同验线,认为无误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3.4、护筒埋设

护筒直径为1400mm,以便钻头在孔内自由升降,护筒的制作及埋设的原则:

1)护筒采用钢护筒,用5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300mm。

2)护筒埋设时要保证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且要保证护筒壁上下垂直。

3)钢护筒埋设后,顶部高出地面0.3m,四周用粘土夯实,以防护筒渗漏泥浆。

4)护筒埋设时,在护筒顶面挂好十字线,将十字线中心与已标定好的桩中心线垂直对中,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埋设中保证护筒斜度不大于1%。

护筒埋深为5m,当表层土松软时,宜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至少0.5m,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

5)护筒内存储泥浆使其高出地下水位和保护桩孔顶部土层不致因钻头(钻杆)反复上下升降、机身振动而导致坍孔。

3.5、桩机就位

旋挖钻机自重大,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Kpa,且履盘座落的位置平整,坡度应不大于30°

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

水平高差不超过3mm;

中心偏差不大于15mm。

3.6、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采用膨润土造浆,泥浆指标控制范围为:

泥浆比重1.05~1.20g/cm3、泥浆粘度为16~22s、含砂率≤4%。

泥浆制作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储备于储浆池内。

钻孔前要对泥浆池的泥浆进行搅拌,以保持泥浆均匀。

废弃泥浆由运浆车外运。

3.7、钻孔

(1)开钻前申请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对钻头直径、钻机对中及水平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2)在旋挖机现场进行地质加固平整,用4块钢板铺(6*2*0.03)在钻机下面。

(3)钻孔时,专人控制泥浆面标高,保持孔内泥浆压力

(4)钻机操作工在钻孔过程中根据主显示屏平台数据时刻对钻机垂直度进行调整,并根据机前技术人员的要求对不同地质土层的特性进行速度控制;

具体如下(5)和左边显示屏;

(5)钻孔时,在粘土层或者粉质粘土层中钻斗升降速度为0.8m/s,提钻前时需反转两圈合上取土门,并使钻具表面粘土与钻斗外壁脱离,以防钻斗提升时钻斗外壁沾有粘土造成塌孔;

砂土层及粉砂层中钻斗升降速度为0.7m/s,提钻前需反转一圈,反转幅度不宜过大,仅关闭取土门即可,砂土层内最后提升前,在取土深度范围内,需停留数秒,给予孔壁处泥浆与砂土一定的稳定时间。

在整个钻孔过程中设专职人员记录成孔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深度、地质特征、障碍物等情况。

(6)钻孔过程中需在不同的土层取样,并拍照和记录。

(7)钻孔过程中,经常对泥浆进行检测,注意地层变化,随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泥浆比重,在地层变化处抽取渣样,判明地层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比较,如实写入钻孔施工记录,当钻孔地质与设计明显不同时,必须及时向现场施工员报告。

(8)钻孔出来的土方,及时用挖机清理到指定的地方,待晒干后用土方车运出工地。

(9)经常注意检查钻机位置,保持其位置正确和平台稳固。

(10)卡钻、埋钻的处理:

当发生卡钻、埋钻时,应冷静处理。

首先,判明事故的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严重程度;

其次,制定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最后,按制定的处理方案执行,并在处理过程中修正处理方法。

提、吊:

在土层施工时发生卡钻、埋钻事故时,如发生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