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3609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透镜和密度仇显婷Word下载.docx

D.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伸长.

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7、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与人间的距离;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8、投映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位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

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9、放映幻灯片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中的

10、如图5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1、.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

13、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

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

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

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

14、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小于9cm;

C.一定在10cm到8cm之间;

D.一定在9cm到10cm之间.

1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

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6、“五·

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学生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17、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

18、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 

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 

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 

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19、如图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

20、利用一片远视眼镜的镜片做成像实验,不能得到: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21、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

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

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

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

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24、如图所示,在图中填上不同的镜子:

25、试在图中长方形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6、试在图中长方形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8、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的放大镜去察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并同时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29、小明在姥姥家玩耍时,对姥姥的老花镜产生了兴趣,他结合在学校学到的透镜的知识进行了研究,请你帮助他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拿着姥姥的老花镜,正对着阳光,可以在地上找到一个很小很亮的点,小明拿着自己的近视眼镜,正对着太阳,他 

(选填“能”或“不能”)找到这样一个点,因为近视镜对光线有 

作用;

(2)小明想利用姥姥的老花镜把书上的字放大,则老花镜离书的距离应在老花镜的 

,小明又拿着老花镜向远处看,他看到远处的景物变成 

的了。

1、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5、如图2所示,一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在平面镜和凸透镜之间有一发光棒,

当发光棒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处于某一位置时,整个系统成像的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一个实像和两个虚像 B.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C.两个虚像,无实像 D.两

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8、小明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左侧,他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克,如果按正确的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5克 

B、14.5克 

C、15.0克 

D、14.0克

2、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的水,步骤有:

a.使天平的衡梁平衡

b.往可盘加入,100g的砝码

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d.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

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是 

〔 

A.a→b→c→d       B.a→c→d→b      

C.a→c→b→d      D.a→d→c→b

3、用已经调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几种做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个?

)。

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然后在右盘中从大到小添加或更换砝码

B.当把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该砝码又嫌少时,可移动游码

C.当发现指针稍许偏离分度盘中央刻线时,可调节横梁上的螺母

D.如不小心使实验桌发生明显的抖动,应重新调节平衡后再称质量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

5、如图为商店里常用的案秤,对已调节好的案秤,若使用不当,称量结果会出现差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B.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C.若案秤倾斜放置,称量的结果仍是准确的

D.若调零螺母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6、在测量一小石块(体积小于使用天平的最大砝码体积)的质量时,下列操作中比较合理的是( 

A.根据石块体积的大小,选择体积比石块大的砝码

B.根据石块体积的大小,选择比石块体积略小的砝码

C.从最大的砝码开始,从大到小依次试测

D.从最小的砝码开始,从小到大依次试测

7、小明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最佳的方法是用天平(  )

A.直接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

B.测出螺帽和一张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螺帽的质量

C.测5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

D.测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

8、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9、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已知ρ甲:

ρ乙=3:

1,V甲:

V乙=1:

4,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空心的;

B、乙一定是空心的;

C、一定都是空心的;

D、一定都是实心的。

10、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A.2:

1;

B.1:

;

C.3:

4;

D.4:

3.

11、金属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1、ρ2,若由质量相等的金属甲和乙制成合金,则此合金的密度是:

  

A、

  

B、

 C、

D、

.

1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B.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13、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该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最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14、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密度为,乙球密度为,那么它们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3:

2B.1:

2C.2:

1D.2:

3

15、在只有量筒的情况下,要取出21g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

103kg/m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出7cm3的汽油;

  B.用量筒量出21cm3的汽油;

C.用量筒量出30cm3的汽油;

  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用天平.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样大 

D.无法确定

三、填空题

30、某物理小组用如图2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烧杯和水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将小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并使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的质量为 

g。

(已知ρ石=3g/cm3,取g=10N/kg)

31、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若V甲=V乙,则m甲 

m乙;

若m甲=m乙,则V甲 

V乙。

(选填:

“>”、“=”或“<”)

32、密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在新材料的选择上,科学家们一般都选择高强度 

(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

在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这种用水作为介质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在晚上休息前,一般都要将停着的汽车水箱里的水放掉,其目的是 

33、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

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4所示的图象。

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_

⑵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___。

⑶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_____℃.

36、一个实心圆球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由甲物质组成,外层有乙物质组成,且内层半径是外层半径的1/3。

内层质量是外层质量的1/2。

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四、计算题

37、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

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

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

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38、密度为0.8g/cm3的甲液体40cm3和密度为1.2g/cm3的乙液体20cm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39、一只容积为3×

10

的瓶内盛有0.2kg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体积。

(2)石块的密度。

三、本次课后作业: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乐学教育教务处

主任签字:

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