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11660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2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

6.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草←食草昆虫←青蛙B.青蛙→蛇→猫头鹰

C.蛇→草→食草昆虫D.草→食草昆虫→青蛙

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部分

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8.地球每年产生的氧气总量中,70%的氧气来自()

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

9.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条河流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10.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A.草→蝗虫→食虫鸟→细菌B.柳树→蝉→螳螂→黄雀

C.老鼠→蛇→鹰D.黄鼠狼→蛇→田鼠→水稻

11.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减少最高消费者数量

C.改变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

D.增加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种类

12.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

这全由义父母代劳。

苇莺就经常喂食杜鹃的雏鸟,苇莺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中的

A.头颈肌B.四肢肌C.躯干肌

14.小明在徒骇河公园游玩时,观察到了蚯蚓、青蛙、鼠、燕四种动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和其他几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不具有脊柱

B.燕体表被覆羽毛,产的卵具有坚硬的卵壳

C.鼠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

D.青蚌的幼体既可以用鰓呼吸又可以用肺呼吸

15.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①鹦鹉学舌, 

②蜜蜂筑巢 

③蜘蛛结网 

④老马识途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16.下列动物类群中具有脊柱的是(  )

A.软体动物B.哺乳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17.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C.细菌的菌落表面光滑黏稠,真菌的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18.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不正确的是(  )

A.面包一酵母菌B.酸奶一乳酸菌

C.食醋一醋酸(杆)菌D.泡菜-霉菌

19.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用芽孢繁殖B.都有鞭毛和荚膜

C.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都是分解者

2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静立不动是一种行为B.蜘蛛结网是一种学习行为

C.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行为D.动物行为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

21.下列哪个不属于蛔虫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A.消化器官简单B.生殖器官发达

C.有发达的运动器官D.体表有角质层

22.达尔文认为在加拉帕斯雀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殖能力强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适者生存

23.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

A.某个地区的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发生了严重的虫灾

B.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能蜂或熊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24.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是

A.白蚁群 B.狒狒群 C.蜜蜂群 D.鱼群

25.下列生物联系中表示正确的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植物→兔→狐B.草→鼠→羊

C.植物→昆虫→青蛙→蛇D.猫头鹰→兔→植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6.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

(1)[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______,[2]是______.

(2)图B示______动作,图A示______动作。

(3)当手提重物时,[1]和[2]的状态是处于下列哪种______状态,因此,时间久了,手臂就会感觉酸痛。

A.都收缩 

B.都舒张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

27.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上表)。

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__。

28.

茶园养鸡是从改善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入手,建立的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

鸡在茶园内活动,可以增进茶树植株间通风,鸡啄食园内杂草,寻食害虫,不仅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及杂草的发生,也减少了对鸡的喂食量。

鸡粪能培肥茶园,喂养蚯蚓、昆虫等,如此形成食物链,达到鸡、茶增收。

请据此回答问题:

(1)请写出茶园内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蚯蚓能将鸡粪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茶树重新利用,属______。

(3)鸡粪属有机肥,它能为茶树生长提供所需的且丰富的______。

(4)吃了害虫后,鸡将害虫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这一过程属于鸡的______。

29.“月到中秋分外明惠民工程暖人心!

”2016年9月15日,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介休市免费公交开通啦!

这标志着介休市在建设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坐公交的好处很多,其中一项就是低碳生活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请问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0.按照达尔文的观点,长颈鹿是这样产生的:

(1)长颈鹿的祖先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 

 

(超过/少于)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2)这些个体,有少数的颈长一些,大多数的颈短,颈的长短是 

(可以/不能)遗传的;

(3)由于颈长的能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

颈短的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代后就被_______掉了;

这就是_________;

     

(4)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解: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所以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据此解答。

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答案:

A

本题考查动作的产生,掌握屈肘动作是解题的关键。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把鸡腿送入口中这个动作时中,处于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生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

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生物富集现象。

理解和掌握食物链和生物富集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终消费者。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随着消费级别的升高,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逐渐增大。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

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农药从少到多依次是C 

0.003、E0.009、B0.024、A0.045、D0.145。

根据题中这五种生物体内农药的含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即C→E→B→A→D。

5.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交流信息的方式,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

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蚊子翅膀煽动空气摩擦发出的,而非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A正确;

B.蜜蜂的各种舞蹈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方向,属于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B错误;

C.大雁飞翔时,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

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跟我一起飞,属于信息交流,C错误;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是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向同伴表达的信息的交流方式,D错误。

6.答案: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A、食物链中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该食物链中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故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必须是生产者,该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消费者---青蛙,故不符合题意。

C、该条食物链反应的不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为食物链的起始部分必须是生产者,其次蛇与草之间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故不符合题意。

D、

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故符合题意。

解答该题,一是要清楚食物链的概念,二是要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此题考查了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虽然是基础性的试题,但是在平时还是经常会出错的:

有些同学会在食物链的后面加上分解者,有些同学会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或者只画一横线表示,还有的同学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

7.答案: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可见D正确,符合题意。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8.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答的关键是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产生氧气,然后从植物的分布角度考虑。

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

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草原、森林、实地4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较海洋的少。

故选C。

9.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条河流,既包括了生物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C符合题意;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只包括了环境部分的阳光、土壤和空气,也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

B

本题考查食物链的书写,明确食物链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吃的一方,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

A.食物链反应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该食物链缺少生产者,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吃的一方,即捕食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A.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如果减少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动、植物的尸体将会增多,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将会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营养级越多,说明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越强,如果减少生态系统中最高消费者数量,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将会减弱,故B不符合题意;

C.阳光、空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是构成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与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的关系不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维持平衡的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因此增加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将会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故D符合题意。

12.答案:

本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的概念。

解题的关键是比较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苇莺在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这是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因此苇莺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①先天性行为、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故C符合题意。

13.答案:

此题考查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解答此题要明确肱二头肌属于哪种肌肉和分部在什么地方。

人体骨骼肌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肌群。

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分部在人的上肢相邻的两条骨上,由此可见,肱二头肌属于四肢肌。

14.答案:

A、蚯蚓的身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鼠、燕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B、家燕属于鸟类,鸟类被覆羽毛,可以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B正确;

C、鼠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等,C正确。

D、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D错误。

(1)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2)青蛙,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3)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4)哺乳类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灵活的对其进行分类。

15.答案: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例如:

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选项中①鹦鹉学舌、④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而②蜜蜂筑巢、③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C符合题意。

16.答案: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故B符合题意。

B。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解答即可。

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分类依据,能灵活地对动物进行分类。

可以从动物的分类依据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17.答案:

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菌落的知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细菌菌落特征:

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

真菌菌落特征:

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并非菌落的概念,菌落较小,故A符合题意;

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菌繁殖后形成的细胞群,B不符合题意;

C.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是真菌菌落,细菌菌落呈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C不符合题意;

D.菌落具有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细菌菌落较小,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多为白色;

而真菌菌落形状呈现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有的表面还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孢子颜色,D不符合题意。

18.答案:

A、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正确;

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正确;

C、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正确;

D、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错误。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以及药品的生产中的作用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考到,注意掌握,最好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

19.答案:

A、细菌通过分裂生殖,A错误;

B、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DNA的集中区,有的还有鞭毛和荚膜、芽孢,这三者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B错误。

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C正确;

D、细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靠分解有机物生活,多数细菌是分解者,D错误。

C。

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DNA的集中区,有的还有鞭毛和荚膜,多数是分解者、异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细菌的结构。

20.答案:

A、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静止不动也是一种动物行为,说法正确。

B、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

蜘蛛织网等,为错误项。

C、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如“蚯蚓走迷宫”,是通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