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1524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文档格式.docx

“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二、关联词语的使用

复句:

是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一意思,但说的事情相关的句子,如:

(1)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

(2)河不深,可是水太冷。

(3)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单句中也有关联词)。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些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1.错用关联词语:

况且何况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

“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1)应该用关联词“何况”。

(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2)应用“况且”。

因而从而进而

“因而”表示因果。

“从而”: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因此就。

“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

(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例(3)该用“进而”。

(4)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例(4)该用“因而”

(5)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例(5)该用“从而”。

以至以致

这两个词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

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

(6)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

例(6)该用“以致”。

(7)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例(7)应该用“以至”。

尽管不管

“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句,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这么”、“那么”相应。

“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疑问代词“谁”、“怎样”等。

(8)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

例(8)该用“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复句

(9)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例(9)该用“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

反而因而

“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通常应产生某种结果,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

“因而”常单用在后面分句,相当于“因为”,表原因。

(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了。

例10“不但”虽然经常与“而且”搭配。

但在该句中,它只能与“反而”搭配。

(11)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作物,反而大大削弱了伤口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11)中,作者未能把握主题,其结果必然是“大大削弱作品思想性。

所以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结果。

应改为“所以”。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有些关联词语需要成对搭配使用,如果随意改换,就会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即使”只能与“也”搭配,“不只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无论”只能与“还是”或“或者”搭配。

等等。

(12)只有多施肥,适时灌溉,这块地就能长好庄稼。

例(1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就”跟“只有”不能搭配,应把“就”改为“才”。

(13)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

例(13)应用“所以”。

也可以将前面分句中的“因为”删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

(14)她一面笑着,显得很善良敦厚,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

例(14)这里需要成对使用关联词语“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应在“热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应。

(15)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例(15)“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假设关系。

而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然”,后边的“但”就能与之搭配了。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大致说来,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16)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例(16)“因为”放在“他”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17)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例(17)“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18)由于她父母思想腐旧,竟然将女儿严管起来,不让随便外出。

例(18)“由于”应放在“她父母”之后,因为该句两个分句主语相同。

(19)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

例(19)“至于”应放在“哪所学校前,因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

“我报考师范院校”是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

(20)有关文化用品的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用品是商业更新最快的商品。

例(20)“有关”应放在“业内人士”之前。

(21)先提出实施措施,进而提出计划。

例题(21)“进而”位置不当,改为“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措施”。

前一个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例1:

不但我们学习雷锋,而且要学习他的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例2:

我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拥护他。

例3:

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无副作用。

例4:

过去,内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5、我不仅认识他,王军也认识他。

例6、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后一个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由于会议开得及时,所以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英文在那里并不太通行,反而在大酒店、餐厅及一些旅游区的商店里,可以见到日文。

4.关联词语逻辑关系不当,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

分句位置颠倒,不合逻辑。

例1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此句的第一分句的语意要比第二个分句更递进一层。

应先是中华民族的后是全人类的。

所以前后分句有逻辑错误,前后分句应颠倒一下。

例2由于他深知这场比赛关系到祖国荣誉,所以在整个赛程中精神抖擞,力克群雄,一路领先,最终夺得金牌。

这句话是因果复句,但是两个分句之间从逻辑上看构不成因果联系,把认识到比赛的重要性作为夺冠的原因,显然理由不充分。

光有思想认识,没有实力,是很难拿到金牌的。

这句话应该改为:

由于他已具备了夺冠的实力,这次赛前他又深知比赛关系到祖国荣誉,训练特别刻苦,所以在整个赛程中能顺利闯关,力挫群雄,一路领先,最终夺得金牌。

例3他因为生病了,所以发烧了。

这两个分句之间也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只要“生病”就一定“发烧”,只有一部分疾病能引起发烧。

应改为:

他不但生病了,而且还发烧了。

或者改为:

他生病了,还发烧了。

(22)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当上了三好生。

例(22)“认真学习”和“当上三好生”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前一分句可改为因为他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23)因为他每天坚持跑步,所以从来没有生过病。

例(23)单从“每天坚持跑步”,还不能推出“从来没有生过病”,后一分句可改为“所以身体越来越健壮了”。

1)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不当

例1、A1只要雨水充足,B2庄稼就长得好。

例2、如果你不骄傲自满,那么你就不会落后。

例3、要改造自然也是如此,假如我们经过艰苦的劳动,就能创造出人类最需要的一切。

例4、如果小王患肺炎,则他会发烧。

小王发烧了。

所以,他一定患了肺炎。

2)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不当

例1、只有电灯亮了,线路里才有电。

例2、(只有学习好,才能当三好学生。

)小王学习好,所以,小王一定能当三好学生。

例3、(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做好工作。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一定能做好

工作。

例4、(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他深入生活了,他就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分句位置颠倒

气功不但可以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缓解运动员大赛前的紧张心理。

经过一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学习,他写起小评论来毫不费力,何况是写一篇有独立见解的论文呢?

例3、哈尔滨都下雪了,何况是北京?

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部,不但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而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5.滥用关联词语。

(24)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教人的口味。

例(24)应去掉"

因为"

(25)孙玲是一位工程师,而且是一个孝子,她的孩子们也都很有出息。

例(25)“工程师”和“孝子”两件事可以并列但没有递进关系,不应用“而且”,直接删去即可。

他中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所以很能干,吃得了苦。

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

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进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6.关联词语的残缺

他虽然是个工人,平时喜欢音乐,作曲很在行。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例1李伯伯不是马上把笔给我,先讲了一番这笔的经历。

这个句子的第二个分句漏用了关联词“而是”,因为“不是”和“而是”应同时使用,表并列关系,不能少用其中的一个。

例2尽管考前准备得不够充分,小华心里没有把握,在考场上非常紧张,他考的结果让人觉得差强人意。

“尽管”是表示让步的连词,后边要有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和它呼应。

可是句子里没有明显转折的意思,也没有与之呼应的关联词。

“差强人意”是“还能让人稍稍满意”的意思。

这个复句后面分句应改为:

“但是他考的结果却还差强人意。

附录:

关于“何况”与“况且”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

这一对词的共性是均可表递进。

先前的许多书中对它们的区别讲的过于繁琐,给中学生的辨析带来一定的障碍。

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清楚的。

记住:

在带有“反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递进复句中,只能用“何况”,而在其它情况下,二者通用。

如下面的例子,就属于二者通用。

“你身体本来弱,况且(何况)又刚生过病,还是我去吧”。

再如下面的两个例子,就只能用“何况”。

①爷爷年逾花甲还在努力学习,何况你还这样年轻呢!

(因为属于带有反问语气的递进复句)。

②“四人帮”横行时,多少老革命家都蒙受了不白之冤,何况我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呢!

(也是因为句中带有的是反问语气,如果换成“况且”是很能迷惑一些人的)。

四、关于“越发”与“更加”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

这一对词的共性也是均能表递进。

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前文中如果出现了“越”这个字眼,后文就只能用“越发”与之照应,构成“……越……越发……”的格式;

前文如果没有出现“越”这个字眼,后文中二者通用。

如“观众越多,他的演出就越发卖力气”这句话,“越发”的使用就符合规范;

因为前文中“越”出现了。

再如“来中国后,琼斯的汉语说得越发(更加)流利了”,这句话中的“越发”的使用也符合规范,换成括号里的“更加”也是正确的,因为前文中没有出现“越”这个字眼。

再如下面的例子,就属于病句了。

“你越是不许我笑,我笑得更加厉害了”,句中的“更加”必须改成“越发”;

因为前文中“越”这个字眼已经出现了。

五、关于“之所以”的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句。

很简单,“之所以”如果出现在句首,就是病句;

因为“之所以必须用在主语后”才符合规范。

如下面的例子,“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的命题意图不同”就是一个病句,在句首必须加上“这次考试”一类的主语才行。

六、关于“又”与“再”的区别

这一对虚词,在用法上确有许多纠缠和差异,但如果能注意到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一点区别,还是很有意义的事。

大家知道,作为副词,它们都能表“重复”和“继续”,但却少有人留意到在这一点上,它们也还是有区别的。

高考往往就是利用我们在知识上“一念之差”,设计题目,使我们成为“事后诸葛亮”的。

记住吧,在表“重复”与“继续”方面,“又”表示的是“已重复,已继续”,而“再”表示的则是“待重复,待继续”;

在该用“又”的句子里,动词的后面可加“了”,用“再”的句子则不可以加“了”。

如下面的例子:

①再唱一个(待重复。

“唱”的后面不能加“了”);

又唱了一个(已重复。

“唱”的后面可以加“了”;

当然不加也可)。

②再躺一会(待继续。

“躺”的后面也不能加“了”);

又躺了一会(已继续。

“躺”的后面自然也可以加“了”。

还记得高考已经考过的那个句子吗?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句子加点的“再”就属于误用。

七、关于“因为”与“由于”在用法上的几点区别

如果只知道这一对词能够表示因果关系,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知道下面的一些“规矩”,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A、“因为”,只能和“所以”搭配照应;

反之,属误用。

B、“由于”,既可以和“所以”搭配照应,也可以和“因而”与“因此”搭配照应。

C、由“因为”构成的因果复句,可以直接倒装,而由“由于”构成的因果复句,不能直接倒装。

如下面的例句中的“由于”就属于误用。

“他没有参加这次考试,由于他工龄少了半年”。

D、“所以”与“因而”的前面,不能出现句号,而“因此”的前面,可以出现句号。

掌握了这一点在选词填空,以及判断在具体的语句中它们是否用得准确,都是很有意义的。

如下面的一个需要我们选词填空的例子,通过我们对这一点的掌握,就可以很快排除干扰,选到正确的答案。

“当前经济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没有消除。

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实现。

”在横线上究竟该选填哪一个词呢?

出题者设计的选项里既有“所以”,又有“因而”,还有“因此”;

我们之所以很快地选到了“因此”一项,就是因为我们在横线前发现了“句号”。

八、关于因而”、“进而”和“从而”的区别

这是三个极易混淆的连词;

其实站得高一点,弄清它们的区别也还是不难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我们就可能站得高一点。

A、“因而”只能表因果;

如,“由于上学期着重抓了课堂教学,因而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B、“进而”,简言之,只能表递进。

讲得详细点,它表示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强调的是进一步的行动。

用于后一分句,它的前面可以用“又”、“再”、“才”、“并”等来配合。

如,新的教学法先在个别班级进行试验,在全校推广。

横线上就应选填“进而”;

因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进一步的行动。

C、“从而”就显得复杂了点。

因为,该用“从而”的句子,必须具有两种关系,即“递进”与“因果”。

细致点说,就是它除了表示进一步外,还跟上文有条件或因果的关系。

请看下面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①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②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个产品质量。

在两个例子里。

我们发现,它们的前一分句的内容完全一样,可是,后一分句,它们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一样。

例①的后一分句强调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行动,所以应选填“进而”;

而例②的后一分句却是在说因为有了第一分句陈说的条件下,进了一步才有了后面的结果,因此必须用“从而”。

九、“反而”、“反之”与“相反”的几点区别

“反而”是一个本领不小的连词,在句子里,它既可以表示转折关系,又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而“反之”则只能表示,并列关系,与“反而”不能发生混淆。

但“相反”就不行了,它与“反而”既有可以互换的时候,又有非区别对待的一面,这就有些纠缠。

但不管怎么说,掌握了下面的要领,解决起来,还是不太困难的。

A、跟上文意思相反或者出乎人的意料时,就该选用“反而”。

如,“经过这场大病,(照理说“身体应当很坏”才是,可是)他的身体(横线上应选填的词,全得由后文讲的情况来决定)比以前好了。

(“出人意料”!

所以,横线上的词是“反而”)”。

B、大家知道,在递进复句中,有一种叫做“否定了再否定”的形式,在这种复句中,关联词语通常是这样的:

“不仅不……反而……”,或者“不但没有……反而……”,抑或是“非但不(非但没有)……反而……”。

掌握了这一点,我们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获得好处。

一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不仅不”的辨析,很快得察觉到,在第二分句中如果出现了“而且”,是错误的。

二是选词填空时,我们又可以很快地排除掉假选项,坚定而自信地选择“反而”。

如下面两个例子:

①我父亲非但没有批评我,还给了我不少鼓励。

(因“非但没有”的后面跟着的是“批评”,属于动词,所以横线上选填“反而”是正确的。

当然,在这个句子里,选填“相反”也是正确的。

因为,“相反”,表示的也是递进关系。

在它的前面,还可以出现“恰恰”、“正好”“刚好”“正”等字眼。

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说不但没有矛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句中的“没有”后面跟着的是“矛盾”,“矛盾”属于名词,因此,可以判断出“没有”是一个动词;

所以,横线上只能选填“相反”。

十、“不是……而是……”与“不仅……而且……”的区别

这两组关联词语也是需要辨析的。

不然,在具体操作中,也会因为叫不真切而举棋不定,最终失分的。

“不是……而是……”表明的是并列关系的,是“肯否并列”,也就是说在这种句式中,说话人首先是要否定前一分句所说的内容,然后在第二分句里肯定与第一分句里的内容相对的内容。

而“不仅……而且……”表明的则是“肯定了再肯定的递进关系”,也就是说在第一分句里说话人首先要肯定一个意思,在下一个分句里,进一步肯定另一个意思。

如,下面的例子:

①默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句子里,应该选填的是“不仅……而且……”,为什么呢?

只因为前后两项内容都是说话人要肯定的,而且强调的是后者。

②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

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回避问题,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

在这个句子里,横线上应选填是“不是……而是……”,道理很简单,不言当自明。

十一、“径自”、“径直”与“竟自”

这三个词均为副词。

“径自”与“径直”容易发生混淆,“径自”与“竟自”也容易弄混;

而“径直”与“竟自”是不会发生混淆的。

“径自”的意思是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强调的是“自己行动”;

而“径直”的意思是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或者“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再事先费周折”,不管是那个意思,强调的都是“直接行动”。

“竟自”呢?

就是“竟然”,表示的是“出乎意料”。

看下面三个例子:

①才十五岁的小女孩,游过了长江,真不简单!

句中横线上应选填“竟自”;

十五岁的小女孩,照理说,应很懦弱,可她却游过了长江,太出乎意料了!

②你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说。

句中的横线上应选填“径直”;

因为句中并没有强调“自己行动”的意味。

③他没等会议结束,就离去。

句中的横线上选填“径自”是对的;

照理,“离开会场”是该打个招呼的,可他没有,不是“自作主张”又是什么呢!

十二、“是否”与“是不是”

“是否”就是“是不是”,意思完全一样。

但在使用中,也还是有叫不真切的地方的。

如下面的一个句子:

“你说的这个人是否他?

看上去,听上去,都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可它确实错了。

问题就在于,“是不是”的后面可以带名词、代词;

而“是否”的后面是不能带名词或代词的。

“是否”的后面可以带动词,或者形容词。

十三、“对”与“对于”的两点区别

这对词曾使很多人为难,其实,大可不必。

它俩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对待”。

可以这样讲,凡是能用“对于”的句中,“对于”都可以换成“对”,但是,用“对”的句子,有一些是不能换成“对于”的。

只要记住不能换用“对于”的情况,不就行了吗!

有两种情况,不能换成“对于”。

即,一、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只能用“对”。

①大家对我都很热情。

②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③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二、在助动词和副词的后面,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安排的。

十四、“尽管”与“不管”的正确用法

这一对词,在用法上也许会有很多的不同;

但是,差别最大的地方,往往不具有迷惑性。

因此,仅就高考讲,只要抓住那最具迷惑性的地方,弄它个水落石出,也就足够了。

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去辨析这一对词的使用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一句话,只要,看一眼它们的后面有没有表示任指(如“怎么”、“多么”、“如何”)的词语,如果有,那么,句子里就该用“不管”,反之,则该用“尽管”。

①下多么大的雨,我们都要去。

②下这么大的雨,我们还是要去。

③你怎样费尽心机,也不能把这被动的局面扭转过来,只能以失败告终。

在上面的三个例子里,只有例②该用“尽管”,其它均要用“不管”;

还用再讲什么道理吗?

十五、“鉴于”的正确用法

“鉴于”,一词,作连词的时候,有一点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

那就是:

“鉴于”用在表因果关系复句的偏句里,只能出现在句首,前边不能出现主语;

也就是说主语应放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