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894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Word下载.docx

图5-3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S=S+2HCl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5-4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图5-4

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8.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嫦娥三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为H2+2NiO(OH)=═2Ni(O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5-5

A.H2属于单质  

B.NiO(OH)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Ni(OH)2中Ni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

9.(陕西,改编)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

工业上制取ClO2的原理之一是:

2NaClO3+4X===2NaCl+2ClO2+Cl2↑+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ClO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的化学式为HCl

D.上述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0.以下应用守恒思想解决相关问题,推论正确的是(  )

A.14g碳与32g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推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6g

B.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推出聚乙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50mL36%的盐酸用50mL水稀释,根据溶质守恒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

D.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分子数比为2∶l,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H、O原子数比为2∶1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9分)

11.(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

收集镁条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于燃烧匙中,将其放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粉末含碳元素。

你认为该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12.(6分)某化学反应可用以下漫画图示表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图5-6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2)该反应生成的物质属于(填“化合物”或“单质”)。

(3)分析以上漫画图示,你还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13.(6分)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

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B按图5-7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

图5-7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10分)

(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1。

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反应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发现m1>

m2,该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3,则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3,原因是。

(2)氧气面具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15.(9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5-1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16.(6分)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

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填“大”、“小”

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______(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实验(提示:

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图5-8

实验一:

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实验二:

将图二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如图三),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________容器内进行。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

18.(福建漳州,7分)

(1)三氧化硫(SO3)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

3,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2)我市某氯碱厂排放的尾气里含有毒的氯气(Cl2),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工厂用20%的NaOH溶液吸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计算:

4t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理论上可吸收氯气的质量为多少?

19.(10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鸡蛋壳中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量与生成气体的量的关系如图5-9所示。

试求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

图5-9

参考答案与点拨

一、1.A

2.C点拨: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A正确;

“燃烧”是物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现象,“点燃”是物质发生反应的条件,故“点燃”不可改成“燃烧”,B正确;

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应读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错误;

因反应物中有氧气,故生成物SO2后的“↑”应去掉,D正确。

3.C点拨:

本考点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有关的计算。

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

4.B

5.A点拨: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就是物质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和燃烧物中的未知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有机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二氧化硫,即反应后含有碳、氢、氧、硫四种元素,所以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硫三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6.C点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A正确;

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为Cl2+H2S=S+2HCl,B正确;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错误;

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不变,因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正确。

7.B点拨:

没有打开夹子之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天平应该是平衡的;

打开止水夹后,因为反应后左边生成物为固体五氧化二磷,冷却后气压减小,右边的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沿导管进入了左瓶中,所以左盘会下降,指针偏左。

8.B点拨:

本题结合新科技知识考查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及物质的分类等知识。

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A正确;

NiO(OH)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B错误;

在Ni(OH)2中氢氧根显﹣1价,故Ni化合价为+2价,C正确;

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

(1×

2)∶[(59+16+16+1)×

2]=1∶92,D正确。

9.C点拨: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错误;

ClO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32,B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确定X的化学式为HCl,C正确;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D错误。

10.D方法规律:

本题结合守恒的思想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32g氧气与12g碳恰好完全反应,A错误;

反应物为聚乙烯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聚乙烯中肯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错误;

水的密度为1g/mL,50mL水的质量为50g,而盐酸的密度大于1g/mL,50mL盐酸的质量不是50g,故稀释后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18%,C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故反应前氢、氧原子个数比也为2∶1,D正确。

二、11.

(1)2H2O2

2H2O+O2↑

(2)2Mg+CO2

2MgO+C;

不正确;

酒精燃烧也产生CO2

12.

(1)化合

(2)化合物(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拨:

从漫画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化合反应;

生成物为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化合物;

结论可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如: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

13.

(1)44g

(2)C3H8+5O2

3CO2+4H2O

本题结合微观示意图考查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算得反应的A的质量:

132g+72g-160g=44g。

(2)解答本问应结合模型规律法:

通过分析微观模型中各分子的原子构成,写出它们的化学式,然后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根据分子模型可以确定B为氧气,C为二氧化碳,D为水;

进一步确定A为丙烷(C3H8)。

其反应为:

丙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

(1)遵守;

小于;

镁条燃烧时有氧气参与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合理即可)

(2)Na2CO3(3)①②⑤⑥

15.3.4g;

分解反应;

22∶9

本题是一道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化学反应的题目,如何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参加反应和新生成物质的质量是本题的易错之处。

根据质量变化可知,B、D是生成物,生成B、D的质量分别为4.4g、1.8g;

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9g,由于7.9g>

4.4g+1.8g,所以A是生成物,生成了1.7gA。

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g∶1.8g=22∶9。

三、16.

(1)大

(2)是(3)2HgO

2Hg+O2↑

本题考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解题时要抓住“质量总和”这一关键,特别是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不能将气体忽略。

(1)铝粉燃烧时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因此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铝粉的质量大。

(2)质量守恒定律适合于所有化学反应。

(3)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1)密闭

(2)实验一: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或解释实验二:

电子秤第一次是测蜡烛和装置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被碱石灰吸收,第二次测的是剩余的蜡烛、装置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的质量之和,所以电子秤示数变大)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电子秤第一次是测蜡烛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第二次测的是剩余蜡烛的质量,所以电子秤的示数变小;

电子秤第一次是测蜡烛和装置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被碱石灰吸收,第二次测的是剩余的蜡烛、装置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的质量之和,所以电子秤示数变大。

因此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或外界气体的进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常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四、18.

(1)2∶3;

40%

(2)解:

设理论上可吸收氯气的质量为x,

Cl2+2NaOH═NaCl+NaClO+H2O

7180

x4t×

20%

解得x=0.71t

答:

理论上可吸收氯气的质量为0.71t。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16×

3)=2∶3;

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可得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求得吸收氯气的质量。

19.解:

设所取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根据图示其完全反应时生成的CO2为2.2g

2HCl+CaCO3===CaCl2+H2O+CO2↑

10044

x2.2g

x=5g

碳酸钙中Ca的质量分数=

所取鸡蛋壳中钙的质量分数=

略。

方法规律:

解答本题应注意图示分析法的运用:

根据图示中加入稀盐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图像可以判断,反应完毕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代入化学方程式可求得碳酸钙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