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8428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阅读竞赛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掉的一片叶子可以代表整个秋天)

B、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C、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这里形容人很多)

D、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里指使牵牛花更突出)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4分)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他们每天都要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天。

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

(1)强权就会发生腐败。

(2)大家开始齐心协力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3)再后来,大家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总是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4)最后,出了个主意:

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个人都尽量将粥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最后,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1)

(2)

(3)

(4)

5、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家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

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于是,秀才第二天赶紧找了个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叹气道:

“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

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看见了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

“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今天你就要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

“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这次你一定要留下来。

店老板如此一说,秀才一听,觉得店老板说的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去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店老板是如何解梦的?

请你以店老板的身份帮助秀才任意解一个梦。

店老板说:

6、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0字以内)(3分)

(重庆晚报讯)昨日上午,嘉陵江上出现绵延约两公里的“黄潮”。

环保局人称,这是江水受污染所致,目前正在调查原因。

昨日上午9时,记者见到,这“黄潮”从正在修建的嘉华大桥工地附近,一直延伸到渝澳大桥附近江心,成弧形,和周围清澈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

从鹅岭公园往下看,就好像有人用巨大的手笔,蘸上黄色墨水,在嘉陵江面重重划了一撇。

站在江边,能够闻到淡淡的臭味。

虽然江水在流淌,但它似乎静止不动。

直到昨日下午才逐渐消失。

一位船家对记者说,10多年来还是首次看见如此景象。

接到举报后,江北区环保局人士昨日赶到现场。

通过调查,排除了工厂偷排废水,以及工地倾倒黄色泥土的可能性。

执法人员当场取了水样,明日有望得出结论。

环保局人士希望市民提供线索。

7、依照下面的句子,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要求所选的材料与推出的观点一致。

无论是经过两代人努力完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劳创作《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

无论是徒步穿行两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

8、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

(1)苦于耳疾的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命运》、《田园》等传世的交响乐;

前年春节晚会上,21位聋哑演员一支美轮美奂的舞蹈《千手观音》让多少观众激动、震撼。

残疾人用自强、自立、自尊、自信顽强地与生命进行抗争,铸就了非凡的辉煌。

(2)黄山松大多生长石缝中,千姿百态,竞异争秀。

黄山松怪就怪在大意看上去长在石头上,根部不着土,寄生于石,松针短而粗密,颜色苍翠,生机勃勃,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其实它生长悬崖绝壁之上,根系扎进石缝中,据有关部门分析研究,黄山松是从石缝中吸取所需要养份和水。

除此之外,黄山松还能从空气,雨雪中吸取养份,以供其生长所需,所以它能在悬崖绝壁上生存,在千米高峰上挺胸而立,并繁衍种族。

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3)当环境恶化时,缓步类动物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

这时。

它们会放弃体内99%的水分,进入一种假死状态。

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动物会缩小身体,收回所有的腿,关闭体内的所有系统,直到环境改善为止。

缓步类动物不仅能在零下200度的寒冷环境中生存,就是在151度的酷热环境中,同样可以保住自己的生命。

它还可以在沙漠中生存,在耐旱能力方面,就连骆驼也比不过缓步类动物。

在很久以前,曾有一只缓步类动物,被困在一家博物馆干燥的苔藓标本中。

120年后,当科学家在苔藓中加水时,它竟然又复活了。

这种动物的耐力不仅体现在地球上,它们还能在太空的真空中生活。

9、名著积累。

(5分)

(1)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

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

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

(2)《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

“奸绝”是

,“智绝”是,“义绝”是。

10、古诗文积累。

(1)—(7)小题每题1分,(8)小题3分,共10分)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想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

(4),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5)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6)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

(8)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

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

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置身古战场,我们会想起“,”。

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寂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度已失期()②为天下唱()

③今或闻无罪()④乃丹书帛曰()

⑤固以怪之矣()⑥卒中往往语()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人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统治的残酷,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B.因为项燕屡有战功,又“爱士卒”,所以老百姓十分拥戴他。

C.陈胜、吴广都认为,如果“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D.文中写“占卜”“置鱼腹中书”等事的目的写陈胜为发动起义作舆论准备,表现了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14、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①:

导火索

②:

根本原因

15、所选文段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陈涉不同于其他佣耕的才能的?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7分)

梦并不虚幻

周国平

①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真实的故事——

②在巴黎,有一个名叫夏米的老清洁工,他曾经替朋友抚育过一个小姑娘。

为了给小姑娘解闷,他常常讲故事给她听,其中讲了一个金蔷薇的故事。

他告诉她,金蔷薇能使人幸福。

后来,这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姑娘离开了他,并且长大了。

有一天,他们偶然相遇。

苏珊娜生活得并不幸福。

她含泪说:

“要是有人送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

”从此以后,夏米就把每天在首饰坊里清扫到的灰尘搜集起来,从中筛选金粉,决心把它们打成一朵金蔷薇。

金蔷薇打好了,可是,这时他听说,苏珊娜已经远走美国,不知去向。

不久后,人们发现,夏米悄悄地死去了,在他的枕头下放着用皱巴巴的蓝色发带包扎的金蔷薇,散发出一股老鼠的气味。

③送给苏珊娜一朵金蔷薇,这是夏米的一个梦想。

使我们感到惋惜的是,他终于未能实现这个梦想。

也许有人会说:

早知如此,他就不必年复一年徒劳地筛选金粉了。

可是,我倒觉得,即使夏米的梦想毫无结果,这寄托了他的善良和温情的梦想本身已经足够美好,给他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一种意义,把他同那些没有任何梦想的普通清洁工区分开来了。

④说到梦想,我发现和许多大人真是讲不通。

他们总是这样提问题:

梦想到底有什么用?

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只要不能吃,不能穿,不能卖钱,就是没有用。

他们比起一则童话故事里的小王子可差远了,这位小王子从一颗外星落在地球的一片沙漠上,感到渴了,寻找着一口水井。

他一边寻找,一边觉得沙漠非常美丽,明白了一个道理:

“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沙漠中的水井是看不见的,我们也许能找到,也许找不到。

可是,正是对看不见的东西的梦想驱使我们去寻找,去追求,在看得见的事物里发现隐秘的意义,从而觉得我们周围的世界无比美丽。

⑤其实,诗、童话、小说、音乐等等都是人类的梦想。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好:

“如果我小时候没有听过童话故事,没有读过《一千零一夜》和《鲁宾逊漂流记》,远处的河岸和对岸辽阔的田野景色就不会如此使我感动,世界对我就不会这样富有魅力。

”英国诗人雪莱肯定也听到过人们指责诗歌没有用,他反驳说:

诗才“有用”呢,因为它“创造了另一种存在,使我们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居民”。

的确,一个有梦想的人和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他们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

如果你和那种没有梦想的人一起旅行,你一定会觉得乏味透顶。

一轮明月当空,他们最多说月亮像一张烧饼,压根儿不会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

面对苍茫大海,他们只看到一大滩水,决不会像安徒生那样想到海的女儿,或像普希金那样想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唉,有时我不免想,与只知道做梦的人比,从来不做梦的人更像白痴。

16、本文中夏米终于没能送给苏珊娜一朵金蔷薇,但作者为什么却称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

17、请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的理解。

(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3分)

18、联系上下文,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不久后,人们发现,夏米悄悄地死去了,在他的枕头下放着用皱皱巴巴的蓝色发带包扎的金蔷薇,散发出一股老鼠的气味。

(2)他就不必年复一年徒劳地筛选金粉了。

19、请你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作用。

20、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些平凡事物或者点滴瞬间激起你梦想的火花吧?

请你把它描绘出来。

(60字左右)(4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23分)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1)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2)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

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3)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4)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涛涛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5)欧阳修曾有诗云:

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6)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

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7)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8)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

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9)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10)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

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

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11)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

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12)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

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13)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14)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15)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

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

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

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16)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

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

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

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

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

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17)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

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

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

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

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18)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

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

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

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19)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

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20)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

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

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21)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

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

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21、结合语境,揣摩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惊世骇俗:

名声大噪:

22、请品析下列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6分)

(1)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2)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23、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文章第(17)自然段提到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的场景。

(4分)(60—80字)

24、请你联系全文综合分析,谈谈洛阳的牡丹拒绝了什么,而它又具有哪些个性?

25、读了本文,你认为牡丹的“富贵”与“高贵”的差异在哪里?

26、请你结合文中提到的看花人的心态,谈谈你对作者“‘品味’是多少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这一观点的看法。

四、概括提示,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55分)

(1)绕梁的紫燕是温柔的,它用这种美好的身形与声色,来熏陶和哺育幼辈;

为烈日暴晒过的月光是温柔的,她将平和清凉的银辉洒向大地,轻缓地抚慰被灼伤的记忆;

滴嗒滴嗒的台钟是温柔的,它安稳而又体贴地踱着,从不惊扰每个香甜的美梦;

微微抚过的春风是温柔的,它从冻结的河面上走过,融化坚冰唤醒流水……世间万物的和谐发展,一静一动无不充分表明温柔的所在。

还有母亲的目光,师长的关怀,朋友的微笑……我们所缺乏的,只是一双发现的眼睛罢了。

请把“的温柔”这个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2)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是的,荆轲刺秦王,偏偏没刺中;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偏偏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山崖上;

屈原忠心耿耿,偏偏碰上一个昏庸的楚怀王;

岳飞正欲直捣黄龙府,偏偏接到十二道金牌……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令人遗憾的事更是不胜枚举。

可正是这些遗憾,才让我们追求并珍惜生活的美好。

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命题人:

何琛吴亚南

审题人:

初三语文备课组的全体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