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6322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如,一个研究要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五年级学生学科成绩的影响,这里教学方法和学科成绩是变量,而年级水平是一个常量。

“V”

变量的操作定义是指在定义一个变量时,不直接描述被定义变量的特征、性质,而是说明观察或测量被定义变量所作的实际活动。

如智力指学生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的分数,发散思维指砖的用途的测试的分数,概念理解能力指准确理解5个概念的时间。

(二)常见的变量

类型变量:

又称名称变量,它是用数字或字符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

变量指标的典型数值特征具有间断性、有限性。

连续变量:

是用无限的、连续的数值来表示某个变量在属性上的特征,变量指标的典型数值特征是连续性。

自变量:

又称独立变量或原因变量,由研究者操纵控制并且预期能引发特定心理或行为的变量。

因变量:

预期由自变量引发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变量。

无关变量:

干扰变量、控制变量、额外变量,指心理学研究中能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并非研究者所选择和操纵、而必须加以有效控制、使其中立化的变量。

⏹(三)心理学研究中跟变量有关的基本术语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类型)

被试内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每个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

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混合设计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有些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有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

因素(因子,自变量)

单因素实验设计(单因子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多因子设计)

水平(每个自变量的类型数)

实验处理(各个自变量水平数的乘积)例如:

2两因素混合设计

主效应:

指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

交互作用:

指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共同影响效应。

简单效应:

指一个自变量的各个水平在另一个自变量的某个水平上的影响效应。

二、心理学研究变量的类型

(一)心理学研究变量分类的依据

⏹按照变量的载体分

主体变量(Vs):

存在于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属性等。

如性别、智力、职务、动机、个性等。

客体变量(Vo):

存在于研究对象之外的、影响研究对象的行为或心理的有关因素、属性等。

如物理刺激、社会性刺激等。

⏹按照变量的性质分

存在变量(Vb):

预先已经存在的、并非研究过程中引起的变量。

如性别、智力、职务、学校类型、地区经济状况等。

引发变量(Vi):

在研究过程中由研究者施加或引起的变量,如刺激呈现方式、不同阅读条件等。

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实质:

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一)相关研究R(V1:

V2)

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存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相关研究最常用的统计指标是皮尔逊相关系数。

相关研究的基本程序是,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上测量每个被试的数值,然后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式来确定这些变量对之间的相关程度。

有相关关系不等于有因果关系

(二)因果研究Y=F(X)或者V1=F(V2)

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引发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探讨一般都通过实验研究来实现。

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有计划地操纵一个或一些因素(自变量),然后观察和测量某一感兴趣变量(因变量)变化,揭示二者是否存在稳定的共变关系,从而确定因果关系。

⏹符合下列情况时,相关关系可作因果推论:

(1)在时间上A先于B,且不可逆;

(2)研究者能够排除对于A和B共变关系的其它解释。

第3章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与研究设计

<

一>

研究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

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统计检验方法(V1V2)

变量的数据模式统计分析

连续连续皮尔逊积差相关,一元回归

类型

(2)连续t检验

类型(3以上)连续F检验

类型类型χ2检验(列联表相关)

二>

研究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

V1连续V2连续

V1类型

(2)V2连续

V1类型(3以上)V2连续

V1类型V2类型

二、研究多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与研究设计

研究多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

研究多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

 

第4章心理学因果研究的实验设计

一、一个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与研究设计

研究单一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

研究1个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

●<

1>

自变量水平为2(P=2;

两种实验处理)

随机组设计(独立组t检验)匹配组设计(相关组t检验)被试内设计(相关组t检验)

2>

自变量水平为3以上(P3;

三种以上实验处理)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双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二、多个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与研究设计

研究多个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

研究多个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研究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多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多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多因素混合设计(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三、心理学研究中的真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

定义:

心理学研究中的真实验设计是指各种研究设计中条件控制最严密、变量操纵最有效和因变量测量最准确的一种设计。

由于多数心理实验都采用这种设计,所以真实验设计可简称为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在人们实际生活和工作条件下,适当控制与研究有关的因素,尽可能接近真实验设计的要求,但又不破坏现实真实性的一种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与真实验设计的主要区别:

准实验不运用随机化程序把被试分派到各实验处理中去。

类型:

(1)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2)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3)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4)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

(5)修补法准实验设计

!

第5章心理学描述研究的类型与设计

一、描述研究的基本性质

描述研究,也称现象学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案例分析、访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

二、观察研究设计

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人的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特征:

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观察法不同于日常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观察法通常在现实情境中进行,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三、访谈研究设计

访谈法指研究人员用口问耳听的方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其内在心理活动的内容、特点和过程的一种方法。

实施访谈法需要提出一些精心设计的、针对性很强的问题,引导访谈对象说明自己对某事件的看法,陈述自己对有关问题情景的理解,以及思考问题的内部过程、所用策略和及时结果。

四、个案研究设计

个案研究通常就特定的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详尽地考察和研究,并据此研究结果对个案所属总体的普遍意义作出恰当估计的一种方法。

⏹设计思路:

在基线条件和干预条件之间进行比较。

基线条件指未实施特定实验干预时的基本状态;

干预条件指引起研究对象行为变化或修正研究对象原有行为的各种干预状态。

在个案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

在不同个案之间进行比较

第6章心理学变量数据的获得方法与技术

一、变量数据获得方法概述

(一)变量数据获得的基本方法

(1)测评法

通过测评技术来获得变量数据的方法。

传统上,一般把测评法分为测验法、问卷法和评价法。

(2)实验心理范式

指由某项研究首先创立、被后人广泛应用的、在实验中对各种心理特质或行为进行测定的经典实验任务或技术。

具体分为传统实验心理范式和认知实验心理范式。

⏹(3)认知神经科学范式

指当代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常用的各种研究技术。

这种技术范式主要可分成脑成像技术和脑损伤技术两大类。

(二)心理变量的常用指标及选择

(1)心理变量的常用指标

行为指标:

以被试的外在行为特征为指标。

生理指标:

指伴随心理活动产生的各种生理反应,通常需要借助特殊的仪器才能获得。

自我报告:

主要指以自陈式量表得分作为评价指标,也有一些包括被试的口语报告指标。

(2)心理变量指标的基本要求

心理变量指标的基本要求

可靠性:

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有效性:

指所测指标能真正反映所考察心理活动的程度。

敏感性:

指变量指标应该能区分行为变化每个细微的变化,给每个不同的行为赋予不同的数值。

区分性:

指心理变量指标应该具有足够宽的变化范围,以区分自变量不同水平导致的行为变化。

(天花板和地板效应)

适宜性:

指心理变量指标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被试的特点。

二、心理变量数据获得的测评方法

(一)测验法(测量法)

测验法就是通过心理量表(心理测验)来收集变量数据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或心理现象,来推论和量化心理活动特点的标准化工具。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严格设计的书面调查表收集心理学变量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评价法

评价法是指由评定者根据评估表(评价表)对被评对象的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据此对其特质作出量化评定的方法。

三、变量数据获得的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的内涵

传统实验心理技术范式泛指除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之外的心理学研究领域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实验方法。

四、变量数据获得的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

⏹认知实验心理技术范式的常用指标

①反应时:

指从刺激作用发生到引起机体外部反应开始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②正确率③注意两者的权衡

五、变量数据获得的认知神经科学范式

认知神经科学已成为当前科学心理学中的主流范式,尤其是近五、六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7章研究课题的选择

一、课题选择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研究方向

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从事的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一个内容都可以成为一个研究方向。

初涉研究者往往泛而不专,如蜻蜓点水,这样没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必定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使研究在低水平上徘徊。

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首先应该确定一个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这一方向指引下,选择具体的课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这样才能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找到研究问题,初步形成研究课题

问题是研究者在对心理学背景知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质疑、发现矛盾时产生的。

研究问题要表述清晰。

原陈述:

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修改陈述:

不同年级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特点

学习成绩与教学方法修改陈述:

三种教学方法影响初中学生学科成绩的比较研究

高中生的辍学修改陈述:

学校环境因素对高中生辍学的影响

⏹(三)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

课题的一般意义,即该研究课题是否属于理论发展或者解决实践问题所必需的领域,也就是说这个课题是否值得研究(即“你为什么要做”);

课题的专门意义,即这个课题是否有同类研究,如果有,那为什么你还要做,也就是说,你做这个课题与同类研究不同的地方、创新的地方在哪里(即“为什么要你做”)。

⏹(四)将选题具体化,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设想就是指该研究可能得出或验证的原理、规律或普遍结论,它是以理论陈述的形式出现。

研究假设是根据研究设想推论出应该产生的事实,也就是根据一般陈述形式的原理推论出作为事实的单称陈述。

研究假设的一般形式是:

“根据H(研究设想),那么,如果A条件(某种情况下),就会出现B结果(某种事实)”。

如“对于小学某年级的学生,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如果利用多媒体作情境设计式的教学,能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再如,“如果教师增加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学生的正面自我评价将显著提高”。

四、课题选择的具体途径

(一)源于社会实践

第一,变实践需要为研究课题。

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们去关注和解决,如电视暴力与儿童攻击性形成的关系、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人格发展的影响、改革中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缺陷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澳门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网络成瘾的成因与干预等等。

第二,在实践的困惑中发现研究课题。

研究者要在实际生活中勤于钻研,把实践中碰到的每一个障碍、每一次困难作为锻炼的机会,于困惑中寻找新课题,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归因训练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没有作用等。

(二)源于理论推论

第一,为证实某一理论观点而提出研究课题。

比如,根据强化理论,可以进一步探讨奖惩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有无差异等。

第二,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争而提出研究课题。

比如,迁移的本质之争、奖励对学习的必要性之争等。

第三,对现有理论观点进行质疑而提出研究课题。

比如,有意义语言材料遗忘进程研究。

⏹(三)源于文献阅读

第一,前人研究的扩展性研究。

研究者要善于发现已有研究中的空白点,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课题;

或者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入手,拓展原有课题的研究。

如男女书写性别差异形成的年龄阶段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两难判断研究等。

第二,前人研究的引发性研究,即注意前人研究中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

或者注意前人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修正,然后重新进行研究。

如动作遗忘过程的研究、短时记忆声音编码方式的研究等。

第三,前人研究的重复性研究。

⏹(四)源于研究过程

第一,随着实际研究活动的深入,对文献的进一步阅读,特别是研究者深入的思考,研究者一方面会构思出与当时进行研究的研究课题有关的许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当时所进行的研究课题也可能日益暴露出它在某些方面(如变量控制、测量工具、被试情况、学校环境等)存在的不足,此外,还有可能出现在研究设计时没有意料到的一些情况,这些都可以通过改进研究设计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第二,研究者在深入实际进行研究工作时,随着对社会实践的深入了解,很可能会发现很多过去自己不知道、未想到的好课题,它们既可能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近,又可能符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并为当前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

第三,在研究过程中,当我们在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时,有时会由于某个偶然的机会出乎意料的发现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的现象。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机遇。

⏹(五)源于科技发展

第一,根据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新进展选择研究课题。

如从系统论的角度讨论人的心理结构、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开发学生智力等。

第二,在学科交叉的空白区选择研究课题。

如计算机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病理学等。

第三,根据研究技术的新进展选择研究课题。

比如,使用脑成像技术探讨脑与认知的关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心理学研究者可以分析处理大量的数据,使用录音录像技术研究新生儿的能力、交往、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等等。

第四,根据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新进展选择研究课题。

如当前儿童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元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就已被广泛地移植到智力理论研究、阅读研究、特殊儿童研究等领域。

⏹(六)源于课题指南

任何一个国家有很多心理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多数基金项目都有一个课题指南,从课题指南中选择自己要研究的课题,这也是课题选择的一条重要途径,甚至是捷径。

就我们国家而言,心理学研究者可以申请的基金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另外,还要不同级别的招标课题。

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直接由导师指定研究课题。

五、文献查阅与整理

⏹文献查阅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中的文献主要指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心理学知识的一切印刷品和视听材料。

文献查阅是心理学课题选择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课题选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一,有助于研究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有助于研究者选择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

第三,有助于研究者搞好研究设计。

第四,有助于研究者解释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文献整理

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在搜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之后,就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写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领域的研究状况和主要问题做出的综合阐述与评价,以说明本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文献综述也可以作为一篇论文单独发表。

写文献综述时,不能一味告诉别人,我读了什么,切忌述而不评,必须说明研究者对研究状况的见解,并使之成为自己更广泛或深入研究的导引。

第8章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明确研究目的

科学研究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是影响研究活动能否正常进行,能否取得预期结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设计研究方案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理清研究的思路。

具体来说,在研究方案设计中,要能够清晰的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第一,要研究什么问题?

第二,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第三,对于要研究的问题的基本设想和假设是什么?

(二)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明确以后,虽然研究对象的选择范围也大致确定了,但是还需要充分考虑课题对被试代表性和典型性提出的要求,选定具体研究的被试,以保证研究结果可以说明一个地区、某一类情景或某一对象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此外,还需要根据统计学的知识估算样本容量的大小,即应选取的被试的数量。

总之,做好这一步工作,就是要根据课题的要求和研究的可能性、经济性,选定并设计一个行之有效的抽样方案。

⏹(三)选择研究设计

在心理学研究中每一种研究设计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

在选择研究设计时,应根据研究目的、被试的特点(如儿童与成人)、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如研究者的科研素养、研究的时间、人力、经费等)、各种研究设计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选用最恰当的研究设计去解决课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

⏹(四)明确研究变量

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变量有哪些,无关变量有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

为了避免认识、观念上的分歧和保证研究结果的确定性、可比性,应考虑如何给研究变量下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明确研究变量还包括明确研究变量的观测指标。

⏹(五)选择研究工具

一是购买或选用现有的研究工具和仪器,其种类很多,有各种心理测验和仪器设备等等,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购买或从中选用;

二是研究者者根据研究的特殊要求自己编制有关研究材料,如为字词学习与记忆实验编制单词表、为阅读实验编制阅读的小故事等。

⏹(六)制定研究程序

确定材料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及其顺序,如阅读材料是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还是以纸张形式呈现,是以随机顺序呈现还是以固定顺序呈现;

确定操作研究变量的有关方法,如研究不同动机强度对智力操作的影响,需要通过不同的程序安排,使被试进入不同的动机状态;

拟定指导语,向被试介绍研究的有关情况,告诉被试在研究中所应遵循的程序和完成有关任务的方法;

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确定控制无关变量的各种方法;

还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情况认真考虑和选择研究环境,

⏹(七)考虑数据分析

在研究方案设计时,要初步考虑如何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对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内容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例如,如果研究结果将用计算机处理,则在问卷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如何方便数据的输入;

如果用计算机收集数据,则需要根据SPSS软件对数据格式的要求设计好数据结果的呈现方式。

如果事先不加考虑,就可能出现最后找不到需要的数据、数据录入困难或者找不到合适的统计方法等情况,从而影响研究工作。

二、研究对象的抽样

⏹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

目的抽样、定额抽样、简便抽样。

⏹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也称样本大小,是指样本内所含单位的数量。

最理想的样本容量是,以最少的研究对象,最大程度地达到样本应具有的代表性要求。

三、无关变量的控制

⏹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随机化无关变量纳入法统计控制

第9章研究结果的整理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整理

所谓研究结果的整理,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基本设计,对所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过程。

二、心理学研究结果的解释

研究结果的解释就是对已经整理的研究数据、资料,根据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目的进行说明,作出合理解释,揭示其心理学意义。

不仅要求研究者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求研究者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撰写

1.题目2.摘要3.关键词4.前言5.方法6.结果7.讨论8.结论9.参考文献10.附录

第10章心理学研究质量的评价

一、心理学研究的效度

⏹定义:

指一项研究所能揭示的事物本质规律的有效程度。

⏹类型:

构想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

⏹了解影响研究效度的诸因素,将有助于我们评价研究的质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二、心理学研究的信度

指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一致性。

⏹考察信度的方法:

实验验证

Ø

直接验证系统验证

三、心理学研究报告的评价

水平性评价

1、选题新,结果有价值

选题是研究热点,并在这个热点领域有新的结果与结论;

选题是学术界尚未注意的领域或方面,并且研究结果与结论对心理学原有的理论有重要的增加或修正;

选题瞄准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