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623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北师大贵阳附中【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是()

A.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培植新花品种,增加观赏价值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2.“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

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4.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加热后液体的质量增加了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或数据中,正确的是()。

A.称量10.05g固体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D.量取9.5mL液体

6.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不宜选择氯酸钾

B.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C.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D.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

二、填空题

7.

(一)请从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这四种气体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____;

(3)常用做食品保鲜气体的是_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描述的有关括号中。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________,氯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________。

氯气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氯化氢的气体________。

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_______。

(三)实验室有10mL、20mL、3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水,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量液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

若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为19mL,倾倒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mL。

(四)指出下列物质里,哪些是混合物_____________,哪些是纯净物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雨后的清新空气②香甜的米酒③冰水混合物④水⑤过氧化氢溶液⑥湖泊水⑦二氧化碳⑧蒸馏水

三、科学探究题

8.

(一)下列是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蜡烛后,按图A的方式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_________点炭化变黑最严重;

(2)图B的烧杯内壁出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

(3)图C中,能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白烟是_________。

(二)某同学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U形管的液面A处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着小白鼠的瓶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强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

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假设与猜想:

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

小芳同学认为铁钉表面的铁锈(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

小华同学认为铁钉里的_____________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

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一成立

实验II:

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讨论交流: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与评价:

小强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实验II”中一直没有现象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也出现了气体,小强觉得很奇怪,你能猜到其中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0.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且实验二中的水可以换成细沙,实验二中水或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如果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加热制备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3)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气体已充满。

(4)在A图中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填装置序号),填写下表。

选用药品

文字表达式

反应类型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过氧化氯溶液、二氧化锰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12.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1)小光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

A蜡烛B硫粉C铜丝

(2)小明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实验前应______________。

(3)小芳组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到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的白烟,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待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_______________。

由此实验可以推论出剩余气体的性质(填一条物理性质和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

(4)小明组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低于实际值,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制造出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选项正确;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选项错误;

C、培育新品种,增加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选项错误;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选项错误。

故选:

A。

2.C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C。

3.D

【详解】

①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正确;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但没有可燃性不能做高能燃料,错误;④由于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所以常用作保护气,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是②④,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A.波义耳的实验中装置不是密封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色氧化汞粉末,故错误;

C.波义耳的实验中,加热后液体汞和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汞,液体的质量减小了,故错误;

D.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氧气的消耗,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故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A、托盘天平可精确到0.1g,所以不能量出10.05g的固体,错误;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正确;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错误;D、量取9.5mL的液体要用10mL的量筒,用100mL的量筒,会造成过大的误差,错误。

故选B。

点睛: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是:

“左物右码”,左盘物品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若物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如果游码的质量为零,则所称的物品质量不变,若游码的质量不为零,则会使称量到的物品质量减少。

6.D

【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

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比氯酸钾生成的氧气少,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B.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不改变产生的氧气质量,只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C.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时间较长的是氯酸钾;D.由图中信息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选D

点睛:

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7.③②①③③①④②20mL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持平大于①②⑤⑥③④⑦⑧

【详解】

(一)

(1)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

(2)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3)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做食品保鲜气体;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使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