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6094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泵站设计说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4.4

6-(18-20)

1988

63.6

2002

40.1

8-(3-5)

1989

43.6

6-(28-30)

2003

100.7

7-(16-18)

1990

73.2

5-(25-27)

2004

46.3

6-30~7-2

1991

78.6

6-(7-8)

2005

64.9

1992

7-(13-15)

2006

47.6

6-29、30~7-1

1993

148.3

7-(17-19)

 

本站三日暴雨计算采用现行频率计算法——配线计算法,计算步骤如下:

将原始资料降雨量X由大于小加以排列,计算系列的多年平均三日暴雨量,计算成果列入新惠站1980-2006年三日暴雨量频率计算表。

新惠站1980-2006年三日暴雨量频率计算表

序号

Ki

Ki-1

(Ki-1)2

P=m/(n+1)*100%

1

2.18

1.18

1.40

3.57%

2

2.07

1.07

1.14

7.14%

3

1.78

0.78

0.60

10.71%

4

1.48

0.48

0.23

14.29%

5

17.86%

6

1.41

0.41

0.17

21.43%

7

1.26

0.26

0.07

25.00%

8

1.16

0.16

0.02

28.57%

9

1.12

0.12

0.01

32.14%

10

1.08

0.08

35.71%

11

39.29%

12

42.86%

13

0.99

-0.01

0.00

46.43%

14

0.96

-0.04

50.00%

15

0.94

-0.06

53.57%

16

0.90

-0.10

57.14%

17

0.70

-0.30

0.09

60.71%

18

0.68

-0.32

0.10

64.29%

19

0.67

-0.33

0.11

67.86%

20

0.64

-0.36

0.13

71.43%

21

0.59

-0.41

75.00%

22

0.58

-0.42

0.18

78.57%

23

0.55

-0.45

0.21

82.14%

24

0.51

-0.49

0.24

85.71%

25

0.42

-0.58

0.33

89.29%

26

0.36

-0.64

92.86%

27

0.35

-0.65

96.43%

67.91

6.31

取Cv=0.5,并假定Cs=3Cv,Cs=2.5Cv,Cs=2Cv进行配线计算,计算结果计入理论频率计算表。

由理论频率计算表:

通过配线图,十年一遇三日暴雨应为X=113.41mm,故本站设计三日暴雨采用此值。

理论频率计算表

频率

P

x=67.9

Cv=0.5

Cs=3Cv=1.5

Cs=2.5Cv=1.25

Cs=2Cv=1.0

Kp

xp

1

2.67

181.31

2.59

175.88

2.51

170.45

5

1.98

134.46

1.96

133.10

1.94

131.74

10

1.67

113.41

20

1.35

91.68

1.36

92.35

1.38

93.71

50

0.88

59.76

61.12

0.92

62.47

75

43.46

0.63

42.78

90

0.49

33.27

0.47

31.92

0.44

29.88

95

0.39

26.48

0.34

23.09

99

0.37

25.13

0.29

19.69

14.26

新惠站1980-2006年三日暴雨量频率曲线

1.2.排涝流量计算

排涝区范围明确,其按规范排涝流量计算如下:

根据五万分之一地形图量测,本排涝区内总集水面积33km²

,利用天然水沟面积可作调蓄区,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平均调蓄水深按R=0.37X计。

式中:

M——排涝模数;

T——排水历时,T=3天;

t——日开机小时,取t=22小时。

将以上参数代入计算得,排涝区十年一遇三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水深的总排涝流量Q=5.82m³

/s。

由于排涝区中间由民间堤防隔开,故需修建两座排涝站(15+900排涝站,18+900排涝站)进行排水,根据五万分之一地形图量测,两排涝站排涝区面积近似相等,故两排涝站排涝流量均按2.91m³

/s设计。

以18+900处排涝站作为典型进行设计。

依据《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中规定,本次设计排涝站等别为Ⅳ等,建筑规模为小

(1)型。

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1.3.引渠设计

本次设计引渠采用梯形断面,其优点是施工简单,边坡稳定。

①引渠断面设计

引渠中的水流可以认为是明渠均匀流,因此,可以按照明渠均匀流的公式设计渠道横纵断面。

计算公式如下:

Q——设计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m)

i——渠底比降

C——谢才系数(C=1/nR1/6)

n—渠床糙率。

取0.014。

梯形渠道水力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A=(b+mh)h

R=A/χ

χ=b+2h(1+m2)0.5

b、h-渠底宽、水深(m);

χ——湿周(m);

m——边坡系数;

C—谢才系数(m1/2/s),一般采用

计算

进行梯形渠道水力计算时,通常是先确定I、M、n,然后选定h(或b),计算b(或h)。

②流速校核

为防止渠道在运用过程中产生冲刷或淤积现象,以保证渠道的稳定过水能力,在设计渠道断面时,必须使渠中的流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不冲不淤的允许范围:

若校核不满足要求,需进行重新调整设计,直至满足要求。

引渠水利要素计算成果见下表:

引渠水利要素表

设计流量

(m³

/s)

设计水深

(m)

边坡系数M

渠底宽

b(m)

渠深

糙率

比降

流速

(m/s)

2.915

0.86

2.00

3.00

1.70

0.014

0.0002

0.71

引渠和进水池连接处设计悬臂式挡土墙,挡土墙墙高3.9m,每侧墙长3m。

1.4.挡土墙稳定计算

挡土墙稳定计算公式与整体稳定计算公式相同,采用计算机软件计算。

计算结果均满足稳定要求。

荷载组合

运行期

完建期

自重

土重

土压力

水重

静水压力

挡土墙计算参数表

墙后填土

内摩擦角

(度)

墙后填土容重(kN/m3)

墙背与墙后

填土摩擦角

地基土容重(kN/m3)

地基土容

许承载力

(kPa)

墙底摩

擦系数

地基土

(度)

32

15.8

16.5

16.3

130

0.35

26.4

其中土压力采用库伦土压力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

—作用在挡土墙背的主动土压力,(KN/m);

—挡土墙后的填土重度,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3);

—挡土墙高度,(m);

—主动土压力系数;

—挡土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度);

ε—挡土墙背面与铅直面的夹角,(度);

δ—挡土墙后填土对墙背的外摩擦角,(度);

β—挡土墙后填土表面坡角,(度);

[η]—基底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的允许值,[η]=2.0;

[σ]—地基容许承载力,[σ]=130Kpa;

[KC]—容许的抗滑稳定系数,[KC]=1.3;

[K0]—容许的抗倾覆滑稳定系数,[K0]=1.5。

挡土墙稳定计算成果表

设计工况

挡土墙位置

结构形式

抗滑稳定系数Kc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K0

趾部基底压应力

踵部基底压应力

(kPa)

不均匀系数

[Kc]

[K0]

进水池/引渠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

2.061

7.15

80.96

42.01

1.93

1.3

1.5

运行期

20.3

9.62

56.51

57.68

1.02

经计算:

各拟定断面挡土墙在不同设计工况下,抗滑、抗倾、基础压应力、基础不均匀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1.5.设计扬程的计算

(1)确定设计流量

Q=2.914m3/s=2914L/s。

(2)确定设计扬程

设计扬程按泵站进、出水池设计运行水位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

本泵站设计无出水池,故设计扬程按出水管路最高安装高程及进水池设计运行水位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

出水管路最高安装高程:

h高=444.81m;

进水池设计运行水位:

h运=438.91。

a.管道沿程损失按以下公式计算:

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f——摩阻系数,取0.014;

L——管道长度,L=50m;

Q——设计流量,Q=2.914m3/s;

A——管道截面面积,A=0.196m²

D——管道内径,取D=0.5m。

计算得hf=0.886m。

b.局部水头损失用下式计算:

hj——局部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之和,其中

6.6。

其余符号同上。

计算得hj=1.20m。

设计扬程:

h运=h高-h运+hf+hj=7.99m

1.6.确定泵型方案

(1)主泵类型的选择

水泵型号主要根据其设计流量及扬程经经济比较后确定,拟选择辽宁营源泵业有限公司混流泵。

水泵参数如下表所示:

选用500HW-6型泵性能表

型号

流量Q(L/s)

扬程H(m)

转速n

(r/min)

轴功率(kW)

效率

(%)

配用功率

(PS/kw)

直联配套动力机型号

重量

(kg)

500HW-6

591

692

762

12.0

9.8

8.4

730

83.4

76.4

78.1

87.0

80.4

120/95

JS125-8

770

(2)确定主泵台数

根据

,可据此确定所需泵型的台数。

i=2914/692=4.21台,取5台。

1.7.确定水泵安装高程

确定水泵安装高程为440.85m。

1.8.起重机设备选型

因排水泵站系小型泵站,考虑起重设备采用SG-2型单轨小车,性能参数如下表:

起重量(kN)

提升高度(m)

运行速度

(m/min)

手拉力

(kN)

工字型钢号

总重量

19.6

3~10

2.5

0.147

36a

58

1.9.泵房初步布置设计

该排水泵站系小型排水站,考虑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机组运行,检修方便等因素,采用分基式泵房。

(1)泵房尺寸拟定

泵房平面尺寸、泵房长度:

根据机组台数、机组基础在泵房长度方向的尺寸、机组间距以及建筑统一模数制,定为泵房长21.8+0.37*2m。

泵房宽度,根据机组在泵房跨度方向的尺寸,进出水管路和管路附件的长度,以及安装检修和操作所需的空间,并考虑通道宽度要求初步拟定泵房宽度为7+0.37*2m。

故泵房建筑面积为163.39m²

,设计房高4.5m。

(2)泵房内部设备布置

配电间:

配电间尺寸为2.5*3m,内设接电柜1组,战用柜1组,电机柜5组,电容柜1组。

值班室:

考虑到工作人员休息,设值班室1间,尺寸为2.5*3m。

维修室:

留一间为维修间,尺寸为7*3m。

电缆沟:

配电间至机组的电缆整齐地铺设在泵房地面下的电缆沟内。

排水沟:

为了排除水泵水封用的废水,泵房渗漏水以及检修水泵时的废水,在泵房地面向进水池倾斜的坡度设排水沟,其尺寸为0.2*0.3m,3%的坡度,在排水沟末端设置排水井,采用预埋PVC管将水排至进水池。

抽真空设备:

当水泵正值吸水时,需充水后才能启动,需用真空泵抽气充水,选真空泵一台,拟选SZ-1型真空泵。

起重设备:

为便于水泵或电动机的安装和检修,泵房设吊车SG-2型单轨小车。

(3)主要构件细部尺寸:

墙体:

砖混结构墙厚370mm

墙基:

采用C20素混凝土扩大基础。

过梁:

必须放在门窗上面,尺寸为370×

200mm。

圈梁:

屋檐下50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大门:

宽3m,高2.5m

小门:

宽1.6m,高2.4m;

宽1.2m,高2.0m。

窗:

宽0.9m,高0.9m。

屋盖:

采用彩钢瓦(含10cm厚保温板)。

窗户采用不锈钢塑钢窗。

双层玻璃隔音。

1.10.进水池设计

本设计采用半开敞式直立池壁进水池。

池底高程437.30m,池深2.30~3.30m。

池宽B:

由下式计算得:

式中:

n—进水管路根数,本设计方案为5根;

—相邻梁进水管中心间距,本设计为1.3m;

—边管中心至池侧壁距离,本设计为0.95m;

则B=(5-1)×

1.3+2×

0.95=7.6m。

池长L=10.0m

本项目水泵选型为混流泵,关阀启动,故启动前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水并排尽空气;

同时在吸水口处设置拦污栅,拦截来水中污物。

从管道安装技术上,吸水管道要求有严格的密封性,不能漏气、漏水,否则将会破坏水泵进水口处的真空度,使水泵出水量减少,严重时甚至抽不上水来。

因此,要认真地做好管道的接口工作,保证管道连接的施工质量。

1.11.泵房稳定计算

水泵采用混流泵,泵房采用堤后式布置,未改变原渗流通道,因此,泵房的渗流稳定不需验算,建站地点高程440.00m,地势平坦,外河河底高程440.40m,最高水位444.06m,防洪堤顶高程446.76m。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