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252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docx

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工程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8月

目录

一、工程胶粘剂:

应用广泛的工业味精3

二、行业格局:

进口替代是趋势,内资企业有望出现行业龙头4

1、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精耕细分市场,进口替代是未来趋势4

2、国内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具备研发壁垒6

三、回天新材:

业绩优秀的细分行业龙头8

1、公司是工程胶粘剂行业龙头8

2、产品构成:

有机硅胶占据半壁江山,太阳能背膜是增长点8

3、公司业绩:

重回增长轨道,盈利能力稳定9

4、下游行业:

分布广泛,多点开花10

(1)汽车:

细分市场名列前茅,市占率仍有大幅上升空间11

(2)电子电器:

进军超高毛利产品13

(3)高铁:

铁路投资加速明显14

(4)新能源:

光伏、风电双双回暖16

5、认证严格构筑行业壁垒,下游用户粘性极高17

6、发力建筑胶和包装胶,新建项目前景看好19

(1)有机硅建筑胶:

已获取高端幕墙用胶市场通行证19

(2)聚氨酯包装胶:

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无溶剂型新产品是未来趋势21

7、风险因素23

一、工程胶粘剂:

应用广泛的工业味精

胶粘剂是指通过粘合作用,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其按照化学成分及固化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溶剂型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热熔型胶粘剂、反应型胶粘剂等几大类。

工程胶粘剂一般是无溶剂的液态反应型胶粘剂中的高强度、高性能类产品。

其通常应用于受力结构件的粘接场合,要求能够承受较大动负荷、静负荷,并能长期使用,因此也通常被称为结构胶或半结构胶,主要类型包括高性能有机硅胶,丙烯酸酯胶、厌氧胶、聚氨酯胶、环氧树脂胶等。

工程胶粘剂应用范围广泛,新兴产业激发巨大需求。

工程胶粘剂是一种新型材料,用其对工业构件进行粘接可以替代铆接、焊接等传统的连接工艺,提升工业产品部件之间的粘合程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密封性能,还能够改善工业产品外观。

工程胶粘剂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被称为“工业味精”。

近年来在汽车工业、工业制造、电子电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建筑、高速铁路等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胶粘剂目前大部分下游行业均为新兴行业,这些行业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激发了对胶粘剂的需求。

二、行业格局:

进口替代是趋势,内资企业有望出现行业龙头

1、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精耕细分市场,进口替代是未来趋势

国外大型公司在规模、产品和服务方面仍具备优势。

当前国内工程胶粘剂市场呈现国外大型公司与本土企业并存的局面。

外资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方面仍然具备优势。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外资公司更为广泛,能够覆盖绝大部分下游行业。

其中,有着百年历史的德国汉高公司是行业绝对龙头,2013年全球胶粘剂产品销售额达到81.2亿欧元,其在上海建有胶粘剂生产基地;道康宁是有机硅胶产品的行业领导者,201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1亿美元,其规模均远远领先于国内企业。

本土企业在细分领域已经具备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

本土企业方面,随着国内以回天新材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对标学习,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具备和外资公司竞争的实力,其生产线水平、产品质量亦可以和外资企业相媲美。

例如在汽车用胶领域,国内龙头企业已经可以和外资企业实现完全竞争;在一些新兴领域,如微电子胶,触摸显示屏用胶等,汉高等跨国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成功不久,国内企业即可以实现突破,内外资企业推出新产品的时间差距近年来也在不断缩小。

国内企业具有本地化服务和价格优势。

下游客户选择胶粘剂供应商,除了重点关注产品质量以外,对服务水平和供货能力也十分重视。

胶粘剂的品种繁多,用于不同的产品和环境,其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方也有所不同,企业快速研发和反应能力对下游客户也至关重要,这些都是国内胶粘剂企业的优势所在。

此外,国产胶粘剂还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我们对胶粘剂行业及下游的实地调研,我们认为,中高端以下的胶粘剂产品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且已在行业内真实发生,未来这种替代也将会逐渐延伸至高端产品。

2、国内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具备研发壁垒

国内工程胶粘剂行业近年来高速发展。

2006-2012年国内工程胶粘剂产量从17.4万吨增长至42.5万吨,复合增长率达16%。

预计未来仍将以15%左右的增速高速增长。

行业集中度较低。

国内胶粘剂企业数量众多,2011年底国内胶粘剂企业就达3500多家,这其中以作坊式的小企业为主,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不足百家。

行业集中度方面,回天胶业作为行业龙头,销售额占比不足1%。

在工程胶粘剂细分领域,2012年国内工程胶粘剂总产量为42.5万吨,回天胶业的胶粘剂产量为1.8万吨,占比约为4%,行业的集中度较低。

国内龙头企业具备研发和服务壁垒。

胶粘剂行业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产品研发和服务环节的难度较大,中间生产环节难度较小。

产品研发即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结合客户具体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适当的胶粘剂产品配方,并指导客户具体使用。

服务环节指在进入客户采购体系后,随着客户产品更替,生产工艺改变,胶粘剂企业需要快速进行配方调整或开发新产品,这也离不开企业的研发能力。

在这种局面下,理解胶粘剂生产工艺的创业者,开办小企业较为容易,但由于缺乏研发能力,这类企业较难打开更大的市场,也不可能进入中高端客户的供应体系。

企业形成强大的研发实力,一方面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持续不断的高额资金投入,这些也都是国内小企业较难做到的。

内资龙头企业面临高速发展机遇。

基于对行业格局的判断,在工程胶粘剂进口替代大趋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目前已经具备较强研发实力和产能规模的内资龙头企业将最为受益,未来在这些内资龙头企业中,公司治理优秀、具备品牌影响力、研发持续领先的公司将持续高速增长。

三、回天新材:

业绩优秀的细分行业龙头

1、公司是工程胶粘剂行业龙头

公司前身是襄樊粘胶技术研究所,1998年成立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4月,公司更名为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胶粘剂是公司第一主业,公司现有各类胶粘剂产能18000吨,分布于襄阳本部、上海、广州三个生产基地,产品包括有机硅胶、聚氨酯胶、丙烯酸酯胶、厌氧胶、环氧树脂胶等;公司2011年进入太阳能背膜产业,常州回天具备9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膜产能。

公司是我国工程胶粘剂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内资企业,高性能有机硅胶粘剂在国内工程胶粘剂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他各类主要产品在各自细分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位居国内工程胶粘剂企业首位,公司及子公司上海回天、广州回天、常州回天均为高新技术企业。

2、产品构成:

有机硅胶占据半壁江山,太阳能背膜是增长点

有机硅胶是公司最主要产品和利润来源。

公司收入和利润构成大体一致,从2009年至今也总体稳定。

有机硅胶产品的收入和利润均占据公司总收入的50%左右,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聚氨酯胶和其他胶类产品占据收入和利润的20%左右。

太阳能背膜是公司新的利润来源。

公司2011年开始以子公司常州回天为主体建设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2012年即贡献利润,2013年其收入和利润占比继续扩大,分别达到18%和15%,2014年上半年,公司为控制应收账款风险,主动降低出货量,主要与资金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型新能源企业合作。

非胶类产品形成有益补充。

公司非胶类产品主要是利用公司在汽车行业的渠道销售汽车制动液等汽车维修养护用品,既有自产产品,也有委托加工产品。

2014年上半年,公司非胶类产品的收入和利润占比分别为18%和13%,且持续扩大。

非胶类产品对公司主业形成了有益的补充,2014年6月,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北回天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力图实现公司在汽车售后市场胶粘剂、非胶类汽车用品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经营。

3、公司业绩:

重回增长轨道,盈利能力稳定

公司历史业绩优秀,2013年利润重回增长。

自2006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逐年上升。

2006-201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22.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基本与收入同向变化,2006-201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9.0%,2011-2012年,受下游高铁建设停滞、新能源出口遇阻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利润出现较短的下滑期,但2013年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201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继续加速增长,同比分别上升36.8%和33.2%。

分产品毛利率稳定。

2006-2013年8年间,公司分产品毛利率十分稳定,有机硅胶和其他胶类产品的毛利率稳居40%以上,聚氨酯胶波动较大,2011年开始逐渐回升,非胶类产品的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太阳能电池背膜产品由于2013年由于产量提升和采用自产的聚氨酯胶作为原料,毛利率有所上升。

4、下游行业:

分布广泛,多点开花

公司目前下游行业主要包括汽车、可再生能源、电子电器、建筑等,其中汽车行业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占比为43%,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光伏和风电行业,收入占比为39%,此外来自电子电器行业的收入占比为15%,建筑用胶目前占比不大,但是公司未来发力的重点领域,其他行业包括包装、高铁、电力系统脱硫环保、工程机械等。

(1)汽车:

细分市场名列前茅,市占率仍有大幅上升空间

汽车用胶粘剂种类繁多,据统计,一台汽车使用的各型号胶粘剂可多达40余种,主要用于相关结构的粘接、密封和锁固,例如汽车挡风玻璃的粘接等。

汽车用胶粘剂又可分为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两个细分领域,在汽车制造领域,胶粘剂产品需要与整车生产进行配套,即用于汽车企业对原厂车的生产过程。

汽车维修领域即通过销售网络,使胶粘剂产品通过汽车4S店、维修厂用于汽车维修。

细分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公司高性能有机硅胶粘剂销量在汽车行业应用中位居国内工程胶粘剂企业首位,在汽车制造领域和汽车维修领域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12%和30%,是外资胶粘剂企业在中国汽车制造行业高性能有机硅胶应用领域最大的国内竞争对手,同时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维修市场有机硅胶生产供应商;此外,公司的丙烯酸酯胶和厌氧胶在国内汽车行业应用领域中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23%和12%,也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大客户采购逐年上升。

公司在汽车领域采取大客户营销策略,目前已直接或通过经销商间接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神龙汽车、东风康明斯、上海通用五菱、宇通客车、陕汽集团、济南卡车、比亚迪、海马等国内大型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在上述大部分汽车企业中,公司产品占其总胶粘剂用量的比重仍然不多,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未来随着汽车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提升,上述大型客户对公司胶粘剂产品的采购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此外,公司聚氨酯风挡玻璃胶技术已经得到东风日产认可,进入重复性实验阶段,预计2015年可以供货,这也将在一线合资汽车厂商中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

(2)电子电器:

进军超高毛利产品

电子电器用胶粘剂主要用于对LED、电路板、显示器零部件等的封装和粘接,涉及到胶粘剂品种亦比较多,大类包括有机硅胶、环氧树脂胶、厌氧胶、UV胶等。

公司电子电器用胶的生产主要在广州回天进行,便于服务珠三角地区的重点客户。

在客户开拓方面,公司产品已在DELL电脑、夏普微波炉、美的电器、格兰仕等国内主要制造商得到广泛应用,销售前景广阔。

微电子胶是公司未来看点。

微电子胶用于微电子器件的封装,例如在封装结构中,将陶瓷帽和底板粘接起来,使内部的芯片和外部的水汽、尘埃等隔绝起来,使芯片在稳定的环境中保持工作,通常用于需要高可靠程度的微电子器件上。

微电子胶是超高毛利的胶粘剂品种,每吨的价格可达百万元以上,由于技术壁垒较高,过去微电子胶的市场被跨国公司长期垄断,国内企业难以进入。

目前公司在这一领域已经实现技术突破,目前微电子用低温固化环氧胶粘剂、底部填充环氧胶粘剂、高导热率导热材料等产品进入小批量生产、市场推广阶段。

(3)高铁:

铁路投资加速明显

胶粘剂在高铁领域用量巨大。

工程胶粘剂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分为道路用胶和车身用胶,道路用胶主要是聚氨酯胶,主要用于无砟道路基凸型挡台的灌封粘接、路基伸缩缝的密封、无缝路轨连接处的粘接加强,每公里高速铁路凸型台需使用聚氨酯胶粘剂7吨左右,按照高速铁路年均投产新线6000公里计算,高铁建设领域对聚氨酯胶的年需求量达4.2万吨,加上维修耗用其需求量仍将扩大。

车身用胶主要包括玻璃粘接、地板粘接等。

国内高铁投资加速。

2014年,国家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亿元,投产新线6600公里以上,并要求确保年内开工建设44个新项目。

国内高铁建设规模维持高位。

按照国家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营业历程超过4万公里。

由于2011年国内高铁建设由于事故原因造成停滞,目前已实现目标距规划仍有较大差距,预计今明两年国内高铁投资仍将保持高位。

高铁用胶竞争格局良好。

公司的高速铁路凸型台聚氨酯胶粘剂技术是自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与化学研究所引进,目前受让该技术的企业不超过5家,由于该技术对高速铁路建设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预计该技术的使用范围较难扩大,高铁用胶的市场竞争格局良好,2013年公司已经签订高铁用胶合同8个,未来仍有望在高铁用胶的领域持续受益。

公司高铁订单获取已见成效。

在高铁领域,截至目前公司正在履约中的合同总额为2,416.16万元,其中2014年1-7月新签订高铁用胶合同6个,合同金额1,372.06万元,反映出公司已经受益于国内高铁投资加速。

车身用胶正在试验中,未来有望批量供货。

在高铁车身用胶方面,公司目前有多款动车组车身用胶成功取得试验报告,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及主机厂内部评审,成功进行装车试验,如通过试验将实现批量供货。

(4)新能源:

光伏、风电双双回暖

胶粘剂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在光伏和风电领域,光伏领域主要用来粘接和密封太阳能电池板,风电领域主要用于风机叶片的粘接和定子槽口、风机变速箱的密封等。

2012年开始,我国风电产品和光伏产品相继受到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均进入低谷期。

从2013年开始,两下游行业开始出现回暖,风电方面,2013年财政部从可再生能源基金中先垫支风电价差补贴,缩短了开发商从销售风电到获得补贴的时间。

风电行业的利润也有明显的上升,行业的投资热情有所提高,此外,海上风电2014年得到实质性启动,多个项目得到批准,预计2014年国内风电行业将实现新增装机18000MW。

太阳能光伏方面,2013年下半年,中欧双方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光伏行业也走出前期低谷。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2100万千瓦,风电达到10000万千瓦,两个下游行业在今明两年内仍有较为确定的增长空间。

5、认证严格构筑行业壁垒,下游用户粘性极高

尽管工程胶粘剂行业本身并无资质认证壁垒,但由于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影响大,各下游行业出台了各种针对胶粘剂产品的资质认证。

除了下述电子电器行业和汽车制造行业对胶粘剂的专项认证之外,光伏行业、风电行业等也通过外部机构为工程胶粘剂设臵了准入资质,例如应用于光伏行业的胶粘剂需通过美国UL认证,应用于风电行业的胶粘剂需通过德国劳氏认证。

由于胶粘剂对电子、汽车等产品的整体质量影响巨大,一旦出现整体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下游客户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因此单一客户,尤其下游知名厂商对胶粘剂的认证标准更为严格,且认证周期很长。

客户和胶粘剂厂商从开始建立合作关系开始,通常要经过研发、试生产、试用、认证通过、小批量供货、批量供货等多个环节,整个流程通常至少需要1-2年,甚至有大客户的认证周期长达5-6年。

由于下游客户对胶粘剂产品的认证严格且周期长,加之胶粘剂的成本占其总生产成本的比例不高,因此其在选定胶粘剂供货商后也不会轻易更换,胶粘剂产品的客户粘性很强,这在电子、汽车等需要长期使用胶粘剂的下游行业尤为明显。

基于此,对于胶粘剂厂商已经获取的供货订单,在不发生严重质量或服务问题的情况下,通常是很难丢失的。

这一点从公司年度和单季度营业收入的变化中也可以的到印证,公司历年的营业收入的都保持增长,单季度营业收入的连续增长趋势亦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公司具有很好的客户掌控能力。

6、发力建筑胶和包装胶,新建项目前景看好

公司上市以来,通过使用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实现了产能的迅速扩张,已经具备18000吨胶粘剂和9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生产能力。

2014年3月,为适应建筑用胶和包装用胶的巨大需求,且公司建筑胶和包装胶已实现大批量出货,公司投资建设年产一万吨有机硅建筑胶粘剂生产线及年产一万吨聚氨酯包装胶粘剂生产线。

(1)有机硅建筑胶:

已获取高端幕墙用胶市场通行证

传统的建筑用胶粘剂主要是结构胶粘剂,主要用于对承重构件进行粘接,以使建筑得到加固。

而随着玻璃外墙建筑尤其是超高层摩天大楼的不断增加,结构密封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由于其连接玻璃与玻璃或玻璃与铝材,即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又需要承受风力、地震、自重和温度变化等外力,在幕墙中起到重要的结构作用,因此对其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最主要的结构密封胶是硅酮密封胶,根据中国幕墙网的测算,2013年各类建筑硅酮类密封胶用量在60-70万吨左右,全行业硅酮密封胶总产量递增在20%左右。

高端幕墙胶市场早年被瑞士西卡和美国通用等跨国公司垄断,近年来国内胶粘剂企业也已实现技术突破,成功进入高端幕墙用胶领域。

为了提高我国结构密封胶行业的整体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特制定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企业行业推荐管理办法,通过对市场流通的建筑胶产品,每年进行评审和复审,保证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的规范化。

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对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认证是企业进入高端幕墙领域的通行证。

产品认证和产能提升确保公司在高端幕墙用胶市场有所作为。

公司建筑胶已经实现批量供货,其中用于幕墙结构粘结的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9969)和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9968)通过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并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列为行业推荐产品,标志公司成功进入高端幕墙胶市场。

同时公司的新建项目一万吨有机硅建筑胶粘剂也主打幕墙用胶,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对工程客户的大规模供货和快速服务。

(2)聚氨酯包装胶:

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无溶剂型新产品是未来趋势

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按种类可以分为水基聚氨酯胶粘剂、热熔型聚氨酯胶粘剂、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包括单组份和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无毒性聚氨酯胶粘剂等,主要用于软包装的粘接和密封。

目前在软包装复合胶市场上,呈现跨国公司和内资企业并存的局面,跨国公司以日本武田、德国汉高为代表,内资企业以北京高盟、上海烈银等为代表。

软包装用复合聚氨酯胶粘剂市场空间超34万吨。

根据中国粘胶网测算,国内塑料软包装用复合聚氨酯胶粘剂2000年之后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12年塑料软包装用复合聚氨酯胶粘剂产量超过34万吨。

公司新产品无溶剂型聚氨酯包装胶是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软包装的粘合剂新品种也越来越多,老品种将不断被淘汰或改进。

由于溶剂型胶粘剂中的溶剂通常有毒,且易着火,对环境也形成污染,所以使用范围逐渐减小。

针对这一趋势,无溶剂型胶粘剂和水性胶粘剂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已经有了一些新产品。

公司的新型产品无溶剂耐蒸煮包装复合用双组份聚氨酯胶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并批量生产,目前正处于市场推广阶段。

7、风险因素

(1)原料价格大幅提升;

(2)下游行业需求萎缩;

(3)项目进度不达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