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6078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3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f.宋开封城:

按照柴荣思想规划建设兴街巷制,废里坊制

g.元大都: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

h.中国古代规划思想: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

以理性规划为最高原则;

城市形象争取天时、地利、人和。

使城市建设趋于对称、序列,追求整体与完美,秩序与规律,和谐与统一的特点,

(2)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儒家思想影响(3)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4)强调严格有序的等级制度.中心轴线对称规划布局.

2.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a.古希腊:

方格道路网为骨架,广场为中心。

希波丹姆模式

b.古罗马:

营寨城公元前一世纪,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c.中世纪:

教堂为中心

d.文艺复兴:

放射式轴线

3.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异同

a.中国从西周开始便将城市规划作为一种严格的国家制度确定下来;

而西方将城市规划归为科学和艺术活动。

b.中国的规划思想是一种农村观念,并不是源于新的城市生活需要。

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重在体现国家宗法分封政体的基本秩序,而对有关城市居民、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未涉及。

c.如同时期希腊希波丹姆斯的方格网式城市与中国早期采用的棋盘式的路网系统形式相似,但其出发点不一样的。

4.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a.起源:

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b太阳城——康帕内拉

c.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英国

d.开端:

田园城市——霍华德英国分散主义

e.卫星城——恩温

f.工业城——戈涅

g.光辉城市(架空城市、塔楼城市)——勒柯布西耶集中主义

h.广亩城——赖特

i.邻里单位

j.其他:

线形城市——索里亚玛塔城市形态论(城市设计)——西谛

格迪斯的先诊断后治疗思想,开启现代城规过程公式:

调查-分析-规划

k.雅典宪章:

(1933年)(主题:

功能城市—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城市规划大纲》—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1933年,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大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

)提出城市四大功能:

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1)在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强调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

(2)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

(3)思想方法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

l.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2)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宣扬社会文化论。

(3)规划应用到各级人类居民点上,即邻里、乡镇、城市、都市区和区域、国家、洲,并以此来指导建设。

方法论:

(1)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强调过程和动态性

(2)系统方法论(3)公众参与

m.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改建城市衰败

(1)衰退地区中的活动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2)把腾出一的地区,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n.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

(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刚性的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

1.城乡规划体制是通过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共同构建的。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2.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一法三条例:

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规范)。

3.城乡规划

定义: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内容: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4.城乡规划运作体系:

运作核心:

程序合法,依据合法

开发控制制度:

一书三证制度: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许可证。

开发控制依据:

法律规范依据,城乡规划依据,技术规范,政策依据。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1.城市规划定义:

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2.城乡规划定义:

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3.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

健康、公共安全、交通、、公共设施的提供、财政健康、经济目标、环境保护

4.永续发展:

既满足的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含两个重要概念:

a.需要:

尤其是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放在优先位置b.限制:

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5.城市规划史上重要的会议:

a.1972.6.5瑞典首都《人类环境宣言》_人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地球环境的起步b.1987.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c.1992.6巴西里约热内卢《21世纪议程》——标志全人类开始实践可持续发展策略《全球21世纪议程》8个领域

(1)向所有人提供适当的住房

(2)改善人类住区的管理(3)促进永续的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4)促进综合供应环境的基础设施(5)促进人类住区的能源和运输系统(6)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7)促进永续的建筑业活动(8)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的发展

6.和谐城市价值观:

a.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城市b.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和谐——城市中、城市间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和谐c.历史与未来和谐——保护城市发展的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运用并为大众服务,追求文化遗产与新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

7.和谐城市柱锥模型:

当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的各方利益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就是永续城市

和谐城市:

永续城市构成和谐的基本面,当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要素不相冲突,实现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就是和谐城市

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1.三大产业

a.第一产业:

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b.第二产业:

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c.第三产业:

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国标中第三产业包括15个门类,计48个大类,为分类最多的产业

2.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

a.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

b.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1)伴随着现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且下降速度低于农产品比重的下降速度;

(3)在资本结构中,农业资本比例下降,工业与服务业资本比例增加

c.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霍夫曼指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根据霍夫曼指数,把工业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①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物品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指数为5左右);

②资本物品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指数约为2.5左右);

③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物品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约为1);

④资本物品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指数小于1)。

3.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

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梯度模式和反梯度模式、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

4.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a.规模经济:

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b.范围经济:

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

c.集聚经济: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集中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类型主要有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镇化经济。

d.地方化经济:

生产厂与同类厂布置在一起,由于生产厂的集中而降低成本,经济性来源三方面:

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性和交通运输的经济性

e.城市化经济:

源于整个城市的经济规模,而不适某一个行业的规模,其次为整个城市的生产厂家获得利润而不只是特定行业的生产厂家

f.自我强化机制:

指促使已经发生变化的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产生额外变化的过程。

在城市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区位选择中,自我强化效应的循环关系一旦形成就具有惯性,它趋于将任何已经形成的“中心-外围”模式锁定。

g.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

i.生产组织的产业集群趋向:

(1)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2)四种典型的产业集群:

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

城市人口:

1.界定:

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

2.统计范围:

包括城区和镇区

3.统计口径: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4.自然增长:

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人口迁入与迁出城市人数的净差值。

5.年龄构成:

年龄构成是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组(男18或19-60、女18-55岁)老年组(男61-,女56-)

意义:

分析就业、设施配套依据、人口预测依据

影响因素:

计划生育、城市发展阶段、城市性质与规模

6.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

适用于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城市,对于新建或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的城镇则不适用

(2)时间序列法:

适用于城市人口有长时间的统计,人口数据起伏不大,未来发展趋势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城市

(3)职工带眷系数法:

适用于新建工矿城镇。

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第八章历史与文化

1.城市历史:

以一个城市、区域城市、城市群、城市类型为对象,包含了他们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作用、地位和发展过程,个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及变化,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等

2.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a.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b.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c.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具体可采用的工作方法包括:

历史与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资料调查、自然资源调查和面向市民的社会调查)

3.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a.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b.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空间布局c.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d.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e.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f.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

第九章技术与信息

1.城市规划收集资料的方法:

a.现场调查法: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理阶段b.访谈法:

直接访谈、间接访谈、访问、座谈c.问卷法:

封闭式、开放式

2.城市规划数据描述分析:

频数和频率、众数值、平均数、标准差

3.城市规划预测方法:

a因果推断法b趋势外推法(线形、曲线、对数趋势外推法等)c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d交叉影响分析

4.地理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功能:

描述功能、分析功能、查询功能

第三篇:

城乡空间规划

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实践性

2.我国城市规划的层次:

A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功能的确定、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目标

B总体规划:

远景规划、总体规划、近期规划、

C分区规划

D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E主要组成部分:

土地利用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公园绿地及开敞空间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F空间层次:

a.国土及区域规划、b.城市总体规划——宏观层面(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规划期限通常20年左右、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c.详细规划——微观层面(开发建设蓝图型——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发建设控制型——“控制性详细规划)

G编制与实施程序:

城市规划调查及基础资料收集、城市发展目标的确立、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与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城市规划方案的评价与反馈

H编制与确定:

a.编制主体(通常参与的三类人员是:

政府部门、市民全体及个人、城市规划专业人员。

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主体是城市人民政府)b.确定主体及方式:

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制度,一般市民或代表特定利益群体的非政府组织c.公众参与d.规划师的角色(利维:

作为中立公仆or促成社区共同意识or企业家or代言人or激进改革代理人的规划师)

H不同层面:

(一)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正式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城市规划纲要,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原则性意见,作为总体规划的依据。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各自需要,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进一步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a、城市规划纲要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城市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

包括:

(1)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2)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3)提出禁建区、限制区和适建区范围(4)预测城市人口规模(5)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范围6)交通发展战略及其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7)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8)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b、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和镇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内容:

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

(a城市规划区范围b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c城市建设用地规划d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e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f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g城市防灾工程)

期限:

远期20年,近期5年(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但应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展及方向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某些必需考虑更长远的工程项目应有更长远的规划安排。

近期规划是总体规划一个组成部分,应对城市近期内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规划期限一般是5年)

I.强制性内容: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防灾减灾等内容、

3.(新版)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

a.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b.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c.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d.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e.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f.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g.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

h.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i.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j.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k.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

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l.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

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m.成果要求:

:

文本、技术规定和规划图纸

(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依据、基本对策、城镇体系、性质与规模、土地利用图纸

   现状图:

城镇体系、城市现状、工程地质评价图

   规划图:

城镇体系、总体规划、郊区规划、近期规划、专业规划

图纸比例:

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其中建制镇为1/5000;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

1>

.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2>

.确定城市性质<

3>

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4.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摸清市、县域的基本情况;

分析市县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市县域城镇发展战略、发展目标。

(2)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市县域城镇化水平和途径的预测;

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

市县域内重点城镇或中心城镇的发展条件分析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联,提出近期发展的重点和生产力布局的建议等。

(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确定区域基础设施,如交通、水资源、能源及社会服务设施等的发展目标与布局。

(6)提出实施规划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措施。

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内容

a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用地范围和布局

b近期交通发展策略

c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

d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e近期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重点

f原则和措施

(2)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c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3)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a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b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c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d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决定增加近期建设规划中的指导性内容

6.分区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分区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a原则规划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b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c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d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e成果要求:

(1).分区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2).分区规划图纸包括:

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

图纸比例为1/5000。

7.详细规划任务和主要内容

[1]控制性详细规划

A定义: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代表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它表明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从终极状态走向过程控制,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B作用: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也是城市政策的载体。

C任务:

详细规划的是以总体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D内容:

(1)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

(2)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