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520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管理会计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管理会计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管理会计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管理会计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答案.docx

《管理会计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答案.docx

管理会计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

1.解:

(1)高低点法:

b=△y/△x=(7000-4000)/(6-2)=750

a=4000-2×750=2500

故y=750x+2500

(2)散布图法:

如图所示,a=2500b=(7000-2500)/6=750

故y=750x+2500

(3)回归分析法:

 

故y=742.86x+2714.29

(4)当x=8时,高低点法:

y=750×8+2500=8500

散布图法:

y=750×8+2500=8500

回归分析法:

y=742.86×8+2714.29=8657.17

3.变动成本法下:

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25000=-5000(元)

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5)-180000-25000=950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30000)-25000=55000(元)

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10000×11+20000×(5+180000/24000)】-25000=65000(元)

差异原因:

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的存货10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使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60000元,从而使税前利润增加60000元。

到第二年,由于第一年末结转的10000件存货成本60000元成了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增加了60000元;而第二年的存货4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30000元,从而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共增加了30000元,税前利润减少了30000元。

4.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19(元/件)

期末存货成本=500×19=95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28000/4000=26(元/件)

期末存货成本=500×26=13000(元)

第二章课堂练习

1.某车间一个月的业务量为20000小时,维修成本为5000元;在业务量降低为15000小时,维修成本减少为4000元。

请求出该车间维修成本的一般公式,并预计业务量为18000小时的维修成本。

解:

设业务量为x小时,维修成本为y元,维修成本一般公式为y=a+bx

则由题可知:

5000=a+b×200004000=a+b×15000

解得a=1000b=0.2故y=0.2x+1000

当x=18000时,y=4600(元)

2.某彩电生产厂连续两年亏损,去年亏损30万元,若今年不能扭亏,金融机构将不再贷款。

该厂彩电售价2500元/台,去年生产与销售500台,生产能力只利用了一半。

每台彩电变动成本1000元,全年固定制造费用80万元,固定推销和管理费用25万元。

财务经理建议满负荷生产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即使不扩大销售、不提价也可以通过完全成本计算法将部分固定成本以存货方式结转到下期,以实现“扭亏为盈”,以应付目前贷款所需。

然后追加5万元的广告宣传费和10万元的销售奖励一扩大销售,真正做到扭亏为盈。

问:

(1)财务经理建议如何?

按这个建议今年将实现多少利润?

(2)去年为什么亏损30万元?

追加固定成本后,销量要达到多少以上才能真正盈利?

解:

(1)财务经理建议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并满负荷生产,此时可获得利润

P=500×(2500-1000-800000/1000)-250000=100000(元)

(2)去年由于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使得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年期间费用,造成销售收入无法弥补企业成本费用,所以亏损:

P=500×(2500-1000)-800000-250000=-300000(元)

设销售量为x台,则有x(2500-1000)-800000-250000-150000≥0

解得x≥800

故销售量要达到800台以上才才能真正盈利。

第三章课后习题

2.

(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20000/(50-30)=6000(件)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6000/8000×100%=75%

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8000-6000=2000(件)

安全边际率=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75%=25%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25%×40%=10%

(2)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率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目标利润率)

=120000/(50-30-50×16%)=10000(件)

3.

(1)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400000-220000)/400000=45%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200000+100000)/45%=666666.67(元)

(2)实现税前目标利润销售额=(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20000+200000+100000)/45%=711111.11(元)

4.单价期望值=30×0.7+28×0.2+25×0.1=29.1(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期望值=15×0.6+18×0.4=16.2(元/件)

固定成本期望值=50000×0.8+55000×0.2=51000(元)

利润P=10000×(29.1-16.2)-51000=78000(元)

第三章课堂练习

1.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000件。

求: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和销售利润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解: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0000/(80-50)=3000(件)

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80-50=30(元)

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100%=30/80×100%=37.5%

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4000-3000=1000(件)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100%=1000/4000×100%=25%

销售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1000×30=30000(元)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25%×37.5%=9.375%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3000/4000×100%=75%

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价56元,要是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

3.某公司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2007年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变动成本总额为60000元,共获得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2008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2007年的40%

(1)该企业2008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2008年企业税前目标利润为25200元,计算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解:

(1)销售量=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60000/12=5000(件)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12/40%=30(元/件)

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税前利润

=5000×(30-12)-18000=72000(元)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72000/(30-12)=4000(件)

(2)实现税前目标利润销售量=(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25200+72000)/18=5400(件)

4.甲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

销售产品4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元,实现利润70000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100000元。

(1)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计算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解:

(1)实现税前目标利润销售量=(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100000+50000)/30=5000(件)

(2)销售量的敏感系数=V(SP-VC)/P=4000×(80-50)/70000=1.71

单价的敏感系数=V·SP/P=4000×80/70000=4.57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V·VC/P=-4000×50/70000=-2.86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FC/P=-50000/70000=-0.71

第四章课后习题

1.自制零件单位成本=3+1+0.5=4.5<外购零件单价5

由于甲公司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论零件自制与否,都将继续发生,与决策无关,所以甲公司应自制零件。

2.

故,该公司应继续生产丁产品。

3.企业正常生产能力=400000/80%=500000(件)

方法一:

由于接受这一订货获得利润80000元<不接受订货的利润100000元,所以该公司不应接受订货。

方法二:

差量收入=200000×4.5=900000(元)

差量成本:

生产成本=100000×4=400000(元)

机会成本=100000×5=500000(元)

专属成本=20000(元)

差量损益=900000-920000=-20000(元)<0

故,该公司不应接受这一订货。

第四章课堂练习

1.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一定加工工序后,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深加工之后再出售。

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工后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加工费9500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本为(B)元,立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C)元

A.48000B.30000C.38500D.18000

2.企业在6年前购置一台机床,原价18000元,拟报废清理或修理后作价出售,假定报废后得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则需花费4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那么(A)是沉没成本。

A.18000B.1200C.4000D.8000

3.企业在5年前购置一台设备,原价50000元,已提折旧35000元,折余净值15000元。

企业拟购买一台价值40000元的更新式机器取代,卖方提出可以用旧机器作价14500元进行交换,其余的25500元以现金支付,则该方案的付现成本是(C)元。

A.40000B.14500C.25500D.11000

例4-6:

某厂生产A产品,有两种工艺方案可供选择,有关成本数据如表4-6所示:

解:

新方案总成本y1=450000+300x

旧方案总成本y2=300000+400x

令y1=y2

则x=(450000-300000)/(400-300)=1500(件),即成本无差别点产量为1500件

故,当产量=1500件时,新方案总成本=旧方案总成本,新旧方案均可

当产量>1500件时,新方案总成本<旧方案总成本,新方案较优

当产量<1500件时,新方案总成本>旧方案总成本,旧方案较优

4.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年度会计决算结果,A产品盈利75000元,B产品盈利19000元,C产品亏损60000元,其他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分析产品C是否停产。

解:

故,该企业应继续生产C产品。

5.某企业生产A产品,其中零件下年需18000个,如外购每个进价60元,如利用车间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每个零件的直接材料费30元,直接人工费20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固定制造费用6元,合计64元。

如自制零件还需添加专用设备两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