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5045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 业 概 况 及 生 产 工 艺Word文件下载.docx

与×

交界处的×

山。

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环境: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该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受东亚季风影响,冬夏盛行风向有显着变化,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由于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地区之一。

全市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11~-12℃,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29℃,极端最高气温39~40℃。

年平均降雨量1000~1200毫米,全年有三个明显降雨时段,即4月~5月的春雨,6月~7月的梅雨和9月的秋雨。

1月是下雪最多的月份。

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夏半年盛行东南风,三月和九月是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一般以东北和东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1.7~3.2米/秒。

其他主要环境指数如下:

空气质量级别:

II级

空气污染指数(API):

65

年平均温度:

15.7℃

年平均湿度:

72%

最高湿度:

90--93%

最低湿度:

8--13%

降雨季节:

4月、6月、12月--次年1月

年平均降雨量:

1,199mm

最大雨量(毫米/小时):

88.1mm/h(1961年9月14日)

降雪季节:

1月--2月

平均风速:

3.4米/秒

最大风力:

10.8米/秒

主导风向:

3月--8月为东南风,9月-次年2月为西北风

地质情况:

土壤种类:

粘土

承载能力:

20吨/平方米

地表水位高度:

2m

主要振动源、距离及程度:

震源位于东海、黄海,距×

600公里以上,震级5级

地震可能性:

位于地震带外,有历史记录的最强地震不超过2.3级

1.3生产工艺

该厂采用的是干法溶剂纺丝工艺流程,主要原料是四氢呋喃(THF),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第二篇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

氨纶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四氢呋喃(THF),生产过程中还使用了DMAC溶剂,根据国家危险品等级划分标准,前者属于戊类危险品,后者属于丙类危险品。

(国家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将危险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该厂的生产车间和设备主要有:

原料(THF)储藏罐(常压容器)、溶剂精制区、DMAC储料灌(常压容器)和PTMG储料灌(常压容器)、动力车间、变电室、锅炉房、中央控制室、卷绕车间、车间配电室、检验车间、成品车间等。

通过对工艺流程、主要物料、设备和相应配套系统的分析,我司风险评估人员和专家初步认为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火灾、腐蚀、电气危险、人为失误、雷击、洪涝灾害等。

第三篇评价单元的划分及分析

3.1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

依据系统安全工程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评价单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还可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个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

1)按工艺功能划分;

2)按工艺条件(操作温度、工作压力)划分;

3)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4)以单元中潜在物质的物理能量、化学能量划分;

5)以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

6)考虑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相互影响与分布。

3.2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本项目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本评价报告拟划分如下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划分一览表

序号

评价单元

1

安全管理单元

2

地理位置及总平面布置单元

3

供电系统单元

4

消防给排水系统单元

5

自然灾害因素单元

6

生产车间单元

3.3安全管理单元

我司通过安全检查表的安全系统分析法对×

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

说明:

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一般”和“差”四个等级

优:

已经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制度合理,并很好的实施执行;

良:

已经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制度比较合理,并实施执行;

一般:

已经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一般合理,执行力度一般;

或是没有建立相应制度;

差:

没有相应管理制度,没有意识到该方面的管理;

评价列表情况如下:

安全管理单元安全检查表

项目

结果

有各级各类人员(包括厂长、车间、班组、岗位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检查(包括巡回检查,夜间、节假日值班,要害部位,季节性,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及专业性安全技术检查等)制度。

建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有专职安全管理领导及专职安全人员。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应包括新职工、特殊工种工人、外来人员及转岗人员等)。

7

建立临时用电审批制度。

8

建立动火审批制度。

9

建立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一般

10

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有毒有害物质监测、职业病、职业中毒管理等)。

12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13

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

14

建立静电管理制度。

15

建立防雷管理制度。

16

建立设备、设施及管道维护检修制度。

17

强制检测设备设施(包括安全阀、压力表、可燃或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其它强制检测设备设施如变压器、避雷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有检验纪录。

18

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19

有防火安全委员会。

20

有安全防火逐级领导承包制度。

21

配有专职或兼职防火员。

22

健全的火灾隐患管理制度。

23

防火区设有防火安全标志。

24

消防设施分布图。

25

设有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和台帐。

26

火灾通讯系统可靠。

27

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根据需要建立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28

泄漏事故情况下、对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操作,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9

对以往所发生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并建立台帐

经过我司评估人员的调查了解,该厂已经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该厂采用总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体系,下面设有安全、环保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各车间设有车间组长(相当于车间主任)具体负责实施、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制定有严格的《厂内动火管理制度》、《开停车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上岗制度》等。

除此之外,各车间班组还有针对自己车间编有相应得《事故应急措施》。

分析:

在安全管理方面,该厂从整体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和较为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据我司评估人员调查了解,由于近几年来嘉兴雷电天气较多,故我司评估人员建议厂方建立相应的防雷管理制度,防范于未然,将雷击导致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

经×

介绍:

其公司约有外来员工×

人,30岁以下的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90%,鉴于公司人员年龄结构较年轻,外来人员较多,故我司评估人员建议:

需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损失的风险。

综合评价:

3.4地理位置及总体平面布置单元

3.4.1地理位置

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北临×

国道,且距厂区100米左右是北郊河;

南面与×

纺织厂相邻;

东面与浙江省的×

省道相邻;

西面目前是一片待开发的工业用地。

(地理位置见图示)

分析:

从厂区所处地理位置分析可见,厂区受周边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大,南边与露香纺织厂相邻但是距离比较安全,受其影响不大。

3.4.2总体平面布置单元

我司评估人员根据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制定了下面的安全检查表,对×

有限责任公司的平面布置单元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基本符合相应标准;

中:

一般符合相应标准,或者局部不符合国家标准;

完全不符合国家标准。

具体安全检查表如下:

总平面布置安全检查表

检查内容

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厂区与100人以上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工矿企业、重要水工建设、物资仓库的距离。

材料堆场、库房、建筑等非居住建筑物的布置距离

厂区与铁路的距离

厂区与国家干线公路距离

厂区建筑/原料/成品仓库与高压电力线路的距离

厂区内管道线路的配置距离

通过我司评估人员对厂区的调查了解,该厂在总体布局上基本都是根据浙江石油设计院的设计布置,总体上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但我司评估人员在实地勘查时,发现有一输送电路的变压器(靠近厂区东侧围墙外),距厂区内溶剂精制区的距离只相隔十几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高压线路与生产设备、原料区的间隔不得低于25米。

故我司评估人员认为,一旦变压器供电过程中发生火花、火球等明火,就有可能导致溶剂精制区发生火灾。

我司评估人员建议改善变压器与厂区生产设备区的距离,或者加强这方面的防范工作。

3.5供电系统单元

由于整个生产过程对供电的连续性及稳定性要求较高,一旦政府供电系统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故我司评估人员针对氨纶生产企业对供电要求的特殊性,特别地对供电系统进行了分析。

我司评估人员主要查勘了其厂房的中央控制室、变电室、设备配电室等。

该厂采取的供电系统主要为单供电系统的双回路供电系统,即厂区的供电来源只有政府供电(嘉兴供电局供电),厂区内采取双回路供电系统。

此种供电系统的好处就是一旦厂区内的一条配电回路系统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供电中断,那么就可以立即启用另一条回路系统,以保证厂区的正常工作。

据介绍,氨纶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供电的连续性要求较高,例如:

卷绕车间,一旦断电在生产过程中的氨纶丝的规格质量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厂区内采取双回路供电系统较好,一旦发生突然断电事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启动备用回路,将断电带来的损失降低。

变电室内配有2套LV104综合保护屏柜,可以对供电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但是我司评估人员在调查其供电系统时,发现了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其供电来源只为政府供电,这样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旦外部供电所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供电来源突然停止,即使厂区内采取的是双回路,但是总的供电来源若出现故障,双回路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故我司建议供电来源采取从二个不同变电所供电。

这样就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厂区内的双回路供电系统切换的反应时间远远超过生产工艺要求的断电时间,因为据我司评估人员了解,断电事故发生时,变电室工作人员须经向上级请示方做出处理,这样会延误反应时间,可能会造成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在产品的损失。

我司评估人员建议,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设备车间加设连续蓄电供电设备,一旦事故发生,可以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将因断电造成损失降为最低。

3.6消防给排水系统单元

3.6.1消防设施

该厂建有储水达998立方米的储水池,有两个进水管,进水管直径分别为80mm和219mm;

泵房内配备有3台消防泵;

室外厂区内配备的消防栓数量为28个,室外消防栓的间距基本为30m,室外消防用水量能达到40L/S;

室内配备的消防栓数量为33个,室内消防间距基本为20m,室内消防用水量能达到10L/S;

消防立管直径为65mm,流量能到达160立方米/小时,扬程达75m,配套消防卷盘数量为78个;

室外各种类型灭火器数量达71只,室内灭火器配备数量达344只。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

有限责任公司在消防器材上还是投入了相当大的力度,从配置数量以及规格要求上基本满足消防要求,而且根据我司评估人员的现场检验,消防器材基本上都处于可使用状态,而且不同区域的消防器材都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检查维护和更换(每月安检一次)。

消防泵的配备上更是体现出了防范于未然的主导思想,配备的三台消防泵为1用2备3修的状态。

采取这种1用2备3修的配备方式能够保证使消防泵时刻都处于使用状态。

然而,我司评估人员在检查消防器材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

室外消防箱的箱体没有标示,这就会给维护保养上带来不便,容易在日常检查维护时遗漏,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警示标志,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消防箱容易遭到不知情人员的破坏,在紧急情况下,人的思维在复杂、慌乱时,可能会导致现场人员因一时慌乱无法正常辨认和使用消防器材,故我司评估人员建议对全厂没有标示的消防器材增贴警示标志。

3.6.2消防人员组织

全厂配备有46人的义务消防队员。

据单主任介绍,义务消防队员是经过消防培训的,而且无论任何时段,全厂都会保证有46人的义务消防队员。

各车间的组长都经过嘉兴市消防部门的培训,而且他们每月都会组织进行消防演习,定期地对全厂的职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教育。

经了解,距离厂区最近的消防队是×

消防大队,离厂区距离约为5公里,反应时间约为15分钟。

全厂虽然没有配备专职的消防员,但已配备有多数的义务消防队员分散在每一个车间,从总体上看,基本满足了火灾事故前期阶段的控制要求。

3.6.3火灾报警系统

该厂采用的是JB-QB-GST2000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联动型),控制室有两个,一个位于大门口的保卫室,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保安24小时监视,另一个控制室位于厂区的中央控制室;

主厂房内配备有9套ZF-101型数字式火灾显示盘,并配备有3套专门的消防电话;

车间内配备有相应烟感、温感等火灾探测器;

在成品仓库配备有间隔合理的自动喷淋装置。

报警系统比较完善,探测器配备比较合理,该厂的火灾报警系统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其控制室有两个,两个控制室同时监控,更好的起到报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6.4给排水系统

该厂排水系统主要是通过厂区内的排水道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从现场查勘情况,厂区内的排水网络比较合理。

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模式与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差异,虽然我司评估人员认为其排水系统较为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其排水系统最终还是要依靠市政网,一旦市政排水网发生堵塞等意外事故,那么该厂的排水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

我司评估人员建议:

做好日常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工作,防止管道堵塞,若有可能的情况下配备自己的排水应急设备。

加设排水泵,避免在暴雨季节因排水网无法正常法工作而导致内涝事故发生。

3.7自然灾害因素单元

从嘉兴市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数据以及近几年来的气候状况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湿度较大2、气温较高3、雷雨天气较多4、雨量较大

根据其气候特点我司评估人员建议做好以下防范工作:

1、由于其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建议根据季节的气候条件做好电器设备的检查工作,防止电气设备因湿度过大造成短路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做好室内通风设备的检查工作。

2、由于其雷雨天气较多,故我司评估人员建议做好防雷设施的检查工作,若有可能的情况的聘请专业部门对厂区的防雷系统进行认证分析。

3.8生产车间单元

3.8.1保卫监控室

保卫监控室肩负着整个厂区火灾报警系统的监视工作。

室内消防器材配备齐全,保监监控系统接地完好。

保卫室一共有4人值班,2人负责场内的安全巡逻工作,1人负责大门来往车辆人员的登记工作,1人负责火灾报警系统的监视工作。

保卫室的保安人员是一家保安公司的专职人员,均受过专业的训练,基本上能够控制厂区外来人员的进出安全,对盗窃等事故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降低了盗窃事故发生的概率。

但经我司评估人员查明,火灾报警控制室内每日只有一人值班。

从这点来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旦此工作人员因为身体生理需要或其他原因暂时离开,那么就会造成监控室内无人监视,预警系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若出现意外事故,无法进行有效的报警,可能会对事故的控制造成严重影响。

我司评估人员建议在大门口的保卫室增加1名保安人员,减少因上述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3.8.2原料储藏区

原料储藏区有4个原料储藏罐,罐区周围有高约1.2m左右的涝堤,储存区内沿涝堤有环形的排水槽。

罐区四周有四个泡沫消防栓,附近有喷水灭火拴,消防卷盘长度为25m,每个储藏罐顶部都配备有泡沫自动喷淋器。

据我司评估人员勘查,储藏罐高不过20m。

据厂方×

消防水压为4kg-8kg。

经我司评估人员判断此水压能够喷射高度为30m,可以满足罐区的消防喷射高度,消防器材有每月保养维护记录。

罐区基本满足防火、防水要求。

3.8.3溶剂精制区

溶剂精制区主要为钢架结构,主要工作为精制DMAC溶剂,附近设有3个消防器材箱。

其中包含水喷消防栓和泡沫消防栓。

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本区属于二级泄漏源,我司评估人员在现场看到有液体泄漏迹象,经我司评估人员现场勘查,仍存在以下问题:

1、本区有很多的电机设备跨接导电连接处无导电膏,不符合工作要求。

2、静电接地螺栓部分已生锈,这样会增大电阻,影响其静电传导性能。

3、厂区围墙外有一高压变电包(变压器)距离溶剂精制设备以及DMAC储料罐区不超过20m,按照国家工业生产要求,两者的距离必须达到25m以上。

故我司评估人员建议:

对以上问题多加改善和防范,避免事故的发生。

3.8.4DMAC储料罐、PTMG储料罐区

该区设有涝堤、内有环形排水池,周围配备有水喷和泡沫灭火器,周围清洁卫生,基本符合要求。

该区消防配备齐全,符合要求。

3.8.5变电室

变电室主体建筑分为两层,1层主要为高压变电设备,2层主要为配电箱以及稳压控制设备,配电室内干净整洁,地板采用的是防静电地板,有严格管理制度,配电室消防设施完备,配电室内消防器材都按照规定有维护保养记录,各种接地完好。

变电室每层都配备有柜式空调,变电室每月20号左右都会进行维护、检查。

变电室是本厂能量来源,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根据厂区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环境,以及我司评估人员在变电室感觉到室内温度偏高,故建议加强对变电室的排气通风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在生产工作因为天气炎热、潮湿而造成电气设备短路、漏电等事故,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8.6锅炉房

该厂的锅炉房主要是为了生产提供热力能源。

锅炉房内配备有2套锅炉控制系统,主要采取的使用方式为1用1备。

该厂已将锅炉房内各种管理制度张贴于墙上(如:

压力管道管理人员职责、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巡线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

司炉工已实行持证上岗,室内有6个安全通道。

每套锅炉系统设备均有专人负责维护、检查。

锅炉房内另配有7个消防器材箱,其中包含手提式灭火器和1121推车式灭火器两种灭火器。

锅炉房一贯是安全防护的重点场所。

其中灭火器材配备基本符合要求,各种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但我司评估人员在现场查勘时,发现灭火器位置标示下面的灭火器箱已经不是按原来方式放置,已改为存放在其他没有标示的方形桶状的金属箱下。

经当场试验可知,由于金属外箱较重,以一个人之力很难将金属箱搬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延迟救援时间,导致损失的扩大。

3.8.7动力车间

动力车间的厂房采用的是轻型钢板结构厂房,两扇门及顶棚均采用的是轻型钢板,车间内主要设备有:

11台增压泵、3台空气压缩机、7台冷冻机、3台低压压缩机、3个配电箱。

2门口各有2个消防器材箱。

根据动力车间内设备的特点主要是增压泵、压缩机、冷冻机,我司评估人员选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来评价该车间的安全状况,动力车间预先性危险分析法评价表如下:

动力车间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评价表

事故

阶段

触发

事件

形成事

故原因

后果

预防措施

压缩空气管道阀门开裂

冬夏运行中气温高低变化大

管线因受热膨胀挤压阀门导致开裂漏气

压缩空气管线敷设中未设热补偿或热补偿设置有缺陷。

2.管线受热产生轴向位移,挤压阀门,造成阀门破裂。

漏气导致仪表停运

应执行设计规范,厂区架空压缩空气管道应设热补偿。

压缩机抱轴或轴承损坏

突然停电或运行中

润滑油泵停运中断供油或供油不足

高位油箱高度不够或油泵故障,压差小。

或停电时润滑油供量不足。

压缩机严重损坏

1.油箱设置应高于压缩机水平中心线5m.2.空压站设双回路供电。

3.润滑油供油装置布置在底层时,底盘与主油泵入口高差应符合主油泵吸油高度要求。

4.随时巡检压缩机润滑情况。

压缩机机体振动

启动压缩机

开车或负荷波动

1.安装质量差。

2.进气口或过滤器不畅。

管线连接处伤人或压缩机振坏。

1.吸气过滤器与压缩机之间应设进气量调节阀。

2.排气管上的防喘振调节阀要经常检查动作是否灵便。

及时检修。

3.压缩机安装环境如较恶劣应经常清理过滤器。

1.设置高位油箱,应高于压缩机水平中心线5m.2.空压站设双回路供电。

电器电缆火灾

停车后启动压缩机

启动电流大电器或电缆过载发热打火

1.压缩机润滑不好造成电机启动负荷加大。

2.启动时未关闭压缩机与储气罐之间的切断阀,造成带负荷启动。

3.线路保护层受损,引起短路打火。

4.温度过热造成绝缘性能降低,发生击穿起火。

5.夏季空气潮湿,控制系统积尘缺乏清扫而短路打火。

损坏供电设施

人员受伤

1.检查润滑系统然后启动压缩机。

2.启动压缩机必须打开排空阀,转正常后关闭排空阀。

3.线路设计应满足最大负荷要求。

4.注意控制柜环境温度,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

5.定期清扫配电柜积尘。

6.动力电缆、控制电缆选用阻燃型,埋地应使用金属管保护。

穿墙洞必须填堵。

7.所有电器外壳及构架做可靠接地。

触电

检修中

单项触电、误接触带电体

1.电气工作不办理工作票、操作票,不执行安全监护制度。

2.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工作前不验电。

3.移动使用的配电箱、板及所用导线不符合要求,未使用漏电保护器,不戴绝缘手套。

4.在电缆沟、金属结构架工作不使用安全电压。

5.在潮湿、环境内工作不穿绝缘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