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4534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122Word格式.docx

下面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的是

A.流畅性

B.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创造性包括创造性认知品质、创造性人格品质和创造性适应品质。

其中认知品质包括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认知策略。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的特点。

第6题:

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却在不再想这个问题做其他事情时突然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现象被称作

A.功能固着

B.定势

C.酝酿效应

D.灵感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也就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

当人们反复探索问题而仍没有结果时,暂时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研究时,问题就能较快得到解决,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第7题:

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使用原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这被称作

第8题:

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皮尔曼

B.瑟斯顿

C.卡特尔

D.加德纳

英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论,认为智力由七种因素构成。

第9题: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既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产生人类的智力行为。

第10题:

卡特尔将智力划分为

A.一般智力与特殊智力

B.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C.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D.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与实践性智力

卡特尔将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包括理解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

晶体智力是指对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的能力,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大。

第11题:

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中,成功智力不包括

A.分析性智力

B.社会性智力

C.创造性智力

D.实践性智力

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

第12题:

在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中,用来解释创造性能力的理论是

A.智力成分亚理论

B.智力情境亚理论

C.智力经验亚理论

D.智力应用亚理论

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用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解释分析性智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性智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性智力。

第13题:

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是

A.服从

B.去个性化

C.认同

D.从众

社会规范的学习包括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和信奉(内化)三种水平。

其中,社会规范的遵从包括从众与服从两种类型。

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属于从众。

服从现象指的是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的现象。

第14题:

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行为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弗洛伊德

A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强调榜样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理论对于道德行为发展具有解释力。

第15题:

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情感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虽未直接关注道德的发展,但其在关于人格结构的划分中提出的超我的概念,涉及了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第16题:

“孟母三迁”终使孟子成才,能够有效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是

A.认知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个体行为获得中的重要作用。

第17题: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是社会规范的

A.外铄过程

B.内化过程

C.移植过程

D.泛化过程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是个体接受外在社会规范的过程,外在的社会规范逐渐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社会规范逐次地成为个体一部分的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内化过程。

第18题:

社会规范内化的最高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信奉

D.同化

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其中信奉是内化的最高阶段。

信奉阶段在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阿伦森的著作中就叫作“内化”。

第19题:

当司机认识到遵守交通法则是安全行驶的保障,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从社会规范内化过程的角度看,此时该司机遵守交通法则属于

A.从众

B.服从

C.偶像认同

D.价值认同

个体认识到了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而发生的对规范的遵从现象是价值认同。

本题中司机认识到交通法则的意义,并自觉遵守它。

第20题:

品德培养的方法中“小组道德讨论法”的理论基础是

A.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理论

B.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理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小组道德讨论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的品德培养方法。

这是基于科尔伯格道德判断而设计的德育模式。

小组讨论的内容一般是关于道德两难的故事。

第21题:

个体看到他人很悲伤时也体验到悲伤情绪,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自我中心

B.移情(empathy)

C.情绪唤醒

D.移情(transference)

移情(empathy)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

“empathy”也被翻译成同理心、共情等。

移情(transference)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是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

第22题:

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规律的学科是()。

A.教育学

B.学习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教师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因此,答案为C。

第23题:

教育心理学公认的创始人是()。

A.裴斯泰洛奇

B.冯特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确立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

第24题:

下列心理学家中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巴甫洛夫

D.华生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

第25题:

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其道德取向有可能是()。

A.人际协调的取向

B.服从与惩罚的取向

C.普遍道德原则的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是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是工具性的相对实用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是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第二阶段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是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二阶段是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第26题:

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A.视觉适应

B.望梅止渴

C.青春期男孩变声

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第27题: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社会建构主义

B.激进建构主义

C.皮亚杰理论

D.信息加工理论

第28题: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的学习类别是()。

A.智慧技能

B.言语信息

C.认知策略

D.态度

加涅将学习的结果分为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以及运动技能。

其中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以及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它使学习过程中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因此。

认知策略是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的学习类别。

第29题:

班杜拉认为,学会的行为不一定会表现出来,这取决于()。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机过程

D.动作再现过程

班达拉通过实验发现,儿童虽然没有将学习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如果他看到相应的行为会受到奖励时,他们就能做出此前并没有表现的行为。

因此学习的行为会不会表现出来取决于动机过程。

第30题:

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第31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强调的是()。

A.内部动机

B.近景的动机

C.外部动机

D.正确的动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强调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属于学习的内部动机。

第32题:

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A.非常简单的任务

B.非常困难的任务

C.中等难度的任务

D.难度不定的任务

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

对他们来说中等困难的任务最有挑战性,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

第33题: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

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产生式

第34题:

在去动物园看过猴子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猴子的基本认识,如猴子的体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儿童这种对猴子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D.概念

图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图式中包含的信息可以是知觉性的(表象),也可以是命题性的。

图式和概念的区别在于,在图式中既有范畴的必要性特征,也有范畴的特点性特征。

如小鸟的概念中不包括“鸟会飞”这一属性,但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对大部分鸟的理解,鸟的图式中可以包括这一属性。

第35题:

贾德证明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实验是()。

A.迷宫实验

B.迷笼实验

C.小鸡啄米实验

D.水下打靶实验

概括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贾德。

他通过水下打靶实验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是因为任务之间表面的相似性。

而是在于被试是否获得了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

第36题:

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A.心智技能和体力技能

B.操作技能和脑力技能

C.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D.脑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技能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其中,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体操、打字等;

心智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等。

第37题:

下列属于徒手型操作技能的是()。

A.跑步

B.打字

C.踢足球

D.驾驶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操作技能可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徒手型操作技能如自由体操、太极拳等;

器械型操作技能如驾驶、球类运动等。

第38题:

小明读书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就会放慢速度。

小明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主要指的是学习过程中的监控策略。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和监控策略。

其中,监控策略包括领会策略、集中注意和调节策略等。

题目中小明使用的策略即是监控策略中的调节策略,因此,属于元认知策略。

第39题:

下列不属于问题的成分的是()。

A.给定信息

B.目标

C.障碍

D.答案

每一个问题都必然包含给定信息、目标以及障碍三种成分。

因此,选项D不属于问题的三种成分。

第40题:

“假如……就会……”“请尽量列举……”所采用的方法是()。

A.狂想类比

B.直接类比

C.拟人类比

D.符号类比

狂想类比是让学生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尽可能以不寻常的思路思考或者尽可能的牵强附会。

狂想类比的常用句型是“假如……就会……”“请尽量列举……”。

第41题:

下列关于品德发展实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品德发展是在内部矛盾的推动下,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C.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

D.品德发展是社会对个人的强制要求

品德是在社会交往的基础上,在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内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主动建构相对稳定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

第42题:

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在于()。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认知匮乏

C.道德行为不良

D.道德意志薄弱

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的道德意识所支配,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群体利益的行为,具有一贯性、严重性、有意性以及倾向性等特点。

如考试作弊、不尊重教师、欺侮同学等。

第43题:

提出统觉理论的学者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维果斯基

统觉理论是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重要基础。

根据统觉原理,新的知识和观念总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

根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

第44题:

20世纪20年代以前处于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哪个阶段?

()

A.初创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深化拓展阶段

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20~50年代: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20世纪60~70年代;

教育心理学的深化拓展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

第45题:

维果斯基强调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是()。

A.最近发展区

B.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学生的智慧顶点

D.学生经过独自努力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维果斯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依靠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

第46题:

将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心理学家是()。

B.吉尔福特

D.瑟斯顿

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把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大类。

第47题:

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下述表述能体现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得寸进尺

C.入乡随俗

D.吃小亏得大便宜

第48题:

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联结理论

B.认知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第49题: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D.概念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第50题:

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学习的实质和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

A.知觉

B.概念形成

C.推理

D.问题解决

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学习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大猩猩问题解决的实验实现的。

因此,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学习的实质和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问题解决。

第51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第52题:

下列学习动机的分类中,属于奥苏伯尔的是()。

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C.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D.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奥苏伯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所以答案C是奥苏伯尔对学习动机的分类。

第53题:

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是()。

A.运气

B.能力

C.努力

D.任务的难度

维纳认为,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原因主要有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种,并将这六种原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其中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分为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

根据可控性归因,可分为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而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第54题:

学习单词basket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

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

A.顺应性迁移

B.低路迁移

C.水平迁移

D.特殊迁移

第55题: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与命题网络

B.产生式

C.表象与表象系统

D.产生式及产生式系统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命题与命题网络。

第56题:

沃尔夫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元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转化理论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沃尔夫。

形式训练说认为人的大脑有许多不同的官能,如注意、记忆等,这些官能都是一个个的实体,其相互配合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各种官能可以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加力量,但是由于对各种官能施加的训练不同,各种官能及其组成的活动强弱也会不同。

第57题:

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书写

B.默读

C.心算

D.写作

其中,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体操、打字等。

第58题:

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以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

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A.专家的观察力敏锐

B.专家的记忆力敏锐

C.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D.专家贮藏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第59题: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求助于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