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268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卷新编新编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姓名:

_班级:

_成绩:

_一、单选题1.在细胞中,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是()A染色体内的DNAB染色体内的蛋白质C线粒体内的核糖D叶绿体中叶绿素2.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B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C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D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3.对基因显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B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C成对基因Aa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D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都是显性性状4.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B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C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D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数量为23对5.下列疾病中,其病因与疾病相符的是()A红绿色盲-缺乏维生素AB手癣和足癣-真菌感染引起C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蛔虫病-其传染源就是蛔虫6.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假设b代表的是毛细血管,则a代表的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和静脉都可以7.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是A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前行的习性B猛禽由于经常性的撕裂不同的猎物来获取食物而使自己的喙和爪变得更加锐利的C大部分昆虫隐藏在树缝内,这一现实环境选择了长舌的啄木鸟D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甲图到乙图的操作步骤是()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向左移动装片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ABCD9.影视节目中,经常会看到特工在对方的颈部猛击一下,对方就死了。

这是因为击大损伤了对方的()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10.如图所示为快速繁殖胡萝卜的新技术示意图,这项技术被称为()A嫁接B扦插C组组培养D细胞分化11.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相比有什么变化()A形态相同,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B形态相同,数目与原细胞的相同C形态不同,数目是原细胞的三倍D形态不同,数目是原细胞的两倍12.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A检测淀粉B溶解淀粉C溶解叶绿素D除去二氧化碳13.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线粒体14.肝炎患者用过的碗筷要和家里的人分开,否则容易使家里的人染上肝炎。

碗筷在这里属于()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15.下列能说明生物之间是互助关系的是A蝴蝶与花B猫头鹰与鼠C菟丝子与大豆D狮子与鹿16.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甲、乙两地的光照和栽培措施相同,而温度差别较大,甲地白天温度为34,而夜间为15;乙地白天温度为35,而夜间为25。

则甲乙两地甘蔗的区别是()A甲地甘蔗比乙地的甜B乙地的甘蔗比甲地的甜C两地的甘蔗一样甜D无法判断区别17.下列关于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DNA和蛋白质构成B后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C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D在受精卵中是单个形式存在18.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和白毛B豌豆的高茎和圆粒C人的身高和体重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19.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白细胞,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能运输养料和废物C是红细胞,无细胞核,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的功能D是血小板,无细胞核,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20.如右图,在一个装有约3/5容积温开水的透明玻璃瓶中,加入20克葡萄糖和适量的酵母,震荡后再在瓶口套一个挤憋了的小气球,放在温暖的地方。

几天后,将会发现瓶内液体中有气泡冒出气球不断地胀大气球的一部分被吸入瓶口去掉气体,在瓶口能嗅到淡淡的酒味ABCD二、综合题21.如图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如果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_倍。

下图是某女生对好光放上临时装片后,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动作,图中操作正确的是_,这样做的目的是_。

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后,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_。

(2)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下发现一个污点,该同学移动临时装片污点不动,换了一个目镜结果污点还在,由此可以判断该污点可能在_(填写左图序号)。

(3)如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_(任写两项结构名称)。

(4)在上图A、B所示结构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填数字);图A中1的作用是_;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_。

22.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题干有关图乙的描述中,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

(2)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要达到小腿肌肉细胞,需_次经过右心房。

(3)进行亲子鉴定时,需要选取血液中的_作材料。

(4)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最先进入人体心脏的_(填序号)。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5)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_。

23.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完成相应的试题。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结构简单,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

流感病毒的“易容术”常常使今年研制的疫苗到明年就没有效果了。

科研人员希望研发一种通用疫苗,应对多种变异的流感病毒。

研究发现,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重要蛋白(如右图所示),分别是血凝素(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其中HA蛋白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关键蛋白。

HA蛋白由“冠盖”和“茎秆”组成,外形像蘑菇。

冠盖部分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且频繁发生变异;茎秆部分相对保守并被冠盖遮掩,仅能引起微弱的免疫反应。

科研人员想到研发一种不带有冠盖、仅保留茎秆的疫苗,这样既可以使疫苗有效,也能使疫苗对多种流感病毒有效。

这一思路虽然前途光明,但茎秆隐藏于冠盖下,往往不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且冠盖与茎秆之间的关系近似于唇亡齿寒,如果去掉冠盖的话,剩下的茎秆会变得非常不稳定,甚至散架,从而无法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也就奢谈制备通用疫苗的愿望了。

经过反复研究,研究人员最终巧妙地将H1N1流感病毒HA蛋白的茎秆和铁蛋白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新的纳米颗粒(即通用疫苗)。

这种纳米颗粒,很好地解决了茎秆被冠盖遮蔽的问题。

接下来的动物实验发现,接种了纳米颗粒的一组小鼠,对H1N1流感病毒有免疫力,且体内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是传统疫苗的34倍。

科研人员将该纳米颗粒接种到另一组小鼠体内后,再给它们注射致死剂量的H5N1禽流感病毒,结果所有小鼠都存活了下来。

这表明用H1N1病毒制备的纳米颗粒能让小鼠有效抵御H5N1病毒侵染。

通用疫苗的研发虽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但从动物实验到人类临床应用还要进行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等工作,这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使通用疫苗造福人类。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据文中介绍,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易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是病毒结构中的_。

(2)流感病毒“外貌”多变,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病毒的_容易发生改变。

(3)接种疫苗的小鼠,体内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_免疫。

(4)用小鼠进行的动物实验,不仅证明了新研制疫苗的有效性,还初步检验了该疫苗的通用性,得出疫苗有效性的证据是_;得出疫苗通用性的证据是_。

24.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

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请根据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

“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

”说明叶具有_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_。

这一细胞结构中含有的_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它能够_,为叶的这一功能提供能量。

(2)根说:

“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

”说明根具有_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_区完成的,原因是此区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_,增大了此区域表皮细胞的表面积。

下图中的_图表示的是该区细胞。

ABCD(3)茎罢工后,萎蔫的叶说:

“快给我水喝!

我渴死了。

”说明茎中的_具有运输_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自_而_的。

三、实验探究题25.为探究番茄染色的遗传,某实验小组川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亲代子代/株红果黄果甲黄果X黄果0205乙红果X红果?

50丙红果X黄果110106请分析回答:

(1)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_。

在甲组实验中,亲代是黄果,后代也是黄果,这种现象称为_。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片段,位于染色体上。

番茄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经_传递给下一代。

(3)乙组子代中出现了黄果,可推测出黄果为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理论上子代应有红果_株。

(4)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丙组子代中红果的基因组成是_;黄果的基因组成是_。

(5)已知番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则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三、实验探究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