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225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是确保从源头上消除能源浪费,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必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9月17日以国发[2010]6号令的形式发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规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节能评估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评估依据;

项目概况;

能源供应情况评估;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项目能源消耗节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

存在问题及建议;

结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近年来我省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浙发改投资[2007]41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浙政办发[2010]35号)等重要政策、法规和规章,规定省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新建、新建、技改等)新增综合用能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新增用电3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提高建设项目在节能、技术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严格审核新投资、新建项目及重点耗能企业。

XX市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甬发改投资[2007]555号文《关于印发<

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2010年12月9日,又以XX市人民政府文件形式出台了《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对新建、改建、新建和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浙江省和XX市关于新建、改(扩)建、技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相关规定和制度,落实科学发展观,XX海曙创源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的编制工作。

我公司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踏勘、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报请评审。

第一章评估依据

1.1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77号)

(2)《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4)《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发改环资(2007)199号)

(6)《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35号);

(7)《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7]17号);

(8)《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07]63号)

(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

(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发[2010]6号)

(11)《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浙淘汰办〔2010〕2号)

(12)《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

(13)《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浙政办发[2010]35号)

(14)《XX市节能技术(产品)导向目录》(2011年版)

(15)关于印发《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甬政发[2010]125号)

(16)《浙江省节电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第一~第六批)

(17)《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第三批)

(18)《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

(19)《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

(20)《XX市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09-2020年)》(甬政发[2009]63号)

(21)XX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甬政办法(2008)224)

(22)《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农机发[2005]7号

(23)《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1.2标准及技术规范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4)《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5)《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12452-2008)

(6)《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8222-2008)

(7)《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

(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167-2006)

(9)《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

(10)《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2497-2006)

(11)《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06)

(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13)《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6)《工业建筑节能设计规范》(ZBBZH/GJ19)

(1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DB33/656-2007)

(18)《工业窑炉保温技术通则》GB/T-16618-1996

(19)《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153-2009

1.3其它依据

(1)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项目备案登记表

(2)建设单位提供的工业增加值表

(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清单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补充资料

(5)同行业相关资料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企业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地址:

注册资金:

1150万人民币

邮政编码:

315460

单位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该公司注册登记的生产经营项目有蔬菜及农作物的研究、开发;

农业机械、园林机械、健身运动器材、家用电器及配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加工;

铝压铸加工;

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

目前投资人旗下拥有多家公司,正式投产后,主要生产园林机械配件,同时拟将旗下的余姚精铸有限公司可用设备转移至其名下,最终形成年产300万台园林机械配件的生产规模。

2.2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地点: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类型:

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C3676)

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在竞拍所得的13617平方米国有土地上,新建标准厂房建筑面积16400平方米,同时购置压铸机、熔炉、保温炉等一系列生产设备,最终形成年产300万台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生产能力。

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土地购置款约600万元,厂房建设约1400万元,设备1900万元,固定资产合计39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及其他600万元。

项目资金中的3000万元通过企业自筹所得,其他部分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筹措。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达产年可实现产值约15000万元,利润约800万元,税收约850万元,工业增加值约2534.14万元。

建设内容:

项目在竞拍的13617平方米土地上,需要平整土地,设计新建标准厂房16400平方米,同时需购置集中熔化炉、全自动精密数控车床、冲床、压铸机、旋床、装配流水线等设备及变电设施1座等。

建设起止年限: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合计24个月。

2.3项目产品方案

本项目生产的终端产品为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最终用途是制造园林农业机械。

产品与之配套的园林农业机械有割灌机、油锯、喷雾喷粉机、吹风机、草坪机等,约有100多种型号。

项目将通过货比三家,择优引进国内先进设备及国内优质原辅材料,依托目前行业内生产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先进的工艺方法,最终形成年产300万台的加工生产能力,生产出高质量的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

表2-3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年产量

平均单价(不含税)

1

园林农业机械产品配件

万件

100

150元/件

2.4项目原辅材料方案

本项目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铝锭,其已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合金元素,配置成分比例由企业拟定,交铝合金生产厂家生产,目前原材料由余姚当地的一家企业提供,双方之间签订有长期订货、供货协议,项目需要的生产原料来源与质量能有保证。

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年主要原辅料年用量消耗情况见表2-4所示。

2-4主要原辅材料年用量消耗表

名称

单位

耗用量

来源

铝锭

6000

19500元/吨

余姚

2.5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9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及其它费用600万元。

项目实施达产后正常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5000万元,年新增工业增加值约2534.14万元,净利润约800万元,全年税收约850万元。

项目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5。

表2-5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指标

数量

备注

最终产品:

万台/年

300

建设单位

提供

2

新建厂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16400

3

年工作日

312

4

新增劳动定员

150

5

年耗电量

万千瓦时/年

420.18

报告核算值

6

年耗水量

吨/年

7673

7

柴油

360

8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500

建设

提供

数据

9

固定资产投资

3900

10

流动资金

600

11

年产值

15000

12

工业增加值

2534.14

按现行价格,根据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则本项目年度工业增加值为2534.14万元。

计算情况详见表2-6。

表2-6年度工业增加值估算表

收入法计算项目

数额

固定资产折旧

226.26

建设单位提供数据

劳动者报酬

1051.13

生产税净额

607.45

营业盈余

648.90

2.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将满足于国内草坪业和城市绿化建设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草坪业和城市绿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与之联系紧密的园林机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消费理念:

进口货就是比国产货好,很多一部分人还是愿意买进口货。

面对进口园林机械产品强大的市场冲击,国内许多企业也纷纷努力抢占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

该企业通过原有的基础条件,改进技术手段、使得园林机械产品正在向多样化、规模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本项目生产的园林工具机械配件品种多,规格全,性能好,并且可最大程度满足于国内草坪作业机械和城市绿化建设的需求,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2.将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满足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的青壮年大都向往都市,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向城镇,成为打工族,农村的大学生偏爱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机关或企业,而很少有人想到偏远地区或农村务农,根据对农业大学学生的职业选择调查,约80%的毕业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城市工作,想回乡开拓事业的大学生屈指可数。

另外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据中国老龄协会统计,全国有1/4的省市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现在全国60岁以上(包括60岁)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7亿,而且正在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自上海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也相继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专家解释,这些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寿命增长,死亡率下降,而强调少生优生引起出生率下降,这样就造成了人口的老龄化现象。

上述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部分地区出现青壮年劳力不足的现象,从而将在更大程度上产生对园林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的必然的。

3.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扩建投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5000万元,实现利润800万元,直接为社会创造税收850万元。

将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项目的规模投产将企业从规模生产发展推向质量效益化发展之路,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项目可为社会提供150余人的就业机会,其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为此可提供社会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使工业经济的更好发展,也会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照环评要求落实各项环保设施,尽最大努力保护环境做出应有的努力,综上所述本项目为企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该项目生产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遵守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设计规范等情况

3.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项目产品生产过程中拟将通过配置好成份的合金铝锭加热熔化,然后压铸成型,再进一步机械精加工制成园林农林机械配件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项目对照国家最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属于国家允许类。

园林机械牧草收割机的配件也在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品种之列,牧草收割机按目前的国家产业政策属于鼓励类。

3.2工业类节能标准及设计规范

项目选用的集中熔化炉采用直接(明火)加热,可提高加热速度,降低燃料消耗,符合《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中的规定要求。

压铸机保温炉和集中熔化炉的保温性能应参照GB/T8175-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进行设计施工建造,以符合GB/T4272-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和GB/T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等技术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若设备外表面温度大于323K(50℃)的设备必须作隔热保温层[环境温度为298(25℃)时的表面温度]。

炉内温度达700℃的工业炉窑设备(环境温度20℃),炉体侧壁外表面最高温度60℃,炉顶外表面最高温度80℃(工艺、设备中不宜绝热部位除外)。

项目中拟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应参照国家标准GB18613-2006《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中的电动机能效限定值选购配置,国标GB18613-2006中,明确规定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效率(%)能效限额指标值。

可根据项目的电动机的型号、功率、转速、功率因数等因素和拖动的机械设备运行工况等情况,综合估算出电动机实际运行状况,测算运行时能耗的平均效率,使电动机工作在经济运行范围内。

项目新增变压器及拟选用生产设备,不得选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明令规定的淘汰类及限制类的设备产品,变压器应选用大型正规企业生产的高效率、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如非晶合金材料的S11系列等。

项目变配电所的位置应尽量设置在生产用电负荷中心附近,根据生产设备的用电容量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和供电方式。

根据项目生产用电的运行实际总功率,合理选择配置电力变压器容量,实现供电变压器经济运行;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电力供电网的距离、电压等级等情况,合理选择企业的供电电压,尽量减少供电与用电的变压级数,减少变损。

合理选择企业配电房的建设位置,缩短配电房的供电范围的输电半径,精确测算输电线路的供电负荷电流,并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配置输电电缆和导线截面;

根据企业用电设备的用电电源的情况,特别是对大功率的单相用电负荷供电系统,要注意合理分配和平衡三相供电负荷,做到均衡化用电,提高企业的用电负荷率。

在生产车间内的用电设备或用电总功率很大,且为电感性负载的用电设备或用电部位,应设置就地无功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尽量降低用电系统的无功损耗。

项目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应参照国标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中要求进行设计和配置安装,具体指标见表3-1。

表3-1《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相关具体指标

条款

要求

供电合理化

3.1

根据用电性质、用电容量,选择合理供电电压和供电方式。

3.2

变配电所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减少变压级数,缩短供电半径,按经济电流密度择导线截面。

3.3

根据受电端至用电设备的变压级数,其总线损率分别应不超过以下指标:

一级3.5%;

二级5.5%;

三级7%。

3.4

受电端电压在额定电压允许偏差范围内,用电设备的供电电压偏移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士5%。

3.5

调整企业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使企业用电均衡化,提高企业负荷率。

企业日负荷率应不低于以下指标:

连续性生产95%;

三班制生产85%;

二班制生产60%;

一班制生产30%

3.6

企业单相用电设备应均匀地接在三相网络上,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供电网络的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2%。

3.7

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应在负荷侧合理装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在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0;

低负荷时,应调整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不得过补偿。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合理化

4.1

电动机类型应在满足电动机安全、起动、制动、调速等方面要求的情况下,以节能的原则来选取。

4.2

电动机功率选择,应根据负载特性和运行要求合理选择,使电动机工作在经济运行范围内。

4.6

在安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对异步电动机采取就地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素,降低线损,达到经济运行

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合理化

5.1

电弧炉、感应炉等电加热设备效率应不低于50%。

箱式炉、井式炉等连续作业的电加热设备效率不低于40%,盐浴炉等电加热设备效率应不低于30%。

5.5

在加热或热处理的电炉中,要根据设备的构造、被加热物体的特性、加热或热处理工艺要求、改进升温曲线。

5.6

电加热设备要选择合理的装炉量。

对间断分散生产的加热设备,要进行专业调正,实行集中生产。

在进行重复加热的工序中应缩短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

照明的合理化

7.1

根据使用场所和周围环境对照明的要求及不同电光源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

在保证照明质量前提下,优先选用光效高、显色性好的光源及配光合理、安全高效的灯具。

7.5

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加强照明设备的运行管理。

7.6

要充分利用天然光,建筑物的开窗面积及室内表面反射系数应符合GB50033的规定。

3.3建筑类节能标准及设计规范

项目的标准厂房和附属的办公场所等建筑物应参照行标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设计建造。

工作场所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建筑物采光方面要充分利用自然光,建筑物的开窗面积及室内表面反射系数应符合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项目办公和其他厂房等建筑及道路照明应采用节能型灯具,如节能灯、细管荧光灯、无极灯等节能光源产品。

3.4项目能源计量配备

计量是企业进行能源管理、展开能源统计、消耗考核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基础。

项目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浙江省标准DB33/656-200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中的相关要求,建立和完善项目的计量系统网络的建设及计量仪表装置的安装配置,严格配备规格匹配、记录准确的各种能源的计量器具,为项目生产能耗定额指标的控制和能源管理及时提供准确的能耗数据。

项目消耗的能源资源种类主要是电力、柴油和水资源。

依据GB17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