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2059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生理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3、种类:

①分娩,②排便,③排尿,④血液凝固。

(四)前馈:

调节者发出信息同时,又通过另外途径,作用于被调节者。

总结:

本章内容贯穿于全书。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

(二)转运物质:

O2,CO2,NH3.

二、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根据膜蛋白的不同分类:

(二)通道转运:

1、通道的种类:

电压门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另外,以转运的物质分:

Na通道,K通道,Ca通道。

2、通道的状态:

开放、失活、备用(后2种:

关闭)

3、转运物质:

离子(K、Na、CI、Ca)

4、影响离子转运的方向和转运量的因素:

浓度差、电位差。

(三)载体转运:

1、转运物:

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①特异性(专一性);

②有饱和性

③竞争性抑制

三、主动转运

通过泵蛋白耗能,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二)转运的物质:

离子、小分子

Na泵分解1ATP使3Na出细胞2K入细胞。

四、入胞和出胞

通过膜的运动将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转运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二)入胞:

吞噬、吞饮

(三)出胞:

胞吐。

四种转运方式转运的物质。

考题:

1、O2进细胞单

2、CO2出细胞单

3、AA进C载

4、Na进C离

5、Na出C主

6、K出C离

7、K进C主

8、白细胞吞噬细菌入

9、激素分泌出

10、N递质释放出

第二节细胞的信号传导功能

一、受体

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够接受化学信息的特殊蛋白质。

2、基本功能:

①识别载体结合的化学信息;

②转发化学信息。

二、类型:

三类。

见书。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P)

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二)产生机制:

1、生物电产生的条件:

①细胞内外要有离子浓度差;

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

2、RP产生:

细胞安静时只有K通道开放,K离子外流,达到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3、性质:

外正内负。

4、离子基础:

K离子外流。

二、动作电位(AP)

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快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2、几个名词:

①极化:

静息电位的状态;

②去极化:

RP的基础上膜电位负值减少;

③复极化:

去极后又回到极化状态;

④超极化:

RP的基础上膜电位负值增大;

⑤超射:

⑥锋电位:

⑦后电位:

3、AP的产生:

(1)去极化:

①膜条件:

细胞受刺激时,K通道关闭,Na通道开放;

②离子流:

Na+内流,达到Na的电化学平衡。

(2)复极化:

Na通道关闭;

K通道开放;

K+外流,达到K+的电化学平衡。

4、AP的产生条件:

阈电位:

能引起动作电位或使Na+通道开放的膜电位值。

刺激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AP。

5、动作电位的传导:

是AP在细胞上的依次产生过程,而不是局部电流的结果,局部电流仅起刺激作用。

6、AP的特点:

①呈‘全或无’式;

②传导无衰减;

(可远传)

③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④呈“脉冲式”。

三、局部电位

细胞受刺激时产生的微弱的电位变化。

(未达到阈电位水平)

可改变细胞组织的兴奋性。

①去极:

使细胞的兴奋性增高;

②复极:

使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与AP相比)

①传导有衰减不能远传;

②幅度与刺激强度呈正比;

③可总和。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一)结构:

接头前膜:

N末梢;

接头间隙:

NC与肌C之间;

接头后膜:

肌C膜(运动终板)。

(二)传递过程:

基本过程:

电-化学-电。

(三)特点:

①单向性传递;

②时间延搁;

③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三联管(体)

(二)耦联因子:

Ca2+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单位。

包括1个暗带+2个1/2明带。

(二)收缩机制:

滑行学说:

细肌丝向M线滑行使肌小节缩短而产生收缩。

暗带:

不变;

明带:

缩短;

H带:

肌小节:

缩短。

四、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一)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1、等长收缩:

长度不变,张力增加。

2、等张收缩:

长度缩短,张力不变。

(二)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1、单收缩:

有完整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刺激的频率较低,间隔时间大于收缩期和舒张期。

2、不完全强直收缩:

有收缩期和不完整的舒张期,刺激频率高,间隔时间大于收缩期而小于收缩期+舒张期。

3、完全强直收缩:

只有收缩期而无舒张期,刺激频率最高,间隔时间小于收缩期。

心肌属于单收缩,骨骼肌属于完全收缩。

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一)前负荷:

肌肉在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

2、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影响肌肉收缩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收缩能力越强。

(二)后负荷:

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

影响肌肉收缩的形式。

当后负荷大于肌肉产生张力的能力时,出现等长收缩;

当后负荷为0或小于肌肉产生的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

一般而言,骨骼肌先产生等长收缩,后产生等张收缩。

(三)肌肉收缩能力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一组成:

全血血浆:

溶质:

血浆蛋白:

白(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球(参与机体免疫)纤(血凝)

电解质、有机物

血细胞:

RBC、WBC、PLt

血细胞的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二理化性质:

(一)颜色:

A血鲜红色;

V血暗红色。

(二)比重

(三)粘滞性

(四)渗透压

1、渗透现象:

(扩散:

溶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扩散现象。

2、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吸引溶剂的能力,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颗粒的大小种类无关。

3、血浆渗透压:

(1)血浆晶体渗透压:

①组成:

血浆晶体物质组成(电解质NaCI、有机物G#AA)

②生理作用: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形式和功能。

(2)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物质组成(蛋白质—白蛋白主要)

吸引血管外的水进入血管内,从而保证血浆的容量。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

临床常用等渗液:

0.9%的生理盐水;

        5%的葡萄糖水。

五、PH

正常:

7.35-7.45 

第二节 血细胞

一 红细胞(RBC)

(一)RBC的数量,Hb的含量:

1、数量:

男性(4.0—5.5)×

1012/L。

女性(3.5—5.0)×

2、含量:

男性120—160g/L

女性120—150g/L

(二)红细胞的功能:

(填空)

1、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缓冲血液的PH。

(三)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

①概念:

RBC悬浮在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②血沉:

RBC下沉的速度。

用魏氏法测定。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③影响血沉的因素:

a、白蛋白阻止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减慢;

b、球蛋白、纤维蛋白促使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加快。

2、RBC的渗透脆性:

指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抵抗力与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呈反比关系。

(具体实验)

3、RBC的形态:

4、RBC膜的通透性:

(四)RBC的生成:

1、生成部位:

红骨髓。

2、生成过程:

造血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原红C(母C)—>

早中晚幼稚红C—>

网织红C—>

RBC

体积:

越来越小

核:

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成熟RBC是没有细胞核的)

Hb:

越来越多

3、生成的原料:

Fe2+,蛋白质

4、成熟因子:

叶酸、维生素B12

注意:

①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②小C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

③大C性贫血(巨幼贫)缺叶酸、Vit12.

5、RBC的生成的调节:

①方式:

负反馈调节

②物质: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雄激素

PO2↓—>

(促进)肾—>

促红细胞生成素↑—>

骨髓造血功能↑—>

RBC↑—>

PO2↑抑制肾

(五)RBC的破坏

寿命120天,衰老的RBC在肝、脾的巨噬细胞吞噬。

二、白细胞(自学)

三、血小板

(一)正常值:

(100—300)×

109/L。

(二)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吸附、收缩、修复

(三)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

①损伤的血管反射性收缩;

②形成血小板血栓

③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2、参与血液凝固:

PF3血小板因子,提供凝血场所

3、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数量低于50×

109/L时,就会产生出血倾向。

第三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凝

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体状态。

(二)实质: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丝网罗红细胞形成血凝块。

(三)凝血因子:

1、除Ⅳ因子是Ca2+外,其余因子都是蛋白质;

2、除Ⅲ因子存在于血管外组织,其余因子都存在于血浆中;

3、Ⅱ、Ⅶ、Ⅸ、Ⅹ合成于肝,均需VitK参与。

表示方法:

(四)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

凝血酶)

3、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途径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

①速度?

②启动因子?

共同启动因子?

③生理性止血有内外参与;

若抽血于试管中只有内源性参与。

(五)抗凝与促凝

1、抗凝措施:

①提供光滑面;

②降低温度;

③使用抗凝剂:

a体外:

柠檬酸钠、草酸盐可去除血浆中Ca++

b体内:

肝素

2、促凝措施:

①提供粗糙面;

②升高温度;

③使用VitK。

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

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下)—>

纤溶酶—>

使纤维蛋白转变为降解产物(碎片)

激活物:

有3类。

月经血不凝的原因:

子宫组织激活物多

第四节血量与血型

一、血量

占体重的7%—8%.

失血情况。

二、血型

血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类型。

(二)ABO血型的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所结合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种类和有无。

(三)抗原、抗体的分布:

1、抗原:

A抗原、B抗原

据此,就可将血型分为A、B、AB、O型。

2、抗体:

抗A、抗B

抗原

抗体

A型

A抗原

抗B

B型

B抗原

抗A

AB型

A、B抗原

无抗体

O型

无抗原

抗A、B

(四)凝集反应:

A抗原+抗A—>

凝集

B抗原+抗B—>

血清(下)/血C(右)

AB

+

(五)输血原则:

1、同型血相输;

2、异性输血时,供血者的RBC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破坏,就可少量缓慢输血。

(六)输血关系:

供血者:

ABABO

受血者:

ABABO

(七)交叉配血实验:

详细讲解。

题:

若受血者为A型,描述上述几种情况时供血者的血型?

三Rh血型

(一)抗原:

D抗原

(二)血型:

含D抗原的就是Rh阳性占99%;

无D抗原的就是Rh阴性占01%。

(三)抗体:

无天然抗体

接触Rh阳性(D抗原)才能产生抗D的抗体。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生理

一、心肌C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C的分类:

1、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

自律细胞:

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浦氏纤维)

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

无收缩性。

非自律细胞:

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无自律性。

2、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快反应细胞:

Na+通道。

慢反应细胞:

K+通道。

(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①离子基础:

0期:

Na+内流

1期:

K+外流

2期:

K+外流,Ca++内流

3期:

4期:

Na+、K+、Ca++的主动转运

②特点:

2期平台。

使AP时程延长(有效不应期延长)

2、窦房结细胞的AP

Ca++内流

K+外流

K+外流递减,Na+内流递增

4期自动去极化

二、心肌生理特性

(一)自律性

组织或细胞在没有外来因素作用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2、起搏点:

正常起搏点:

窦房结

潜在起搏点

3、影响因素:

(了解)

(二)兴奋性

心肌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

2、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

去极0期—复极3期–55mv

备用:

复极3期–55mv——–60mv

有效不应期:

去极0期—复极3期–60mv兴奋性为0

(2)相对不应期:

复极3期–60mv——–80mv兴奋性低于正常。

(3)超常期

复极–80mv——–90mv兴奋性高于正常。

3、兴奋性与机械收缩的关系

4、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三)传导性

心肌细胞间传导兴奋的能力。

2、传导途径:

3、房室延搁的意义:

(四)收缩性

特点:

1、不发生强直收缩。

(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存在2期平台)

2、“全或无“式收缩。

3、依赖细胞中的Ca++较强。

三、心脏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机械活动周期。

2、心率概念: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心率的正常值:

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

4、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呈反比关系。

心率越快,心动周期时程缩短,以舒张期缩短更明显。

5、房室活动关系

0.10.20.30.40.50.60.70.8

心房收缩舒张

心室舒张收缩舒张

房室瓣开关开

动脉瓣关开关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房内压与室内压

室内压与A压

房室瓣

A瓣

血流方向

心室容积

1、心房收缩期

大于

小于

心房到心室

增加

2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无进出

不变

3心室收缩期射血期

心室到A

减少

4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5心室舒张期充盈期

房到心室

增加增加

常考题:

1、室内压最高时期:

射血期

既高于房内压又高于A压:

2、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时期:

等容收缩期

3、房室瓣处于开放的时期:

心房收缩期、充盈期

4、房室瓣处于关闭的时期:

5、动脉瓣处于开放的时期:

6、动脉瓣处于关闭的时期:

7、房室瓣开放的时间:

等容舒张期末或充盈期初。

8、房室瓣关闭的时间:

心房收缩期末或等容收缩期处。

9、动脉瓣开放的时间:

等容收缩期末或射血期初。

10、动脉瓣关闭的时间:

射血期末或等容舒张期初。

11、心室容积最大时期:

心室舒张期末。

12、心室充盈主要是:

心室舒张。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

心脏跳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2、每分输出量:

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

心率

3、射血分数: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65%。

4、心脏指数:

自学

(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心输出量:

每分输出量)的因素:

1、每搏出量: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增大—收缩能力增强—每搏出量增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于回心血量+余血量。

回心血量取决于回心血量的速度和心室舒张时程。

(2)动脉血压(后负荷)增高—每搏出量降低。

(3)心肌收缩能力(性能)增高—每搏出量增高。

2、心率:

在一定范围内(180次/分),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

简述影响心腧出量的因素?

(五)心力储备

1、心率储备:

2—2.5倍

2、搏出量储备:

(1)收缩期储备(射血分数增加)5.5—6.5倍

(2)舒张期储备15ml

四、心音和心电图

(一)心音(dong-da)

产生机制

标志

特点

意义

第一心音

房室瓣关闭震动

心室收缩开始

音调低时间长

反应心肌收缩力;

反应房室瓣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

动脉瓣关闭震动

心室舒张开始

音调高时间短

反应动脉血压高低;

反应动脉瓣机能状态

(二)心电图(ecg)

1、p波:

两心房去极化

2、QRS波:

两心室去极化

3、T波:

两心室复极化

4、P-R间期(P-Q):

P波起点到Q波起点。

心房开始兴奋至心室开始兴奋。

5、S-T段:

s波终点到T波的起点。

心室全部去极化。

6、P-P间期:

P波起点到下一p波的起点。

代表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

计算?

7、Q-T间期

第二节血管生理

一、血压

概念: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压强)

二、动脉血压

动脉血管内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正常值:

收缩压-最高值:

100—120mmHg

舒张压-最低值:

60—80mmHg

脉压(差):

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压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

1、形成条件:

①要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

②要有心脏收缩射血

③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要制造阻力

2、收缩压的形成:

心脏射血使动脉中血液增加,血压升高至最高值形成收缩压。

3、舒张压的形成:

心脏停止射血,血液流到外周,血流减少,血压降低,降低至最低值就形成舒张压。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1、每搏出量↑

↑↑

2、心率↑

↑+1/2↑

3、外周阻力↑

4、大A脉管壁弹性↓

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

1、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选择:

主要影响心收缩压的因素

主要影响舒张压的因素

(五)动脉脉搏自学

三静脉

(一)中心静脉压:

影响因素

1、心脏泵血功能:

越高—中心V压低;

差—中心V压高

2、回心血量:

多—中心V压高。

(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回心血量)

1、微循环平均充盈压:

高—多

2、心肌收缩力(泵血功能):

强—多

3、骨骼肌挤压作用:

4、呼吸运动:

吸气—多;

呼气—少

5、重力和体位:

直立位—少;

平卧位—多

四微循环

(一)通路(7个结构构成3条通路)

路径

功能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真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场所

2、直捷通路

通血毛细血管

使血快速回心

3、A-V短路

动-静脉吻合支

调节体温

(二)调节

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迂回通路平时仅20%交替开放

迂回通路关闭:

交感N使血管及Cap前括约肌收缩

迂回通路开放:

局部代谢产物(CO2、乳酸)使血管舒张

迂回通路开放或关闭主要取决于局部代谢产物。

五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有效滤过压=(Cap血压+组织胶压)—(血浆胶压+组织液静水压)

=正值组织液生成

=负值组织液回流

1、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2、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3、促使组织液回流的因素: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

a炎症—充血;

b心衰—中心V压升高—淤血;

ab均导致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2、血浆胶压:

营养不良—肝功低、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3、毛细血管通透性:

炎症、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组织胶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4、淋巴液:

a肿瘤—压迫淋巴管;

b丝虫病—阻塞淋巴管;

ab均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组织液回流减少—水肿。

(三)淋巴循环:

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肪

3、调节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4、参与防御作用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副交感N(迷走N)的作用:

负性变速变传变力,即心跳减慢。

2、交感N的作用:

正性变速变传变力,即心跳加快。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N:

交感缩血管F分布在全身血管,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