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教学案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长江三峡教学案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峡教学案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上刻有“对我来”三字。
据说船对石行,则随水旁流,可以避石;
若避石而行,则被漩涡卷入,触石而船碎。
1958年冬已被炸掉。
——摘自《中国名胜词典》
(5)诗文补充:
杜甫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二、作者: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
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__文学奖金。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__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知识积累:
1、字音:
瑰()丽启碇()夔()州对峙()秭()归万仞()崆()岭万壑()汨()罗草坂()绛()紫滟滪()缥缈()婀娜()美髯()
2、词意:
雷霆万钧:
层峦叠嶂:
亭亭笔立:
云蒸霞蔚:
神妙莫测:
峨冠博带:
四、阅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对“三峡”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
2、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3、“三峡”各有哪些特征?
说说你最喜爱作者笔下的哪个“峡”,为什么?
[拓展训练]
阅读苏轼的《滟滪堆赋》第一节,并回答问题。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
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
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瀰漫浩汗,横放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
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险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
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1.翻译:
(1)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
(2)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2.苏轼一文的写作对象也和长江三峡有关,结合苏轼在文中所说的创作缘由,说说此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上的不同。
3.奔腾不息的三峡水,既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给了历朝历代的诗人以不尽的灵感,比如三峡附近的白帝城便有“诗城”之称,请你列举出几则和三峡有关的诗文。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积累】
(一)字音:
瑰(guī)丽启碇(dì
ng)
夔(kuí
)州对峙(zhì
)
秭(zǐ)归万仞(ran)
崆(kōng)岭万壑(ha)
汨(mì
)罗草坂(bǎn)
绛(jià
ng)紫滟滪(yà
nyù
缥缈(piāomiǎo)
婀娜(ēnuó
美髯(rá
n)
(二)词意:
1、雷霆万钧:
雷霆,霹雳;
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2、层峦叠嶂:
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
形容山峦重叠。
3、亭亭笔立:
亭亭,耸起的样子;
笔立,笔直地挺立。
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
(课文用“亭亭笔立”形容一座高峰。
“亭亭玉立”一词的“亭亭”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也可以写作“婷婷”。
)
4、云蒸霞蔚:
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蒸,升腾;
蔚,聚集。
5、神妙莫测:
非常高明、巧妙,不可推测。
6、峨冠博带:
这里指戴着高高的帽子和束着宽宽的衣带。
【拓展训练】
1、
(1)世人都认为瞿塘峡口的滟滪堆是天下至险,只要是翻了船的,都将原因归结在此处。
(2)我所以写了这篇赋,留给对此感兴趣的人看并思考它。
2、苏轼一文以议论说理为主,写作对象集中在滟滪堆;
而刘白羽一文是日记体散文,写景为主,兼有抒情。
3、李白《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郦道元的《三峡》
武进星辰实验学校芮亚芬
课型:
研究性学习课
课题:
《三峡》
执教者:
芮亚芬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
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中获得的信息。
(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
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
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三、明确研究专题
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要消失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
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
“散文中的三峡神韵”。
四、比较阅读
要求:
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
为什么?
(提示:
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
(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
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
其实,就同一作者,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
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
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
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现在我们把它归纳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
异同点主要体现在:
①景物特点②情感态度③语言风格④写作角度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
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
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
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
(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
所研究的专题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
七、老师总结
你们关注、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积淀的确很丰厚的。
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近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八、提供网址:
travel.sanxia.et./三峡风光
:
2.ctgu.cu/wxy/mi1.htm三峡文化图书目录
.lifetour.tw/dream/yangtzepoeprg.htm三峡古诗选集
九、成果展示:
元旦之前,将开展以“走近三峡”为主题的论文交流活动。
课文题解长江三峡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魅力。
我国古代文人曾留下许多吟咏三峡的脍灸人口的文。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江水》、李白的《上三
峡》、《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初入峡有感》等,都是盛赞长江三峡的名篇。
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
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
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
他的散文《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
课文所写的是《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因所写内容为穿行三峡时所见的
瑰丽奇特的景象,故编者将课文题目定为《长江三峡》。
课文简析课文以激越奔放的感情,运用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
丽、险峻的山川景色,热情地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奋勇直前的革命精神,并启示人们:
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
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生活哲理。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峡总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瞿塘峡的雄伟险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绘巫峡神奇绮丽的动人姿态。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实际感受。
全文以“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这条思想线索贯串全文,统帅全篇,
这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特点提示
本文即写了三峡水陡,流急、滩险的共同特征,又写了三峡各自的特点,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不同特点又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
如对瞿塘峡的描写,则从正面写它的形、声、色、势以壮其观;
对巫峡的描写,则多采用贴切的比喻以状其秀;
对西陵峡的描写,则通过“江津号”的艰难行进和上行船的小心翼翼从侧面来突出其险。
除了挥酒自如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作者还大量引用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来扩展意境。
这些引用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历史知识,而且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
尤应注意的是,作者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托物言志,使文章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
以上几个特点使这篇散文达到情、画意、哲
理的完美结合。
问题思考作者在叙写西陵陕这一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时,为什么重点
表达了对屈原和王昭君的怀念之情?
解题思路因为这里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过贡献,屈原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王昭君因促进民族团结而为后人所怀念。
这里作者所发的不是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提示了这样的一个生活哲理:
凡是在历史上有过功绩的为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将永该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