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活动心得体会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教研活动是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是不会很高的。
集体备课可以使几个老师在一起讨论这节课的重难点,对有争议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最后达到共识,通过集体备课结合其他教师的意见,更能透彻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这样上课效果会比自己单独备课要好。
听、评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对比的过程,听别人的课,可以学到别人的优点,可对比同一个问题别人是怎样讲的,而自己又是怎样讲的,对别人的优点可以借鉴和学习,对别人出现的问题,可以引起自己的注意,看自己在讲这节课时是不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光听课,不讲课实际上等于白搭,通过评课,其他的老师可以提出自己这节课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可以使本人能发现自己教学的缺点,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些方面多加努力、提高,讲课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记得我刚上班的第二年,当时我们那个教研组的老教师比较多,大都是多年带毕业班的老师,每次听我这个刚出茅芦的老师的课时,都是居高临下,一副老师的派头,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对讲课出现的问题毫不客气的提出,当时我心里很不好受,最怕学校搞教研。
但正是那一年的听评课活动对我的教学启迪很大,到了第三年许多老师都说我讲的课有了质的飞跃,其实,我很感谢那年的教研活动,很感谢那些在讲课活动中不说恭维话、毫不客气的指出别人缺点的教师。
如果你要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那么请你认真的对待学校的教研活动吧!
本学期的乡本教研活动如期举行了,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研究”,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受益匪浅。
主要在两方面感受颇深: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和教育素养;
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而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就是上课时多提问。
其一,通过提问,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才可以知道学生的思维方向,才可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思维,才可以了解其弄不通的缘故。
往往很多老师认为难的地方恰恰就是他们的难点,不问不知,一问方知。
其二,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听课不那么专心,或者本就不想学,与其学这些空虚无用的知识,那还不如去玩一些玩具。
教师通过提问可以让他们无法分心,把他们的心牢牢地拴在课堂上,每当某个学生走神的时候,老师就要适时地向他提出问题,让他回过神来,继续听课。
其三,学生时常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通过提问,才能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下去,把问题想通。
简言之,一是了解其接受能力,二是不让其分心,三是引导其正确思考。
所以对这类学生要多问,要常问,甚至整堂课都在问,整个教学过程就在师生一问一答的交替中进行下去。
2、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
课堂提问有极大的技巧。
如果问得不好,学生不知回答,那就不如不问。
那么要怎么做才行呢?
首先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不要提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比如“对不对”、“是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回答“是”、“好”等这些问题。
其次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喜欢学、才投入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小学生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人物,他们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中来。
最后问题设计要有梯度,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是有差距的,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有易有难,这样使全部的同学都能回答问题,从而能有效的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效力。
总之,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教研活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福州屏山中学的吴小丽老师,能够巧妙地处理平时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活动,利用课外拍摄录像,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缩短教学时间,又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上课过程,语速适中,慢慢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进而使师生双边活动开展得融洽,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比如应用外国影视文件,巧妙设计英语关键词,加深对病毒生活的理解,这种通过学生的观察,从而应道学生对感性知识的获取。
授课过程,不断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思维来认识病毒这一抽象而又本质的概念,整节课符合课改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漳州二中的范坤芳老师的课,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教育思路是让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更要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通过课前指导学生制作病毒模型,搜集有关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理性上加深对病毒的认知,让学生在“动中学,静中思”,是值得笔者学习的地方。
但是整节课让我们感觉得有些素材已经生成,并不是学生自己感性上的认知(与第一、三节课作比较)。
南靖城关中学的郑淑敏老师的上课风格很朴实,是现实版的教学方式。
当前为了赶进度,很大方面上,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搜集影视文件和教学资源设计创设更好的PPT课件,她就是凭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物就在咱们身边,比如秋冬时节,咱们的同学今天感冒了,感觉如何?
再来导入新课程(当然这时候的案例分析尽量做到严谨,不要太绝对表述是更好);
它给人的第二个亮点就是上课上得很轻松,自己始终注意教师引导的角色,解决问题让学生去完成,比如设计得几个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真实地展现给每位老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这也是每位老师追求的教学效果。
笔者也在不断尝试过,到目前还没有成功过,主要原因是无法做到每位学生手头都有导学提纲。
二、新课标下,科学严谨地命制好每份试卷是每位老师应有的基本功。
当前,有些试卷为了提高难度,在设计上似乎超纲,甚至让人无法理解题目的考察目的,一定程度上等级学生的求知欲。
此次活动,张峰老师的讲座、中心组成员对中考试卷的认真学习,都让我们感受到今后命题应该注意到严谨性、科学性,同时创设材料题时,尽可能地紧扣材料进行命制考题,使试题的指向性更加清楚,当然试卷的功能既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是检验教学的教学情况,所以在各方面都应该考虑难度值、公平性等等,从而使命制的试卷具有更高的信度。
总之,此次活动对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让我们思考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时间,抓住45分钟中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阶段采取哪种最适合的教学手段,是今后我们教学中继续摸索的课题研究。
同时,也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素质,设计更好的试卷,使试卷的检验功能得以有效实现。
摘要:
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疑、答疑,是教与学的信息交流的过程。
提问看似简单,但要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提问却非易事。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例,就目前高中英语课堂中提问教学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实施相应的策略,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英语教学;
教师;
学生
作者简介:
王美仙,任教于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一、引言
一直以来中学外语教学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上课踊跃发言,大胆说英语。
而到了初三以上,特别是到了高二、高三,说英语的积极性大大下降,课堂逐渐转为沉寂。
学生笔头考试能得八、九十分,但口头表达能力极差,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减弱。
究其原因有:
1.机械的听说读写分割法,即认为在初级阶段(初一、初二)主要抓听、说,中级阶段从听、说过渡到读、写,而高级阶段(高二、高三)抓读和写,片面地把听说读写分割开来;
2.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只重分数,忽视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问题过多过难,问题模糊。
所以英语教学到了高中阶段经常是付出多,收效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技巧,尤其是课堂提问技巧,要问得有创意,问得有深度,问得有实效,问得学生乐于回答。
合理的设计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研思考,认为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问题设计过多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能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
于是一堂课上,教师设计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问题,学生从头到尾只知道紧张地回答问题,很难理解课文的真正内容,也看不出问题的层次。
教师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要教的内容不要说太多,要扩展的内容要进行再创造,实施启发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时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
例如:
学习Whatcanwedoaboutglobalwarming?
时,教师只需问三个问题:
①What’sthesuggestionsaboutglobalwarmingaccordingtoEarthCare?
②What’syoursuggestions?
③Canyoumakeaposterforyourschoolaboutthewaystoreducecarbondioxide?
第一个问题是对课文的理解,第二个问题是对课文的深化,第三个问题是对课文知识的运用。
2.问题设计过难
有许多教师尤其是刚入门的教师经常是以他自己的水平来设计问题,往往是问题过难,学生无从下手。
例如:
What'
sthetextabout?
Whatcanwelearnfromthetext?
Whatdoyouthinkofit?
这些问题过于宽泛,并且有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设计失真,缺乏实效
新课程倡导课堂提问与真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只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就是好问题。
但更多的情况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与教学内容貌似相关,但学生的语言产出与之前的语言输入之间相关性不大,甚至根本无关。
判断问题是否有效,要看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去学,去用,去体验和感受;
学生通过问题是否真正掌握,自如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前后问题是否有铺垫和提升关系;
是否能为达成教学目标真正起到服务作用。
问题实施要有真实性和趣味性。
如果问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问题足够有趣,如果问题有适切的思维容量,对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的过程才有可能成为在享受中自然发展的过程。
例如学习Workingtheland时,教师问What’stheagriculturesituationinChina?
此问题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生活实际都有所出入。
4.就事论事,缺乏创意
如果问问题只使用同一种模式,那么对学生就没有吸引力。
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例如,学完ThemeParks—Funandmorethanfun,如果这样问:
“Whichthemeparkdoyoulikebest?
Why?
”,就不如改为“WhycanDisneylandearnthebiggestprofitsallovertheworld?
”这样的问题能积极调动学生思考。
5.师道尊严,缺乏平等气氛
提问时摆教师的架子,以权威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提问。
这种刻板、僵硬的气氛之下,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学生可能顾虑回答出错,因而不敢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对学生说:
“HandsupquicklyorIwillaskyou!
”结果,很简单的问题,没有一个同学愿意来回答,都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
老师这种做法,实际是没有经验的表现。
生硬的态度,古板的问话,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回答问题背上了包袱。
6.设计问题不周到,自问自答
提出的问题中学生有一两个不能回答教师就慌了手脚,怕影响时间和效果,干脆就自己回答,这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学生不能回答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理解问题的意思,或没有认真思考,或学生胆小怯场不敢讲。
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好不同的问题。
三、问题设计的对策
1.创设图片情景提问题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经常让学生制作图片,通过图片挖掘课文信息。
如教到HowDaisylearnedtohelpwildlife!
笔者让学生在预习文章之后,分别勾画出华南虎,麋鹿,大熊猫,金丝猴及所处环境的画面。
根据上述几幅画,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对文章进行介绍,老师就画面进行问答,自然地引入新课,使文章内容清楚明了地显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兴趣。
3.从身边生活中引出问题
由于人类的思维或者说求知欲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必须激发学生思考。
而什么样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呢?
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得出结论:
一是必须有价值。
它应该具有指向明确、综合性强、思考量大的特点。
二是必须适度,理想的提问应该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学习Thebandthatwasn’t课文时,笔者是这样开头的:
Doyoulikemusic?
Whoisyourfavoritesinger?
Whydoyoulikehissongs?
因为学生对这些问题有切身感受,所以学生回答起来得心应手。
4.找到与课文相关的电影提问题
电影是任何年龄层次的人都喜欢的一种娱乐形式,高中英语教材中不乏电影文学。
如学习TheMillionPoundBankNote时笔者选取其中的一段仔细研究,关注其中有意义或有趣的句子,一边放映一边按暂停键,然后让学生重复电影片段中最后一句话。
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情绪高涨。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5.研读相关背景知识,设置新奇趣问题
高中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关心国内外大事,因而涉及社会热点问题、未来社会发展及各种奇闻趣事的问题均会引发他们强烈的兴趣。
如,在阅读完Canada---TheTrueNorth之后,教师想到了两个问题。
一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温哥华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二是让学生为温哥华设计一则海报。
用到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但考虑到海报形式新颖而又活泼和学生喜欢挑战的实际,所以选择了海报设计。
6.设置富有教育性的问题
外语教学要适应改革开放和“三个面向”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意义,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不畏艰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说过:
“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
”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助于牵动学生的情感神经,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生存之道。
7.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
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赞科夫指出: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肯尼思?
H?
胡佛也说:
“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遗憾的是,提问课中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反应模式进行。
”总之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对于学生的提问,要耐心讲解,细心作答。
四、结束语
近几年在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
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
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仁福.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7).
[2]鲍存模.美国中小学英语为第二语言现代教学法简介(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5).
[3]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JeremyHarmer.怎样教英语[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0.
1、课题研究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
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
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
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
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2、课题研究的作用地位。
(1)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曾提出: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
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总之,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1、不同的人对课堂提问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有人则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
还有人认为“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语言反应的任何信号,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即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又包括了小学生的提问意识。
2、小学生有效性提问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见解。
3、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
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