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061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docx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

冶金工业工作计划

  一、发展现状

  到XX年,全省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有357家,其中钢铁企业132家、有色金属企业225家;XX年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55亿元和11亿元,其中钢铁企业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有色金属企业分别为亿元和亿元。

全省钢铁工业现有主要生产能力:

铁精矿36万吨,炼钢近300万吨(其中转炉钢107万吨、电炉钢190万吨),炼铁107万吨,轧材265万吨,炼焦63万吨,铁合金万吨,耐火材料40万吨。

有色金属工业现有主要生产能力:

有色金属矿山3400吨(日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约20万吨(其中铜14万吨、铝4万吨、锌2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生产能力约70万吨(其中铜14万吨、铝4万吨、锌2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生产能力约70万吨(其中铜加工材50万吨,铝加工材20万吨。

)XX年全省产钢万吨,铁108万吨,钢材292万吨,焦炭6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68万吨(其中铜材51万吨、铝材17万吨)。

全行业现有从业人员万人。

  "九五"时期,突出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主线,冶金工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的力度。

下大力解决了一批困扰多年的老大难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取得了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以老企业挖潜改造为重点,加大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的力度。

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结构,着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短缺品种。

冶金工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优势:

一是钢铁工业形成以杭钢为龙头,众多中小企业以特色产品为支撑的生产格局。

杭钢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占全省钢铁工业总能力的50%以上,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一批特色产品在全国同行具有一定地位,轻轨产量居全国第一,不锈钢管、不锈钢带、镀锌钢管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

二是有色金属加工业尤其是铜加工业相对发达。

铜加工材、裸铜线及铜电车线产量居全国第一,铜加工材的产量约占全国的30%,浙江已成为全国的铜加工大省;粉末冶金制品产量居全国第一,铝合金产量居全国第二。

  冶金工业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但深层次矛盾仍十分突出。

产品结构方面,大多数钢铁企业以生产普通建筑用线材、螺纹钢为主,产品品种单一,质量档次不高;有色金属企业总体上处于以量取胜、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的阶段,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偏少。

工艺技术结构方面,钢铁企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还占有相当比重,产品物耗和能耗高,环保条件差;有色金属工业以粗加工为主,难以生产精加工、深加工产品。

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企业普遍达不到最低经济规模,抗风险能力弱,还没有形成以优强企业为核心,带动众多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格局和开发机制。

  二、发展战略

  

(一)"十五"发展指导思想坚持以"xxxx"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发展先进生产力,突出结构调整的主线,突出实施科技兴业的战略;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冶金工业;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企业、优势行业和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增强冶金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十五"发展基本要求

  1、坚持科技兴业的战略。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高装备水平,优化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

  2、坚持构筑区域产业优势的原则。

从浙江冶金现状和资源条件出发,确立产业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冶金深加工产品,做专、做精、做强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不锈钢材、铜加工材、新型耐火材料等产业,鼓励和支持冶金新材料产业发展。

  3、坚持总量调控的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切实做好冶金工业布局和总量调控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重视抓好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全面采用余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

  5、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从企业改革入手,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趋向大型化、集团化、股份化。

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

  (三)"十五"发展主要目标

  1、预期目标

  --到XX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其中钢铁工业40亿元,有色金属工业38亿元),年均增长10%;实现年均销售收入410亿元(其中钢铁工业200亿元,有色金属工业210亿元),实现年均利润18亿元(其中钢铁工业10亿元,有色金属工业8亿元)。

  --到XX年,钢产量350万吨,钢材产量40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2-23万吨,其中铜10万吨、铝万吨、锌5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90万吨。

  2、钢铁工业主要发展目标

  --基本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到"十五"末,淘汰10吨以下小电炉炼钢设备,3200千伏安以下小铁合金电炉;逐步淘汰叠轧薄板轧机,横列式线材、小型材轧机;关闭年产普碳钢30万吨以下的小炼钢厂和横列式小型材、线材轧机,年产量25万吨以下的小轧钢厂。

  --重点企业的发展优势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通过重点培育,杭钢集团公司成为"钢铁主业精、产业结构优、经营机制活、企业形象美、经营效益好"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力争主体生产设备50%以上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领先,年人均产钢250吨以上,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优势行业进一步形成先进生产力。

特色品种优势更加明显,不锈钢管、不锈钢板带、新型复合钢管、优质新型耐火材料等产品在全国市场享有声誉,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高技术含量的冶金深加工产品、冶金新材料产品开发和生产取得较大进展。

  3、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发展目标

  --初步建成铜加工强省。

铜加工产品保持全国1/3以上的市场份额,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到25%以上,铜带、铜管产品在全国市场享有声誉。

  --优势企业、优势区域的地位更加突出。

形成2至3家在全国同行有影响的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有较大进展。

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在全行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有色金属冶炼业节能降耗、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发展重点

  

(一)钢铁工业

  按照国家实行"总量调控"的方针,着力抓好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重点支持杭钢集团公司发展;在控制普通钢材增长的同时,增产不锈钢材、合金钢和优质钢。

  杭钢集团公司贯彻"总量不再扩张,做精钢铁主业,发展非钢产业,加强环境治理"的总体发展思路。

着重在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加快步伐。

力争到"十五"期末,钢铁主业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利润5亿元以上;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做专、做精、做强温州不锈钢管产业。

办好温州的全国不锈钢专业市场,依靠市场优势发展不锈钢产业。

建立温州不锈钢工业园区,集聚不锈钢生产企业,加强园区内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引导不锈钢生产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完善工艺流程,强化检测及退火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急需的不锈钢新品种,提高锅炉管、三化用管、核工业管、航空用管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增强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中的不锈钢管投标能力。

通过兼并、参股、联合等方式,尽快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

  着力建设宁波不锈钢板带生产基地。

宁波宝新不锈钢公司进一步发挥"宝钢管理、日新技术"的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通过二期改造,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确保较高的市场占有份额。

努力开发市场需求量大、技术难度和附加值高的冷轧不锈钢板带产品,占据国内知名家电、电梯企业的不锈板市场,并扩大产品出口。

加强对中小企业整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鼓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发展不锈钢深加工。

进一步形成以宝新不锈钢为核心,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构建湖州不锈钢棒材生产基地。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不锈钢冶炼工艺,配套后续轧钢工艺。

  

(二)耐火材料工业

  适应冶金等高温工业结构优化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发优质、高效耐火材料新品种和高温隔热的高效节能材料,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连铸用的功能型耐火材料,如连铸钢包内衬、滑动水口系统、长水口、浸入式水口及异形水口、整体塞棒等;开发冶炼洁净钢用耐火材料,主要是包衬、挡渣墙等中间包用耐火;开发熔融还原、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大型水泥回转窑和浮法玻璃窑用耐火材料;开发长寿高炉和高风温热风炉用关键耐火材料;加速发展新型浇注料、压入料、喷补料等不定形耐火材料;积极发展新型节能用耐火材料、新型隔热材料;努力提高耐火材料企业的现代化水平,选用高准确度物料计量设备、高效混合设备、大吨位全自动压机和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三)其他黑色金属工业

  1、铁合金。

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方针,坚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停止新建铁合金项目。

现有铁合金企业重点在节能降耗、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污染治理、改善品种结构上着力。

增加铬系低碳、超低碳低磷低硫等铁合金精炼产品、铁合金粉剂产品的比重,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2、金属制品。

大力发展线材制品,提高线材深加工的比例;增加钢丝及其制品生产品种,发展镀锌铝、塑料复合涂层钢丝、钢丝绳和汽车工业用胎圈钢丝、轮胎钢帘线等短制产品。

  3、铁矿、萤石矿。

从资源条件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加强地质探矿,稳定矿山生产。

有利条件的铁矿山可与钢铁企业配套,直接生产钢铁企业需要的氧化球团矿。

萤石矿山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四)铜加工业

  以建成铜加工强省为总体目标,做精做强铜加工业。

一是支持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向大型、高速、连续、自动、精密、节能和环保为特征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迈进,淘汰落后的"二人传"轧机和黑铜杆生产线。

二是重点支持电子引线框架铜带、水箱铜带、变压器用铜带、超长冷凝管、内螺纹高效节能管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支持优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发展企业间多种形式的联合,尽快形成行业龙头企业。

鼓励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小而专、专而精、精而特"的中小企业群体。

四是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

制定并实施名牌产品培育规划,争取铜带和铜管产品各有一个全国名牌。

五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把铜加工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从铜加工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从铜资源缺乏的省情出发,鼓励铜加工企业向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发展。

六是实施人才战略。

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全面提高职工特别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七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其他有色金属工业

  1、有色金属冶炼。

以节能节耗为重点,强化冶炼工艺。

控制电解铜冶炼能力增加;采用铜冶炼新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扩大精铜生产能力,适当发展粗铜冶炼;采用预焙槽阳极电解技术,改造自焙阳极电解生产工艺,提高铝电解工艺技术水平;挖潜扩大锌冶炼能力,实现锌冶炼适度的经济规模。

  2、铝加工材。

鼓励发展工业用大断面和大规格薄壁宽幅型材、薄规格铝箔、各种复合材料、大型环保配套的铝型材表面处理线。

控制小吨位挤压机和普通建筑铝型材生产能力的扩大。

  3、有色金属新材料。

完善新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体系,采取企业自主开发和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方式,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高性能磁性材料,超细粉体,电子浆料,稀土应用材料,新型刹车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8英寸以上硅单晶材料,4-5英寸区熔硅单晶材料,2-3英寸化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