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0581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文档格式.docx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Shanghai200090)

Abstract:

OnebacteriastrainnamedGM2402wasisolatedfromtheheartofnaturaldiseasedyellowcartfish(Pelteobagrusfulvidraco),thestrainwasidentifiedaccordingtoits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experiments,aswellas,PCRamplificationof16SrDNAgenesandsequenceanalysis.TheresultsshowedthatstrainGM2402wasGram-negativebacterium,theabilitytomovementandMR-VP,salicylicacid,catalaseandureasewerepositive,butL-rhamnose,Galactose,H2Sandcitratesaltwerenegative.16SrDNAsequenceofstrainGM2402was1417bpandaccessionnumberwasJX101598.StrainGM2402shared99.6%identitywithYersiniaenterocoliticastrainsinGenBankdatabase.PhylogenetictreedemonstratedthatstrainGM2402wasgatheredintooneclusterwithY.enterocolitica.BothbiochemicalcharacterandmolecularanalysiswereprovedthatstrainGM2402wasY.enterocolitica.ItwillbenefittheidentificationofY.enterocoliticainaquaticanimals.

Keywords:

Pelteobagrusfulvidraco;

Yersiniaenterocolitica;

16SrDNA;

phylogeneticanalysis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又名黄腊丁,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在我国各种水域中,是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

黄颡鱼具肉质细嫩、肌间无刺、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保健方面还有益脾肾、利尿消肿的药理作用,使其不仅深受消费者青睐,也引起了科技人员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一部分学者对黄颡鱼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刘汉勤(2007)和马旭洲(2006)等对黄颡鱼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探讨,吴旋(2011)研究了灵芝、黄芪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宋平(2001)与赵文学(2006)运用RAPD标记对黄颡鱼进行了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目前,受养殖方式的集约化、水环境恶化等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黄颡鱼在养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疾病问题日益凸显,邓先余(2008)与周冬仁(2010)等分别从患病黄颡鱼体内分离得到迟钝爱德华氏菌,黄钧(2012)从患体表溃疡病的鱼体中分离出了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但尚未见到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相关报道。

本试验从自然发病黄颡鱼体中分离到菌株GM2402,在细胞形态学基础上,采用16S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了鉴定,以期望为黄颡鱼细菌性病原的分子鉴定积累科学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动物

发病黄颡鱼于2012年3月采自成都市某养殖场,体长11.5cm,体重16.7g。

患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及背、腹部局部皮肤溃烂,眼睛暗淡无光,下颚、腹鳍基部等充血,肛门轻微红肿并伴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

1.1.2主要试剂及仪器

营养琼脂培养基(NutrientAgar,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蛋白胨(TRYPTONEOXOID.),牛肉膏粉(BeefExtractPowder),琼脂(Agar),生化鉴定用品等均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TIANampBacteriaDNAKit,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PCR仪(EppendorfGermany),电泳仪(BIORAD),凝胶成像系统(BioRADLaboratoriesSegrateItaly)。

1.2方法

1.2.1细菌分离与纯化

无菌操作取黄颡鱼心脏组织,一部分剪碎后存放于LB肉汤培养基中,一部分划线接种到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18h,选取形态均一的优势菌群,挑选单个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观察、记录菌落形态特征,置4℃保存备用。

1.2.2生理生化鉴定

将纯化细菌穿刺接种于生化特性鉴定管中,进行动力性、H2S、枸椽酸盐、过氧化氢酶、七叶苷、乳糖、D-木糖、L-鼠李糖等理化测定试验。

结果参考《伯杰氏系统细菌鉴定手册》(Brenneretal,2005),对该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1.2.316SrDNA基因的PCR扩增

模板DNA的制备:

将细菌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14h,离心收集菌体,参照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细菌总DNA。

细菌16SrDNA扩增的通用引物:

正向引物5'-AGAGTTTGATCCTGGCTTAG-3',反向引物5'-ACGGCTACCTTGTTACGACTT-3',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PCR扩增及测序:

在50ul反应体系中含有:

模板4ul,上引物、下引物各2ul(引物浓度均为10μmol/L),Mix25ul,ddH2O17ul。

PCR反应程序:

94℃预变性4min;

94℃变性30s、复性60℃30s、72℃延伸4min,5个循环;

转94℃3变性0s、55℃复性30s、72℃延伸4min,5个循环;

最后94℃变性30s、50℃复性30s、72℃延伸4min,30个循环。

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将阳性样品送交上海英潍捷基贸易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1.2.4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分析

利用Blastn系统对分离菌株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亲近物种进行同源性检索,找出相似性最高的菌株及同属菌株作建树内群,另选取肺炎克雷伯杆(K.pneumoniae)作建树外群。

采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程序分析分离菌株与耶尔森氏属其他细菌的同源性,再运用ClustalX2.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王禄山,2008),结合MEGA5.0软件包中Neighbour-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Kimura-2-parameter作为校正模型估计遗传距离,用Bootstap法进行置信度检测,重复抽样1000次。

2结果与分析

2.1细菌分离

分离所得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8℃恒温培养18h后,菌落呈现为圆形,直径1.0~3.2mm,乳白色向上隆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经革兰氏染色后发现,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单个散在分布或排列成堆。

2.2生理生化鉴定

菌株GM2402主要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即表现为具动力性,V-P试验阳性、β-半乳糖苷酶、过氧化氢酶阳性,不利用枸椽酸盐,不分解蔗糖、葡萄糖,不发酵鼠李糖、棉籽糖、肌醇、七叶苷,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产H2S。

结果参照《伯杰氏系统细菌鉴定手册》基本符合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生化特性。

表1菌株GM2402的生化鉴定结果

Table1ResultsofbiochemicalexperimentofstrainGM2402

鉴定项目

Items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菌株GM2402

动力(Motility)

+

硫化氢(H2Sproduction)

-

硝酸盐还原酶(Nitratereductase)

葡磷胨水(MR.VP)

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葡萄糖(Glucose)

蔗糖(Sucrose)

棉籽糖(Raffinose)

鼠李糖(Rhamnose)

过氧化氢酶(Catalase)

水杨酸(salicylicacid)

[-]

+

七叶苷(Aesculinhydrolysis)

d

肌醇(Inositol)

枸椽酸盐(Citrate)

侧金盏花醇(Adonitol)

Note:

“+”Positive;

“-”Negative;

“[-]”11~25%Positive;

“d”differencebetweenstrains

2.316SrDNA扩增及分析

以菌株GM2402总DNA为模板,采用16SrDNA通用引物对其进行体外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最终扩增出长度大小约为1500bp的PCR产物,结果见图1。

根据测序结果16SrDNA序列实长1417bp,将此序列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JX101598。

同源性比对分析表明菌株GM2402与多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nterocolitica)的相似性高达99.6%,详见表2。

图1分离菌株16SrDN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Fig.1Amplificationof16SrDNAgenesfortheisolatedbacteriaNote:

M:

DNAmarker;

1、2:

PCR 

products 

of16S 

rDNA 

in 

strain 

GM2402

表2菌株GM2402与其他菌株的同源性分析结果

Table2 HomologyanalysisofstrainGM2402andtherepresentativestrains

2.4系统发育树和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结果见图2,菌株GM2402(图中用“●”标注)与耶尔森氏菌属聚为一个类群,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Z49828)同源性最高,聚为一个分支,明显与肺炎克雷伯杆菌(K.pneumonia)分开。

用于本次比较的多株耶尔森氏菌其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01~0.026之间,菌株GM2402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nterocolitica)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0.002之间,与鼠疫耶尔森氏菌(Y.pestis)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001~0.022之间,与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pseudotuberculosis)和鲁氏耶尔森氏菌(Y.ruckeri)的遗传距离分别在0~0.22与0.015~0.026之间,遗传距离的结果详见表3。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确定菌株GM2402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nterocolitica)。

表3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的遗传距离

Table3ThepairwisedivergencebasedonKim-ura2-parameter

图2菌株GM240216SrDNA系统发育进化树

Fig.2Phylogenetictreegeneratedfromanalignmentof16SrDNA

numbersbesidebranchesintreearebootstrapvalues,“||”representtheaccessionnumbersofstrainsinGenBank

3讨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经常从人类、家畜、家禽、鸟类、水、土壤、昆虫及各种食品中检出(郑浩轩,2006),易引起人类急性肠道腹泻等胃肠道疾病,于20世纪80年代被确立为耶尔森氏属中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所致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因此多个国家已将该菌列为进出口食物常规检查项目。

而耶尔森属的鲁氏耶尔森氏菌(Y.ruckeri)是公认的鱼类致病菌,已在冷水性鲑鳟鱼(Salmonids)中有大量(Fernandezetal,2003;

Wortbergetal,2012)报道,范方玲等(2010)在发病斑点叉尾鮰中也检测到鲁氏耶尔森氏菌,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致水产动物疾病的报道较少,仅周燕侠(2009)在拟鲿鱼中发现一例。

传统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离、鉴定主要运用选择性增菌培养、生化鉴定与血清分型等方法。

张昕等(2008)在研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中发现CIN-1琼脂培养基对该菌选择性优于改良磷酸盐缓冲液(PBS)、尿素酶琼脂、改良克氏双糖培养,与改良Y同时使用时可提高检出率,孙勇等(2007)观察到在CIN-1培养基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表现为直径较小、具有深红中心、绕有透明无色圆环边缘清晰的特征性菌落,在改良Y上呈现粉红色菌落。

本次采用了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GM2402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虽与鉴定手册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模式菌株的性状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这提示菌株与菌株间会存在一些差异,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物种来源的菌株间也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同时该结果与耶尔森属的其他菌种间差异不明显(Brenneretal,2005)。

另外,该方法还存在耗时长、费力多、灵敏度低等问题,所以不能十分准确判定其分类地位。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各种分子鉴定技术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中得到了较广泛地应用。

郑浩轩等(2006)针对产耐热肠毒素(yst)致病基因设计了特异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定量PCR从腹泻粪便中检测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Quinn(2012)使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从鲑鱼皮肤粘液中分离到了耶尔森氏菌。

Janse等(2012)通过对比实时荧光定量PCR用悬浮芯片法快速、准确的从环境中鉴定出了耶尔森氏菌,此外还有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条(唐浏英,2006)、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徐德顺,2011)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本实验从黄颡鱼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采用细菌鉴定“金标准”的16SrDNA序列对菌株GM2402进行了分子鉴定。

Woese(1977)曾指出16SrRNA序普遍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其功能同源,既含保守序列又存在可变区域,分子大小也适合操作,最重要的是其分子序列变化的速度与进化距离相适应,利用其序列之间的比较差异,即可绘制出生命进化树。

16SrDNA序列分析观点经众多科研工作者及大量实验所证实(邓国成,2009;

EbaniVVetal,2012),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最适合于细菌的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利用该方法对水产动物病原菌进行鉴定,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准确度。

本实验对菌株GM2402的16SrDNA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同源性比对、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判定该菌株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从而验证了16SrDNA分析方法在细菌鉴定中的准确性。

虽然如此,16SrDNA鉴定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

要求所分析的序列与同属内的相似性不低于97%,同时数据库中收录的少数序列并未经过严格筛选,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分离鉴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应同时选用多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如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析等,才能够快速获得准确的鉴定结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黄颡鱼体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生理生化鉴定试验、体外扩增16SrDNA序列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定了该菌株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为下一步深入研究该菌在致病性、耐药性及免疫等方面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汉勤,崔书勤,侯昌春,等.2007.从XY雌鱼雌核发育产生YY超雄黄颡鱼[J].水生生物学报,11(5):

718-725.

马旭洲,王武,甘炼,等.2006.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1(4):

111-115.

吴旋,白东清,杨广,等.2011.灵芝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6(3):

195-198.

宋平,潘云峰,向筑,等.2001.黄颡鱼RAPD标记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47

(2):

211-217.

赵文学,杨星,彭智,等.2006.黄颡鱼属物种的RAPD分子鉴定及杂种遗传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10

(1):

101-106.

邓先余,罗文,谭树华,等.2008.黄颡鱼“红头病”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及鉴定[J].洋与湖沼,19(5):

511-515.

周冬仁,叶雪平,罗毅志,等.2010.黄颡鱼鲇鱼爱德华氏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4(4):

862-865.

黄钧,温华成,施金谷,等.2012.黄颡鱼体表溃疡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41

(1):

107-112.

王禄山,高培基.2008.生物信息学应用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07-118.

郑浩轩,姜泊.200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研究概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8(5):

416-419.

范方玲,汪开毓,耿毅,等.2010.斑点叉尾(Ictalunespunctatus)源鲁氏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海洋与湖沼,46(6):

861-868.

张昕,张惠媛,汪琦,等.2008.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J].检验检疫科学,18(6):

23-25.

郑浩轩,孙勇,姜泊.2007.4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培养方法的研究与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7(9):

1438-1440.

郑浩轩,张明军,孙勇,等.2006.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研究与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86(12):

2281-2281.

唐浏英,贺昕,王伟.2006.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检测0:

9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1(7):

616-618.

徐德顺,吴晓芳,查贇峰.2011.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

2818-2841.

邓国成,江小燕,叶星,等.2009.草鱼出血病混合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理化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36(8):

1170-1177.

BrennerDJ,KriegNR,StaleyJT.2005.Bergey’sManualofSystematicBacteriology[M].SecondEditonLondon:

Springer,VolumeTwo:

838-845.

FernandezL,LopezJR,SecadesP,etal.2003.InvitroandinvivostudiesoftheYrp1proteasefromYersiniaruckerianditsroleinprotectiveimmunityagainstentericredmouthdiseaseofsalmonids[J].ApplEnvironMicrobiol,69(12):

7328-7335.

WortbergF,NardyE,ContzenM.2012.IdentificationofYersiniaruckerifromdiseasedsalmonidfishby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J].JFishDis,35

(1):

1-10.

WOESEC.R.,GEORGEE.F.1977.Phylogeneticstructureoftheprokaryoticdomain:

Theprimarykingdoms[J].Proc.Natl.Acad.Sci.,74(11):

5088-5090.

EbaniVV,FratiniF,BertelloniF,etal.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mycobacteriafromcaptivereptiles[J].ResVetSci,31.

QuinnRA,StevensonRM.2012.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fornonlethaldetectionofAeromonassalmonicidainsalmonidmucusanditspotentialforotherbacterialfish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