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008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诊断学考试重点.docx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学复习重点(皓月)

诊断学内容

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

2)体检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

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

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

6)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一篇问诊

第一节发热

1、体征:

医师或其它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2、发热:

任何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15次/分.

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特点:

a达数日或数周b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等的高热期

弛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在39℃以上,特点:

a停留时间长b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以上,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间歇期(无热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波状热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不规则热:

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3发热阶段:

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4发热的原因:

①感染性发热②非感染性发热③原因不明发热

5发热的伴随症状:

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疼痛,皮疹,昏迷

第二节水肿

1水肿的定义: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全身性与局部性

2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

①钠与水的潴留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⑤淋巴回流受阻

▲心源性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肾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眼睑,颜面开始,蔓延至全身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发展快慢

发展迅速

发展缓慢

水肿性质

质软而移动性大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

伴随症状

伴有其它肾脏病症,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

伴有心功不全病征:

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等

第三节咳嗽与咳痰

1,痰的性质分为:

黏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

黏液性痰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初期。

也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浆液性痰

肺水肿

脓性痰

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血性痰

呼吸道黏膜受侵害,损害毛细血管,或血液渗入肺泡

恶臭痰

提示厌氧菌感染

铁锈色痰

典型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

黄绿色或翠绿色痰

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痰白黏稠牵拉成丝难以咳出

提示真菌感染

大量稀薄浆液性痰含粉皮样物

提示包虫病

粉红色泡沫痰

提示肺水肿

第四节咯血

1咯血定义:

指喉及喉部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咳出

2呕血:

是指上消化道呕出血经口腔呕出,出血部位多见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3咯血量的划分:

每日咯血量在100ML内者属小量咯血;咯血量在100~500ML者属于中等量咯血;咯血量超过500ML者或一次咳血100-500ml为大量

▲咯血与呕血区别

鉴别

咯血

呕血

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

鲜红

棕色,暗红,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液

酸碱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没有,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

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数日

出血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无痰

4咯血颜色与疾病

咯血鲜红色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出血性疾病

铁锈色血痰

典型的肺炎球菌肺炎,肺吸虫病,肺泡出血

砖红色胶冻样痰

典型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暗红色

二尖瓣狭窄所致咯血

左心衰竭所致咯血

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

黏稠暗红色血痰

肺栓塞引起咯血

第五节胸痛

1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第六节发绀

1紫癜是指皮下出血直径约3~5mm

2发绀:

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称紫绀

3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

中心性发绀

心肺疾病致SaO2降低引起.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周围性发绀

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的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即可消失

第七节呼吸困难

1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三种类型

鉴别要点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喉,气管,大支气管)狭窄和阻塞

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痉挛,炎症,呼气时气流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阻力增大

肺部病变广泛,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

主要表现

吸气显著困难,气道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三凹征)

呼气显著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

呼气和吸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浅而快

伴随症状

常伴频繁干咳及高调的呼气性喘鸣音

伴有呼气期哮鸣音

常伴有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

临床表现

喉部疾患,如喉水肿;气管疾病,如支气管肿瘤

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不张;大块肺栓塞(梗死)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广泛性胸膜增厚

2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呼吸困难活动出现或加重,体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表现为: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端坐呼吸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第八节心悸

1心悸呈突发突止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

第九节呕血

1呕血:

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2呕血的常见原因①食管疾病,如食管癌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③肝,胆,胰的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④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急性传染病中的急性重症肝炎或其他如尿毒症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方法

1、体检基本方法: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五种.

2、触诊的方法:

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包括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

3、叩诊的方法:

间接叩诊和直接叩诊.

4、叩诊音包括:

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过清音不属于正常叩诊音)

①清音

正常肺部叩诊音

②浊音

心肝被肺缘覆盖的部分

③鼓音

胃泡区或腹部

④实音

实质脏器部分

⑤过清音

多见于肺气肿

第二章一般检查

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

1生命征:

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2体型的分类:

匀称型,矮胖型,瘦长型三种

3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是衡量肥胖的常用指标.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男性大于27女性大于25即为肥胖症,小于18.5为消瘦

4常见面容:

①急性(热)病面容

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②慢性病容

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目光暗淡,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

③贫血面容

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④肝病面容

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脏疾病.

⑤肾病面容

面色苍白,眼睑及颜面浮肿,舌色淡,舌缘有齿痕,见于慢性肾脏疾病

⑥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

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⑦黏液性水肿面容

面色苍黄,颜面浮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⑧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⑨肢端肥大症面容

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

⑩伤寒面容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肠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高热衰竭患者.

⑾苦笑面容

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

⑿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胡须生长,见于库欣综合症(Cushing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

⒀面具面容

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样,见于震颤麻痹或脑炎等.

5三种体位:

①自动体位:

患者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轻病或疾病早期;

②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③强迫体位:

患者为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如患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时,其体位为强迫右侧卧位)

强迫仰卧位

见于急性腹膜炎

强迫俯卧位

见于脊柱疾病

强迫侧卧位

见于一侧胸膜炎和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

强迫坐位

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

强迫蹲位

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

强迫停立位

见于心绞痛

辗转体位

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肾绞痛

角弓反张位

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

 

6皮肤黄染二种原因的区别

①黄染:

皮肤黏膜发黄称为黄染。

常见原因:

1,黄疸,2,胡萝卜素增高。

3,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

②黄疸引发者特点:

A黄疸首先出现于巩膜,硬腭后部,及软腭黏膜上。

随着血中胆红素浓度的继续增高,才会出现皮肤黄染。

B巩膜黄染是连续的,近角巩膜缘处黄染轻,黄色淡,远角巩膜缘处黄染重,黄色深。

③胡萝卜素增高引发:

A黄染首先出现于手掌,足底,前额以及鼻部皮肤。

B一般不出现巩膜何口腔黏膜黄染。

C血中胆红素不高,

D停止食用含胡萝卜素的蔬菜或果汁后,皮肤黄染逐渐消退。

④服用药物者:

A黄染首先出现于皮肤,严重者也可出现于巩膜,

B巩膜黄染的特点是角巩膜缘处黄染重,黄色深,离角巩膜缘越远,黄染越轻,黄色越淡

 

7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

皮疹压之褪色,出血点压之不褪色.

斑疹

局部皮肤发红,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

玫瑰疹

见于伤寒与副伤寒

丘疹

病灶突出皮肤表面,见于药物疹,麻疹及湿疹

斑丘疹

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见于风疹,猩红热,和药物疹

荨麻疹

为稍隆起皮肤表面的苍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为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各种过敏反应

皮下出血

小于2mm称为瘀点,3-5mm称为紫癜,大于5mm称为瘀斑。

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8蜘蛛痣与肝掌

蜘蛛痣

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出现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大小不等。

按压则其辐射状小血管网立即消失,去处压力后则出现,见于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肝掌

指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褪色,(雌激素增多)

9水肿:

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10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