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9519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滋补养生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二、行业发展现状

1、滋补养生中药材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产业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

(1)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①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初具规模

中药饮片加工行业是我国中药产业乃至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药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重视中药产业的保护和中药传统文化的发扬,中药饮片及其炮制技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

根据我国2010年版《药典》规定,中成药的生产须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由此看来,中药饮片相当于中药材炮制品和中成药原材料,在中药产业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国中药饮片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早期发展缓慢。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中药饮片行业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

从中药饮片企业数量来看,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15年10月企业数量为1006家,从企业数量上来看,实现稳步增长;

从累计利润总额来看,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共950,138.40万元,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及累计利润总额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中药饮片行业已成为初具规模的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

②中药饮片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近年来,国家不断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和药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保障。

国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加强对本行业的质量管控:

一是加强中药材管理,推行中药材GAP认证;

二是提高中药饮片生产规范水平,严格实施中药饮片GMP认证,要求中药饮片应具备质量标准和按炮制规程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三是提高中药饮片的检测技术水平。

另外,新修订的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幅提高了中药饮片的质量管控要求,从历次药典的修订来看,也体现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日趋严格、中药饮片管理日趋规范的趋势。

③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点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和对滋补养生中药材认识的不断深入,中药材的刚性需求特征越来越明显,周期性、季节性特点也因此变得不再明显。

而受自然环境、气候、人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用药习惯、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材产地依然呈现区域性特点。

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包括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每个中药材市场都有其各自特色,主要的市场也各有不同。

甘肃省作为全国第二大中药材产地,全国四大药材主产区之一,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常见的中药材包括黄芪、党参、当归、甘草等。

(2)冬虫夏草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①冬虫夏草销售总额逐年上升,原草销售仍占据主要地位

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最近几年冬虫夏草年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09-2013我国冬虫夏草类产品市场研究报告》以及中国冬虫夏草协会数据显示,冬虫夏草类产品销售额由2009年的198.15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429.29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2015年数据暂无统计数据)。

相比于最近两年争议比较大的冬虫夏草深加工产品,冬虫夏草原草的销售不存在政策导向不明确等问题。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09-2013我国冬虫夏草类产品市场研究报告》以及中国冬虫夏草协会数据显示,原草销售在整个冬虫夏草类产品销售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冬虫夏草原草销售额由2009年的194.06亿元增长至2014的311.4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3%左右。

可以看出,原草销售在冬虫夏草销售规模中占据主要地位。

②整体产量呈现波动趋势且价格呈现下滑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最近几年我国冬虫夏草产量相对比较稳定,整体产量稳定在120吨左右,但仍然随产区当年气候原因呈现“大小年”的波动趋势。

得益于各级政府对产区生态环境的科学管理和冬虫夏草行业的市场发展,在某些产量多的年份可以达到130~150吨,产量少的年份则维持在80~100吨。

冬虫夏草产量波动会对行业内企业造成一定影响。

从历史价格上来看,我国冬虫夏草在2013年前涨势强劲,但近两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冬虫夏草价格不断下滑。

根据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的相关数据,2016年6月,冬虫夏草价格指数为805.25,相比2015年12月的830.87同比下降,跌幅为3.2%,而2014年12月冬虫夏草价格指数为1054.40。

总体上来讲,冬虫夏草价格在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③冬虫夏草市场将不断规范

虽然我国冬虫夏草行业存在产量波动且价格呈现下滑趋势等问题,但我国政府层面已经提高了对冬虫夏草产品开发的重视和规范发展。

2014年,青海省出台了《加强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意见》,根据意见要求组织开展冬虫夏草资源调查,详细掌握各地冬虫夏草资源种类、分布区、蕴藏量、采挖量及市场变化等基本情况,建立资源数据库。

同时,根据冬虫夏草资源条件及草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分禁采区、控制区和采挖区,确保冬虫夏草资源有序、永续利用。

从长远来看,我国冬虫夏草市场将不断规范,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2、特色物产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1)玫瑰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①玫瑰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的玫瑰产地较为集中,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竞争相对激烈。

玫瑰的种植和栽培受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目前仅保加利亚、土耳其、叙利亚、中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种植玫瑰。

全球玫瑰系列制品的产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然而,近几年国际市场对玫瑰制品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但是,现阶段对玫瑰产品的需求增幅远大于产能扩张的增幅,产品始终供不应求。

我国也面临着与国际市场相似的现状,玫瑰产业年均产能增长约为8%,年均需求增长率却高达12-14%,市场需求缺口明显。

②国内玫瑰主要分布在山东平阴和甘肃苦水两地

受气候、雨水、土壤环境等因素影响,国内玫瑰种植分布也较为集中,最主要的玫瑰产地为山东平阴和甘肃苦水两地。

其中产于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的玫瑰,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

苦水玫瑰属于中国两大玫瑰种系中的一种,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乾隆《甘肃通志》记载:

“玫瑰花出兰州”,而以永登苦水所产质量最优,名冠天下。

苦水拥有与保加利亚玫瑰谷非常相似的气候、地理环境,是国际公认的亚洲香型玫瑰最佳种植区域,其特殊的半风化红粘土质、优质的庄浪河水源、大陆性气候等自然因素,造就了苦水玫瑰的独特香型。

在兰州发展玫瑰产业,有非常显著的地缘优势,主要表现于苦水玫瑰原产地优势及苦水玫瑰的品牌知名度优势。

③高附加值玫瑰产品市场缺口较大,品牌化发展成为趋势

从我国玫瑰制品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市场玫瑰产品附加值普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行业竞争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我国玫瑰制品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均以生产玫瑰花茶和鲜花、干花制品为主,高端产品主要集中于精油及香水,现代食品工业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玫瑰产品几近空白,而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扩大,对产品的精细程度、技术含量、多样性及产品内涵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玫瑰产品市场目前仍显现出极大缺口,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

第二,当前我国玫瑰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比较分散,行业集中程度较低。

同时玫瑰制品知名品牌很少,大量中小企业充斥市场,这些企业往往不注重品牌效应,低成本低价格是其唯一竞争优势,因此造成了品牌化发展速度缓慢的局面。

因此,高附加值玫瑰产品生产及品牌化经营将成为行业未来趋势。

④线上渠道为创新型玫瑰制品孕育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消费者消费评价来看,玫瑰对于女性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不管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和功效,还是玫瑰内涵的文化属性,让玫瑰产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玫瑰产业发展的层次正在快速提升。

通过国内知名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显示,作为玫瑰产业中体量最大的一个类别,玫瑰花茶产品在2014年全年销售额已超过4亿元。

近年来,创新型玫瑰类产品不断涌现,如玫瑰与普洱、洛神花等复配茶饮,玫瑰鲜花饼等。

综上,玫瑰产品线上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2)食用百合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①食用百合品种单一,以兰州百合品质为佳

我国食用百合栽培历史悠久,但食用百合品种单一,生产中长期应用的食用百合包括龙牙百合、兰州百合和卷丹百合,其中兰州百合品质最佳。

根据《甘肃农业》2014年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年甘肃省留床的兰州鲜百合种植面积有10.29万亩,主要分布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市榆中县、兰州市西固区、定西和临洮等地,全省百合产量是42875吨,按全年兰州鲜百合年产量综合分摊,个体作坊户每户年加工销售量130吨左右,企业加工户每户年加工销售量为280吨左右。

以七里河区为例,2014全年百合种植面积达到5.26万亩,百合产量达到2.4万吨,种植户达到10954户,实现百合纯收入达5.2亿元,农民人均百合纯收入达4960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297元的40%。

②打造百合全产业链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市面上百合类产品主要是以真空包装鲜百合、百合干等初级百合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百合营养粉、百合营养餐片、百合枣粉、百合果酥、百合醋、百合花、百合芽菜等新产品虽已研发成功,并逐步投放市场,但行业很多企业仍由于缺乏资金以及研发技术细节问题,始终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更无法通过高附加值的百合深加工产品打造百合全产业链条。

百合市场集中度较低,生产型企业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发展高附加值的百合深加工产品,打造百合全产业链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百合市场前景广阔,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

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且具有清热解毒、补肺滋阴、止咳化痰、清心安神、润肺美容等功效的特色农产品,百合符合现代社会健康养生理念,同时由于其食用方式多样,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可根据消费习惯进行使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线上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发展,为百合生产企业搭建了一条线上线下综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根据《甘肃农业科技》的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网上销售兰州百合系列产品的兰州店铺达到13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0家。

兰州百合正逐步形成以电商为主,联营、网点直销和超市直销为辅的多元化销售格局,销售网络遍布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效拓宽了市场空间。

三、行业上下游情况

行业主要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收购冬虫夏草、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百合、玫瑰、枣等特产物产,以及铁盒,纸盒、纸塑包装袋等包材为原材料。

经过验收、挑选、干燥、分拣、过筛、包装等生产环节,通过直营门店或者电商平台等渠道向下游消费者销售产品,其产业链结构图如下所示:

1、上游行业

上游产品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产品供应较为充分,选择面较广,业内公司对上游原料供应商不存在依赖。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增长、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凸显以及日用品消费市场的刚性需求,我国健康产业产值规模持续扩大,从而带动了滋补养生中药材及特色物产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下游行业

从下游市场来看,公司形成了以滋补养生中药材业务及特色物产业务为基础,其他业务并存的多元化业务结构,因此可以按照下游终端消费者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四、行业竞争情况

从滋补养生中药材加工行业来看,中药材加工企业因为中药产品的种类繁多,且各生产企业均有其销售区域特殊性,因此在各自中药材市场中各具优势,企业之间竞争相对较弱。

近几年,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中药材加工行业发展,出台多项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发展,为中药材加工行业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目前,全国共有17家中药材市场通过国家审批,中药材市场已形成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价格相对透明,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

行业竞争者可通过多种渠道从公开市场获得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中药材的价格信息。

部分专业信息平台已形成了专业化的价格指数,为本行业产品的综合价格变化情况提供参考。

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中药材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行业内企业呈金字塔分布,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

近年来,政府强制要求中药材生产企业进行GMP认证,同时鼓励中药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部分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管理不规范的生产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优势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

从特色物产加工行业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行业的井喷,商品经济全球化大循环不断加剧,具有个性特色的商品逐渐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特色物产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其它产业的重要依托,特别是周边地区和边远地区尤为明显。

然而,目前,特色物产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广大具有地域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的产品还没有真正规模化进入市场。

缺乏品牌、资源散乱、信息封闭、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制约着特色物产行业的发展,行业成长缓慢。

五、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在中药材方面,根据《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1】25号文)的相关规定,“生产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批发零售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必须从持有《药品GMP证书》的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GSP证书》的经营企业采购。

”,除此之外,冬虫夏草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中药材,主产区青海、西藏分别出台了《加强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管理意见》、《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实行冬虫夏草采集证管理制度,加强冬虫夏草采挖、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全面实行准入许可制度。

在特色物产方面,玫瑰、百合、三泡台等均属于食品范畴,在生产环节,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生产企业需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在经营环节,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经营许可实行一地一证原则,即食品经营者在一个经营场所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取得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

”因此,行业存在较高的资质壁垒。

2、营销渠道及管理壁垒

滋补养生中药材产品和特色物产的下游客户为终端消费者,因此行业消费市场遍布全国各地,企业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庞大的营销网络来扩展市场。

建立有效的营销网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并且有利于企业更准确、更迅速的掌握市场反馈信息,了解产品动态,从而根据消费需求进行产品升级。

与此同时,建立稳定、高质量的营销渠道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相配套,需要培养大批具备货品管理、人员管理、品牌形象管理以及跨区域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

营销渠道建设及管理能力对新进入者形成较大的挑战,成为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壁垒

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要素。

行业内合格企业要严格执行GMP质量管理体系和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随时接受行业主管部门对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企业熟练掌握技术工艺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因此具有多年生产经验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行业新进入者由于缺少运营经验,往往对行业生产经营的认知不足,缺乏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难以把握行业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满足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行业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壁垒较高。

4、资金壁垒

高端滋补养生品原材料价格较高,而产成品销售具有一定周期性。

以冬虫夏草为例,每一批次原草产出时间不固定,质量参差不齐,公司发现优质原草时会提高采购量进行贮存供生产之用,但冬虫夏草的销售旺季集中在大型节假日附近,不能做到即产即销,因此公司会有部分资金被锁定在存货之中。

同时,鉴于高端滋补养生品为非标准化产品,企业在媒体宣传方面需要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属于典型的营销驱动型产业,因此在广告投入及渠道建设上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

另外,随着高端滋补养生品的品质规格、功效要求等方面日益严格,在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技术的研发方面均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

因此,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难以在采购、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取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新进入行业的竞争者而言,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5、品牌壁垒

“特色物产、滋补养生”类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往往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名度、信誉度及品牌优势。

当消费者对固定的购物场所、购物服务对象形成习惯,在没有受到外来因素干预或者负面信息的影响下,消费者不会随意改变其原有的消费惯性行为。

目前,由于行业的非标准特性使得行业内部分企业存在造假、掺假动机。

作为不具备专业鉴别能力的消费者,对于“特色物产、滋补养生”类产品的选择非常谨慎,但由于其自身局限性,质量风险规避措施有限,故而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商誉好的品牌。

新进入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众多的客户,行业具有短期内无法取代的品牌壁垒。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滋补养生产品消费的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表明,200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259元,2015年已达到49,351元,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

2000年至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6,280元增至31,195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33%,而2016年一季度该数据为9,254.7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00年至201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从4,998元增至21,392.4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18%,人均工资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居民家庭的购买力,居民消费逐步由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提高生活质量进行转变。

在消费支出的比例方面,生存型消费的占比将逐步减少,更多地转化为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整个消费市场呈现一种消费升级的趋势。

滋补养生产品并非生存型消费,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滋补养生产品消费增加的前提。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养生滋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982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01,654万人,至2015年末,我国总人口达到137,462万人,人口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4,991万人,老龄人口占比4.9%;

截至2014年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755万人,人口占比达到10.1%。

从国内外经验看,老年人是滋补养生品使用的首要人群,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增加对滋补产品的总需求。

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将促进具有滋补养生功能的产品消费,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中产阶层以上群体的扩大、人均收入的增加等,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巨大改变,体现在对日常消费品价格的敏感度下降,对连锁品牌、购物环境、商品功能等软性需求日益增强,更多的居民开始追求安全、健康的消费方式。

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饮食不规律以及缺乏运动等多种综合因素刺激了国内消费者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的消费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加大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滋补养生产品消费从以礼品消费为主转为以自用为主。

以冬虫夏草、黄芪、党参、当归等为代表的滋补养生产品市场也因为消费观念的改变而前景广阔。

(4)特色物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特色物产常常作为馈赠佳品,很少成为日常消费品。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产品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地域本身,而是更多地关注产品的营养价值和文化情结。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及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特色物产已经突破了地域概念,消费者群体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域群体,而成为“有地方特点”的大众消费品。

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特色物产消费市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

(5)地方政府对于特色物产生产企业的支持

特色物产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建立特色物产品牌成为可能;

反之,特色物产品牌发展壮大又可以成为区域特色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地方政府对于特色物产生产企业高度重视,从政策方面和资金方面扶持企业拓展生产规模、帮助企业挖掘品牌内涵、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以达到宣传区域特色物产,带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目的。

因此,地方政府对于特色物产生产企业的支持为行业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2、不利因素

(1)原材料采购环节亟须规范

原材料主要包括冬虫夏草、黄芪、党参、当归等滋补养生中药材以及玫瑰、百合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

对于冬虫夏草的采购环节,采集端由于前期缺乏政府的保护及监管,采集期大量人员进入冬虫夏草产区进行采集活动,对草原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之长期以来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负面影响,冬虫夏草生态环境呈现持续恶化的趋势。

虽然政府开始逐渐重视产业的良性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了管理力度,青、藏、甘等省区采取“外禁内限”、“随挖随填”等措施规范采挖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上述现象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完全根治。

对于玫瑰、百合等特色农副产品,由于原材料生产环境对于湿度、温度等气候条件有着很高的要求,原材料质量也因为环境差异参差不齐,再加上目前没有将物理化学杀菌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的贮存中,因此在采购及贮存环节中会有一部分消耗和腐烂的情形,部分个人供应商往往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同一批原材料质量并不稳定。

因此,无论是滋补养生中药材原材料还是特色农副产品原材料,采购环节都亟须规范。

(2)公众对滋补养生产品认知度缺失

长期以来,公众缺乏对于营养知识的认知路径,导致公众对滋补养生产品的认知度缺失。

另外,近年来,行业内部分企业对其产品进行了不实宣传,并一度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公众认知度较低及认知误区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

(3)特色物产缺乏规范性的行业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