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8807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题Word格式.docx

12.香港人地,“上天”——建设,“下海”——,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13.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中心、运输中心、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中心。

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4.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表现得最为明显。

祖国内地、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技术、和。

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5.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列岛、岛等许多小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海,东临洋,南临海,西隔海峡与省相望。

台湾是祖国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16.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

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的美誉。

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产量居世界首位。

17.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菠萝、稻米、等。

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台湾“高科技、高收入”的代名词是指科学园区。

18.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的地形特点。

雄伟的山脉横亘这些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19.新疆有大小数千个,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小麦、、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20.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的绿洲居民所利用。

21.新疆预测、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随着国家“稳定,大力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工程的实施将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22.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广州)、经济开放区(整个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2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企业,发展的经济。

24.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出口至、欧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和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为基本模式。

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的角色。

26.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27.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和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28.西双版纳是除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高大挺拔的树、巨大的板块根、残忍的植物、气势磅礴“独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观。

29.西双版纳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

30.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3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优势,使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3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3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34.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改善环境。

3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区域。

3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地区与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37.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产业开发带之一。

38.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39.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污染和。

40.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41.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第二严重的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42.国土辽阔、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的联系。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43.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的世界,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世界中求发展。

44.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物质是由作用形成的。

45.长江沿江地带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特别是

工业走廊和工业走廊。

46.长江沿江地带是以为生命线的地区。

47.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红底白色的花,澳门行政区区旗是绿底白色的花。

48.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与澳门相邻的经济特区是。

49.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省区)盆地中的(矿产)输送到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二、选择题

1、形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地理位置D、太阳辐射

2.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气候D.习惯

3.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4.北方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

5.北方居民的主食是()

A、小米、B、稻米C、大米D、面食

6.沈阳市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B、纬度较高C、海拔较高D、温度较高

8.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9.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0.、西北地区独特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水利工程B、坎儿井水利工程C、葛洲坝水利工程D、小浪底水利工程

11.西北地区各地自然条件的共同特点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B、干旱为本区主要特点

C、植被均为荒漠D、河流均属内陆河

12.西北牧区居民常常食用的食品有()

A.水果蔬菜B.牛羊肉和乳制品

C.鱼类和猪肉D.面食和稻米

13.牧草茂盛的呼伦贝尔草原位于( 

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西部C.新疆南部D.河西走廊

14.绿洲农业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特征()

A.西北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北方地区

15.关于西北地区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盆地为主B.内蒙古高原表面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

C.新疆地形“两盆夹三山”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1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17.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绘的是我国的(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8.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雨水下泻

19.我国传统交通地理的显著特点是( 

A.“南马北船”B.“北马南船”C.“南车北船”D.“南马北车”

20.具有得天独厚水运条件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B.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21.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

A、第一、二位 

B、第三、四位C、第五、六位 

D、第七、八位

22.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A、水稻和小麦B、小麦和高粱C、青稞和小麦D、小麦和玉米

23.北京是全国的()

A.工业和交通中心B、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C、金融和文化D、工业和金融中心

24.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

A、青洲、B、台山C、黑沙杯D、路环岛

25.台湾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土家族B、布依族C、瑶族D、高山族

26.台湾的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部B、东部C、北部D、南部

27.台湾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哪两省移民的后代?

A.闽、浙B.闽、粤C.闽、桂D.粤、桂

28.台湾最大的港口是()

A、台北B、基隆C、高雄D、台南

29.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天然橡胶B.椰子C.柚木D.樟脑

30.新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B、维吾尔族C、汉族、D、哈萨克族

31.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降水丰富B.云量少,日照高,气温日较差大

C.积温低,风力强D.沙性土壤肥沃

32.“西气东输”的起点是( 

A.克拉玛依 B.玉门  C.乌鲁木齐  D.轮南

33."

西气东输"

工程不经过的区域是(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34.、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海南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35.下列地区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区的重要农业区是:

A.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B.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C.青海省西部的柴达木盆地D.四川省东部的四川盆地

36.我国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比较,气温要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37.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在()

A.北京的中关村B.上海埔东C.陕西省西安市D.台湾新竹

38.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腾飞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稠密 

B.距港澳台较近 

C.地形平坦 

D.矿产资源丰富

39.下列城市中,毗邻澳门的是( 

A.珠海B.厦门 C.汕头   D.深圳

40.中国政府对香港和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原因是()

A.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B.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海岛

C.香港和澳门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港D.香港和澳门的居民都是广东人

41.香港之所以“上天”(高层建筑)、“入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A.建筑水平高B.资金充足C.人多地少D.眼光远大

42.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A.厦门B.汕头C.深圳D.珠海

43.关于香港经济地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B.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

C.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重工业中心之一D.香港是国际信息中心之一

44.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珠海以南B.澳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C.旅游业是澳门的主导产业,誉为“购物者的天堂”D.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和金融中心

45.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B.美国C.中国大陆D.澳门

46.我国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B.南方地区C.西双版纳D.黄土高原

47.可以看到“独木成林”自然景观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B.西双版纳C.黄土高原D.长江沿岸

48.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A.炎热气候 

B.干旱环境 

C.地表崎岖 

D.多雨的气候

49.风“吹来”的高原是指我国的(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50.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51.窑洞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民居( 

A.西双版纳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52.沟壑纵横、地面破碎是下面哪个地区的特征()

A.珠江三角洲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53.有我国“黄金水道”之称的内河航道是()

A.珠江B.黄河C.松花江D.长江

54.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多的是()

A.黄河水系B.长江水系C.珠江水系D.雅鲁藏布江水系

55.属于长江沿江地带“钢铁工业走廊”中工业中心的是()

A.四川攀枝花、重庆、武汉、杭州B.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

C.上海宝山、重庆、武汉、南京D.四川攀枝花、重庆、宜昌、上海宝山

56.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工业废气造成的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鱼类大量死亡 

D.酸雨

57.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B.兰州C.西宁D.拉萨

58.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是( 

A.内蒙古牧区B.青海牧区C.西藏牧区D.新疆牧区

59.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A.青稞、小麦B.小麦、玉米C.青稞、玉米D.青稞、水稻

60.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办?

A.悉尼B.东京C.北京D.雅典

61.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A.炎热气候B.干旱气候C.地表崎岖D.多雨气候

62.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A.蒙古马B.骆驼C.驴D.牦牛

63.我国喜欢跳孔雀舞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朝鲜族C.壮族D.傣族

64.西双版纳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

65.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A.“前店后厂”B.“前厂后店”C.“厂店联合”D.“厂厂合作”

66.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城市化发展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

C.城市化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

D.城市化发展快带来了许多问题,应停止或暂缓城市化进程

67.古诗“一队风来一队沙,有人行处没人家”,描写的自然景观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西南地区B.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C.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D.春季沙尘暴多发的华北地区

68.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69.关于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洪减灾 

B.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促进区域的联系

C.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D.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风固沙

70.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71.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A.没有竞争的世界 

B.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C.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D.和平安定,没有战争的世界

三、连线题

1.将下列优良畜产品与其所在的省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A.三河马、三河牛a.宁夏回族自治区

B.滩羊b.内蒙古自治区

C.牦牛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细毛羊d.西藏自治区

2.在下面地区与其对应的美称之间连上直线

A.香港a.“亚洲天然植物园”

B.宁夏平原b.“鱼米之乡”

C.台湾岛c.“塞上江南”

D.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方明珠”

E.青藏高原e.“世界屋脊”

3.请把下列地区与相应的民居连接起来:

A.北方地区 

a.四合院

B.南方地区 

b.竹楼

C.西北地区 

c.碉房

D.青藏地区 

d.蒙古包

四.填表题

1.比较南北方自然地理状况。

北方

南方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2.分析南方和北方地区人文差异及原因。

原因

农耕制度

耕地类型

农作物种类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其它不同

3.分析南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共同影响因素

植被类型有

河流流量

4.台湾省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说说它们的含义。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东南盐库

五、读图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E是_____。

(2)图中数字代表的岛屿是

①______、②______③

  (3)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是: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4)台湾岛西部地形为_____,盛产稻谷和甘蔗,有“_____”和“____”之称。

  (5)台湾省_____树世界著名,_______产量居世界第一。

 (6)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______,它属_____旅游资源。

2.根据新疆地形图回答问题。

(1)山脉:

CD

E

(2)盆地:

AB

(3)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的组成:

BC

D

(2)城市A

(3)E为口。

4.读图

(1)四大地理区域是:

(2)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3)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它与我国、阶梯界线相吻合。

(4)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与我国等温线的分布和等

降水量线的分布相一致,另外还与-分布一致。

5.读“西双版纳地区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判断这是____________气候。

(2)该气候特征是。

(3)该地区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从___月到_____月,其

原因是_______

(4)该地降水量较少的月份从________月到________

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5)从图上可以判读出,西双版纳地区每年气温最高的

月份是__。

)最高月均气温没有出现在7月,

主要因为本区有______覆盖。

6.

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流程图(把字母填入适当的方框内):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7.读“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风向”是________风,这种风盛行在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