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8617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会计答案文档格式.docx

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

一定时期终了,通过财产清查,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选择题

1.B2.AD3.ABCD4.ABD5.ABD

三、判断题

1.√2.√3.×

4.√5.×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1、什么是会计要素?

我国会计要素是如何划分的?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

我国会计要素分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2、什么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有哪些特征?

其内容包括哪些?

资产: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

(1)资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资源;

(2)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4)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存货主要包括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

负债:

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

(1)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负债反映了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

负债的内容:

负债包括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1)它是一种永久性投资;

(2)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置于债权人权益之后;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管理和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3、什么是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各有哪些特征?

其内容又包括哪些?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5)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收入的内容:

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租金收入等。

按经营业务的划分,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的收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特征:

(1)费用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增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费用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费用的内容:

企业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折旧费等。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润是企业在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的特征:

利润具有不确定性。

利润的内容:

企业利润包括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种。

4、什么是会计等式?

如何表述?

会计等式,是指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

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5、经济业务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变化的类型有哪几种?

为什么说它们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经济业务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变化的类型有9种。

即: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增,增加额相等;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增,增加额相等;

(3)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减,减少额相等;

(4)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减,减少额相等;

(5)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额相等;

(6)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增减额相等;

(7)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额相等;

(8)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额相等;

(9)一向你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额相等。

因为等式两边同增同减,金额相等,等式不变。

等式一边一增一减,金额相等,等式不变。

所以说它们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1.ABD2.A3.ABC4.ABCD5.A

1.×

2.√3.√4.×

5.×

四、实务题

练习1

(1)资产

(2)所有者权益

(3)负债

(4)负债

(5)资产

(6)资产

(7)资产

(8)资产

(9)资产

(10)所有者权益

(11)资产

(12)负债

资产总额:

800+60000+100000+80000+300000+400000+20200=961000(元)

负债总额:

24000+140000+11000=175000(元)

所有者权益总额:

700000+50000=750000(元)

练习2

A:

50000B:

450000C:

1040300

流动资产总额:

220300元负债总额:

530300元

510000元

练习3

资产和权益平衡表

资产

期初数

本月

增加数

减少数

月末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库存现金

300

40000

40300

短期借款

20000

50000

7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75000

90000

85000

应付账款

60000

应收账款

15000

45000

应交税费

12300

原材料

预支帐款

8000

库存商品

10000

长期借款

450000

430000

固定资产

800000

30000

830000

实收资本

500000

14000

514000

无形资产

盈余公积

4000

6000

合计

1040300

165000

105000

1100300

84000

24000

2006年7月31日单位:

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1、什么是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哪几项原则?

其分类如何?

答: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名称。

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归类,便于会计分类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为正确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2)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3)设置会计科目必须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4)设置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了,字义相符,内容确切;

(5)设置会计科目应保持相对稳定。

会计科目有两种基本分类:

(1)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2、什么是账户?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如何?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经济业务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和会计科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是:

账户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二者相辅相成。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则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它们的区别是:

会计科目不存在结构问题,而账户作为一种核算和监督的工具,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以便记录和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3、简要列示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指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连续、系统、分类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变动情况的一种专门工具。

账户的结构就是指账页的格式。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账户的名称②日期③凭证号④摘要

⑤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及其余额(简称借贷余三栏式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4、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包括哪些?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以“借”或“贷”作为记账符号;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3)账户分类不固定,可以设置双重性质的账户。

5、什么是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为什么要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

平行登记的要点包括哪些?

总分类账户简称总帐,是根据一级总帐科目设置的,它只能采用货币量度作为计量单位。

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控制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其计量不仅可以采用货币量度,有时还可以采用实物量度。

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的核算资料,是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

根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在会计核算中,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是为了便于账户记录的核对,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与完整。

平行登记的要点是:

(1)同期间登记;

(2)同方向登记;

(3)同金额登记。

1、C2、ABC3、D4、AB5、ABC

1、×

2、×

3、√4、×

5、×

(1)库存现金(资产)

(2)银行存款(资产)(3)短期借款(负债)

(4)原材料(资产)(5)库存商品(资产)(6)生产成本(资产)

(7)固定资产(资产)(8)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9)固定资产(资产)

(10)应收账款(资产)(11)应付账款(负债)(12)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

分录:

(1)借:

银行存款100000

贷:

实收资本100000

(2)借:

原材料60000

应付账款60000

(3)借:

库存现金95000

银行存款95000

(4)借:

短期借款10000

银行存款10000

(5)借:

其他应收款2000

库存现金2000

(6)借:

银行存款8000

应收账款8000

(7)借:

生产成本50000

原材料50000

(8)借:

管理费用300

贷:

库存现金300

(9)借:

银行存款60000

(10)借:

资本公积20000

实收资本20000

银行存款总分类账:

银行存款

期初余额:

50000

(1)100000(3)95000

(6)8000(4)10000

(9)60000

期末余额:

-7000

原材料总分类账:

原材料

20000

(2)60000(7)50000

30000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账户名称

本期发生额

借方

贷方

95000

2300

108000

165000

8000

其他应收款

2000

60000

10000

资本公积

120000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300

合计

405300

原材料—101材料20000

--102材料10000

应付账款—南方公司30000

原材料—102材料5000

应付账款—北方公司5000

银行存款30000

生产成本—A产品60000

原材料—101材料40000

--102材料20000

原材料—101材料10000

应付账款—北方公司10000

应付账款—北方公司8000

银行存款8000

80000

(1)30000

(2)50000(4)60000

(5)10000

110000

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原材料--101材料

(1)20000

(4)40000

40000

 

原材料--102材料

30000

(1)10000

(2)5000(4)20000

25000

应付账款总分类账:

应付账款

期初余额:

40000

(2)5000

(3)30000

(5)10000

(6)8000

47000

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

应付账款—南方公司

28000

38000

应付账款—北方公司

12000

9000

原材料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

明细分类账户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101材料

102材料

15000

25000

45000

65000

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

南方公司

北方公司

5000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1.什么是会计确认?

如何理解会计的初次确认和初次确认?

会计的识别、选择、确定和分类就是会计确认。

初次确认是指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具体识别、选择、确定和分类,并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筛选过程。

这里的会计核算系统泛指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应由会计处理,到按复式记账的要求编制会计记录,然后再按分录分类记入各会计要素所属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定期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

期初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期末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相加,测试它们的借贷金额合计数是否各自相等。

再确认是指对已经加工生成的会计数据信息进行确认,将会计账簿信息转化为会计报表信息的过程。

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会计账簿中的哪些信息应当列入会计报表;

二是对已确认过的数据信息在日后由于变动而对变动影响的再确认。

2.什么是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哪些?

所谓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定性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选择被计量对象的合理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各项经济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

一般来说,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要素。

3.企业经营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其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

其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固定资产和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利润形成和分配、资金退出等。

4.企业的利润总额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如何计算?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简要列示“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的基本结构?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在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净收益)、“营业外收入”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该账户的贷方;

将“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收益”(净损失)、“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该账户的借方。

期末余额如在贷方,表示企业自年初至本期期末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数额;

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则表示企业自年初至本期期末累计发生的净亏损数额。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

如为净亏损,则作相反会计分录。

年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结存余额。

其借方登记企业本期利润分配数,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贷方登记企业发生亏损的弥补数及年终结转的利润总额数;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的利润,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累计未弥补的亏损。

该账户应设置“提取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等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转入“利润分配”账户(未分配利润)的贷方。

并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本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

年终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有余额外,该账户的其他明细账户应无余额。

1.AC    2.BD   3.CD    4.ABC    5.ABD

 1.√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