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7450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Word格式.docx

(4)预防烫伤。

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更加冰凉。

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袋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般低于50℃,以免发生烫伤。

(5)防止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

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

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

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7)防止坠床。

应拉起床档,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保护,防止病人发生坠床、摔伤、引流管脱落等意外损伤。

(8)预防结膜、角膜炎。

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保持肢体功能位,将病人肢体平放,手关节稍背屈,肘关节稍屈曲,上肢稍高于肩部水平,避免关节内收,下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腿屈曲,躁关节呈现90°

角,避免足下垂。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每日给病人进行按摩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10)一般护理。

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或漱口液清洗口腔,定时全身擦澡,每日清洗外阴。

如何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神经外科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常常伴有肢体活动障碍。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越早活动机体功能恢复越好。

我们的医生会为您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您自身的主动参与和家属的配合对于您的康复是非常有益的。

功能锻炼的方法很多,本文也不能一一阐述,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您和家属也能做到的康复要点。

1.被动运动可以由家属帮助病人进行患侧肢体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如肩、肘、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前臂的外旋,腕及手部关节的外展等。

2.主动运动病人要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在肢体能有所活动的时候,尽量自己进行力所能及的主动运动,比如患肢能够弯曲五指,就从五指的屈伸锻炼开始,再逐步进行手腕以及手肘的屈伸、旋转、抬起等动作,直至患肢功能恢复。

3.主动参与日常生活让病人自己穿脱衣裤,刷牙洗脸,刚开始可协助病人做,以后逐渐放手让病人单独去做。

4.持之以恒肢体的功能康复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有时候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因此,在做功能锻炼的过程中,病人和家属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加重肢体损伤,也不要轻易泄气,应坚持不懈,积极配合康复师的指导。

神经外科各种管道的护理

神经外科的病人病情复杂,常常会安置一些管道,以维持病人的生命或进行各种治疗。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管道的用途和日常注意事项。

引流管

包括脑部引流管和腰椎引流管等

(1)用途:

*引流液性血肿或脑脊液;

*观察病人是否有颅内出血。

(2)注意事项:

*位置:

当医生或护士将引流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后,不要轻易

改变引流瓶的高度。

*保持固定通畅:

当您为病人翻身、擦澡时,注意引流管不要被

压迫、折叠甚至移位、脱出。

胃管

*通过胃管将药物或食物注入病人的胃内,保证病人的治疗或营

养;

*安置胃肠减压器,引流病人胃内容物,观察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保持固定通畅:

注意不要压迫、折叠胃管甚至移位、脱出。

*每次管喂前回抽胃液,查看胃管是否在胃内,也可通过回抽的

胃液量和颜色等,观察病人胃内食物的消化情况。

尿管

(l)用途:

*引流病人的尿液,保证尿液排出;

*进行膀胱冲洗,预防或治疗尿路感染。

注意不要压迫、折叠尿管甚至移位、脱出。

*预防尿路感染:

尿袋要放在低于病人卧位的水平,尿袋积满

2/3之前应及时倾倒尿液,每日清洗外阴,保持清洁。

气管切开/插管

*保持病人气道通畅;

外接呼吸机保证病人的通气,以免缺氧

对病人造成的损伤。

*保持通畅:

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道脱落,尤其是病人

较烦躁时。

各种检查须知

为了保证病人的手术和治疗,医生通常会给病人开各种检查,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神经外科常见的检查及其注意事项。

1.常规术前检查

神经外科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肝功、肾功、血常规、合血、心电图等。

2.头部CT检查

这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检查,用以了解病人的颅内情况。

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如下:

*要向医生说明自己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

等过敏性疾病。

*去除检查部位带有金属物质的各种物品:

如头饰、发夹、耳环、

项链、玉佩等。

*需增强者检查前禁食4小时。

*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3.MRI检查

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如下:

*要向医生说明自己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

*严禁任何金属物品(钥匙、打火机、手表、硬币、小刀、项链、

耳环、助听器、假牙、手机、磁卡、胸罩等)带入检查室,避

免造成人身伤害和机器损坏。

*体内有任何金属异物者,严禁接受此项检查,如体内置入或术

后存留内固定金属异物、金属夹、假肢、金属假牙、金属避孕

环以及其它任何金属异物患者,心脏及血管术后存留有金属支

架、金属夹、封堵器等病人。

*早期妊娠在检查前必须在登记时提前声明,以防意外事故发

生;

4.DSA检查

DSA检查,全称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主要用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冠状动脉疾患等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检查前:

*向医生说明自己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

过敏性疾病。

*术前禁食4-6小时。

*术前我们将会为您备皮,备皮范围:

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大

腿上1/3。

备皮后请沐浴、更换病号服,如您有不便护士将会

协助您。

*术前半小时排空大小便。

*三个月以内的孕妇禁做此项检查。

检查后:

*穿刺部位予沙袋加压包扎6小时,如使用螺旋压迫器,应每隔

2小时将螺钉旋松一圈。

*穿刺侧肢体限制活动12小时。

*注意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

*及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

*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神经外科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术前准备

1.保持心情舒畅

消除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

2.饮食护理

能进食者,应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营养不良、脱水、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的病人,我们会遵医嘱在术前适当补液、输血,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

3.呼吸道准备

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4.术前检查

医生会为您开具各种术前检查,如: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磁共振(MRI)、CT等。

5.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手术后您将会卧床一段时间,因此术前您需要在床上练习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手术后排便方式的改变。

6.手术前一日准备

(1)我们会采集您的血液标本,进行配血,以备术中用血。

(2)我们会为您做抗生素皮试,以备术中、术后用药,预防感染的发生。

如果您有药物过敏史,请告知我们。

(3)请洗澡、更衣、剪指甲。

(4)术前晚上22:

00开始,请不要进食任何食物和水,以免麻醉中误吸。

(5)如果术前晚上您睡眠差或者心理紧张,可以告知我们,我们会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您的休息。

7.手术当日早晨的准备

(l)如果您有任何异常,如发热、月经来潮等,请告知我们。

(2)剃头师会为您剃头(脊椎手术不需剃头),剃头后请洗头,清水冲洗。

(3)除去身上所有饰物,如项链、耳环、戒指等,取出活动假牙。

(4)脱去身上所有衣物,换上干净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

(5)将您的CT、MRI片等准备好,以便带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

1.病人手术完成后,将会转入麻醉复苏室观察一段时间,病情稳定者可转回病房。

2.卧位

病人麻醉未清醒前,应取平卧位,去掉枕头,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麻醉清醒后可适当抬高床头15°

-30°

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拉起床档,必要时约束四肢。

术后1-3日,以半卧位为主,适当增加床上活动,待引流管拔出,可根据自身情况下床活动。

3.管道护理

各种管道应保持固定、通畅,勿压迫、折叠、甚至脱出。

具体护理方法请查阅本手册:

“神经外科各种管道的护理”。

4.饮食护理

病人清醒前,暂时禁食。

待清醒后可进食少量温开水,无呕吐、呛咳等反应后,1-2天内可进食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普食。

术后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加病人的抵抗力。

昏迷病人或吞咽困难者,术后3一5天开始通过管喂进食,暂时不能进食者,我们会遵医嘱给予补液。

5.伤口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果渗血、渗液较多时,应通知医生更换敷料并检查伤口。

6.预防并发症

压疮:

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以免压疮的发生,尤其是昏迷病人和活动障碍者,是压疮的高发人群。

足下垂:

活动障碍者,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

感染:

做好全身清洁,预防感染。

昏迷病人和不能进食者要加强口腔护理。

角膜炎:

眼睑闭合不全者,可给予抗生素眼膏涂抹,纱布覆盖,也可暂时行眼睑缝合术。

颅内高压和脑疝

颅内高压是神经外科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脑疝则是最危急的一种情况,当病人的颅内压持续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脑疝,危及病人生命。

病人是第一个感知到自身症状的人,而家属与病人密切接触,容易及早发现病人的变化,因此,病人和家属对颅内高压和脑疝的表现也应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早期识别和预防,以免延误病情,避免脑疝的发生。

1.定义

颅内压,是指颅腔里的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由于颅腔的总容积是相对固定的,当脑组织肿胀、颅内肿瘤或脑脊液分泌过多等各种情况引起颅腔里的内容物体积增加,而颅腔仍旧维持原来的容积,此时,颅内的压力就会升高。

当颅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脑组织就会被挤压到一些孔道或间隙中,导致脑组织、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称之为脑疝。

此时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则危及生命!

2.临床症状

颅内高压的主要表现:

头痛:

是颅内高压最常见的症状,颅内压愈高,头痛愈明显,多为弥漫性钝痛。

疼痛好发于晨起时,常呈待续性或阵发性加重。

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排便等均可使疼痛加剧。

呕吐:

一般与饮食无关,呕吐前有或无恶心,常呈喷射性,且多伴有剧烈头痛、头昏,头痛剧烈时呕吐症状也较重。

视物模糊:

表现为一过性黑朦,逐渐发展为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烦躁、淡漠、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表现为病人逐渐无法唤醒,痛觉等刺激反应渐弱甚至消失。

生命体征变化:

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我们称之为库欣(Cushing)三主征。

脑疝的主要表现:

脑疝是颅内高压的晚期并发症,因此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的症状持续性加重,伴有瞳孔改变、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和生命体征紊乱,尤其是枕骨大孔疝则容易早期出现呼吸骤停。

3.观察和处理

护理人员会定时巡视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病人如果感觉自身出现异常,如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突发肢体活动障碍等,或家属发现原本清醒的病人无法唤醒时,一定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为病人取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的发生率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仅次于四肢,且死亡率高。

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能生存,但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意识、运动、感觉、排泄等方面。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表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部分病人有癫痫发作。

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

3.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有无变化,如病人意识有无加深、有无突发运动障碍,或有无颅内高压的表现。

伤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外界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躁动病人应注意安全保护,防止意外发生。

禁止轻易使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变化。

(2)手术治疗:

手术后护理见本手册:

“神经外科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4.健康指导

脑损伤遗留的语言、运动或智力等障碍,在伤后1-2年内有部分恢复的可能,应根据康复医生的指导,制定康复计划,循序渐进进行废损功能训练,如语言、运动、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以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如有颅骨缺损者,可于伤口愈合3-6个月后再行二期颅骨修补术。

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按照其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颅内的器官和组织,称为原发性脑肿瘤,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

另一种来源于颅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称为继发性肿瘤或转移瘤(如肺癌脑转移、乳腺癌脑转移等),一般为恶性,预后较差。

常见的脑肿瘤有以下几种:

1.脑胶质瘤

发病率最高,约占颅内肿瘤的40-49%,特点是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极易复发。

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预后差。

脑胶质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表现,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等。

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

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化疗、X刀、γ刀(伽马刀)等,还可辅以药物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2.脑膜瘤

发病率次之,约为颅内肿瘤的20%。

通常为良性,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的包膜,大部分可行全切,术后获得终生治愈。

少数为恶性脑膜瘤,预后差。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精神改变、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共济失调或有局限性颅骨包块等。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对确属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检后,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

恶性者可辅以放疗。

3.垂体腺瘤

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

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极少数为恶性。

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内分泌表现:

如月经紊乱、停经、泌乳、不能怀孕、性欲性能力改变(多为性能力减退)、体毛减少、皮肤改变(变薄)、肢端肥大症等。

视力视野障碍:

一旦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一定要尽快手术,挽救病人视力。

压迫相应的脑组织引起的症状:

如多饮多尿、眼球运动障碍、精神症状、颅内高压症状、昏迷、瘫痪等。

垂体腺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经蝶窦手术治疗,较小的肿瘤可用放射治疗,如γ刀,此外还可药物治疗,如溴隐亭,但疗效欠佳。

4.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7%-12%。

是良性肿瘤,早诊早治疗效好。

由于本病的早期初期耳鸣、耳聋和头晕,故多初诊于耳科。

临床表现除了颅内压增高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桥小脑角综合征,如耳鸣、进行性耳聋、眩晕、斜视、面部感觉过敏或麻木、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发音困难等。

肿瘤较大合并颅内高压者应行手术治疗。

健康指导

颅内肿瘤的预防: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

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就能减少罹患肿瘤的机会。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们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

脑血管疾病包括:

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颈动脉海绵窦瘘、急性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等。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在于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如缺血、栓塞、血管破裂出血等)而造成脑组织可逆或不可逆损害,从而引起运动、感觉、言语等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脑血管疾病先兆症状多为运动神经功能失灵、头痛头晕、感觉功能障碍、精神意识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般分为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两类。

1.缺血性脑血管病

因脑部供血障碍而造成局灶性损害,常见有:

①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

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24小时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②脑血栓形成:

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

多在夜间或休息中发病,60-70岁为发病高峰。

症状可于数小时甚至1-2天内加重,以后逐渐恢复;

③脑栓塞:

因脑外血凝块、脂肪、寄生虫卵等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急性栓塞,形成局灶性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单瘫、失语等。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其瓣膜赘生物脱落成为栓子,造成脑栓塞。

2.出血性脑血管病

常见以下两种:

①脑出血:

多由于动脉硬化形成的微动脉瘤破裂,形成脑内血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在内囊,因此常见的体征为病灶对侧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如血肿发生在脑桥或小脑则将出现脑干或小脑损害的体征。

②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由于先天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3.治疗

(1)手术治疗:

动脉瘤可行动脉瘤栓塞及动脉瘤夹闭术,动静脉畸形行结扎术、栓塞术或动静脉畸形摘除术等,烟雾病可行血管重建术等。

(2)药物治疗:

降低血液的脂质浓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活化脑细胞等,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再次出血等。

4.健康指导

(1)预防及控制高血压,动脉瘤患者尤其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以免血压波动引起破裂出血。

(2)注意控制饮食。

主要是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以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

(3)戒烟、控制糖尿病及心脏病。

(4)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

身体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脂类物质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