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7298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色普水库勘察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①.1:

100万《拉萨幅(H——46)区域地质调查》(1979年6月)

②.1:

20万《曲水幅(8-46-(19))区域地质调查》(1993年9月)

③.1:

50万《拉萨幅(4-46)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985年10月)

勘察工作概述及完成的工作量

勘察工作概述

色普水库勘察Ⅱ坝址1:

500工程地质图、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由吉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调查及测量;

我院分工负责库坝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及1:

2000库坝区的地形图测量。

前次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是:

先开展地面调查,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开展宏观地质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有侧重的开展推荐坝址及比较坝址勘察工作,勘察工作量重点放在推荐坝址上。

按此原则,Ⅰ坝址布置工程地质钻孔3个,水文地质试验孔2个(主孔1个、观测孔1个)及山地工程,;

推荐坝址(Ⅱ坝址)布置工程地质钻孔6个,水文地质试验孔2个(主孔1个、观测孔1个)及山地工程,并在孔内作多项试验及原位测试工作,Ⅱ坝址孔间距为100~130m之间。

由于勘探工作量有限,没有专门布设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钻探工作。

本次补充勘察,在Ⅱ坝址专门布置了一个标贯测试地质钻孔;

Ⅰ坝址布置布置4个地质钻孔,使Ⅰ、Ⅱ坝址达到同精度比较。

色普水库勘察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执行,地形测量按测量规范,地质填图按库区、坝区不同精度进行调绘普填,水文地质钻孔及试验、工程地质钻探均按水利水电钻探规范执行,地球物理勘探经钻探验证其资料与地质资料基本吻合,声波测井与地质资料起到互相映证、互为补充的效果。

勘察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前期勘察工作始于2002年3月10日,于2002年8月28日完成外业。

补充勘察于2003年3月20日,于2003年4月底完成外业。

两阶段勘察工作共完成的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0—1)。

勘察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0—1

序号

类别

项目

单位

设计

完成

备注

测量

二等导线控制测量

10

四等水准控制点

12

图根控制点

32

1:

2000地形图测量

Km2

3.92

4.18

500地形剖面测量

Km

6.64

6.65

综合地质测绘

10000~1:

25000库区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

37.9

38.0

2000坝区

25000构造纲要图

42.0

70.0

勘探

工程

工程地质钻探

m/孔

1269.93/11

水文地质大口径钻探

150/2

204.4/4

槽探工程

m3

300

305.01

浅井工程

m/口

57.43/21

34.84

标贯

动探

洗井

台班

4/18.5

面波勘探

122

5.44Km/7(122炮)

声波测井

m/段

650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

点/Km

290/1.45

290

压水试验

27

76.37(米)

注水试验

39

49

49.25(米)

抽水试验

段/台班

4/6

岩石试验

8

19

岩石磨片

土工试验

94

75

渗坑试验

7

大样试验

5

1区域地质与地震

1.1地形地貌

色普水库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赛普沟下游地带。

工程区位于岗底斯山脉南麓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汇合地段。

地形上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态势。

赛普沟两侧山峰连绵,地形复杂,山势陡峻,除两侧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过,沿途形成大小不等的冲洪积扇坡地及台地。

库区忠麦以上地形切割强烈,河谷呈“V”型谷,两岸山势陡峻。

波欠囊、昂囊两条支流在忠麦汇合后,形成较为宽阔的谷地。

区域最高海拔(北部)5622米,最低海拔3590米,相对高差2122米。

1.2地层岩性

赛普沟流域出露地层复杂,从新到老分述如下:

1.2.1第四系地层

第四系:

中下更新统(Q2+1gl)含粉土冰碛泥砾,成分由漂(块)砾、卵(碎)石、砾石、粉土及砂组成,厚度30—50m。

呈超固结胶结状,深埋谷底。

上更新统(Q3fgl+gl)主要由块碎石土及堰塞湖相沉积粉质粘土、粉土及中细砂等组成,局部地段为砂砾石土,总厚90—148m,覆盖于(Q2+1gl)层之上。

全新统包括:

⑴近代河流及洪积层(Q41al+pl)为较松散漂(块)、卵(碎)石土层,局部地段为砂砾土,厚5米至20米,层内有透镜状砂层分布,分布于一级阶地;

⑵现代河流堆积及洪积层(Q42al+pl)为漂卵石土,分布于河床及高低漫滩,局部有砂层分布;

⑶坡残积、洪积堆积层(Q4dl+el+pl)由碎块石土、碎块石粉质砂土,砂质粘土组成,分布于斜坡表部及冲沟沟口地带。

⑷崩积层(Q4col+dl)为块石土、碎块石土,厚度几米至数十米,分布于坡脚一带。

⑸地滑堆积层(Q4del)为块碎石夹粉质砂土或含碎石粉质砂土,厚几米至几十米,分布于斜坡坡脚一带。

(6)泥石流堆积(Qsef)为碎石粉细砂土,厚几米至几十米,分布于泥石流扇边缘开阔地带。

1.2.2白垩系下统比马组(K1b)

比马组主要分布在忠麦~赛普地带,呈东西展布,岩性主要为一套安山岩、凝灰岩、凝灰质薄层砂岩与大理岩互层及绢云母千枚岩,千枚岩状绢云板岩、片理化变余石英斑岩、角闪长石石英片岩等。

1.2.3侵入岩

侵入岩大部分出露于测区南部,区域上属岗底斯岩带中段,该岩带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组成之一。

测区侵入岩呈中酸和酸性,大部分为深成侵入岩体。

其具体岩性简述如下:

1.2.3.1彭岗超单元

(1)卡布下爬单元(E2Kb)岩性为细粒花岗岩,块状构造,显微文象细粒花岗结构,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石英、斜长石等,黑云母含量小于1%,主要分布在测区西南部,斑状花岗岩脉发育。

(2)结蒲林单元(E2JP),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碱性斜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含量为4%。

含微量次生绿帘石和白云母,分布在测区东部,地貌上为高山区。

1.2.3.2安岗超单元

续迈单元(E2Xm)中粗粒或中粒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浅肤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普通角闪石及黑云母。

岩体呈东西向展布,呈椭圆状,透镜状岩体形式产出,叶理面发育,分布于库区上游来仁岗~杠日白节地带。

1.2.3.3曲水超单元

(1)哈热单元(E2H)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该岩体分布在测区东部,呈东西向串珠状分布。

灰白色,细中粒结构,弱叶理构造。

矿物成分为碱性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含量8%。

(2)金珠村单元(E2J)细中粒黑云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浅灰色,细中粒花岗结构,中等强度叶理构造。

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碱性长石、普通角闪石及黑云母,含微量普通辉石,分布忠麦上游处。

(3)嘎萨单元(E2G)细粒黑云角闪闪长岩,灰色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强叶理构造。

矿物成分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和石英,含微量普通辉石,分布忠麦上游处。

1.2.3.4塞普超单元

(1)达堆单元(K2D)中粒角闪黑云花岗岩:

灰色,中粒花岗结构、中等强度叶理构造、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硷性长石、黑云母、普通角闪石、蠕石英<

1%,达堆单元分布测区南部沟口一带。

(2)增布单元(K2Z)细中粒角闪石英英云闪长岩:

灰色,细、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强叶理构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普通角闪石,该深成岩体遭受韧性变形,发育糜棱岩叶理。

增布单元分布Ⅰ坝址一带。

(3)蟠郎单元(K2F)细、中粒角闪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灰色,细、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强叶理构造,主要矿物斜长石、硷性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石英,蠕石英含量为1%,蟠郎单元呈近东西向展布,主要分布于Ⅱ坝址地带。

1.2.3.5卡如超单元

(1)拨路单元(K1B)细中粒黑云母角闪闪长岩灰色、细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强叶理构造、矿物成分斜长石、普通角闪石、石英、黑云母,徽斜长石含量1%。

该单元侵入比马组中,接触变质明显,呈现动力变形特征,出露弱混合黑云母角闪片麻岩和黑云斜长变粒岩等。

该侵入体分布在测区南部。

(2)棉将单元(K1M)辉长闪长岩:

暗灰色,中粒半自形粒状—辉长结构及角闪嵌晶含长石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透辉石及黑云母。

石英呈填隙状分布,紫苏辉石小于1%。

该岩体明显受东西向构造控制,分布在曲水棉将等地。

(3)洛堆单元(K1L)辉长辉绿岩:

灰黑色,细粒辉长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紫苏辉石、透辉石和普通角闪石。

主要分布在曲水大桥附近,该单元侵入深度大于剥蚀深度。

1.2.4变质岩

1.2.4.1区域变质岩

测区南部分布尼木—曲水变质岩带,主变质期为早喜山期,地层为下白垩纪—始新统,该变质岩类型繁多,以绿片岩类,粒状钙硅酸盐岩类为主,次为板岩、千枚岩、大理岩组合,并出现花岗片岩及混合岩组合。

1.2.4.2动力变质岩

测区中坝址分布曲水—科木韧性剪切变形带。

岩石中矿物变形强烈,压扁拉长普遍,定向排列清楚。

韧性剪切变质形成的岩石类型为千枚岩类、构造片岩类、糜棱岩类及糜棱化岩类。

(1)千糜岩:

岩石呈深灰色,具丝绢光泽,千糜结构,片状构造。

由碎基和碎斑组成。

碎基呈条纹状或条痕状,碎斑可见绿泥石化,绢云母化。

(2)构造片岩类:

岩石呈灰白色,灰绿色,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鳞片状矿物晶形较差,具定向排列。

石英呈压扁状,长轴定向排列,强烈波状消光,局部呈聚晶状分布。

(3)糜棱岩类:

岩石呈褐色,灰(白)色等杂色,具糜棱结构,眼球纹理构造,矿物成分视原岩而定。

(4)花岗质糜棱岩:

由碎基和碎斑组成,微斜长石、更长石波状消光,双晶弯曲扭折。

细小鳞片状重结晶黑云母呈条纹状展布,晶形排列,扭折弯曲,多色性变淡。

(5)条纹状细糜棱岩:

深灰色,具糜棱结构,条纹状构造。

斜长石碎斑被挤压,呈透镜状,强烈绢云母化。

碎基已全部重结晶并聚晶呈条纹状分布,局部节理由石英及绿泥石填充。

(6)花岗质粗糜棱岩:

灰白色、灰色、深灰色,具粗糜棱结构,眼球纹理构造(或片麻状构造),徽斜徽纹长石具格状双晶和细脉状或树枝状显徽条纹构造。

碎基多已重结晶。

(7)糜棱岩化岩类:

岩石呈灰白色、灰色、深灰色等原岩颜色,具粗糜棱结构或原岩结构,定向构造。

石英常具有亚颗粒结构,部分流状展布,带状波光消失明显。

斜长石裂纹发育,双晶徽波状扭折明显,常具不清晰的环节构造,为更长石类。

以上变质岩主变质期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

1.3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地块南部,它跨越冈底斯地块南部和喜马拉雅地块北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图1—1、1—2)。

图1—1场地区域地质图

宽度达数十公里的雅鲁藏江缝合带将这两个长条状构造块体分隔。

两块体上分布了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等数个断裂带,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塑造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图1—2场地区域构造纲要图

1.3.1区域构造

工程场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断裂与构造活动强烈的当雄——羊八井断裂带之间。

场地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缝合线附近,断裂构造发育(图1—2),这些断裂包括现今活动强烈的区域性断裂、早期断裂及新生的次级断裂与一些块体内部断裂。

近东西向断裂以逆冲活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右旋走滑挤压为主,近南北向断裂具有张性活动特征,现将主要的区域性构造形迹特征简述如下:

1.3.1.1雅鲁藏布江构造

雅鲁藏布江构造是喜马拉雅山块体和冈底斯块体边界断裂,它是欧亚板块向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几个构造阶段构造演化的结果。

是第三纪早期及以前板块俯冲——碰撞的产物。

雅鲁藏布江构造包括雅鲁藏布江断裂和拉孜——浪卡子断裂。

雅鲁藏布江断裂位于水库南面约15km,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展布。

该断裂带在第四纪早期曾有所活动,至第四纪晚期已无明显活动。

断裂带主要地层为灰黄色片岩,灰绿色片岩、灰岩、砾石地层。

断裂活动造成强烈挤压变形,地层直立,揉皱,片理化强烈,断层带内挤压透镜体发育并形成糜棱岩化,砾石被压裂,节理内充填石英脉。

断裂带总体走向95°

,南倾,倾角65°

~80°

断层北部主要为花岗斑岩,并有基性岩侵入。

断层南部主要为片岩、灰岩、逆冲断裂发育,断裂两侧地层重复,片岩中有辉绿岩侵入。

断裂带内部发育有磨拉斯盆地,表现为多期挤压逆冲活动。

断裂南侧逆冲岩片压盖于北侧相邻断片上,成叠瓦状构造格局。

沿断裂强震多发生在与北北东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强震破裂沿北北东向断裂发生,沿雅鲁藏布江断裂无大于7级以上强震发生。

拉孜——浪卡子断裂:

拉孜——浪卡子断裂距库区近50km,是雅鲁藏布江断裂系的主南边界断裂,亦为混杂岩带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之间的边界断裂。

断层面向北倾,倾角一般为70°

左右,断层北侧岩体向南仰冲,南侧岩体向北俯冲(王成善等1999年)。

在工作区内沿断裂曾有5——6级地震发生。

1.3.1.2喜马拉雅构造

喜马拉雅活动构造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现代边界活动断裂带,主要由边界断裂(MBT)、主中央断裂(MCT)和定日——岗巴断裂构成。

定日——岗巴断裂:

该断裂呈东西向延伸,长约800公里,断层面向北倾斜,在剖面上形成叠瓦状构造,它为新生代逆冲断裂。

,沿该断裂曾发生1847年隆子6.5级和1834年定日6级地震等。

主中央断裂:

该断裂延展方向与喜马拉雅走向基本一致,主断面一般向北倾斜,表现为北侧向南逆冲,形成推覆构造,形成时期为新第三纪。

断裂带附近曾发生错那8级(1806年)和7级(1871年)地震等。

1.3.1.3桑日——错那活动断裂

该活动断裂带自雅鲁藏布江北的沃嘎,向南穿过雅鲁藏布江,断续延伸至错那一带,长约200km,宽约30~40km,并形成多个断陷盆地。

该断裂活动性质以张性为主,沿断裂曾发生1806年错那8级和1815年桑日7级地震等。

此断裂距场地约180km。

1.3.1.4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

该活动构造带南起亚东,沿北北东向延伸至唐古拉山,全长约1100km,宽约50~60km。

雅鲁藏布江以南段:

在宽60km范围内,发育三条呈雁行排列的隆起,断陷和断裂带。

断陷带宽5~10km,长约40~50km,充填第四纪地层。

断裂位于断陷东侧,倾向西,以正断层为主,沿断裂形成一系列断层三角面。

雅鲁藏布江以北至桑雄段:

该段构成藏北与藏东不同构造形式的分界线。

主体发育于念青唐古拉山东麓的狭长断陷盆地带。

在念青唐古拉西侧亦发育一条与断陷盆地平行的断裂,与南东麓断层一起构成念青唐古拉断块状隆起的边界断裂。

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层由走向和运动性质不同的三条断层组成,北段与南段为北北东——近南北走向,表现右旋正断性质,中段走向北东——北东东向,由左阶排列的次级断层及拉分盆地构成,表现为左旋正断性质。

依据断错地质体和断错地貌,得断层各段第四纪晚期的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

北段4~6mm/a(水平)和3~5mm/a(垂直);

中段7.5mm/a(水平)和1.4~14mm/a(垂直);

南1~3.3mm/a(垂直)(国家地震局地质所1992年)。

沿该断裂曾发生多次强震,1411年当雄南8级地震,1952年当雄北7.5级地震。

纳木错以北段:

在纳木错以北,存在一系列规模较小断续分散的近南北向断陷盆地,断陷盆地为地堑式,断裂发育于盆地东侧,西倾,倾角较陡。

断陷盆地内地震活动强烈,地震破裂带广泛分布。

羊八井——当雄活动构造距场地110km,该活动带对场地的构造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1.3.1.5白地——东拉断裂

白地——东拉断裂为拉孜——浪卡子断裂带的近场延伸部分,断裂走向北北向,倾向北北东,倾角50°

~70°

,为北盘上冲逆断层。

断裂长度近50km,距场地约50km,,地貌上均未显示活动迹象,推测该断裂晚第四纪后没有发生明显的活动。

1.3.1.6宁金抗沙峰西缘断裂

宁金抗沙峰西缘断裂位于场地西部,距场地约35km,为当雄——亚东张性构造带中段,该断裂走向近南北向。

断裂西倾,倾角70°

为西盘下降的正断层,西盘海拔4600米,东盘平均海拔6000米,宁金抗沙峰海拔7190米,两盘落差达2600米。

经研究,宁金抗沙峰西缘断裂活动,直接造成了宁金抗沙峰变质核杂岩穹隆的活动,导致了世界闻名大湖羊卓雍错堰塞湖的形成。

表1—1工区外围主要活动断裂

编号

断裂名称

走向

活动

性质

活动时代

相关历史地震

1

桑日—错那断裂带

南北

正断

Q4

1806年错那8级地震和1915年桑日7级地震等

2

当雄—羊八井断裂带

北北东

1411年8级1952年8级等

3

喜马拉雅主边界断裂

东西

逆冲

一系列大地震

4

怒江断裂带

北西

逆走滑

前Q4

嘉黎断裂

Q3-4

1951年崩错8级地震

6

林周南断裂

Q

5级左右小地震

雅鲁藏布江断裂

Q2

拉孜—浪卡子断裂

5-6级地震

9

喜马拉雅主北缘断裂

1847年隆子6级等

喜马拉雅主中央断裂

1806年错那8级地震,1871年错那7级地震等

1.3.2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本区域构造应力场呈南北向压应力特征。

自白垩纪晚期以来,印度板块向北运移所产生的压应力受到欧亚板块的顶托限制,使测区受到强大的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

且经始新世、渐新世至今,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发生迭覆,使本区域形成近东西向,向南逆冲韧性剪切带发育了近东西向的压性断裂和褶皱,右行压扭性的北西走向断裂,左行压扭性的北东走向断裂,且随着地壳强烈隆升,在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下,致使近场区周围形成近南北向张性正断裂等。

区域构造特征显示着区域构造应力场南北向挤压的特点。

1.3.3地震活动及场址区构造稳定性评价

1.3.3.1区域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

根据地震历史记载,历史上对工区影响较大的中强地震共发生Ms≥6级24次,其中Ms≥7级地震7次,8级地震2次,两次8级地震分别是1411年和1951年的当雄8级地震,工作区历史地震统计见(表1—2)。

 

表1—2场地区历史中强地震频次统计

震级

4.7~4.9

5~5.9

6.0~6.9

7.0~7.9

8.0~8.9

频次

22

63

17

(1)、地震活动

场地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藏中地震带交汇地段,分析这两个地震带的活动特点对评价场地的地震危险性有重要作用。

a、喜马拉雅活动地震带

该带在大地构造上属喜马拉雅褶皱带,自1447年有地震记录以来,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5次,8级以上地震5次。

(见表1—3)

表1—3喜马拉雅地震带频次统计

184

104

20

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水平较高,7级~7.9级地震年发生率为14%,8级地震的年发生率3%,经研究表明:

喜马拉雅地震带应变释放有明显的加速过程,至1950年西藏察隅8.6级地震后,该带地震活动一直处于大释放后调整阶段,目前没有进入应变积累阶段的迹象,估计调整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未来百年仍有发生强震的可能。

b、藏中活动地震带

该带分布在雅鲁藏布板块缝合带北部的藏北高原,以近东西向的压性断裂带为主。

自1264年堆龙德庆楚步寺6级地震后,共记录7级以上的地震7次(见表1—4),8级地震2次,即1411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