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724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4、特殊的经营模式13

5、具有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14

五、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14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9

1、有利因素19

(1)政策推动旅游演艺资源整合19

(2)文化及资源背景带动旅游演艺发展20

(3)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文化消费升级20

(4)旅游体验的提升促进行业发展20

2、不利因素21

七、行业的进入壁垒21

1、区域壁垒21

2、品牌壁垒22

3、人才壁垒22

4、资源壁垒22

5、资金壁垒23

八、行业风险特征23

1、政策变化风险23

2、不可抗因素风险24

九、行业竞争情况24

一、行业管理

1、行业管理体制

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是文化部。

文化部的主要职能为会同其他有

关部门拟订文化艺术方针政策,起草文化艺术法律法规草案;

拟订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指导、管理文学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

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拟订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

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指导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

与行业息息相关的管理部门还有国家旅游局。

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曾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

“建立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协作配合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结合工作的领导。

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成立两部门分管部局领导牵头,相关职能司局参加的文化旅游合作发展领导小组。

各级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要建立相应合作协调工作机制,制定本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定期通报文化旅游结合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本地区文化旅游的紧密合作。

行业协会组织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为:

组织演出行业市场调研,向政府部门提供行业建议;

组织实施演员、演出经纪人等演出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工作;

开展演出行业技术、服务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制订行业自律规范,调解会员因演出活动发生的纠纷;

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组织演出从业人员开展业务交流、业务培训、行业评比和项目推广活动;

组织国际国内演出行业交流活动;

举办中国国际演出交易会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

2、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1)产业政策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9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在内的重点文化产业。

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于2010年3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指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

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各金融部门要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作为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的重要努力方向,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11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作为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强调“开发旅游演艺、康体健身、休闲购物等旅游休闲消费产品,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旅游需求”。

国务院于2014年3月14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意见》中还特别提到要“支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

繁荣文学、艺术、影视、音乐创作与传播。

加强舞美设计、舞台布景创意和舞台技术装备创新。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2014年8月8日,文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关系,针对性提出“加快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形态,延伸产业链条,拓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支持发展集演艺、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娱乐设施”、“文化旅游业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促进由单纯观光型向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转变”、“持续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合理规划、引导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推进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建成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有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重点支持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族工艺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开发、演艺剧目制作、特色文化资源向现代文化产品转化和特色文化品牌推广,支持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等一系列任务要求和保障措施。

2015年9月20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正式提出“旅游+互联网”的发展政策,明确提出智慧旅游建设相关路线及时间节点。

2015年11月2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推动旅游服务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

鼓励弹性作息和错峰休假,强化带薪休假制度。

(2)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演艺行业主要法律法规的如下:

二、产业链关系

旅游演艺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各类专业人员或机构提供的服务或劳务,主要包括导演提供的创意及节目编排服务,以及演员提供的演艺服务等。

优秀的创意是旅游文化演艺节目艺术水准的基本保障,而知名导演的编导则可以显著提升旅游文化演艺节目的质量和市场号召力。

精心的节目编排及优秀的演员则是旅游文化演艺节目得以具体实现的重要因素;

此外,舞台、设备、服装及各类道具是旅游演艺行业的必备硬件,优越的景区地理位置也成为旅游演艺项目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旅游演艺行业除了新颖的创意层出不穷,其各类舞台、设备及服装道具也在不断加入创新元素,以期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旅游演艺行业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游客,包括散客和团队游客。

其中,以散客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的旅游文化演艺企业,其下游主要为游客;

以团队游客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的旅游文化演艺企业,其下游主要客户群体为各大旅行社及其他辅助经销渠道,旅行社组织的客源量和服务水平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旅游文化演艺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与文化业相结合的新业态—文化旅游演艺市场迅速崛起。

如今,全国文化旅游演艺市场一片繁荣,各地根据当地民族文化特点,推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定时定点上演的文化旅游演艺已近200台,一大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艺精湛、格调高雅的优秀之作已经成为各地旅游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目的地所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各种表演及演出活动,包括了节庆表演、专业演出、仪式表演等动态活动,是旅游体验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游客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吸引物。

1、发展历程

中国的旅游演艺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的旅游演艺形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是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艺术剧团于1982年9月在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它的出现让到西安参观秦兵马俑的国内外游客不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2)繁荣发展阶段

随着华侨城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5年7月推出的《中国百艺晚会》、世界之窗于1995年12月推出的《欧洲之夜》以及宋城景区于1997年3月推出的《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文化演艺节目陆续开始公演,我国旅游文化演艺行业逐渐步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

(3)快速发展阶段

近几年,旅游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特色演出真正掀起旅游演艺的热潮。

2004年由著名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制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刘三姐》在桂林阳朔推出的,仅在2009年就演出了497场,观众达130万人,演出收入逾2.6亿元,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以及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热潮。

2、演出模式

旅游演艺行业目前的主流形式主要有实景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及旅游舞台表演模式三大类。

(1)实景演出模式

实景模式的旅游演出是以旅游地山水实景为依托打造的实景演出产品。

其代表作是“山水”系列及“印象”系列的大型实景演出。

实景类旅游演出以当地政府投入为主、多元要素参与合作,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主要将民俗文化和著名山水旅游景点紧密结合,,以超常规模化表演为特征,是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产物。

(2)主题公园演出模式

主题公园模式旅游演出主要是在主题公园内打造演出剧目,通过演出与游园优势互补、共同打造的复合型旅游演出项目。

主题公园模式旅游演出是高附加值复合型旅游演艺产品,代表性案例有如深圳华侨城集团的大型综合中国秀《金面王朝》以及杭州宋城集团打造的《宋城千古情》。

(3)旅游舞台演出模式

旅游舞台表演模式旅游演出是以著名旅游中心区为依托打造的旅游“特色演出”精品。

这一模式在国内成功运行多年,如云南昆明的《云南映像》、北京十三陵景区盛得剧场《万历选妃》等,几乎各大旅游城市都有一出类似的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演出剧目。

此模式主要是通过社会资本或专业演出单位招揽“高、精、尖”艺术人才组建自己的特色演艺团队,创排自己的旅游演艺品牌节目,使之成为旅游消费者完成日间游览后的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以增加旅游产品的人文内涵和吸引力,是近年来演艺业与旅游业有效合作的典型模式。

四、行业特点

与传统演出相比,旅游演艺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包括游客是其主要依赖观众来源、进行长期的驻场演出、演出地点大多在室外或旅游地的剧院中、演出时间基本都是在晚间游客休闲时段、演出内容为旅游城市或景区的特色文化等。

具体而言,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演艺主题明确,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独具特色的演艺主题和风格是旅游演出有效进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无论是实景旅游演出、主题公园旅游演出,还是较普遍存在的剧场表演旅游演出,其旅游演艺产品都非常重视对本土文化资源和内涵的开发,力图将文化资源与演艺科技手段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大餐。

典型代表有如《印象·

刘三姐》,其在创作初期广泛要求宗教、社会、演艺等多学科专家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情况、文化与演艺结合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最后把桂林的山水文化,侗、壮、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演出中,突出了桂林的地方文化特色。

2、注重娱乐性,强调旅游者欣赏性与参与性的结合

旅游演出是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产品,所以在保证演艺产品艺术性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其易懂性和娱乐性。

旅游演艺产品首先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舞蹈、歌曲、杂技、武术等,使演出氛围欢快热闹、喜闻乐见,比如桂林的《梦幻漓江》中展示了漓江山水文化;

其次充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强化视听效果,激起观众兴趣,使其获得更多愉悦的体验;

最后通过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性。

3、商业特性明显,能产生巨大溢出效益

旅游演出的开展能吸引旅游者,延长其在旅游地或景区的逗留时间,从而产生住宿、餐饮、交通等多方面的溢出效益,带来高额商业利益。

4、特殊的经营模式

较比于其他行业,旅游演艺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单一经营模式,即旅游演艺企业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营业性演出。

山水实景类和部分剧场类演艺项目属于这一类。

(2)多元经营模式,采取此经营模式的旅游演艺企业往往会依托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多元经营。

即在特定景区内向游客同时提供景区游览和主题演艺节目的服务。

如广西南宁的《锦宴》和湖北隆中的《草庐·

诸葛亮》均属此类型。

5、具有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周期性。

旅游演艺行业作为依托于特定旅游资源的文化演艺行业,与旅游市场具有高度相关性,与旅游业一样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呈现周期性波动。

(2)地域性。

旅游演艺项目主要是将地方文化内涵注入到演出作品中,节目的创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使其成为观众在别处无法得到的游玩体验,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季节性。

同样作为依托与特定旅游资源的行业,旅游演艺行业与旅游行业的季节性特征是吻合的,而闲暇时间的多寡也导致旅游演艺行业存在淡旺季。

此外,露天的演艺项目还会受到气候的较大影响。

五、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2015年全国旅游演出全年实际票房收入为35.7亿元,较2014年增长8.6亿元,同比增长31.7%。

2015年全国旅游演出观众4,713万人次,同比增长31.2%。

旅游演出观众以旅游人群为主,团客占八成左右。

旅游演出逐步走向市场化和规范化。

2015年全国旅游演出共57,801场,同比下降0.7%,较2014年减少386场。

2015年全国旅游演出剧目有195台,同比下降12.6%,较2014年减少28台。

旅游演出市场渐趋理性化,同质化的剧目开始优胜劣汰。

全年新增旅游演出剧目18台,停演46台。

在演出模式方面,主题公园在2015年超过实景演出成为旅游演艺的第一细分市场。

2015年主题公园类旅游演出共12台,总票房约为14.9亿元,占旅游演艺总票房的41.7%,观众人数占比44.3%,演出场次仅占11.9%,每个项目的平均票房达1.2亿,58.3%的剧目票房低于平均票房。

2015年主题公园票房收入及观客数量的爆发增长,其中宋城的带动作用明显,其千古情系列2015年的演出收入约为12.6亿元,占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票房收入的80.77%,占全国旅游演出总收入的35%,其在杭州、丽江、三亚、九寨打造的千古情系列等4台剧目的票房收入均超亿元。

2015年实景类旅游演出占据旅游演艺细分市场总体第二的规模,期间共有59台实景类旅游演出上演,总票房约为12.35亿元,占总票房的34.6%。

单台剧目的平均票房约为2,000万元,76.3%的剧目票房低于平均票房,67.8%的剧目票房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

2015年,剧场表演类旅游演出剧目数量有124台,占总台数的63.5%;

票房约为8.51亿元,票房收入只占到全行业的23.7%,而单台剧目平均票房为680万元,其中79%的剧目低于平均票房,42%的剧目票房收入在200万元以下。

2015年国内新增旅游演出18台,以实景类和剧场类为主,其全年市场票房1.06亿元左右,占旅游演出总票房的2.97%。

其中实景演出新增9台,占新增总台数的50%,剧场类旅游演出新增8台,占44.4%。

受2013年新《旅游法》对带团规范的影响,旅游演艺行业2013年票房出现短暂的负增长(-14.8%),但2014年票房迅速实现20%的高增长,2015年的票房增长率更达到31.7%,总票房金额已达35.7亿元,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依旧成绩斐然。

其与电影业两个市场近年来在整体文化产业中的增速强劲,表现抢眼。

2015年全国旅游演出观众4,713万人次,占到全国演出市场1.01亿总观众数的46.6%,在演出细分市场中拥有最雄厚的观众基础。

虽然,旅游演艺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增速较快,但较比2015年国内旅游41亿人次的总体游客接待量来看,国内旅游演出观众转化率(旅游演出观众数/游客数)只有1%左右。

国际成熟的旅游演出城市如纽约、伦敦等旅游演出观众转化率达到16%,而国内目前涉及旅游演出的城市近100个,旅游演出观众转化率高于4%的城市仅8个。

其中转化率最高的是三亚,达26.4%;

丽江、阿坝州转化率在10%以上;

其余大部分城市的转化率在4%以下;

总体游客接待量较高的北京转化率只有1%,当然这与北京旅游演艺的整体环境有关。

总体而言,我国旅游演出观众转化率较低,但却也意味着本行业具有较强的潜能尚待挖掘,旅游演艺行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旅游演艺行业的市场分布方面,除了已经具有较成熟运营体系的南方山水旅游城市外,中西部和北方地区近年来也逐渐出现自有特色的产品,其市场正在加速扩展。

虽然如此,北方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仍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例如平遥古城冬季客流量只有旺季游的十分之一,淡旺季差异明显。

此外,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中国的旅游演艺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实景和主题公园类旅游演出,具有向海外市场积极拓展的能力和意愿,相关的投资也在不断落地,如《印象马六甲》、《会安往事》等项目均已经在积极筹备中。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推动旅游演艺资源整合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思想上的一大解放,也是工作上的一大进步。

文化部于2002年修订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大幅度调整了演出市场准入政策,取消了演出单位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全面对内资开放,只要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均可依法投资兴办演出单位,举办演出活动。

这对促进国内旅游演艺资源的整合,推动旅游演艺行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增强我国旅游演艺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此外,所有制和行业壁垒的破除,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涌入旅游演艺市场,使之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改变了早先由国家办演出的格局。

这种全面对内开放的政策,创造出利于竞争机制形成的市场新格局,促使演出单位从生产到经营等各个环节的全面革新。

(2)文化及资源背景带动旅游演艺发展

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和旅游大国,在重点旅游城市发展旅游文化功能区容易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

目前,我国主要景区景点旅游文化演出收入增长迅速,但旅游文化演出的拉动力远不是门票收入可以衡量的。

北京市旅游局的调研表明:

在国外成熟的演艺文化功能区,每天上演的剧目可以达到36场,演出门票收入和因演出而带动的综合收入之比可以达到1∶7甚至1∶10,在每天观看演出的观众中,游客所占的比例近60%。

(3)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文化消费升级

我国国民经济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从而带来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居民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会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860元到2015年21,966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7%;

我国居民持续的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为演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

(4)旅游体验的提升促进行业发展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大众化、单一化、常规需求的旅游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迫切需要改变旅游主题的呈现方式和旅游形式,需要一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新旅游模式。

旅游演艺满足了旅游主体的独特性和体验性的文化需求,依托旅游地独特的旅游客体以动态的、可观的呈现形式将地方文化展示给旅游者,降低了旅游者跨文化交流的阻碍,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了解和体验异质文化的需求。

2、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对于与旅游演艺行业所息息相关的旅游市场管理还有待完善。

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了旅游景区的不安全、不稳定性事件,这些事件给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修改之后,旅游景区的管理等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旅游活动缺乏全程监管,旅游经营和管理存在不规范情形;

部分市场诚信缺失,地区和行业壁垒依然存在;

旅游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等。

该等因素也直接影响了旅游演艺项目的实施与推广。

七、行业的进入壁垒

1、区域壁垒

实景演出项目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其艺术表现需要利用一定的区位优势才能实现。

目前,全国部分知名景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已被先进入的企业占领,后进入者在已有项目的景区几乎拓展其他实景演出类项目存在较大障碍。

2、品牌壁垒

品牌价值较高的文化演艺节目往往具有更强的市场号召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而市场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文化演艺节目在当地旅游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对其他新的旅游文化演艺节目会产生一定的排他性。

3、人才壁垒

演艺行业属于创造性领域,因此人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高品质的演出节目对演职人员(包括编剧、导演、演员、音乐、灯光等)的素质、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市场推广宣传能力等方面均提出很高的要求。

演艺行业的创作、表演、管理、市场推广等专业人才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培养完成,因此行业优秀的专业人才处于相对紧缺状态,这为知名度不高、实力较弱、无力聘任优秀专业人才的新进入者设置了进入壁垒。

4、资源壁垒

演艺行业的特点要求演出企业拥有整合和运用业内各项资源的能力。

演出企业需要紧密把握市场状况和观众需求变化,配备优秀的编剧、导演、音乐、灯光创作人员,选择适当的演艺人员,最终通过剧场等演出场所呈现给观众。

领先的演出企业通过专业化的积累在演艺资源和剧场资源的聚集和整合上抢先布局,形成先发优势。

对新进入者而言,即使拥有了较为充裕的资金、聘用了相关人才,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成功地将所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5、资金壁垒

由于文化演艺节目的演出场所通常集中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而此类地区场地的租用、剧院或露天舞台的建造等演艺场所需要的资金成本通常较高,因此前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此外,演出剧本的创作或采购、演艺人员的培养,以及购置表演道具、服装、灯光和音响等演出设备、器材和物资等,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初始投资成本较高是旅游文化演艺行业的进入壁垒之一。

八、行业风险特征

1、政策变化风险

2013年,国家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