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7129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组织:

表层、皮层、髓部等

•细胞:

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

三、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

(二)理论准备阶段

•(三)奠基阶段

•(四)蓬勃发展阶段

•(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逐步完善

(一)萌芽阶段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Schleiden)和施旺(Schwann)创立了

•“细胞学说”:

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如果具有与有机体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应该可以独立生活和发展。

(二)理论准备阶段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布兰特(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提出了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的观点。

•为证实这个观点,他首次进行了高等植物的细胞培养试验。

利用野芝麻、紫鸭跖草,分离出叶肉栅状组织、表皮、毛刺的细胞进行培养。

对植物离体培养起到了先导作用。

(三)植物组织培养奠基阶段

•20世纪30年代中期植物组织培养领域有两个重要发现(White):

•1、认识到B族维生素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2、发现了生长素是一种天然的生长调节物质。

•1943年White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植物离体培养技术专著:

•植物组织培养手册(Ahandbookofplanttissueculture)

•Gautheret(法国)报道了培养山毛榉、黑杨时加入B族维生素和IAA能促进形成层生长。

•Nobecourt(法国)培养胡萝卜根、马铃薯使细胞增殖获得成功。

1948年美国的Skoog和我国学者催藢在烟草茎切段和髓培养以及器官形成研究中,发现:

腺嘌呤和腺苷可以解除培养基中IAA对芽的抑制作用,从而确定了腺嘌呤与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有许多研究者对离体培养技术和方法作了大量探索。

(四)蓬勃发展阶段

•1958年,Steward(美国)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完整的植株,人类第一次实现了人工体细胞胚,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这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第一个突破。

•1960年Cocking(英国)用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成功,开创了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这是第二个突破

(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逐步完善

•从20世纪初,自Haberland离体细胞培养研究开始至60年代的半个多世纪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和培养基配方不断改进。

•1、采用的植物材料更为广泛

•2、技术体系逐步完善

•3、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4、开始形成新的学科。

•我们国家开展组培技术研究情况:

•1931年,李继侗进行银杏的胚培养。

•1935-1942年罗宗洛进行玉米根尖的离体培养。

•在其后,罗士伟进行了植物幼胚、根尖、茎尖和愈伤组织培养。

•中科院植物所朱自清先生创制了N6培养基,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四、在观赏植物上的应用概况

•始于1960年Morel培养兰花的茎尖。

茎尖培养能脱除兰花所带的病毒并能快速繁殖。

•通过原球茎增殖,一个外植体一年繁殖400万个原球茎,繁殖系数极高,形成了当时的“兰花工业”,因而促进了兰的工厂化生产,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其他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繁殖。

(一)在鲜切花上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应用于其他花卉的快繁上,在花卉种苗的工厂化生产中广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在多种花卉上的应用取得成功。

•在鲜切花的规模化生产上,每年通过组织培养生产的种苗达几千株。

•主要以满天星、香石竹、情人草、月季、非洲菊年、勿忘我、菊花、菊梗等比较成功。

(二)观叶植物

•观叶植物组织培养较成功的种类,主要是一些热带雨林类花卉植物,如:

红掌、红宝石、绿巨人、蕨类、龟背竹、花叶芋、朱蕉、绿萝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培养生产。

(三)球根类花卉-1

•球根类花卉的组织培养以:

唐菖浦和百合比较深入,以不同的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

•彩色马蹄莲近年来的研究和运用有了很大进展,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已有部分组培种球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球根类花卉-2

•球根花卉的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球根类花卉的特殊性,在组织培养规模化生产并形成产品的种类少。

•存在的问题:

•1、集中反映在一些较名贵的种类如郁金香、水仙等增殖率低,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2、一些能够产业化组培生产的种类如:

百合、马蹄莲等在过渡移栽、小球和种球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四)兰花

•兰花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在台湾、泰国早已成规模,以洋兰生产为主。

•我国近年新建了一些专业化的兰花种苗公司,利用国内的人力和资源优势从事兰花的规模化生产。

•随着野生资源的调查、搜集、保护和应用工作的开展,有部分种类已进行了快繁研究和应用。

(五)木本花卉

•山茶、牡丹、芍药、梅花等也逐渐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近几年也陆续从国外引进了部分木本花卉,其中包括一些如彩叶木本植物,引进后进行了组织培养繁殖研究,有些种类已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形成一定规模,并已应用于城市的绿化中。

目前已成功实现组培繁殖的园林花卉

•花卉种类繁多,类型奇异,是植物试管繁殖中应用最多、生产效益最大的;

在各类植物离体快繁中位居榜首。

•近年来,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几乎涉及到了所有重要的花卉,目前已有多种花卉可采用试管快繁。

球根花卉

植物名称拉丁学名外植体再生方式

•仙客来CyclamenpersicumMill子叶、叶片及并、球茎鳞茎

•百合Lilium茎尖、鳞片、叶片、花器官小鳞茎、芽

•唐菖蒲Gladiolushortulans茎尖、球茎、叶片、器官小鳞茎、芽

•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鳞片、鳞茎、幼茎、小鳞茎、芽

•球根海棠Begoniatuberhybrida叶片芽

•大丽花dahliapinnata茎段丛生芽

•大岩桐Sinningiaspeciosa叶片、叶柄、茎尖芽

•秋海棠Begonia幼叶、叶柄丛生芽

•小苍兰Freesiarefracta球茎、叶、花芽、花茎不定芽

•马蹄莲Zantedeschiaaethiopica块茎丛生芽

•风信子Hyacinthusorientalis花蕾不定芽

•晚香玉Polianthestuberosa块茎不定芽

宿根类花卉-1

•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茎尖、茎段不定芽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茎尖、茎段、花及柄、叶不定芽

•大花萱草Hemerocallishybrida茎尖、花蕾、花瓣、子房不定芽

•雏菊Bellisperennis花托不定芽

•矢车菊Centaureacyanus茎段不定芽

•火炬花Knlphofiasp.种子丛生苗

•君子兰Cliviaminiata子房、胚珠、茎尖、花丝不定芽

•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graveolens叶不定芽

•叠瓣天竺葵P.domesticum茎段不定芽

•玉簪Hosta茎尖不定芽

•鹤望兰Strelitziareginae胚芽不定芽

•福禄考Phloxpaniculate茎段、幼嫩叶片丛生芽

•孔雀花Asterericoidus茎尖、茎段丛生芽

•欧洲绣球Viburnumapulus腋芽不定芽

•八仙花Viburnummacrocephem幼胚、未成熟种子不定芽

•鸢尾Iristectorum花序不定芽

•安祖花Anthuriumandreanum幼叶、茎尖不定芽

•蜻蜓凤梨Aechmeafasciata茎不定芽

•红藻凤梨Billbergiapyramidalis茎尖丛生芽

草花类

•植物名称拉丁学名外植体再生方式

•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嫰果不定苗

•满天星Gypsophilaelegans芽、叶丛生芽

•大花萱草Hemerocallishybrida茎尖、花柄、花蕾、花瓣丛生芽

•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花蕾、叶片、茎尖丛生芽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ionantha叶、花瓣、花柄丛生苗

•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hawkeri顶芽、幼茎丛生芽

•凤仙花I.Balsamina顶芽丛生芽

•福禄考PhloxDrummond花芽丛生芽

•一串红Salviasplendens花枝丛生芽

•矮牵牛Petuniahybrida叶片从生苗

•重瓣矮牵牛Petuniahybrida叶片丛生苗

•长寿花Kalanchoeblsamina茎、叶不定芽

•翠菊Callistephuschinensis嫰茎胚状体

•瓜叶菊Cinerariacruenta叶片不定芽

•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茎、叶不定芽

•情人草limoniumsinense芽丛生芽

•四季樱草Primulaobconica叶片丛生芽

•洋菊梗Eustomagrandiflorum茎段丛生芽

•丽格海棠Begonia×

Elatior幼叶、花瓣胚状体、不定芽

兰花类

大花惠兰Cymbidium假鳞茎上的侧芽原球茎

•蝴蝶兰Phalaenopsis茎尖、花梗腋芽腋芽原球茎

•文心兰Oncidium幼芽、花梗原球茎

•石斛兰Dendrobium侧芽原球茎

•墨兰Cymbidiumkanran根状茎原球茎

观叶植物

•龟背竹Monsteradelicilsa茎尖、不定芽

•绿巨人SpathiphyllumGreenGigant茎尖丛生芽

•绿宝石喜淋芋Philodendronerubescens顶芽、侧芽丛生芽

•GreenEmerald

•红宝石喜淋芋Philodendronerubescens顶芽丛生芽

•RedEmerald

•花叶芋Caladium茎尖丛生芽

•广东万年青Aglaonemamodestum块根、幼叶

•花叶万年青Dieffenbachiapicta茎段丛生芽

•白网文Fittoniaveyschaffelti茎段丛生苗

•朱蕉Cordylinefruticosa茎段不定芽

•六月雪Serissaserissoides嫩叶不定芽

•彩叶芋Caladiumbicolor幼叶不定芽

•绿萝Epipremnumaureum叶片、叶柄、嫰茎丛生芽

•表中所列的花卉,有一部分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而有些花卉的组培快繁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1、技术的影响

•2、繁殖成本的影响

•3、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4、培养对象本身特性的影响

•如,卡特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是原球茎诱导成功的一大障碍。

•郁金香、水仙等试管繁殖系数较低,同时由于试管内形成的小球移栽后需经多年培育才能形成开花种球等原因,因此,目前郁金香的试管繁殖尚不能在生产上成为快繁手段。

•第二章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组织培养的应用及特点

•一、组织培养的特点

二、组织培养的应用

一、组织培养特点

(一)可人为控制条件

(二)节省材料

•(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四)管理方便

(一)可人为控制条件

•组织培养过程中,植物材料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质及环境中生长。

a、根据需要随时调节营养成分、小气候条件

b、摆脱了大自然四季、昼夜以及多变的气候给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

c、形成了一个均一的条件,因而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以稳定地进行周年生产。

(二)节省材料

•组织培养是离体培养,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一个细胞或一块组织均可形成完整的植株。

•植物体的茎尖、根、茎、叶、花瓣、花柄、花药等均可作为培养的材料,只需取母株上的极小部分即可繁殖大量的再生植株。

•对于一些稀有的、濒危的或引进的数量极少的植物种类的繁殖和保存,其实际意义非常大。

(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 

 

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可有的放矢。

根据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离体部位而提供不同的生长条件,因此,生长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

•一般草本花卉2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繁殖周期,木本植物,在1-2个月内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植物材料的繁殖数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有利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四) 

管理方便

1、人为的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2、进行高度集约化、高密度的科学培养生产;

•3、较田间的常规繁殖和生产,省去了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繁琐的管理环节,有利于自动化和工厂化生产。

二、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一)良种快繁

(二)脱除病毒

•(三)在育种上的应用

•(四)用于种质资源保存

•(五)培育人工种子

•(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七)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应用研究范围、内容的扩大,发展更为迅速,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在细胞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育种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学特别是在园艺、林学、农学等学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良种快繁

•组织培养良种快繁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一个方面;

也是在应用上的主流之一。

•观赏植物、园艺作物、经济林木中的部分或大部分均可用离体繁殖的方法提供苗木,有些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观赏植物为主,是应用最成功的领域。

•由于这一繁殖方法具有很高的繁殖速度,因此,也将这一方法称为:

快速繁殖

•同时茎尖培养是无性繁殖,可以保持良种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

•用于新育成的、新引进的及新发现的、稀缺良种的快速繁殖,是更为有效的繁殖途径。

(二)茎尖培养可以脱除病毒

(1)病毒病害为系统性病害,因此被病毒侵染后的植株将全身带毒,并可随着无性繁殖代代传播下去。

(2)植物一旦被病毒侵染,其防治比真菌、细菌病害困难的多,任何杀菌剂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可逆性很小,因此对于病毒病必须另寻防治的方法。

(三)在育种上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育种提供了许多手段和方法,使育种工作在新的条件下更有效的进行,许多用常规育种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组织培养得以解决。

•1、克服远缘杂交不育

•2、突变体育种

•3、单倍体育种(花粉、花药培养)

•4、培养体细胞杂种

•5、用于分子育种

1、克服远缘杂交不育

•在种属间远缘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常出现胚发育不良。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与常规远缘杂交方法结合起来,对远缘杂交形成的幼胚,进行离体组织培养,使远缘杂种幼胚在离体条件下发育并形成完整的试管植株。

在百合、鸢尾等花卉中已得到应用。

2、突变体育种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突变体筛选,可以大大提高选种效果。

在离体培养中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变异,且可遗传的变异较多。

如,以菊花花瓣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产生了以下变异:

叶片变长,缺刻增多、变浅;

光周期明显变化,从短日型的秋菊变为中日型类型;

花朵的变化,表现在花色、花型和花瓣的变化。

3、花药、花粉培养(单倍体育种)

•常规育种中为得到纯系材料需经多代自交,才能获不定芽

•得遗传上稳定的性状。

•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植物花粉或花药,获得的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可较快的获得纯合的二倍体,大大地缩短育种时间,快速组合多种性状。

4、培养体细胞杂种

•通过细胞培养,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把不同品种或远缘种属间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体,获得体细胞杂种,以此克服植物有性杂交和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特别是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或不能进行有性杂交的植物更具有重要意义。

•在花卉方面,1987年西德Ma-Planell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把玉米中DFR(4-黄烷酮还原酶)基因导入矮牵牛,获得了开红色花的矮牵牛。

•美国进行的对玫瑰、菊花、康乃馨三大切花的遗传转化研究,从矮牵牛中分离出蓝色基因导入玫瑰中,获得了蓝色玫瑰。

•花卉工作者还试图培养黄色月季、发光植物、黄色仙客来、红色鸢尾都可成为能够实现的目标。

5、用于分子育种

•原生质体是不同遗传信息的良好受体,把离体培养技术与分子育种相结合;

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遗传修饰、DNA重组;

改良园艺植物品种;

因此离体培养是把植物基因中的目的基因导入园艺品种的一座桥梁。

(四)用于种质资源保存

采用离体培养技术保存种质资源,是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途径之一。

对于抢救和保存濒危物种,迅速扩大种群数量,是快速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花卉中,兰花资源破坏严重,目前已开展用组织培养法进行抢救和扩大种群数量的研究工作。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在试管内保存种质;

其优点是:

•1)试管保存无性系,占用的空间小,

•2)便于进行国际国内间的种质交流,

•3)生产需要时可立即进行大量繁殖,应用于生产,

•4)保存的费用低廉。

把保存在试管中的植物材料置9℃以下,植物停止生长,每年只需接种1-2次,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五)培育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

•是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芽体等,用含有营养成分和植物激素的凝胶物包裹,人为制造出与天然种子相类似的人工种子,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

人工生产的大量的无性种子,可以获得性状及生长一致的种苗。

用于生产大量良种,减少试管快繁过程中的继代、移苗等程序。

但是目前关于人工种子的应用仍不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用于难于制种的优良杂交种子的繁育。

(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目前利用植物培养技术大规模的培养植物细胞,获取次生代谢产物用于医药、食品、调料、提取香精、天然色素等是生物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植物种类已超过100多种,有用的物质成分达300多种。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获取有用的次生代谢产物与栽培植物相比:

离体培养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不受其他条件限制;

细胞繁殖可以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可根据市场供销有计划地调控。

(七)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的应用

•细胞是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场所,因此细胞和组织培养为研究植物生理活动提供有力手段。

第二节组织培养原理、类型

一、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在细胞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838,1839年)德国的科学家Schleiden和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说”(celltheory);

即: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提出了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的观点。

这种单个细胞是具有潜在的全能性功能单位。

•即植物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发展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1958年英国人Stewared在试验中,从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离体培养的细胞中再生出完整植株,实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给全能性理论以科学的论证。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正是基于这个理论。

•由此得出: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组成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并具有产生完整植株的能力。

(二)、全能性实现的条件

•1、需把这些细胞从植物体的抑制下解脱出来,也就是必须离体;

给予特定的条件促进细胞脱分化。

•2、给予适当的刺激(营养、激素等)通过人为控制可使离体的细胞再分化。

外植体→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不定芽(胚状体)→小植株

一个已经分化的细胞要表现它的全能性必须经历由脱分化→再分化的过程。

•脱分化:

指在母体中原已分化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植物细胞,脱离母体后,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由成熟状态回复到无结构的分生状态。

•愈伤组织是典型的脱分化组织。

•再分化:

脱分化(愈伤)组织经培养后建成形态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二、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类型

•1、从培养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静止培养

•振荡培养

2、根据培养的外植体类型分为

•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器官培养:

花卉的具有功能性的外植体,茎尖、茎段、根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